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243800000015

第15章 乐极生悲

安乐死

陈友谅称帝后,新成立的大汉国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附近一些小股的革命军都觉得他是一个绩优股,因此,纷纷要求投资入股。陈友谅这时正是“融资入股”的时候,自然来者不拒,就连自从联姻失败后一直不见动静的张士诚也有了新的动静(他是投鼠忌器,儿子张仁自从被朱元璋扣留后,他哪敢轻举妄动啊),他没有要求入股,而是要求联合控股——夹击朱元璋。

俗话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陈友谅一看拥有了人和,顿时信心倍增,目标再度对准朱元璋的革命根据地——集庆。因此,陈友谅和朱元璋第六次PK大战上演了。

陈友谅这一次也是势在必得,他亲自挂帅,带领自己强大的水军,带着数百艘大型战舰,鼓声震天,旌旗蔽日,从长江上游飞流直下,目标直指集庆。场面可以用浩浩荡荡,连绵不绝来形容。

与陈家军的意气风发相比,这时的朱家军却颓废低迷。原因很简单,此消彼长,陈友谅在偷袭太平一战打得太漂亮太完美了,打得朱家军心惊胆战,此时听说陈友谅来攻打集庆,不由人心惶惶。有的主张弃集庆,另谋他就,有的主张投奔小明王,寻求庇护。有的左右摇摆不定,一半想战,一半想降。

陈友谅大兵压境了,朱家军还在“左右摇摆”中,眼看形势危急,朱元璋不得不召开一次紧急军事扩大会议,招集手下文武重将共商对策。结果,场面热闹,有主张降的,有主张战的,有主和的,有主张逃的,总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抒己见,互不相让。结果可想而知,会议很失败,朱元璋很沮丧。

但关键时刻,何有解忧,唯有刘基。刘基教会了朱元璋三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当断不断,必受其乱。解析:现在形势很危急,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要明确目标,统一思想,坚决进行集庆保卫战才是唯一出路,否则就只有死路一条。

第二个关键词——人心齐,泰山移。解析:陈友谅看似强大,实际上很脆弱。他弑主称帝,便是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他的内部看似平和,但实际上一定是人心涣散的。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同心同德,打败陈友谅不是痴人说梦。

第三个关键词——多算胜,少算不胜。解析:要打败陈友谅,要靠智取,四两拨千斤嘛!

朱元璋是何等人物,自然一点就通,于是,他马上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杀一儆百。他抓了几个主降和主逃的将领直接送进刑场,进行了开刀问斩,并且发出这样的话:以后再有言降败逃者,格杀勿论。

第二件事,虚心请教。自然是请教刘基了。刘基只说用智取,那么智从何来呢?

面对朱元璋的虚心请教,刘基不再转弯抹角,说了两句话。第一句话:使用苦肉计;第二句话:要委屈一下康茂才。

那么,刘基为什么会把苦计肉挨刑的人选定为康茂才呢?这当然不是刘基和康茂才有什么过节,刘基想借此公报私仇,而是因为康茂才这个人不简单。

原来康茂才和陈友谅是老朋友。两人曾经一起“扛过枪”,但后来两人志相同却道不同,于是分道扬镳,一个当了人民的“英雄”(革命),一个当了元廷的“鹰爪”(做官)。朱元璋攻克集庆时,康茂才终于选择了立地成佛,回头是岸,投靠了朱元璋。就是这么一段几乎连康茂才也差点淡忘了的旧交情,刘基却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于是,他想到了以康茂才为诱饵,钓陈友谅这条大鲨鱼上钩。

接下来,朱元璋该行动了,他首先找来康茂才进行了一次单谈的谈话,谈话的内容很简单:做康茂才的思想工作。无非是叫他受一点皮肉之苦,受一点不白之冤,受一点难消之气。面对朱元璋声情并茂的劝说,康茂才表现得很大度和通情达理。他是这样回答的: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想想董存瑞。为国捐躯,死而后已。也正是因为这样,朱元璋和康茂才很快上演了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演技大比拼。故事很老套,详情参见《三国演义》里的周瑜和黄盖的苦肉计。朱元璋以“莫须有”的借口和理由,狠狠地打了康茂才一顿。“气愤”的康茂才,写了一封“血书”给陈友谅。表达了三层意思:一是我被朱元璋这个乌龟王八蛋打了;二是作为老故交,这口恶气兄弟你一定要帮我出;三是你来攻集庆我愿为内应。我会在城外江东桥相候,诓开城门,直捣朱元璋帅府。

陈友谅接到信后,表情有二:一是喜,喜不自胜;二是笑,笑逐颜开。然后对康茂才送信的亲信回了一个字:行。分头行动。意思是就按您的意思办,我马上进军,你一定要来接应哦。

这其中陈友谅的亲信张定边表情有二:一是忧,忧心如焚;二是愁,愁眉苦脸。然后教会了陈友谅一个关键词: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解析有二:一是主公与老康之交早而淡,久而疏,已超过了淡如水、甘如醴的境界,成了情已断、难再续的尴尬;二是老康是君子还是小人还不得而知,他现在在朱元璋手下正风光,突然反戈一击投奔主公,居心何在?良心何在?用心何在?

