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电工学院微波成像、目标识别及系统仿真科研团队
23年前,一间空房子、一张桌子,这就是刚从美国归来的杨万麟教授组建电子工程学院微波成像、目标识别及雷达系统仿真科研团队(以下简称“团队”)的前身雷达系统研究室的全部“家当”。
23年后,在团队负责人杨万麟教授的带领下,团队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快速发展,已经拥有了10名科研人员和三个实验室——与国营第784厂合作建设的雷达系统实验室、“211”工程支持建设的信息系统SOC实验室和雷达系统仿真实验室,他们在一张白纸上绘出了灿烂的科研花朵。23圈的年轮,沉淀出一个以持之以恒、创新为理念的团队,营造出执著的科研氛围;23年的努力,打造出一个结构合理的团队,造就出了一批雷达系统研究的探索者;23年的岁月,磨炼了这支枝叶茂盛的团队,开出了朵朵鲜花……
发展的团队
23年来,团队的建设发生了质和量的变化。最开始只有杨万麟教授一人,在项目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有新的老师加入:“七五”期间,王宗仁、王正常、窦衡、赵凯、冯健、于鸿洋、沈晓峰等老师加入了团队;“八五”期间,熊红、杜月华等老师加入了团队;“九五”期间,万群、刘本永老师也加入了团队;“十五”期间,周代英老师加入了团队。到现在,团队中已有教授、博导2人,副教授3人,其他教师5人,团队内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共5人。20多年来,团队人员构成保持了动态平衡,老中青不同年龄层成员科学配合,合理的年龄配合为科研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团队成员来源的多元化保障了团队的活跃。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多所知名高校的成员为团队输入新鲜的血液。同时,不断地选派团队中的优秀成员出国深造。到现在,团队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分工合理、效率较高的团队:万群老师负责基础研究和学科建设工作,沈晓峰老师负责团队建设、项目管理及系统仿真实验室工作,窦衡老师负责信息系统SOC实验室工作。而团队的架构师是杨万麟教授。
团队的发展,倾尽了杨万麟教授的心血。20多年来,杨万麟教授无怨无悔,一心扑在雷达研究和团队建设上,使整个团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91年他被机械电子工业部批准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主持完成的“微波成像测量雷达实验系统”获得机械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大天线阵列成像雷达实验系统”获1992年机械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其所领导的团队被评为“七五”研究工作先进集体,并获光华科技基金二等奖,同年被国务院批准发给政府特殊津贴;主持完成的“大阵列成像体制试验研究”获1998年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执著的科研
从一间空房子到今天的三个实验室、一应俱全的科研设备和出色的团队,创业的艰辛,只有亲历者才能体会。20世纪80年代末,杨万麟教授用自己的科研经费买来仪器、实验设备,在简陋的实验条件下指导出了第一个学生,做出了第一项目;接着指导了第二个学生,做出了第二个项目……团队的发展和杨万麟教授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这样说,没有杨万麟教授的努力,就没有今天的团队和成绩。
1985年,刚从美国归来的杨万麟教授立即向国家递交了进行微波成像测量雷达研究的申请报告。有人认为这项研究技术难度大,融合光学、雷达、计算机、电子技术等多门学科,现在搞起来,成功的可能性很小。而杨万麟教授带着敢为人先的科学创新精神,力排众议,凭着坚韧、聪慧和钻研精神,创造出了一个别人认为不可能的“研究领地”。
经过立项论证,同行竞争,当时电子工业部电科院雷达与探测专业组专家评审,最终于1988年年底,确定杨万麟教授作为项目的团队负责人,主持“七五”期间微波成像测量雷达预研工作。项目拿下来了,杨万麟教授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他面临的困难不是小了,而是大了,这些障碍来自实验室、仪器设备、技术资料以及相关人员的缺乏。为了查找相关资料,杨万麟教授办公室的灯光常常迎着黎明的曙光到来。团队的成员们夏天在楼顶做外场实验,烈日把电源接插板(塑料制外构件)烤得变了形,顶着酷暑工作的同志们也消瘦得变了样。而且,他们时常工作到深夜,结果等做完实验从五系楼下来的时候,大门已经关了,还得“翻墙”回家。在这样的执著钻研精神下,团队终于完成了成像雷达实验系统的研制,突破了自适应数字式波束形成(ABF)、随机阵、单次快摄超分辨率等高新技术。该项目在1990年通过国防科工委司令部组织的以陈芳允院士为主任的专家委员会的专家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系统的研制技术难度大,课题组以自力更生精神完成该系统研制,是我国成像测量雷达研究领域的一项突破,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在80年代中期的国际水平上有所发展,属高科技前沿工作。该系统硬软件配套,进一步可发展为实用的微波成像测量雷达,可首先用于靶场等场合的多目标成像测量。”并获得机械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七五”期间的微波成像测量雷达研究项目不仅仅突破了一系列的高新技术,而且为“八五”、“九五”、“十五”的科研项目奠定了科研基础,留下了在科研工作中不怕吃苦、勇于创新的“执著”精神。正是这“执著”精神啃下了一块块科研硬“骨头”:大天线阵列成像雷达试验系统、靶场×××成像雷达系统、高精度非直达波定位理论和算法研究、稀布阵布阵方法及子阵划分方法×××技术……这些项目中既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也包括总装备部的项目。
团队现在承担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分布式稀疏信号处理理论及算法研究”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项目“学习型定位理论和混合谱估计方法研究”,承担两项“十一五”总装备部预研重点项目“×××相参雷达系统”和“×××目标识别技术”,“十一五”总装备部预研项目“×××分布式仿真技术”。此外,团队依托在“211”工程支持建设下的SOC实验室在系统级芯片设计技术上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设计的专用雷达终端显示芯片已用在某型相控阵雷达上;设计的数字电视复用器芯片、解复用器芯片、数字电视有条件接收(加密、解密、控制)芯片已用在数字电视传输控制方面。
斐然的教学
在教学方面,杨万麟教授以身作则,在团队中起了很好的带头作用,除了日常繁重的科研工作,他还为研究生们讲授《微波成像》课程,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应用到教学中间去。杨万麟教授说,知识是传承的,因此,教学中应该要把科研中的最新知识传递给学生,让他们领略到学科的前沿风采,从而激发学生们的科研兴趣。
团队其他老师从1999年起陆续新开设了《EDA技术》、《软件技术基础》、《移动通信技术》等本科生专业课程,开设了本科生创新实验课程《DDS信号源的设计与实现》。首次开设了《基于FPGA的数字系统设计》、《嵌入式系统设计》等研究生专业课程,承担了《数字信号处理理论及算法》等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老师们辛勤的汗水终于浇开了梦想之花。2003年,杨万麟教授被评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005年,万群老师入选第六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老师们高超的学术造诣水平培养了大批的优秀学生,到现在为止,团队培养了博士11人;在读的博士生和硕士生80人。
二十余年钟情雷达,二十余载的沧桑岁月,杨万麟教授已经白发鬓鬓。他告诉记者,团队的发展要依靠年轻人,自己将要退休了,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相信团队能在年轻人的团结合作下,加足马力,开向雷达系统研究的远方。
(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