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微固学院电子陶瓷材料及器件科研团队
“学校提出做‘顶天立地’的科研事业,我们正是这样,将应用与前沿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张树人教授如往常一般宽厚地笑笑,谈论着他带领的科研团队。在这里,他和钟朝位、杨成韬、周晓华、吴孟强、袁颖等科研骨干辛勤工作着。
电子陶瓷材料及器件科研团队(下文简称电子陶瓷团队)既在电子材料领域的前沿收获累累硕果,获得教育部科技一等奖、国防科技二等奖等佳绩;又紧盯应用,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准确定位,将高性能电容器多项技术成功实现生产转化,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中电集团唯一的“一条龙”重大研究开发项目也选中这个团队承担至关重要的基础材料的研制任务。科技成果与应用紧密衔接,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
“一条龙”高校翘楚,研以致用成效显
什么是“一条龙”?这是相关领域从材料开发、材料研制再到器件开发应用的形象比喻。该项目2006年立项,总经费4000万元,由中电集团两个单位与我校共同担纲。其中,我方做关键基础材料配方,另两家单位分别将材料做成膜带和在膜带上做器件。当时电子类共有13个项目参与PK,最后只有这一项目成功立项。我校电子陶瓷团队凭借济济人才和科研实力无可争议地拿下该项目,成为相关领域中的翘楚。
我们曾见过“神舟五号”遨游太空的潇洒之姿,它的成功返航离不开高介高稳定陶瓷材料的默默工作;我们也曾见过飞机、雷达上方那些蘑菇状的天线罩。它的心脏是大功率的微波器件,其中高导热陶瓷是保障器件正常工作的关键材料。这些材料正是我校电子陶瓷团队研制,运用于电路和基础器件。目前,电子陶瓷团队正与某军工厂合作,研制开发的应用元件达到美国公司的性能指标。
团队还积极参加我校李言荣教授为首席科学家的国防“973”项目的子课题。2006年,团队承担了国防科工委一千多万元的国防基础科研项目……去年,团队的科研经费已经达到630万元。
“他不仅是一位学者,还是一位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技术推广者。”本报记者曾对张树人教授进行过专访,觉得“在他宽厚的笑容里,藏着经营管理者敏锐的嗅觉。”张树人的这种“研以致用”的意识深深地影响着他带领的团队。以新型高性能电子元器件技术入股组建的成都宏明电子科大新材料公司,现已发展成为国内高性能半导体陶瓷电容器及军用高可靠多层陶瓷电容器的龙头企业,2005年以来每年实现销售收入上亿元,年均利润总额达3000万元,促进了电子元件行业的技术进步。
电子陶瓷团队成功实现“863”计划新材料领域重大课题“高性能半导体陶瓷电容器”研究成果的生产转化,在国内是唯一一家掌握了半导体陶瓷电容器全系列配方关键技术。他们攻克了将实验室研究成果转向大批量生产的关键技术——陶瓷半导体烧结及热处理技术,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大幅度降低了工艺设备造价和生产成本。在生产转化初期即被国家经贸委认定为国家级新产品,现在又扩展了晶界层滤波器组件新品种,并获得美国通用公司持续增长的订货。研制开发的高介高可靠X7R特性MLC陶瓷材料、耐高温X8R特性MLC陶瓷材料的技术成果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打破了发达国家对这种陶瓷材料的技术封锁,并在MLC军标生产线上已经生产了多种军工急需的大容量多层陶瓷电容器,满足了多项重点军工配套的需求。上述高新电子材料技术转化成果也被列为学校“211工程”建设验收总结中的标志性成果之一。
在李言荣教授的统一领导下,相关纳米掺杂铁电陶瓷技术成果与李言荣教授带领的电子薄膜科研团队的纳米铁电薄膜技术成果一起共同获得了2007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抗压力讲团结快马催赶,细分工干中学香自苦来
在青年教师袁颖眼里,团队中的工作“很愉快,能不断促进自己进步”。这是一个勤奋敬业的团队,“很踏实,学风正,大家都认认真真做实事”。谈起团队,张树人教授高兴地说,“现在已是良性循环”,在军事电子陶瓷领域建立了很高的知名度。
