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921200000021

第21章 惠施和庄子

惠施和庄子都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他们一个贵为宰相,一个终生都是小小的园吏;一个居庙堂之上以治国为己任,一个生活安于贫俭、却追求与自然合二为一。这两个看似完全不在同一个阶层的博学大家,却又是一对终生不渝的知己至交,且同样拥有坎坷的人生,最为重要的是,他们的思想经过无数次交汇碰撞,分别结出形态各异、枝蔓不同的智慧之果。

互为诤友言悖意合

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他一生淡泊名利,提出“道法自然”、“出世”等哲学思想。惠施是和庄子同一时代的另一位思想家,与庄子不同的是,惠施生活得很入世,他曾担任魏国宰相,名声传遍各个诸侯国。

庄子与惠施在哲学观点、政治立场上有许多不同。超然物外、心境旷达的庄子视荣华富贵犹如敝屣,追求自由和“精神独与天地往来”的境界;身为政治家的惠施则不像庄子那样脱离社会与人群,他观察世间万物,擅长从中分析总结规律,然后化为实用。在政治方面,惠施是一个善于谋划的决策者和充满理想的改革者,庄子则把自己的哲学观与政治观统一起来,主张无为治国。虽然两人拥有完全不同的思路与生活方式,却是一对诤友式的知己。庄子与惠施都好辩,博学而犀利,所以他们讨论问题时经常互相抬杠。

惠施总觉得庄子毫无边际的谈天说地都是些空乏无用的东西。有一次,惠施跑到庄子面前感叹道:“魏王给了我一些能结出大葫芦的种子,我种下之后,果然结出好大个的葫芦,倘若拿它盛东西,足足能盛五石呢!可是葫芦那么小的嘴只能装水比较方便,但装水我又提不动,干脆劈开两半当瓢用,可做成瓢的话,又大又浅的怎么盛水呢。这葫芦看着用途很多,其实一点用都没有,我就把它砸碎了,你说这是不是个没用的东西?”

庄子心里明白惠施这番“葫芦说”是在拐弯抹角嘲讽自己的《逍遥游》。于是,庄子悠然自得地说道:“你真没有远大的眼光。有用之物落在你手上算是白白浪费了,既然葫芦那么大,那它的浮力一定也很大,如果它做成船,乘载着游走四方,那该多么惬意啊!”看着惠施语塞的样子,庄子又得意地说:“看来你的心还真是茅塞不通呀。”惠施本是嘲讽庄子而来,没想到却被庄子揶揄得哑口无言,只好讪讪地走了。

过了几天,惠施又跑来找庄子,他看到庄子正在院子里修剪树枝,又想到前几天取笑的事,灵机一动,站在庄子旁边自言自语道:“我有一棵樗树,长得很高大,但纹理不好,拿它做大家具是不行了,做小家具呢,它的枝干又曲曲折折的不光滑直顺,工匠们都说不好用。别看它长得很大,却成不了材,像这种东西,只有弃之荒野的命运啦。”

庄子摇摇头对惠施说:“你守着这么好的一棵大树,却不能好好利用,真遗憾啊,看着炎炎烈日,靠在树下乘凉避暑,喝喝茶读读书,累了还能倒在树荫之下悠闲地睡上一觉,这难道不是人生第一美事吗?”

在辩论上惠施总处在下风,他看重通过仕途实现人生价值,所以即便惠施知道庄子视名利如浮云、一生安贫乐道,但有时面对这个智慧超群的朋友他也会生出狭隘的念头。有一次,庄子突然来到魏国,当时魏国宰相正是惠施,有人向惠施报告说:“庄子这次来,很想取代您做宰相呢!”惠施对庄子的突然造访十分不解,另一方面,大概是太了解庄子的才华,心下暗叹不如,所以很是惊慌,竟然听信了下人的谗言,利用相权之便派人在全国上下搜捕庄子,整整搜捕了三天三夜。庄子却不把这当回事,后来,他主动跑来看望惠施,对惠施说:“南方有一种叫做的神鸟,性情高洁,它一路从南海飞往北海,只肯在梧桐上栖息,只肯饮清澈的泉水,吃干净的竹实,它在空中飞过的时候,恰巧被一只吃死老鼠肉的猫头鹰看到,猫头鹰怕鹓鹐抢走自己的鼠肉,恶狠狠地对鹓鹐说:‘走开!’你今天是不是也怕我抢走你相国的位子呀?”惠施听闻,感到很惭愧,但还是像对待好朋友一样款待了庄子。

两种思想一样坎坷

与清高桀骜的庄子相比,世故又有才华的惠施不难拥有飞黄腾达的仕途。事实上,惠施的名望确实被各国国君所仰慕,还未步入政界时,魏惠王经常邀请惠施到王宫里面讲学。而惠施在第一次和魏相白圭交谈时,他滔滔不绝的辩才和学富五车的知识竟让白圭无言以对。