然而,对于太尉张定边的忠言,陈友谅再一次鬼使神差地当成了耳边风,并且悠悠地回了这样一句话: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对此,张定边只有摇头叹息的份儿了。

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的六月二十三日,这一天对于朱元璋来说是刻骨铭心的。因为这一天,他体会到了什么叫“当胜利来敲门”。同样,这一天对于陈友谅来说也是刻骨铭心的,因为这一天,他再次体会到了什么叫穷途末路。

这天深夜,陈友谅水陆大军兵分三路,齐头并进,以神不知鬼不觉的方式进发,目标直指朱元璋的老窝所在地——集庆。很快,陈友谅的大军便到达了江东桥,此时夜半三更,漆黑一片,四周一片寂静,唯有河水击打声带来了些许生机。陈友谅挥了挥手,一名亲信走上船头,大声喊着约定暗号:“老康,老康,老康!”声音远远传出去,良久,四周依然寂静一片,并无回声。这时陈友谅朝身边的张定边使了一个眼色,张定边走向船头,轻轻一跃,落到了那桥上,扎了一个马步,挺胸收腹,大喝一声“起”,双掌猛然挥出拍打在桥栏上,张定边只觉得双手一阵钻心的痛,那桥却安然无恙。

“回主公,这是一座石桥。”

“明明是一座木桥,怎么变成了石桥了呢?”陈友谅嘴里说着,脸色却立马变了,心里暗叫道:“不好,中计了!”于是乎,他赶紧下令撤退。

然而,事情到了这种地步,已来不及了。果然,陈友谅一下撤退的令,数万人马转身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很快就乱成了一团。是啊,生命诚可贵,谁不想保全自己的性命,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嘛。

就在陈军大乱时,只听见三声炮响过后,埋伏在附近山上的朱军开始发威了。顿时震耳欲聋的喊杀之声铺天盖地而来。

形势危急中,陈友谅不愧是身经百战之人,只见他临危不乱,一面命令船队绕道而行,不准上岸,一边把自己的亲弟弟陈友仁叫来,吩咐道:“你来当应急先锋,往龙湾撤军!”

事实证明,陈友谅关键时刻应变之举还是很识时务的,船队不靠岸,成功避开了朱元璋在河两岸设下的天罗地网。往龙湾进军,使全军有了明确的退军方向,不再漫无目的地乱窜。果然陈友仁也没有令他哥哥失望,天亮时,陈友仁的先头部队冲破层层阻挡,来到了龙湾。随后陈友谅的大部队也成功抵达龙湾。这时,陈家军早已饿得前腹贴后背了,陈友谅于是决定就地安锅挖灶,煮饭的煮饭,休息的休息,准备填饱了肚子再伺机进攻。

然而,事实证明,这只是陈友谅一相情愿的想法,这只不过是在寻找“安乐死”而已。因为这时朱元璋的主力便埋伏在龙湾后背的卢龙山(今南京狮子山)上,他们静静地观看着陈家军的举动。原来朱元璋在送信之后,做了两件事,一是派人连夜把江东桥的木桥拆了,再建了一座坚硬无比的石桥。二是在石桥建成后,马上出动倾巢之兵,埋伏在卢龙山“静候”陈友谅这条大鱼上钩。果然,陈友谅最终还是逃到了他设下的包围圈内。当然,这时的朱元璋却并不急着马上发动总攻,就算是瓮中捉鳖,也要掌握时机,把握火候。朱元璋在等待最好的时机。不一会儿,夏天的天气如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艳阳高照,转眼间便是乌云密布,不一会儿,雨便稀里哗啦下个不停。饭不能煮了,休息也休息不好了,陈家军士兵四处寻找避雨的地方。

正在这时,朱元璋大手一挥,士兵们从四面八方杀向陈军,领头的是徐达和常遇春这对人见人怕的双子星座。而这时,张德胜的水师也已追击过来了。这样一来,挟裹其中的陈家军只有溃逃的份儿了。

过程这里就不赘述了,赶紧通报陈朱第六回合交战结果吧:朱元璋大胜,史称龙湾大捷。陈友谅损失有三:一是损兵,陈家军被歼万余人,被俘两万余人;二是折将,陈友谅手下大将张志雄、梁铉、俞国兴、刘世衍等选择了投降;三是破财,损失财物无数,损失战舰百余艘,包括“混江龙”、“塞断江”等超级巨舰。

也正是因为这样,朱元璋登上陈友谅所乘的龙舰——“混江龙”,搜出康茂才的诈降信后,颇为得意地对陈友谅进行了点评,评语用了四个“至极”:愚昧至极,愚蠢至极,愚鲁至极,愚笨至极。

两败俱伤

其实龙湾一战,陈友谅的战败还要加上第四点:丢城。因为张志雄等人归顺朱元璋后,为了将功赎罪,他们马上向朱元璋提供了一条很重要的情报:安庆空虚。于是乎,就在陈友谅突围之后,朱元璋马上派徐达来到了安庆,陈友谅又不会唱空城计,结果徐达几乎兵不血刃就占领了这座空城。

第六回合的惨败和第一回合一样,如出一辙。陈友谅太过于相信自己的“直觉”,意气用事,一意孤行。也正是因为这样,这一次败得更彻底,败得更凄惨,败得更无助。当然,陈友谅唯一的优点就是,他是个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的人,从不轻易言败。因此,就在手下士兵还在言败时,他却在言胜了。一年后,也就是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陈友谅派手下“战神”张定边来了个出其不意——反击,结果出奇制胜——夺回了安庆。