周晓华老师在“一条龙”项目中承担着关键性任务,按张树人的戏言是“绝对的操盘手”。谈起工作,周晓华坦言压力很大。“一条龙”项目受到学校领导和中电集团老总的高度重视。该项目设立行政和技术两个指挥系统,我校分管科研的副校长担任项目的副总指挥。周晓华老师介绍说,项目按照WBS管理模式运作,每三个月开一次会,一年做一次报告。“每三个月工作必须要有推进、突破,出亮点。”压力还不止于此,“这个项目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如果失败,关系的就不止我们一家。”
关于压力,杨成韬教授也深有体会。他主要从事薄膜方面的研究,如铁电压电薄膜相关器件。“每一项材料研究都针对一种目标器件,必须拿出一定显示度的成果。”
面对压力,如同狭路相逢的剑客,逆水行舟的航船,只有迎难而上。这不仅需要个人的才华,更需要集体的智慧。周晓华老师说:“项目要靠大家的力量,共同协作。”虽然他在具体负责“一条龙”项目,但也离不开团队成员的扶持。杨成韬教授说:“单打独斗是不可能的,需要多部门协作。”
在团队中,成员的工作有细致的分工。周晓华老师主要做高温电容器军工预研重点基金,低温共烧陶瓷材料,微波滤波器等。钟朝位教授主要做军用高导热陶瓷基础科研及工程化应用研究,也负责部分“一条龙”项目。杨成韬教授研究主攻方向在铁电、压电薄膜方面,承担“973”子课题研究。吴孟强教授致力于基础理论研究,在与航天某所合作中从事天线罩的研究工作……虽然各有侧重,分工明确,但是团队成员经常交流,相互协作,在科研中不断发挥团队的优势。
压力,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自我能力提升的机遇。吴孟强教授对此颇有感触,他说:“没有一个项目是一开始就完全胜任的,做项目要花很多时间不断提高自己。”接项目需要冒一定的风险,要承受压力,但是压力转化为动力,“项目不断跟进,自己在干中学”,不断提升,这也是一种良性循环。
好传统代代相传,育人才顶天立地
“这个团队在学院算是起步比较早的。”张树人说。团队发展之始,大约是20世纪60年代。林劲先、胡忠胥两位先生开始了课题组的建设。之后,蒋志华、游文南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接过发展的大旗。张树人于1992年开始全面负责,渐渐发展成今天的团队。岁月荏苒,团队“踏实,勤奋,敬业”的精神代代相传,历久弥新。杨成韬教授说,做科研最大的感受是“少说多做”,此语正是团队精神的写照,颇合讷言敏行的古风。
团队中,一个好的带头人在科研方向、工作作风上都深刻地影响着团队成员。张树人教授自己就是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典型。早年的知青岁月,艰苦的学生生涯,四次出国的经历……他都一步一步地走来,留下了一串串琳琅足迹:2000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2003年获“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表彰,2004年获全国优秀发明专利奖一项,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2006年获国防科技二等奖一项……
目前团队老师正在培养的博士10余人,硕士20余人。在同学们中间无人不知张树人老师提倡的“四心”:上进心、责任心、平常心、博爱心。张老师认为:科研育人并重,育人为先。团队中的优良传统像蒲公英的种子撒播学子的心田,带往更广阔的科研世界。对于读博留校,扎根团队的袁颖来说,“从化学专业到电子陶瓷,对团队从不熟悉到亲切,自己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老师的培养,团队的熏陶。”
周晓华老师长期担当团队中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的学术和科研带头人,长年超负荷工作。他在“一条龙”项目中体现的学识水平,深得专家和领导好评。由于工作繁重,周晓华老师很难抽出专门的时间准备WSK考试,至今未拿到高级职称。他心态平和地讲:“完成‘一条龙’项目比什么都重要。”
展望未来,学校更加强调科研应用两头抓,注重“哑铃型”发展。电子陶瓷团队将继往开来,抢占科研前沿,在应用中实现知识的价值,再创新的辉煌。
(杨丽可 览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