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后肝硬化按感染肝炎病毒的病原学分类,目前主要分为5种,其中与肝硬化有关的主要是乙型、丙型肝炎病毒;酒精性肝硬化有饮酒史(饮酒的种类、饮酒量、时间、方式等)。血吸虫病肝硬化皮内试验、血清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环卵试验、尾蚴膜试验及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等有特殊诊断意义;药物性或中毒性肝硬化有中毒药物的接触史、服用史,对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3)肝功能及生化指标
主要为蛋白代谢异常,血清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倒置。其次,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也较为常见。转氨酶(ALT、AsT)和血清胆红素升高对判断病情的活动情况有帮助。
(4)血清肝纤维化指标
由于肝脏纤维化是肝硬化的前期病变,所以检查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对肝硬化的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常用的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有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蛋白(LN)等,肝硬化时这些指标均会不同程度升高。
(5)影像学诊断
肝脏B超对肝硬化的诊断有较大的帮助,可见门脉性肝硬化、坏死后肝硬化、胆汁性肝硬化、淤血性肝硬化及肝脾肿大、腹水等不同图像。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等也有一定诊断价值。
(6)纤维内镜检查
纤维内镜可以直接见到肝硬化静脉曲张的部位和程度,优于上消化道造影。
(7)穿刺活体组织学检查
对肝硬化的诊断意义较大,尤其是肝功能代偿期肝硬化的诊断。
怎样治疗肝硬化
旰硬化无特殊的治疗方法,早期主要针对病因或相关因素治疗,以使病情缓解;失代偿期主要是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各种综合症的处理。
(1)病因学治疗
病因学治疗主要是指针对导致本病的病因进行治疗,如肝炎后肝硬化的抗病毒治疗,可以根据病情需要选用干扰素或拉米夫定等抗病毒药物或中药抗病毒药;酒精性肝硬化应戒酒,血吸虫性肝硬化如果仍有血吸虫感染可以采用吡喹酮予以杀虫,药物性或中毒性肝硬化停止使用有毒药物,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解除肝外胆管阻塞等。
(2)支持疗法
对失代偿的肝硬化患者,应该强调卧床休息,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质及维生素丰富的食物为主。如果发现病人有肝性脑病的先兆,则应尽可能减少饮食中的蛋白质,以控制肠内氨的来源。
(3)护肝治疗
针对肝硬化引起的肝功能损害,可选用肝泰乐(葡醛内酯)、维丙胺、肝乐(DADA)等护肝药物。
(4)软化肝脏
促肝细胞生长素(HGF)是从乳猪新鲜肝脏中提取的小分子多肽类物质,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对治疗肝实质性损伤及肝功能衰竭具有较好的疗效,为我国自行研制开发的一类新药。HGF能刺激正常肝细胞DNA的合成,促进肝细胞再生,恢复肝细胞功能,改善肝脏枯否氏细胞的吞噬功能,也能防止来自肠道内毒素对肝细胞的进一步损害。临床应用于重症肝炎、中毒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及肝硬化的综合治疗,是目前已知的能够降解肝硬化的结缔组织的药物之一。每次100~200毫克,静脉滴注,每日1次,3~6个月为一疗程。
(5)腹水治疗
轻度腹水者低盐饮食,给予醛固酮拮抗剂如安体舒通等和白蛋白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腹水消退不宜过急,以体重下降不超过1千克/天为度。重度腹水需结合腹水穿刺、腹水回输等方法。一般来说,腹水治疗的难易取决于腹水持续时间的长短与肝功损害的程度。因此治疗腹水的基本措施应着重于改善肝脏功能,包括卧床休息、加强营养及支持疗法等。
①卧床休息:卧床休息可以减轻肝脏代谢负担。增加肾脏血液灌流量,减少醛固酮分泌,促进自发性利尿反应。但长期卧床要注意褥疮、周围静脉栓塞等并发症的预防。