朱元璋也不是省油的灯,见陈友谅重新夺回了安庆,马上采取了“声东击西”之策,一方面佯攻安庆,做出不夺回安庆誓不罢休的样子。另一方面主攻陈友谅的老巢江州(今江西九江)。结果可想而知,尽管安庆城在战神张定边的防守下,固若金汤,但江州很快成了一座孤城……

这一回合的交战结果是,陈友谅旧仇未报,再添新恨。具体表现为:

一是失城。首先是江州在朱军的猛攻下很快宣告失守(陈友谅还是充分发挥跑得快的精神才免做俘虏的危险)。江州不保,安庆岂能独撑,跟着再度失手。与此同时,很快南康东流、黄州(今湖北黄冈)、广济、建昌、蕲州、饶州等地相继成为朱元璋的一亩三分地,真可谓兵败如山倒。

二是折将。在江州保卫战中,太师邹普胜战死,这无异于断了陈友谅一臂。紧接着安庆失守后,江西行省丞相胡廷瑞投降了朱元璋。朱元璋听取刘基的建议,满足了胡廷瑞“编制不变、待遇不变、人员不动”的“一国两制”要求,结果引来陈友谅手下祝宗援、康泰、于光、丁普郎等人的加盟。

总之一句话,这一战之后,江西全境、湖北大部分地区都变成了朱元璋的后花园。

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朱元璋没有心思欣赏春暖花开的美景,而是本着宜将剩勇追穷寇的原则,派徐达和常遇春这对双子星座继续深入湖北境内,向陈友谅的军事重地黄州进军。这是朱元璋和陈友谅之间的第八回合PK战。

这时的陈友谅已退守武昌,而黄州就是武昌的门户,战略意义当然相当重要。也正是因为这样,陈友谅派出和朱元璋手下双子星座PK的是手下重量级将领陈普文。陈普文作为陈友谅的叔父,是革命的元老级人物,从陈友谅参加革命时就追随他,立下过赫赫战功,他和张定边有着陈友谅左膀右臂之称。但事实证明,还是朱元璋的双子星座更胜一筹。因为黄州终究还是失陷了。

如果只用一句话来形容陈普文,那就是虽败犹荣。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朱元璋的双子星座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攻破黄州的。从伤亡报告中就可以看出端倪来了,陈家军战死和归降士兵各为七千余人,损失总兵力约一万五;而朱家军战死两万余人,伤残万余人,逃散万余人,损失总兵力约四万余人。两相一比,朱家军比陈家军多损失两万余人。而陈家军付出的最惨重代价就是陈普文在黄州保卫战中光荣牺牲了。

黄州失守,陈普文战死,这两相抵消,才缓解了朱军多损失两万的兵马之痛。双子星座徐达和常遇春自然不会故步自封,而是马上再度向陈友谅的新的立足地武昌进军。能拿下武昌,那么损失的这么多士兵的“过”,也就可以通过这个“功”来弥补来了。

当然,陈友谅自然不会让他们的阴谋轻易得逞,要想攻武昌,先过葛州这一关再说。而守葛州的正是陈友谅的左膀右臂成员之一的战神张定边。

徐达和张定边已不是第一次交手了。知根知底,也知道对方都不是好惹的。因此,这一次在和张定边交战时,徐达先派康茂才来葛州“投石问路”。结果康茂才这一问路,路费贵得惊人:折将数名,折兵三万余人,折船数百艘。

陈友谅和朱元璋第八回合交锋中,陈友谅损失了一城(黄州城)一将(陈普文),外加两万余汉军。而朱元璋得到了一城(黄州城),损失兵马却超过了五万。因此,从这一回合双方交战结果来看,其实应该是平分秋色、难分伯仲才对。

一座小小的黄州,付出的代价如此惨重,朱元璋痛定思痛后,决定暂停对陈友谅这个穷寇进行赶尽杀绝,而这时的陈友谅也因为接连失利,不敢再轻举妄动。于是乎,朱元璋和陈友谅难得默契地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和平共处。

当然,这和平共处,其实只是表面现象,而搏斗中的朱元璋和陈友谅其实都用鹰隼一般的眼睛盯着对方,等着对方露出破绽来,再进行致命一击。那么等待的结果又会是怎么样呢?事实上,是陈友谅等来了机会,因为朱元璋百密一疏,终于露出了隐藏在“铁布衫”和“金钟罩”外的“命门”。

陈友谅能否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在第九回合中,给朱元璋致命一击呢?

救还是不救,这是个问题。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就在朱元璋顺风顺水时,坎坷很快接踵而来。归纳起来有二:一是大将蒋英因为“怀旧”,选择了重新回到故主陈友谅的怀抱。蒋英离开事小,但却给陈友谅带去了一件大礼——献上了朱元璋手下一员猛将胡大海的头颅;二是朱元璋手下的另一员猛将邵荣,因为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决定铤而走险,对朱元璋下黑手,结果事败被砍了头。连折了两员大将,这还不算什么,接下来第三件事才真正让朱元璋头疼:小明王请求他去救援。

