提起项城,人们立刻想到的就是“莲花”牌味精,或者是曾经叱咤风云的西楚霸王项羽,或者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袁项城——袁世凯。比起豫东其他县市来说,人们似乎很难把这个小市和千年古县联系起来。
事实上,项城,就其历史而言,堪称悠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项城这个地名,最早可以上溯到西周初年的项子国。
西周时,武王伐纣成功,商朝灭亡,周朝建立。为巩固刚刚建立起来的政权,武王大举分封诸侯国,作为屏障。武王死后,成王继位,周公旦辅政。成王的叔叔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不服,勾结纣王之子武庚禄父造反。周公旦是个大贤人,岂容刚刚建立的姬姓江山社稷被颠覆?果断带领大军平叛。胜利后,周公旦建议成王再次大封诸侯。两次大分封共分封一百二十多个诸侯国,爵分五等,即《礼记》所记载的“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这些诸侯国中,其中有一个“项子国”,第一任国君是姬季毂。
另据《封神演义》第一百回“周天子分封列国”所说“项封於汝阴”(颍河古称汝水或北汝河),项子国分封时间在武王灭商后,即公元前1041年。这毕竟是小说家之言,不能作为正史来看待,但也不可否认,许仲琳这样写决不是空穴来风,最多也不过把项子国分封时间提前了几年。
可不要轻看这个四等小国,其来头却大得很。据说文王百子,季毂是周武王的异母弟,成王的亲叔叔,武王伐纣时担任虎贲中郎一职,在牧野之战中立下大功。虎贲是武王极为精锐的部队,能在这样一支部队任职,说明季毂的军事素养很高。再者,姬姓诸侯国较高者为侯爵,却寥寥无几,数量稍多一点的为伯爵,大多数为子爵,星罗棋布拱卫着周王室。项国虽为四等子爵,国土方圆百十里,但在诸侯国里并不显得寒掺。
项子国,国在颍水之滨,今谷河与之交汇之处,占据今项城市东半部与沈丘县西半部。国名为何曰“项”?《说文解字》云:“项,形声字,从页从工,工亦声”。“页”指人头,“工”指“工程”、“工地”、“工作”、“劳工”。“工”与“页”合起来表示“推独轮车的人把车绳套在脖后”,本义为参与土木工程劳作者的脖子后部,即脖子上的工作部分——颈的后部,泛指脖子。项子国地处中原腹地,北临黄河,南控长江,进可以攻退可以守,就像人的脖颈、咽喉要道,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可以为周王室抵挡东南沿海的蛮夷小国之侵犯,周王朝对其重视可见一斑。此即项子国得名原因。
据传,季毂传次子衍,衍传长子悠乙,悠乙传次子穷曜,穷曜传长子叔泄,叔泄传长子骈贞,骈贞传长子仁己,仁己传次子惠夫,惠夫传长子延革,延革传长子曲蜗,这十代国君皆以爵称项子。大概至曲蜗时,周王朝已进入春秋时期,王室衰微,齐桓公称霸诸侯。桓公晚年,已近强弩之末之势,南方楚国开始觊觎中原,不断北进,先后灭掉江淮之间的诸侯小国。为防止楚国北上,鲁僖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邢侯、曹伯于淮。鲁、齐两国皆驻扎项子国境内。会盟结束,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各归本国,而鲁国趁这个机会灭掉了项子国,曲蜗及部分国人被俘往鲁国。从此项子国国名被取消,仅存项地名而已。《左传》记载为鲁僖公十七年即公元前643年。
鲁国虽然灭掉项子国,入鲁国版土,但项距鲁远在千里,鲁不能统治项地,可谓是鞭长莫及。20年后,楚国又北上,占据了项地。不过,楚国怕坏了自己的名声,暂时没有和鲁国交恶,没有按照惯例在这里设县。灭国后的项子国后世子孙以国为姓,此为项姓的起源。项城,其名也源于项子国。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五霸争强,七国争雄。
楚襄王时期,楚灭陈,国都由郢迁到了陈,以陈为国都,项为别都,时间在楚顷襄王二十年(前278年)。后来楚将项地封给芈燕(未称国),因此芈燕改称项燕。又一支项姓。
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建立大一统帝国——秦朝,在全国设立郡县制,改陈国故地为颍川郡,以陈为县。项地归属于颍川郡,此时只有项地名而无项郡或项县之名。
一直到公元前206年,刘邦统一天下,在这一带一下子设立了两个县:项县(治所位于今沈丘县槐店镇西南)和南顿县(治所在今项城市南顿),都隶属于陈郡。东汉时期,项县属汝南郡。(《后汉书·地理志》)三国时期,项县隶属于曹魏统辖范围内的陈国。
西晋时期,项县名称没有改变,先属陈国,后改属梁国。(《晋书·地理志》)