②钠和水的限量摄入:限制钠的摄入量是腹水最重要的基础治疗。轻度的腹水,通过钠和水的限量摄入即可获得效果,不需用利尿剂。钠摄入量应限制在每日250~500毫克(氯化钠0.6~1.2克,相当于无盐饮食),如果水、钠潴留不严重,钠摄入量应限制在每日500~1000毫克(氯化钠1.2~2.4克,相当于低盐饮食)。水的日摄入量一般1000毫升左右,如有显著低钠血症,则应限制在500毫升以内。随着利尿和腹水的消退,钠、水的摄入可适当增加。
③利尿剂:利尿剂可以促进水和电解质从肾脏排泄,尿量增多。利尿剂的使用原则为先作用弱的,无效时再作用强的;先单用,后联合;先小剂量,后大剂量,利尿速度不宜过猛,以免诱发肝性昏迷及肝肾综合症等严重副作用。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④白蛋白:白蛋白可以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减轻腹水,改善肝功能和一般状态,可用白蛋白静脉滴注。或适量静脉输注新鲜血液、血浆。
⑤其他还有腹腔穿刺放液、腹水浓缩回输、腹腔——颈静脉分流术、淋巴引流术及门——腔静脉分流术等对较严重的腹水均有一定效果。
(6)中医治疗
中医辨证论治可以分为气滞血瘀、肝郁脾虚、肝肾不足、水湿内阻等治疗。
怎样预防肝硬化
由于肝硬化病情较重,变化较多,饮食、劳累、药物等均可以影响到病情的发展。
(1)积极针对病因治疗
肝硬化的诱因较多,常见的有病毒性肝炎、酒精中毒等,尤其以病毒性肝炎为多,据文献报道,对832例肝硬化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统计学分析,发现62.5%的患者中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肝硬化的病因学治疗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治本之法。
(2)合理的饮食
肝硬化患者应注意合理饮食,禁酒戒烟,注意蛋白质、钠盐、钾的合理补充及维生素和适量脂肪的供给。应根据不同的时期采取不同的饮食方案。代偿期患者应以高热量、高蛋白、维生素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鱼、瘦肉、蛋类、牛乳、豆制品等。失代偿期患者饮食以容易消化、富含营养为主,适当的高糖、低脂饮食为主。肝硬化出现腹水、浮肿,一般情况下给予低盐(2~3克食盐)、低脂肪饮食,忌食或少食发酵食品:大饼、油条、切面及含小苏打(碳酸氢钠)的食物及产气饮料,重度腹水则应采取无盐饮食;门脉高压症避免进食粗糙、坚硬或辛辣的刺激食物,给予质软、容易消化或半流质饮食,以防食管胃底曲张的静脉破裂出血;血氨增高者应限制蛋白质摄入,以防止肝性脑病的发生,尤其是大便秘结患者,对服用蛋白质饮食要高度警惕。伴有脾脏肿大,功能亢进,有出血倾向的病人,应注意补给含胶质的食物,如肉皮、海参等,为机体凝血系统提供所需要的营养成分;贫血者增加含铁的食物,如黑木耳、菠菜、动物肝脏,及多种维生素的食物如鲜枣、胡萝卜、苦瓜等。
(3)充足的休息
肝硬化患者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身体状况较好的患者可以适当参加一些轻度的体育活动,过激的劳累容易诱使病情加重。
(4)乐观的情绪
对肝硬化患者来说,由于本病时间长、病情重,预后差,病人普遍存在急躁、恐惧心理。中医认为情志过度伤肝,对肝硬化尤其如此,许多肝硬化病人的病情加重往往与情志过激有关。故肝硬化患者应该保持乐观的人生观,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对待,配合治疗,这对缓解疾病,防止变化有很大好处。
(5)预防肝癌
相当多的原发性肝癌是在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除了胆汁性肝硬化和心源性肝硬化外,其他类型的肝硬化都可以诱发原发性肝癌。如果肝硬化患者在短期内出现肝脏进行性增大、持续性肝区疼痛、肝脏发现肿块、腹水转变为血性等,特别是甲胎蛋白增高,应警惕原发性肝癌的可能。
(6)积极防治并发症
肝硬化的并发症较多且严重,常见的有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症、感染等,积极防治并发症,是防止肝硬化进一步恶化的重要措施。
什么是肝癌
讲起癌症,最恐惧的恐怕非肝癌莫属。它以发展迅速,死亡率高而被称为癌中之王。在我国肝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肝癌可分为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是指原发于肝细胞和(或)肝内胆管细胞的恶性肿瘤,包括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和混合癌。而继发性肝癌是指其他组织器官的肿瘤侵袭,转移至肝脏所致,所以又称转移性肝癌,它的防治与原发性肝癌相似。
肝癌有什么样的临床表现
原发性肝癌常以腹部疼痛、腹胀、上腹部肿块、食欲下降、乏力、消瘦等而就诊,小肝癌往往是体检如B超、CT等中发现。