原来,就在朱元璋和陈友谅及张士诚进行“三国演义”时,坐拥中原的小明王在刘福通的支持下,也不甘寂寞,对元朝政府发起最为猛烈的进攻:北伐。北伐军分为三路:第一路派遣山东的毛贵由东路沿运河而上直攻大都;第二路派遣关先生、破头潘(绰号)部绕道山西,转攻河北,与毛贵配合对大都形成钳形攻势;第三路调派白不信、大刀敖、李喜喜等部至陕西,增援在那里的红巾军,目的是牵制元军。

红巾北伐军磨刀霍霍多年,此时自然是气势逼人,为了表示恢复汉人江山、灭亡元朝的决心和信心,出发前,打出的口号是: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

应该说刘福通(实际上都是刘福通一手策划的,小明王只是个托儿)的想法是好的,只有彻底推翻了元朝,才能救万民于水火。然而,现实与理想是有差距的,一切看似很美,但整个北伐有点操之过急。一是元军在北方还具有相当强的实力。二是红巾军内部思想并不统一,各路诸侯各为其主,人心杂、指挥乱。三是一部分人拥有盲目乐观的情绪。

首先来看第一路军,毛贵派东路军和元军大战于柳林,结果却是毛贵军遭遇元军铁骑的顽强阻击,毛贵军大败而归,退回了济南。我们久违的朋友赵均用又华丽登场了,他在濠州没有立足之地,便辗转到山东来发展,很快找到了毛贵为庇护伞。此时见毛贵大败而归,赵均用再度充分发挥“窝里横”的特点,一登场果然非同小可,成功把毛贵干掉了。赵均用原本以为自己将继任为山东之主,然而,毛贵的部将也不是吃素的,很快回了赵均用一剑。这场窝里斗的结果是导致了整个山东红巾军四分五裂,各部互相争斗,互相残杀。这时由地主集团崛起的元将察罕帖木儿(王保保之舅舅、养父)部,马上派大军对山东进行了“剿匪”,结果山东地区很多势力相继被察罕帖木儿打败。元军很快收复了山东地区。至此东路红巾军全军覆没。

第二路北伐军也受到元军的重兵阻击,结果兵败退回到了太行地区。后来在得到刘福通派来的援军的情况下,士气大振,很快北上占领了大同、兴和等地,接着直捣元朝的上都(在今内蒙古),并焚毁了上都宫阙;在占领了全宁路和夺取了辽阳路后,被胜利冲晕了头脑的他们,竟忘了自己的使命,带领大部队转攻独处一隅的高丽(朝鲜)。结果在征战中,第二路红巾军领导人关先生战死、破头潘被俘虏,余部退回辽宁后,遭到元军的伏击,进退无路的情况下,红巾军选择了降元。至此,中路军全军覆没。

第三路红巾军只是辅助军,但在元军的强攻下,很快放弃了自己的使命,虽然损伤有限,但起到的作用也是微乎其微。

就这样,刘福通的三管齐下,以失败的方式告终。好在刘福通也是身经百战之人,眼看三路大军形势不妙,他没有气馁,而是亲率大军进攻元军的北方军事重地——汴梁。结果,因为前三路大军吸引了元军的主力,汴梁很快成了刘福通的一亩三分地。于是乎,刘福通改汴梁为都城,作为红巾军新的革命根据地,并且把小明王迎接过来,大有以此为根据地,彻底扫平元军的气概。然而刘福通很快惹来了麻烦,元军在消灭了北伐军的主力后,很快调转马头目标一致对准了汴梁。在多路元军的围攻下,形势很快就发生了逆转,最后已变孤城的汴梁被攻破,刘福通虽然带着小明王冲出了重围退守安丰(今江苏西北),可是革命军损失却很惨重,数万红巾军将士不幸成了阶下囚。

屋漏偏逢连夜雨。逃到安丰后,刘福通还来不及喘一口气,朝秦暮楚的张士诚却来了个“捡漏”,一来为了向元朝邀功(表面上已投降了元朝),二来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于是,一直在坐山观虎斗的张士诚倾巢而出,把安丰围了个水泄不通。

在安丰城,刘福通愁得眉头几乎要拧出水来:一是人多,士兵加家属加平民,有好几万人马;二是安丰城小,小到几万人在城里都得背贴背、肩并肩;三是粮草不够,僧多粥少,怎么也填不饱肚子,甚至重演了人吃人的悲惨一幕。

形势这样危急,小明王韩林儿采取的对策是哭,天天哭,夜夜哭,时时哭,刻刻哭,大有不哭他个地动山摇誓不罢休之气概。好在刘福通没有选择坐以待毙,而是立即派出心腹之人连夜潜出城去,向朱元璋求救。

接到小明王的求救信后,朱元璋陷入了左右为难。救还是不救呢?救小明王,按理说是天经地义的,一来朱元璋原本就是挂靠在小明王旗下,是小明王的“部下”,他现在不是还拥有小明王分封的头衔——吴国公嘛?如果不救,他就得落得个不忠不义的恶名。二来张士诚如果攻下安丰,那么张士诚的势力就会因此而迅速扩张,这对日后的朱元璋来说显然是不利的。然而,如果派兵去救小明王,唯一担心的就是陈友谅这只恶狼。虽然他和陈友谅已达成默契,暂时罢兵了,但如果他去支援小明王,陈友谅肯定不会坐视不管,他肯定会乘机来攻。如果是这样,朱元璋等于是同时遭受张士诚和陈友谅这两只狼的夹击,腹背受敌,形势危矣啊!

