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终弟及
在开宝九年(976年)十月二十日凌晨,无任何暴疾的征兆、正值盛年的宋太祖忽然驾崩,时年50岁。开宝九年(976年)十月二十一日,赵匡义即位,是为宋太宗,并打破常例,改当年为太平兴国元年。
太宗即位以后,下令太祖和皇弟廷美的子女,与自己的子女一样,都称皇子皇女;让弟廷美为开封尹兼中书令,封齐王,后改封秦王,表明自己沿用太祖时皇弟尹京的旧制;太祖之子德昭为永兴军节度使兼侍中,封武功郡王,与廷美都位在宰相之上。然而这不过是稳定人心、巩固地位的权宜之举。等皇位稳固以后,他就很难与太祖之子“共保富贵”了。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在攻灭北汉以后,太宗乘胜北征契丹,不料受到辽军重创,他也中箭溃逃。宋军夜惊,不知太宗在哪里,这时候就有人准备拥立随征的德昭为帝。旋即知道了太宗的下落,这才作罢。太宗由此感受到太祖的潜势力之可怕。回师以后,太宗因北征失利,对剪除北汉的功臣也久不行赏。德昭提醒他,他冲着德昭大怒道:“等你做了皇帝,赏也不晚!”这显然是抓住军中拥立之事不放,德昭回去就自刎而死。
太祖的儿子德昭和德芳一死,秦王廷美的准皇帝地位就成为太宗的一大心病。太平兴国六年(981年)九月,太宗的早年幕僚柴禹锡告发廷美“将有阴谋”。“将有”云云,即“莫须有”,也表明太宗将对廷美下手。但时距德芳之死仅隔半年,倘再兴大狱,太宗唯恐压不住阵脚。于是,他断然召见了赵普,借助于这位有举足轻重影响的开国元勋。
赵普在太祖晚年罢相出朝,以同平章事任河阳三城节度使,给他一个使相的名义。太宗即位,对他宿恨未消,派与他有隙的高保寅出任其所属支郡怀州的知州,保寅一上任就说赵普抑制他,要求罢节镇领其支郡。赵普见自己提出的“削夺其权”的方针被用来对付自己,便在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请求入京参加太祖入陵葬仪,太宗顺势罢其使相之职。其后,赵普虽以太子少保的荣衔留于京师奉朝请,但形同高级寓公,备受太宗的冷落和宰相卢多逊的逼压,不仅尝够了失去权势以后的世态炎凉,再如此下去,恐怕连身家性命都岌岌可危。
就在这个时候,太宗召见了赵普,他当即表示“愿备枢轴,以察奸变”。退朝以后,赵普立即上了份密奏,说明自己早年曾有奏札论及皇位继承事,还受太祖、太宗之母杜太后的顾命,书写过一份金匮之盟,两者现都在宫中,希望太宗寻访。
按照民间的说法,太祖、太宗和秦王赵廷美兄弟三人的生母杜太后,在临终前曾召当时的宰相赵普进宫听受遗命。杜太后问太祖道:“你自己知道你为什么能得到江山吗?”太祖呜咽哭啼不止,不能回答。杜太后见此,便责备太祖说:“我是自己老死的,你哭也没有用。我刚才跟你谈的是国家的大事,你怎么只知道哭泣呢?!”杜太后又问刚才的那个问题,太祖这次回答说:“我之所以得天下,全靠了祖先的余德,太后的庇荫。”杜太后说:“你说得不对!你能得天下,是因为周世宗让幼儿即位做了皇帝,人心不附造成的。倘若周朝有一位年长的君主,你能得到天下做皇帝吗?”接着,杜太后又教训太祖,为了防止后周那种幼儿主天下而失天下的情况出现,宋朝要继立长君。她要求太祖死后要传位给自己的弟弟光义,光义死后要传位给小弟廷美,廷美死后则传位给太祖之子德昭。最后杜太后说:“四海至广,万机至众,能立年长者为君主,实在是国家社稷的福分。”太祖叩谢母亲的临终教诲,哭着说:“我一定按照母亲的教导来办。”为了监督太祖实施,杜太后又让赵普把自己的话记录下来作为将来皇位继承的依据。赵普随即在杜太后床前按照太后的意思写好了誓书,并在誓书末尾署上了自己的名字。太祖便将誓书锁于金匮,交由谨慎可靠的宫人管理,秘藏宫中。