转移性肝癌的临床症状取决于原发癌的部位,转移灶的数目、部位和分布,以及肝脏的受累程度。早期的转移性肝癌一般无明显的肝病临床症状,发现时多半已经有肝内转移。常见临床症状有腹痛、腹水、黄疸及腹部肿块。
肝癌有什么治疗原则
(1)手术切除
国内学者对此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对原发性肝癌不伴有肝硬化、癌肿侵袭并未超过肝脏包膜、无转移的证据者,不论癌肿的大小,或有一个肝叶内虽有多个癌结节,都可做手术切除。组织学类型分级并不妨碍手术指征,横膈受侵犯或有破裂入腹膜者仍有治愈的可能性。如合并一般肝硬化,肝脏代偿功能良好,并非手术切除的绝对禁忌症。对手术预后的判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肿瘤自身的情况(分期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分化程度、生长速度和方式、核分裂相等)、身体状况、手术方式与创面大小、出血感染、医院条件、手术者水平等等,都会对手术治疗的预后产生影响。一般文献报道,手术后5年生存率为8%—40%。
(2)非手术治疗
对不能手术的肝癌患者还有以下几种治疗方法。
①肝动脉结扎及暂时性阻断术,目的是造成肿病局部组织缺血坏死,使癌肿生长速度减慢或缩小。
②对静脉支的结扎术,可以减少癌肿周边血液供应,以防止癌肿向周围蔓延,然后减少癌肿中央血液供应。
③肝血管灌注治疗,直接向癌肿注入抗癌药物,抑制其生长。
(3)放射治疗
即俗称“放疗”。对不宜手术,而身体状况较好,能耐受放射反应,肝功能正常,无黄疸及腹水、肿瘤发展较慢、局限性、无远处转移者,都可放疗。
(4)化学药物治疗
即俗称“化疗”。对不宜手术或放疗,或已有肺脑等处转移,而又无化疗禁忌症时可以采用。其中有多种不同化疗方案。
(5)免疫疗法
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方法。原理是以一异种“免疫”RNA接种患者体内,传递某种特异的抗癌免疫性。此法疗效不甚满意。
(6)中医中药治疗
针对肝癌治疗的疗效尚不确定,一般用作辅助治疗来改善体质、减轻症状或降低放化疗后反应。
怎样治疗肝癌
(1)外科治疗
目前外科治疗仍然是肝癌治疗的首选措施和最有效的手段,尤其是小肝癌。小肝癌一般采取最小限度的切除方式,大肝癌则主要采用肝叶切除。手术适应症为:
①病变较为局限,主要在一叶或半叶,未侵犯第一及第二肝门和下腔静脉。
②小肝癌的早期切除。手术切除是小肝癌的最好治疗方法,手术切除后,有相当多的病例可望治愈,一般主张小肝癌一旦确诊,尽快进行手术。
③“不能切除”的肝癌缩小后的二期切除、复发癌的再切除等。
④一般情况较好,无黄疸和腹水,肝功能基本正常,可以进行手术治疗。
由于肝癌复发的土壤广泛存在,单一的肝肿瘤切除难以达到根治肝癌的目的,有资料报道肝癌切除后5年复发率高达70%。所以手术切除后,最好能运用肝动脉栓塞化疗或化疗等方法,以防止病情复发。
(2)介入治疗
肿瘤的介入治疗源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现已成为当前肿瘤综合治疗中有效措施之一。介入治疗方法的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血管内介入与非血管性介入两大类。前者主要有经肝动脉栓塞疗法(TAE)、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法(TACE)等;后者主要包括经皮无水酒精注射疗法(PEIT)、经皮高温生理盐水注射(PSIT)、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激光疗法(LITT)、微波凝固疗法(ILP)、瘤内射频治疗、经皮乙酸注射疗法(PAIT)、冷冻疗法等。现简要介绍经肝动脉栓塞疗法(TAE)和经皮无水酒精注射疗法(PEIT)。
(1)经肝动脉栓塞疗法(TAE):经动脉插管,将导管插入到肿瘤的供血动脉,注入一定的物质,使肿瘤发生缺血、坏死的方法。根据其注入方式、药物种类不同,衍生出多种方法,如碘化油化疗栓塞(LP.TACE)、明胶海绵化疗栓塞(TOCE)等。目前,TAE已成为不能切除肝癌的常用疗法。其5年生存率为5%~15%。主要适用于不能手术切除之膨胀型或包膜型肝癌。但由于癌周边部和包膜主要依赖门脉供血,且多次栓塞后肿瘤可建立侧支循环,因此,TAE不能治愈肝癌。常作为综合治疗中的手段之一,当肿瘤缩小(<5厘米)时,应积极采取二期手术或PEIT。TAE可使肝硬化加重、肝功能损害,故失代偿性肝硬化、肝功能ChildC级、严重门脉一高压的患者应作为禁忌。在高分化肝癌(e—HCC)、小肝癌灶(<1.5厘米),由于缺乏明确肿瘤血管,以及被膜外浸润部、卫星结节有门脉血管参与其营养,此时TAE抗肿瘤效果极差。近年导管置入方法有了很大进步,疗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