救也不是,不救也不是。对此,朱元璋立即召开了一次军事扩大会议,商量这件事。会议一开始,就形成了“救援派”和“反对救援派”。“救援派”的代表人物是李善长,他的理由是:

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数万红巾军被困安丰,我们怎么能眼睁睁看着他们白白困死而无动于衷呢?

二、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我们的革命军和红巾军原本就是一家人,再说小明王还是我们的主儿呢?亲不亲,一家人;美不美,故乡水。如果我们见死不救,便是不仁不义,会使革命兄弟们寒心啊!

“反对救援派”的代表人物是刘基。他的理由是:

一、救安丰不等于救自己。我们应该把先前制定的“先灭陈后除张”这一战略思想很好地贯彻下去,毕竟现在陈友谅才是我们的心头大患,如果此时抽兵去救安丰,陈友谅乘机向我们进军,那么这两年对陈所做的努力就将付诸东流。

二、救安丰等于害自己。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成功把小明王从安丰救出来了,先不说付出的代价,就事论事,就救出了小明王,如何安置他?难不成以后我等都要听从他的命令?小明王是个烫手的山芋啊,接到手上祸害无穷啊!

应该说主救派和不主救派都是重量级人物,而且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后定夺的自然便是朱元璋了。只见朱元璋沉吟半晌,终于抬起头,目光一一扫过大堂上众文武大将,然后说了一个字:救。

一字值千金。顿时主救派李善长、常遇春等人欢呼雀跃起来。而主张不救的刘基、徐达等人则一脸难色。当然,更多的人选择的是沉默。是啊,刘基自从“低就”朱元璋以来,所献计谋,朱元璋无不采纳,而每一次都证明了刘基的神奇,证明了刘基的计谋高人一等,此时刘基既然主张不救援安丰,自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然而,朱元璋既然这般婉拒刘基的良计,自然有他的理由:

一是救安丰虽然不是救自己,但胜似救自己。革命的意气不能因为功利而放弃,小明王不救,于理于情于义都说不过去。

二是救了安丰,陈友谅也不敢乱动。陈友谅被我打得都快趴下了,他早已躲进武昌成了一统了,哪里还敢来轻举妄动呢?

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三月,朱元璋不听刘基劝告,亲率徐达、常遇春双子星座和二十万精兵向安丰进军。

利剑出鞘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话说陈友谅经过几次大败后,退守武昌,但并没有从此消沉,而是在励精图治,经营着他的地盘。一是摧富益贫。将富人的财产和土地平均分给贫苦农民,做到有衣同穿,有地同耕,有饭同吃。二是屯田积粮。大力开拓荒田,大兴水利,广大士兵战时为兵,闲时为民,大力重视粮食生产。三是大力扩军。因为有了粮食,陈友谅提出当兵就有粮食补给的条件很诱人,因此,很快,陈友谅的军队进入了跨越式发展,很快达到了60万。这个数量是朱元璋望尘莫及的。

朱元璋向安丰进军,露出了致命的“命门”。陈友谅那双洞若观火的双眼早已把这一切看得真真切切,明明白白。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没有再犹豫,马上倾尽自己60万大军,向朱元璋进军,他把攻击的目标选在了洪都(也叫龙兴)。

事实上,朱元璋命门真正所在是集庆,如果此时陈友谅直接挥师向集庆进军,那么,这将是对露在外面的朱元璋的命门致命一击。然而,陈友谅在这个关键时刻,却没敢直接打朱元璋的七寸,而是选择了试探性地打朱元璋的“三寸”洪都。

集庆空虚,为何陈友谅不攻打,反而绕道攻击洪都呢?用一句话来解释就是:陈友谅被朱元璋打怕了(果然验证了朱元璋所说的那句很自信的话)。陈友谅想退而求其次,通过拿下洪都来提振自己的信心。然而,陈友谅不会料到,就是因为这个错误的军事决定,导致的结果是白白错失了一举击溃朱元璋的战机。

因为洪都守将叫朱文正。

朱文正是朱元璋的亲侄子,虽然刚刚二十出头,但拥有的官衔却不小——大都督。他虽然遗留下纨绔子弟的放荡不羁和风流倜傥,但关键时刻却是个铮铮铁骨的硬汉。此时他在洪都拥有的兵马不足一万。一万VS六十万,六十打一,这是一场没有悬念的PK,这是一场实力悬殊太大的比赛。也正是因为这样,陈友谅站在“巨无霸”的战舰上,豪情满怀,激扬文字,指点江山道:“踏平洪都,直捣集庆,击溃朱元璋。”

对此朱文正却以初生牛犊不怕虎之势坚决回击道:“NO。洪都不是你想来就能来,想走就能走,想摆平就能摆平的。”说完这句话,他立即来了个双管齐下。一是统一思想、提振信心。他迅速召集部将进行了紧急总动员,提出了“城在人在,城破人亡”的口号。在他的感染下,众人纷纷表示,誓和洪都共存亡,誓展朱军雄风,誓死保卫洪都。二是明细分工、明确责任。他派大将邓愈扼守洪州的要道抚州门,赵德胜守宫步、士步、桥步三门要地。派薛显守章江、新城二门。牛龙海守琉璃、精台二门。朱文正自己率两千精兵全面指挥,全盘调动,支持配合各部。