但是,惠施的治国理念和对社会的看法却有很强的理想主义色彩,一旦实施便会遇到很多阻力。在治国上,惠施主张“泛爱”、“去尊”,这与墨家“兼爱”的思想很接近,都反映了平民阶层的愿望,却又都降低了王权的威力,因此惠施的主张一直缺乏国中权贵的支持。在外交上,惠施提倡“偃兵”、“止纷争”,这些理想在战事频繁的战国根本不可能实现。于是,魏王的另一位相的候选人翟翦评价惠施时,说这位“布衣卿相”的治国理念好比郑卫之乐这种靡靡之音一样,无法像正统的雅乐那样登入朝堂。大臣匡章也把惠施及其随从调侃为“蝗螟”。惠施的治国大道,处处碰壁,空落纸上,这势必让惠施的官场生涯充满坎坷。

起初,惠施非常受魏惠王的器重,魏惠王听从他的意见和其他国家结盟合纵抗秦。但是,迫于秦国的军事压力,魏惠王却几次背弃惠施的“合纵”而寻求和秦国的联合,还邀张仪到魏国为相,逼得惠施只能从魏国离开,投奔楚国。

离魏奔楚的经历对惠施打击甚大,坎坷的政治生涯让惠施感慨不断。《韩非子?说林上》记载着惠施和好友田需的一段对话。在得知田需要到魏王身边做事时,惠施告诉他:“您一定要搞好和魏王身边的人的人际关系。这就好比杨树,栽的时候怎样都能活,可是一百个人里如果有一个人想拔掉它,它就活不成了。”他似是告诫田需,又似是在感慨自己的境遇:“子虽工自树于王,而欲去子者众,子必危矣。”

惠施与庄子的治世哲学都体现了一种平民思想,惠施入世,庄子出世。庄子一生只做过名为漆园吏的小官,一直都生活得十分清贫,甚至不得不以借贷度日。纵观庄子的出世精神,恐怕和他对乱世的悲观看法有很大关系,庄子曾说:“若天下有道,有德才的人可以成就事业;天下无道,有德才的人顶多只能苟活于世;当今这世道,人们最多能做的仅仅是避开刑杀;幸福真像羽毛一样轻,让人无法承受;灾祸重得像大地,让人无力躲避。”从某种意义上讲,对无道之世的切身体验恐怕才是无为思想的现实来源。面对这样动荡无常的世道,相较于清贫的生活,庄子更多感到的是内心的无力,时代不利,纵然有才能也只好凭空埋没。

知己既死庄子失质

惠施与庄子这对有趣的朋友,虽然见面必争论,世界观也大相径庭,事实上却有着非常深厚的情谊。惠施早庄子二十年离开人世,这让庄子十分黯然。惠施去世,庄子为其送葬,来到惠施墓前,庄子停下脚步对着弟子们说:“在楚国国都郢城有两个泥瓦匠,一次干活的时候,泥浆甩落到其中一名工匠的鼻尖上,正要擦掉,他的同伴大喊一声:‘别动!让我来!’声音未落,便抡起斧头,你们猜怎么着?”弟子纷纷带着惊恐的神色说:“恐怕这个工匠的脑袋就要被他的同伴砍掉了吧?”庄子摇摇头,说:“这匠人摸摸脖子,嗯,脑袋还在;又摸摸鼻子,上面的泥浆已经被削掉了。”

“然后,”庄子接着讲,“宋国国君听说了这件事,非常惊讶,就找到这位削泥如神的匠人,让他再表演一次绝技,却被匠人拒绝了。匠人说:‘我的同伴已经不在了,即便我有此绝招,又有什么意义呢?’”

庄子讲的这番话,深深表达出失去惠施这样一个知己的悲伤。庄子说过,惠施的离世,自己的精神仿佛失掉了“质”一样,没有了知己,自己那些超然世人的高见就再也没有表达的对象了。

惠施为庄子的“质”,庄子的思想之所以能像故事中的匠人那样“运斤成风”,这都和与惠施的反复辩论、探讨分不开。

同类推荐
  • 公子帝师

    公子帝师

    北方作乱,太尉奉命出关征讨乱贼,南方起义,掀起了大乱的开始,丞相奉先帝遗命辅少帝而图谋不轨,鸿江边的少年郎为帝谋,而镇于天下。
  •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忆江南所著的《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内容涵盖从史前,秦汉、两宋,一直到元明清的中国历史。《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用平白的语言讲述那些不为大众所知的历史,教你看清历史的真相,让历史退去正史的华美霓裳而裸奔!
  • 大明宗豪

    大明宗豪

    江城子再归成化品粗茶。治齐家。渡年华。江表业平,天下万方夸。修出功名归圣主,科举路,数河沙。朝官缁涅乱如麻。奉天查。尽擒拿!华夏千年、波荡径歧斜。万古夜长谁欲破?人不见,战无涯!一夜梦醒,穿至成化年间。此时朝堂暗潮汹涌、清浊难辨:天子设立西厂,频出中旨;“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昏昏秉政;却另有能臣干吏造福一方。其间吊诡,非一语可言。且看小宗族的失怙幼童,如何一步步爬向权力巅峰,带领家族、帝国走向前人未有的高度。(书友群:876038408欢迎调戏、催更、交流历史文学~)
  • 大燕风华