果然,太宗找到了誓书,立即再召见赵普,当面致歉道:“人谁无过,朕不到五十,已尽知四十九年非!”他还就今后皇位继承试探赵普,赵普就回答了一句:“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太宗连连颔首。于是,赵普次日就重登相位,且位兼侍中,这是宋初德高望重的宰相的加衔。至此,太宗与赵普这对昔日的冤家摒弃前嫌,为了各自不同的目标,走到了一起。
太平三宰相
吕蒙正
吕蒙正(944—1011年)少年时家贫,不得已靠行乞为生,他曾寄宿于一间寺庙中读书,寺里的和尚经常揶揄他。寺中的规矩,吃饭前先敲钟集合,他以钟声为号,同其他和尚一起吃饭。久而久之,和尚们对这个白吃饭的人颇有怨言,他们商量出一个整人的方法。
一天,和尚们故意在吃完饭以后才敲响钟,等吕蒙正赶到时,看到的是和尚们吃完后的残羹剩饭。这就是俗语“饭后钟”的来历。这样的屈辱任谁都会难以忍受,吕蒙正因这一刺激而更加勤奋好学,于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考中进士,成为北宋第一位状元。他成名后也曾来到旧时的寺庙,寺里的和尚以为他会打击报复,但吕蒙正胸襟宽阔,并没有以怨报怨,而是厚赠和尚们许多礼物,以报答借住之恩,和尚们见此情景颇多愧叹。
吕蒙正中状元后, 平步青云,没过几年就任参知政事,进入二府执政。少年得志自然有人看不惯,一次上朝之时,有人在政事堂的帘后说:“这个人也配做参知政事?”吕蒙正假装没有听到,若无其事地走了过去。但和他一起走的人都很生气,想去查清楚到底是谁说的,理论一番。吕蒙正却阻止了友人,他说:“如果知道是谁说的,我肯定会生气,他也会惴惴不安,双方都会心存芥蒂,所以还不如不知道他的姓名为好。”这件事在朝廷上传开后,吕蒙正的威望不降反增。吕蒙正很重视一个人的名声,只要有很多人称赞某人,他便会把那个人当人才来看。当朝廷需要人时,吕蒙正便常能在他的“人才库”中找到适当的人选。“公为相,文武百官各称其职”,应该是吕蒙正对宋皇朝早期政治上的最大贡献了。
吕蒙正对人才的判断也相当客观及公正,绝不徇私。当他年老退隐养病时,宋真宗特别去探望他,并问道:“你的儿子中有谁可以重用的?”真宗很肯定吕蒙正对朝廷的贡献,想提拔他的儿子以作报答,可是吕蒙正却回答说:“臣诸子皆豚犬,不足用,但有个叫夷简的侄儿,现在任颍州推官,是真正宰相人才。”真宗后来真的重用吕夷简,也使这位才德兼优的青年人发挥了特长。另外,北宋前期最出色的外交天才富弼,也是当年吕蒙正特别拔擢的人才。
吕端
吕端(935—1000年),字易直,幽州安次(今属河北)人。后晋时以父荫补官;入宋后,历任知成都府、蔡州,升为枢密直学士。太宗至道元年(995年),继吕蒙正为相。吕端为相前,太宗曾询问众臣,有人对太宗说:“吕端为人糊涂,不宜为相。”太宗笑说:“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因此仍然任命他为宰相。
晚年的太宗,因为高梁河之战的箭伤困扰,不得不认真考虑起继承人的问题。太宗长子元佐自幼聪明机警,深得太宗喜爱。本来太宗逼死太祖之子德昭、德芳,迫害弟弟廷美都可以说是为了给元佐即位创造条件,但元佐并不领情,屡次维护叔叔赵廷美,最后竟因为赵廷美的死而悲愤成疾,以至发狂。
元佐发狂后,太宗的次子元僖又中毒而死,太宗听从寇准的意见立三子元侃为皇太子,改名为恒,即日后的宋真宗。而宫内李皇后、内侍王继恩对此并不满意。为了维护太子,太宗特意挑选了吕端为相,就是看重了吕端可以保护太子。
吕端自赵恒被立为太子后,每日询问太子起居,兢兢业业,果然不负太宗所托。至道三年(997年)三月,太宗病笃之时,李皇后就串通王继恩,想绕开赵恒,立疯癫的元佐为帝,以图把握朝政。
李皇后为了争取宰相的支持,召吕端进宫。吕端知道有变,将前来传召的王继恩锁在屋里,命人看守,之后进宫。
李皇后特意问吕端:“如今太宗已死,立嗣宜长是常理,你看现在怎么办?”