朱文正刚部署好,陈友谅的大军已吹响了总攻的集结号。陈友谅之所以敢夸下海口,一是拥有压倒性的兵力,二是拥有超级巨舰等先进设备和武器,三是拥有“水漫金山”攻克太平的历史记录。细心的读者都记得,上一次陈友谅之所以能攻克太平,利用的是江水上涨,从船上直接领导架梯攀附城墙,很快把太平给踏平了。因此,这一次陈友谅也准备来个故伎重演,对洪都也采取相同的办法。

然而,陈友谅一到洪都城下才发现自己想得太美,太天真了。他太低估朱元璋的能力了。朱元璋吸取了太平被攻破的教训,对洪都果断地采取了“退它三尺又何妨”的措施,拆毁了原来的城墙,改为离江退后三十步开外修筑新城墙。这样一来,陈友谅想再利用巨舰登城的计谋被朱元璋一招料敌在先率先防范住了。

投机取巧是没门儿了,陈友谅只好弃船登岸和朱文正展开真枪实弹的攻防战。

正如朱文正所部署的那样,陈家军攻得最猛的是抚州门。而守抚州门的邓愈也是一个硬角色,在陈友谅利用先进的炮弹技术炸开了城墙一个三十余丈的口子的关键时刻,他没有慌张,邓愈命火炮向陈家军进行了最猛烈的还击。结果炸得敌军血肉横飞,炸得敌军惊恐万状,炸得敌军不敢再贸然进军。就乘敌军“打盹”之时,邓愈一马当先,亲率士兵们竖起木栅,挡住了那三十余丈宽的城墙缺口。

当然,陈家军不是吃素的,他们见状,又立即组织兵马向缺口进军。幸好这时,朱文正亲自带领增援部队赶来。结果在朱文正的掩护下,邓愈用了整整一夜的时间终于将缺口给补上了。末了,邓愈不忘说了这样一句幽默的话:“我补的不是缺口,是天。”

就在邓愈在取得抚州门保卫胜利的同时,坚守在新城的薛显显示了强大的勇气和大无畏精神,在防守的空缝,居然还能反击汉军,他率敢死队冲出城门,出其不意地斩杀了陈友谅的大将刘震昭。

如果说邓愈拼死守住了抚州门让陈家军体会到了什么叫“撼山易撼朱家军难”,那么薛显斩杀刘震昭却起到了杀鸡给猴看的效果和作用,让陈家军体会到了什么叫步步惊心。

就这样,双方进行的是一场意志与毅力的PK,双方在攻与防中,一个上演变的是猛攻、齐攻、单攻、夜攻、佯攻、古攻、现攻等各色攻城方法;另一个演的是死守、苦守、累守、坚守、抱守、残守、看守等各色守城办法。因此,双方尽管死伤惨重,但洪都城还是那座洪都城。对此,最气愤的莫过于陈友谅,他很快改主攻抚州门为全面进攻,要来个各个击破。这样一来,朱军防守起来更加难办了。结果朱文正用士兵的尸骨换来的来之不易的胜果也失去了。汉军先是猛攻宫步、士步两门,结果成功击毙两门守将赵德胜。随后汉军攻克琉璃门,斩杀牛海龙、李继先、陈国胜等大将。接着,再攻破新门,斩杀徐明等大将……

否极泰来

乐往必悲生,泰来由否极。谁言此数然,吾道何终塞。

——白居易《遣怀》

洪都已到了强弩之末,眼看靠自身实力再也无法支撑下去了。危急时刻的朱文正充分发挥年轻人的丰富想象力,马上想出了“双管齐下”的盘外招。

第一招:天外飞仙。朱文正派心腹之人张子明趁着夜色潜出城去,目的是去找朱元璋搬救兵。

第二招:瞒天过海。朱文正派了一个绰号叫“舍命王”的人举着白旗会见陈友谅,目的是以诈降的方式来忽悠陈友谅。

事实证明,朱文正的盘外招非常管用,很快收到了实效。张子明艺高人胆大,乘着夜色,潜出城后,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在汉军大本营里穿梭自如,成功突围而去。而“舍命王”也果然人如其名,他早已把生存置之度外,出了城,便信誓旦旦地对陈友谅表示朱文正已准备归降,正在安抚手下的士兵,并强烈要求他们停止进攻,给他们一点点投降的准备时间。

结果,陈友谅相信了“舍命王”的话,停止了对摇摇欲坠的洪都的最后一击,选择了静候佳音。然而,到了约定投降日这一天,洪都城里却无半点动静,陈友谅走上前一看,不看不要紧,一看气得直想吐血。城里已乘休战的机会,重新修筑了城墙,此时正对他们严阵以待。

“你小子敢忽悠我,娘希匹,活腻了是吧!”陈友谅说完这句话时,“舍命王”的人生便走到了终点。

舍命王是高尚的,是值得赞赏的,他牺牲了自己,不但为朱文正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机会,更重要的是为朱元璋的回救赢得了宝贵时间。

话说张子明成功突围,找到朱元璋时,朱元璋此时正在安丰城外和张士诚的部将吕珍进行大战。此时的吕珍正已在朱元璋的大军到达之前,在安丰成功把小明王的手足斩断了——杀死了刘福通。正在发起最后的猛攻,朱元璋来了,显然坏了他的好事,吕珍自然对朱元璋大为光火。