    大燕风华

    燕国是一个结束了三百年乱世,统一南北的国家,国力强盛。平阳郡主刘璇历经万难最终登上皇位,成为燕国的女主人。
  • 落叶庐

    落叶庐

    小说以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后,发生在中国西南部的永历政权抗清的历史为背景,描述了一个普通少年因为痛恨腐败的晚明统治集团到阴错阳差的成为绞杀义军,再到成为抗清的官军主力,经历了甲申之变以及南明各政权的昙花一现般的过场,而后以武冈迎接永历帝,与清军数次激战,促成大西军与南明政权的合流,从而使阶级对抗转变为那个时代的保家卫国之战。在这一连串的历史事件中,主人公最后历练为一个足智多谋、权谋机变的统兵大将,并跟随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军事家李定国征战湖广、两广,偷袭重庆,横扫缅甸。故事中两位女性,即郭都贤女儿纯贞以及靖江公主,一个是历史的真实人物,以悲剧收场,后者则是虚构人物,以喜剧结尾,同样作为那个时代最优秀的女性,却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结局和命运,同那个时代大的背景不无关联,也与人物的性格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自1644年至1662年永历帝殉国,这段曾经激荡人心、惊天动地的历史,也是由那个时间无数个中国人用血肉和灵魂浇筑而成,如今早已湮灭在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中。今人再翻开那段历史,以小说的形势,向国人致敬在国家存亡之际中的英勇不屈的勇士们。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曦之苡情晓之苡理

    曦之苡情晓之苡理

    记录于身边的点点滴滴,希望你永远不会懂得。
  • 洪武封神

    洪武封神

    洪荒时代,异族入侵,洪武大帝叶辰带领人族精锐抵抗,却惨遭兄弟背叛出卖,洪武大帝和人族精锐尽数灭亡。数百万年后。大帝残魂重生
  • 末世魔卡战纪

    末世魔卡战纪

    末世降临,丧尸,狼人,吸血鬼,尸魔,异形,外星虫族…无数人类幻想中所恐怖与惧怕的存在(主要是游戏和电影以及少部分的动漫)突然降临地球,人潮熙攘的城市成为了怪物们的巢穴,野外则是更加血腥的狩猎场,就在人类陷入绝望之中时,人们发现击杀怪物可以获得神奇的卡片,激活卡片可以获得强大的能力或者武器,甚至召唤出强大的生物来参战,这究竟是进化还是灭亡?(魔卡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魔兽、星际、英雄联盟、刀剑封魔录、英雄无敌3、海贼王动漫)
  • 风铃短篇小说集

    风铃短篇小说集

    本书是由一个个不同的小故事组成的,每个故事分为上中下或上下等部分,希望大家不喜勿喷,喜欢多支持啊!
  • 哥白尼

    哥白尼

    尼古拉·哥白尼(NicolausCopemicus,1473-1543),波兰天文学家,第一个提出日心说。他所著的《天体运行论》,是现代天文学的起步点。哥白尼于1473年2月19日出生于波兰西部托伦城圣阿娜港。他的父亲是富商,曾任过市政官吏。哥白尼10岁时,父亲去世,由舅父路加斯·瓦兹罗德抚养。瓦兹罗德博学多才,思想开放,提倡研究实际,这对少年时期的哥白尼有很深刻的影响。
  • 白香词谱

    白香词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青春角关系

    青春角关系

    《青春角关系》中记忆如纹,镌刻在岁月的眼角里;青春如角,圈点下的期许成追忆。一个大型学校里几个高中生的生活,面对学习和考试压力时的彷徨和坚持,面对爱情的懵懂和执着,面对失败的觉醒和领悟,青春就是一个点一个点织成的网,每个人,每段事都是一个角一个角组成的关系,不经历就不会成长,不心痛就不会珍惜。
  • 毕业时期的爱情

    毕业时期的爱情

    大学毕业,即将告别一段纯真的青春岁月,还有终身难忘刻骨铭心的校园爱情。毕业了,我们的爱情该何去何从?分手、离别,还是相守、结婚?面对走出校门茫茫未知的未来,是选择理性分手各奔前程,还是将爱情进行到底?
  • 为了逃婚她成婚了

    为了逃婚她成婚了

    为了躲避琳朝太子的求亲,也为了日后能够脱身,姜国的嫡公主司应离决心嫁给刺史家的公子姜肆余。她什么也没看上,就看上姜肆余是个断袖,准备等着琳朝求完亲就哭哭啼啼地去找她的阿娘一脚踹了这个驸马。到时候她得个自由身,姜肆余也能加官进爵,两全其美。谁成想这个姜肆余不是个断袖,又谁成想姜肆余也不是刺史家的公子。为了逃婚她成婚了,司应离觉得这是她这一辈子最猪的一次。驸马没有踹成功,还把自己远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