吕端正色道:“先帝立太子正是为了今天,现在还有什么好说的呢?如有异议就是违背先帝。”驳回了李皇后的话,坚持派人找来赵恒即位。
真宗即位之时,垂帘召见群臣。吕端还不放心,又上前掀开帘子看到确实是赵恒本人才放下心来,率领群臣叩拜。
因为吕端的“大事不糊涂”,真宗才能顺利即位,因此吕端一直受到真宗的敬重。
王旦
北宋皇朝到了第三代的宋真宗,政治发展最主要的目标是力求在稳定中成长,因此这一阶段的领导者最好是稳扎稳打的人才,王旦正是最适当的人选。王旦担任宰相长达11年,由于做事力求稳定,早年的表现并不杰出,晋升得也很慢,直到李沆接任吕端为宰相时,他才升为参政。不过早在太宗时代的宰相李防便曾对人表示:“王旦这个人,日后必可以成为太平宰相。”真宗在即位不久后也曾表示:“为朕致太平者,必定是这个人。”
王旦(957—1017年),其父王祜为宋太祖、太宗两朝名臣,王旦自幼家学渊源,显得沉稳静默,王祜十分喜欢自己的儿子,认为他可以位至公相。王旦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年)中进士,开始了自己的仕途。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王旦升任宰执。当时寇准也在真宗左右,寇准心高气傲,对王旦位居自己之上很不服气,因此有时在真宗面前对王旦的言行有所诋毁。一次,王旦主持的中书省向寇准主持的枢密院送去一份文件,写作上违反了规格,寇准马上将此事汇报真宗,使王旦因此受到责备,连具体承办这项工作的人也受到处分。事隔不到一个月,枢密院有文件送往中书省,没想到也违背了格式,收到公文的人想这下可以报复了,很高兴地把这份文件送交王旦,但王旦不仅未告发寇准,而且把文件退还给枢密院,请他们主动改正,寇准由此改变了对王旦的看法。
对于寇准的攻击,王旦也从不介怀,反而因为欣赏寇准的才干而一直在真宗面前维护他。真宗对王旦的大度很惊讶,在一次私下交谈时问道:“你经常说寇准的好话,寇准却一再说你的短处,你怎么能一直这样做呢?”王旦笑答:“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臣为相多年,缺失一定很多,但因位高权重,普通大臣都不敢说出来。寇准能够指出我的不足之处,更可见他的忠贞率直,这也是臣看重他的原因。有这样的臣子,是国家的福气。”
真宗听了大笑道:“人们常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我看说的就是你了。”真宗曾语重心长地对寇准说:“你能有今天,都是王旦推荐你的缘故啊!”寇准因此而深感愧疚,对王旦更加钦服。王旦的确是“肚里可撑船”的宰相,他从不作无谓争执,注重做人技巧,并且能分辨人才,是一个相当称职的太平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