但朱元璋那是啥人物,两人交战后,吕珍才知道什么叫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而朱元璋也体会到了什么叫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两人正僵持,接到张子明的求救信号,朱元璋这一惊非同小可,心里叹道:“看来我这一次一意孤行注定是要付出代价了。”当然,朱元璋就是朱元璋,尽管形势不妙,但他很快做出决定:既来之,则安之。既然已到了安丰,这个小明王是无论如何要救出去,才能班师回朝。于是他对张子明进行了这样的回复:再坚守一个月。

张子明一听心凉了半截,他原本以为朱元璋接到求救信后,定然会马上发兵去救洪都,毕竟洪都不但是军事要地,而且城里还有他的亲侄子在啊!饶是如此,张子明还是忠心耿耿地往洪都赶,不管前途如何凶险,他还是要回洪都“复命”。结果这一次张子明没那么好运了,在湖口时,被汉军逮了个正着。

士兵们把张子明带到了陈友谅面前。陈友谅马上对他进行了“糖衣炮弹”的利诱:我想给你享之不尽的荣华富贵。条件是:说服朱文正投降。

对于陈友谅的利诱,张子明表现得相当“配合”,三个字:我试试。

结果张子明来到城下,这一试,居然说出了四句石破天惊的话来。第一句话:我是张子明(对此,陈友谅没有疑问)。第二句话:我见过了主公了(对此,陈友谅心中微微一动)。第三句话:我被汉军抓住了(对此,陈友谅警觉地站起来,想要阻止张子明往下说)。第四句:我们的援军马上就要到了(对此,不等陈友谅下命令,手下士兵早已万箭齐发,把张子明射成了刺猬)。

张子明死了,却给整个洪都城带来了希望。他的最后一句“援军马上就到了”,让处于崩溃边缘的朱军看到了生的希望。朱文正和将士们更加坚定了坚守就是胜利的决心和信心。从而再度抵挡住了陈友谅新的狂轰滥炸。就这样奇迹般地坚守三个月后,朱文正终于守得云开见日出,等来了朱元璋的援军。

原来朱元璋在和吕珍的决斗中,靠出奇谋打败了吕珍,成功地把小明王救了出来,并且安置在了滁州。安定了小明王,这时朱元璋知道不能再耽搁了,马上率领正在攻打庐州(今安徽合肥)的徐达和常遇春回师救援洪都。

朱元璋带领大军来到鄱阳湖时,正好是洪都被汉军围困的第八十五天。这一天注定不平常。这一天,朱文正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救星;这一天,对洪都望眼欲穿的陈友谅没有奇迹出现,却望来了朱元璋这个久违了的老对手;这一天,陈友谅放弃了对洪都的进攻;这一天,陈友谅心潮澎湃,目光如刀似剑,仿佛在说,洪都只是一个诱饵,就是要引诱朱元璋这条大鱼上钩;这一天朱元璋目光如剑如刀,仿佛在说,洪都你吃不下,我朱元璋你也吃不下。反过来,我饿了,我是来吃你的。小鱼吃大鱼,你没见过,我试给你看!这一天,陈友谅六十万大军在鄱阳湖一字排开,威风凛凛,好不壮观。这一天,朱元璋二十万精兵严阵以待,旌旗林立,气势逼人。这一天,陈友谅和朱元璋在鄱阳湖迎来了第十回合的终极PK战。

这一天是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七月二十日。

同类推荐
  • 老舍和他的作品

    老舍和他的作品

    老舍和胡金铨都是老北京人,都爱好书画曲艺、民俗文化。作为同乡,胡金铨喜欢读老舍的小说,创作电影时也曾受其影响。1973年到1975年,胡金铨在《明报月刊》上发表了研究老舍的系列文章,而后集结成书,即为《老舍和他的作品》。本书是胡金铨对老舍生平、作品和文艺活动的梳理,从老舍的出生起笔,详述其求学、写作、异国辗转、回国教书及至抗战时主持“文协”的经历。胡金铨认为老舍具有北京小市民的特点——“安于现状,不做过激的事情”,他称之为“北京(骨泉)人”。这种个性影响了老舍的为人处世,也在其笔下人物的身上得到展现。书中所引资料包括老舍的自述、友人的回忆和其他发表于世界各地报刊上的文章等等,由胡金铨走访英美大学图书馆调查整理而成。擅拍武侠电影的胡金铨,银幕内外都处于行走的旅途中,老舍在其笔下也有了漂泊者的形象。以故乡北京为连接点,“走”成为这两位大师人生轨迹的关键词,其间的艺术影响和气韵传承可以借本书一窥。
  • 达尔文——理性的“选择者”

    达尔文——理性的“选择者”

    《图说世界名人:达尔文(理性的“选择者”)》介绍了,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曾乘贝格尔号舰进行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出版《物种起源》这一划时代的著作,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除了生物学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及哲学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 QQ教父马化腾传奇

    QQ教父马化腾传奇

    "钱不是白拿的,腾讯固执地坚持一个原则:不能控股,不能插手经营,就不能随便要人家的钱,要自己一步步想明白了,再慢慢自己滚大。当初成立公司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希望能亲手做一个软件,这个软件能得到别人的认可,能被广泛使用。我想这也是大多数程序员出身的CEO在创业初期的想法,非常朴素。想到了我们就去做了,没有风险投资,也没有吸引人的商业策划书。创造理想的过程总是充满艰辛的,所幸的是,有了以风险投资为代表的专业投资群体,今天的创业者并不孤独。与微软竞争,我们是特色优势。与MSN相比,QQ的用户群定位更偏重于中国本地化、年龄较轻的用户,这类人群具有一个特点,愿意去结交一些陌生用户群体。
  • 无悔忠诚——武汉十大形象民警风采录