南朝刘宋时期,为安置因战乱南迁的北方居民,实行侨置,于项县豪强中设项城令,即项城县令,项城一名首度出现。不过,这个项城令治下只有民而无土,徒有虚名,是为了安慰民心而特设的,算不得真正的行政区划。(《宋书》)南朝齐时侨置北陈郡,领阳夏、西华、苌平、项等县,与刘宋侨置大体相同。(《南齐书》)当时的项城县隶属豫州陈郡,属北朝管辖,东魏、北魏、北齐、西魏、北周根本不认南朝宋、齐的设置,仍称项县。东魏也在陈郡境内侨置了一个北扬州(北齐改为信州)北丹阳郡,治项县城,还在项县境内侨置了一个秣陵县。(《魏书·卷一百六中·志第六》)于是,项城境内始有秣陵这一名称。
隋朝统一中国后,于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始增一“城”字,确定为项城县,至此,项城县的名称就固定下来了,再无变动。开皇十六年分置沈州,炀帝大业初州废,又置项城郡。(《隋书·志第二十五》)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于项城置沈州,领项城、颍东、鲖阳、南顿、溵水五县。太宗贞观元年(627),废沈州,以县属陈州。(《旧唐书·志第三十八》)贞观元年州废,省颍东入项城,以溵水(即商水)来属。《新唐书·志第二十八》
五代时期,项城县隶属陈州。宋代,项城县隶属河南府陈州。宋神宗熙宁六年,南顿省为镇,入商水、项城二县。哲宗元祐元年复。(《宋史·第三十八》)金代,南顿县境内有殄寇镇(《金史·卷二十五》),即今秣陵镇。
元世祖至元二年(1342),省南顿、项城入商水(时间很短),后复置,隶属于陈州。(《元史·志第十一》)
明宣宗宣德三年(1428),项城县治被黄水淹没,民庐殆尽,省南顿入项城,项城县治所迁殄寇镇,隶属开封府陈州。此前,项县、项城县县治一直在今沈丘县槐店西南郊。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建国号大顺,下令将项城县改为项州。清初复名,隶属河南省陈州府。民国时期依旧。
1953年,因交通不便,项城县治迁往水寨镇。此前,项城县治在秣陵镇共525年。
1993年12月,项城撤县设市,称项城市,市政府驻水寨。
关于南顿,需要交代一笔,就在分封项子国的同时,周王朝分封的还有一个顿子国。顿子国初在在今商水县城东南11公里处的平店乡李岗村,今项城南顿地界为其地域的一部分。春秋时期,顿国依附于陈国(今淮阳)。楚国北上的时候,顿惧楚背陈而转向楚,时间约在前637年以前。陈怒,大兵压境,顿子失国,奔楚求援并避难。前637年秋,楚王派兵攻陈。陈败,从顿子国收兵。《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记载:楚令尹子玉(即成得臣)率兵占领了焦、夷两地后,在顿地修筑新城后回国,护送顿子返回新建的都邑,使顿子复国,新筑的顿国后来又称南顿子国。这个都邑就是今项城市南顿故城。
顿子国复国后,又不甘心完全沦为楚国的附庸。公元前496年,顿子国君准备投降晋国,于是便背叛了楚国,同时和陈国断绝了友好关系。楚国便在陈国的帮助下发兵灭掉了顿子国。顿子国灭亡后,顿子国的贵族为了纪念国家,开始以国名为姓,顿姓由此而生。
秦代于顿子国故地置南顿郡。西汉废郡,置南顿县,属汝南郡,治所在今河南项城市区西南顿镇。后汉沿之。(《后汉书·地理志》)西晋惠帝于此再设南顿郡(时间当在290——306年),下辖南顿县。(《晋书·地理志》)北齐郡废,改县名为和城。(《北齐书·地理志》)隋代复设南顿县,曾与和城县并存。(《隋书·志第二十五》)
唐高祖武德六年(623),南顿省入项城。武周证圣元年(695),割项城置光武县,以县有光武庙故也。景云元年,改为南顿,复古名也。(《旧唐书·志第三十八》)
五代时期,南顿县隶属陈州。北宋和金代时期,南顿县隶属河南府陈州。其中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南顿省为镇,入商水、项城二县。哲宗元祐元年(1086)复。(《宋史·第三十八》)金代南顿县境内有殄寇镇。(《金史·卷二十五》)
元世祖至元二年,省南顿入商水,后复置。(《元史·志第十一》)
明宣宗宣德三年(1428),项城县治被黄水淹没,民庐殆尽,省南顿入项城,项城县治所迁殄寇镇。(《明史》)秣陵地名也随之迁往殄寇镇。此后再无南顿郡、县名称。
综上所述,项城在历史上的各段时间统计如下:
自西周初项子国得以分封,至鲁僖公十七年(公元前643)鲁灭项,存在约400年。
自鲁灭项,至西汉高祖置项县,项地无行政区划共437年。
自西汉高祖置项县,至隋开皇二年增一“城”字,项县名称共用788年。
自隋开皇二年改称项城县,至1993年撤县设市,项城县名称1411年。
自1993年项城撤县设市,项城市名称已用21年(截止于2005年)。
另:槐店作为项县、项城县治共存在1635年;今秣陵镇作为项城县治存在525年;水寨镇作为项城县、项城市政府所在地至今已有61年。
不算项子国和只有项地名而无行政区划两段时间837年,项县、项城县、项城市一脉相承的三个名称合计共有2220年。
结论:项城,不仅是千年古县,而且是双千年古县,历史悠久,且无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