    无悔忠诚——武汉十大形象民警风采录

    本书由民心至上、鱼水情深、一切因为爱、烈火英雄赤子情、与炸弹打交道、金锁高悬平安门、巡警之星、无悔忠诚、张俊娟是一棵树、道路交通指挥家组成,描述了武汉十大形象民警风采。
  • 埃德蒙·伯克评传(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埃德蒙·伯克评传(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英国著名自由主义政治家试图把保守主义者伯克的政治思想置于具体历史语境中品评,试图达到“同情之理解”。
热门推荐
  • 那首青春的恋曲

    那首青春的恋曲

    当我第一次见他时,我想我已经在天堂,晨曦照在他的身上,我犹如看到了青春在他身上的展现。我与他在一起,我们珍惜我们的时光。最终没想到我们竟走到了最后,走完了我们美好的一生。
  • 净土

    净土

    讲述的是一批才情卓越的首批北大毕业生,在腥风血雨的乱世沧桑中挣扎求生存,却难逃宿命的枷锁,逐渐沦为旧时代的殉葬品......
  • 遇见贺医生

    遇见贺医生

    第一次相遇时,他说:“抱歉,我不能为你摒弃我的专业素养。”她心想:“不愧是我江警官看上的人,连拒绝人的方式都这么含蓄。”第二次相遇时,他说:“既然我答应你哥哥要帮你处理伤口,就不能食言···”她心脏噗通噗通。第三次相遇时,他说:“我给你我的联系方式,请你不要再伤害无辜的百姓了。”她愤怒了,是可忍孰不可忍?
  • 人生只若初见1

    人生只若初见1

    未可欣(女主)在一次意外中对路易(男主)一见钟情,但觉得路易好像不太喜欢她,便展开一系列猛追,高冷的他居然笑了,这是不是错觉……
  • 一个快车司机的日常

    一个快车司机的日常

    讲述一个司机的日常,轻小说,每日趣事,生活细节,感悟人生,这是一部有温度的小说。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嗜血女王,佣兵大小姐

    嗜血女王,佣兵大小姐

    她,佣兵之王——魅影修罗。冷漠无情,杀人如麻,狠辣果断。爱人背叛致死。一朝穿越成为凤家废物大小姐——凤雪舞。废物?笑话,当她华丽归来时,震惊整个幻月大陆。她就是全能女王。她的规则:辱我,千百倍还之。逆我者烛影风残,顺我者百寿年安,仇我者情断义绝,恩我者三辈鼎盛。汝不容吾,吾便力斩之!倘若苍天不容我,我便力斩苍天!谁与之并肩傲视苍穹,携手度三生!
  • 长路漫漫,遥遥无期

    长路漫漫,遥遥无期

    这夜,静的悲伤,满空繁星,却无明月,让人觉得孤独,她从来都是安静的,如一个平静的湖面,只要没有风,会一直平静下去,而方尧就像是那一阵风,也只有他能吹起那一湖的涟漪何路跟方尧相识于高一,现在已然是大学毕业,可是何路左等右等,却等不来方尧的态度,方尧就是那种玩心重的人,根本无心结婚,七年的恋爱长跑让他体会到人生的无趣和乏味,这也是两人的爆发点跟方尧分手后,就是满满的后悔,心是冷的,可是思念却像汹涌的浪花打遍了何路脑海每一寸地方,让她煎熬着过着没有方尧的世界,让何路煎熬的同时,时光将她带回了七年前的高一,青春开始重新走过,何路是否还会继续重蹈覆辙,还是开辟新的人生,会将怎样改变呢...结局是否会改变
  • 网王:你是我的唯一

    网王:你是我的唯一

    “手冢部长,我喜欢你,很想和你交往,我不嫌你话少,也不嫌你不解风情,请给我一个机会。”低着头的忍足唯一,看都没看站在面前的人,噼里啪啦的一阵说。半晌后,一道如沐春风的声音钻入耳中,“抱歉,我刚才站错位了,请你再对着正主说一遍。”忍足唯一猛然抬头,张嘴看着站在面前的不二周助,僵硬的移动视线,落在了手冢国光那万年不变的冰山脸上。忍足唯一,你简直蠢死了!深呼吸,上前抓住手冢的衣袖,“部长大人,我错了,我自罚五圈,请你别生气~”CP多多,总有一款适合您的口味,您还在犹疑吗~群号:483032507欢迎喜欢的妹子前来嗨皮~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骄纵横

    天骄纵横

    凛冬已去,万物复苏。沉睡在东方的巨龙逐渐梦醒,露出他与生俱来的威武霸气。雄踞在西方的白鹰正在丛林中大肆捕食围猎,睥睨着天下苍生。北方的猛熊倒在了冬雪中,留下一群嗷嗷待哺的幼崽在原始丛林挣扎求生。南方,曾经的日不落帝国现在也只剩下了九牛一毛。正当世纪之交时,一个生而知之的少年自孤儿院中走出,他除了遍览天下群芳的爱好,还有着荡尽世间不平事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