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是产业生成和扩张的重要条件之一。一定时期投资总量在国民经济各产业、各行业、各部门以及社会再生产各方面的投资分配比例形成了投资结构。投资结构的变化势必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是实现了的投资结构。生产率上升较快的产业,其技术进步速度较快,而该产业生产费用会较快地降低,生产要素将向这个产业流入。因此,具有较高生产率上升率的产业部门将在产业结构中占有更大的比重。一般工业比农业、重工业比轻工业、组装加工工业比原材料工业在生产率上升上有较大的优势。这是三次产业转换、工业结构重工业化和高加工度化的一个重要的根据。
技术变动主要指技术结构变化和技术进步,这是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动因之一。技术水平不同决定了部门之间比较劳动生产率不同,在技术创新推动下“主导产业”的依次更替,便成为产业结构演进的显着特征。
国际贸易水平和结构同样也是促进产业结构演变和现代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进口替代达到一定程度时,不失时机地迅速实现贸易模式由进口替代向出口导向的转变,是加速还是延缓产业结构转变和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五、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
产业结构升级,是指产业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转换过程,又称为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简单讲,就是第一、二、三产业依次转移,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比例、新兴产业不断代替衰退产业的产业结构变化过程。产业结构升级一般涉及三次产业之间和各产业内部两个层面的结构升级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第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的演化,二是产业结构在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之间依次演变,三是产业结构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的演化,四是产业结构从低加工水平向深加工水平的演变。
产业结构升级的核心表现是生产率的不断上升。综合供给因素和需求因素、体现技术高级化方向的角度看,产业结构升级可以定义为,产业结构向着具有较高生产率、较快需求增长的以更高级技术为基础的产业群转移。
产业结构升级战略模式。比较优势论认为,在全球分工条件下,由于存在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和要素禀赋的差异,各国产业存在各自的比较优势。我国学者林毅夫对现代资源禀赋相对比较优势论肯定有加,他认为,要提高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水平,关键在于提高这个国家资源禀赋的结构水平,一个国家最有优势的产业结构决定于该国家的资源禀赋结构,一个国家在遵循比较优势来发展产业时,经济剩余就多,产业就有优势,资本积累就快。而郭克莎、高谦等学者认为,在资源禀赋论所形成的国际贸易格局下,发展中国家丰富的自然资源只能带来贫穷和落后,他们并在理论上进行了证明,得出比较优势论不能成为发展中国家指定其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的结论。其实,比较优势理论仅从供给的角度分析国际之间的贸易关系,没有考虑到需求和国际竞争的因素。实际上,在需求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一国的产品能否最终获得利益,取决于该国产业及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因此,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产业结构升级战略的选择,应该结合静态比较优势与动态竞争优势,在强化原有比较优势部门的同时,发展新兴部门,提升比较优势。
产业结构升级最终是依靠外资外贸的技术转移还是依靠东道国的自主创新。学术界对这个问题还存在分歧,但大部分学者并不否认扩大开放的成果。产业结构升级最终还是要落实到自主创新能力上来。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高技术产品生产加工大国和出口大国,要实现由大国向强国转变,必须由主要依靠资源和投资驱动向更加注重自主创新转变,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中心环节,围绕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企业和产业,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第二节 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
一、城市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关系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化与工业化关联、城市化与工业化互动机理以及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关系等方面。在城市化与工业化的互动关联方面,刘秉镰和王家庭(2004)认为,城市化从两方面带动了工业化,一是通过聚集经济效益降低了空间交易费用,二是随着人口在城镇的集聚,增加了对制造业与服务业产品的需求量。尹继东和张文(2007)通过建立“两产业三部门”的双重演进模型进行了计量研究,其结论表明:扩展城市非农部门、发挥其集聚效应是实现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双重演进的前提条件。
关于城市化与工业化的互动机理,景普秋(2003)从专业化经济与聚集经济入手,提出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的能量聚合体模型;景普秋和张复明(2004)认为,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是通过生产要素的流动、集聚、创新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的。影响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因素有技术进步、市场需求、政府导向、区域自然禀赋等。
二、城市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时序规律
关于城市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时序规律,国内学者重点从时序关联、要素空间转移等角度进行了考察。李培祥和李诚固(2003)将城市化与产业结构调整互动分为三个阶段:城市化初始阶段——产业结构以传统产业为主;城市化加速阶段——人口向城市迅速集聚,城市数量迅速增加,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最大;城市化终极阶段——城市人口比重增长趋缓甚至停滞,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处于主导地位。李铁立和姜怀宇(2003)从要素空间转移视角分析了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互动过程。在产业结构有序演变的早期,产业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主,此时,以分散的中小城镇为主,没有形成以中心城市为主体的城镇体系;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第二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例不断提高,城市化开始快速发展;区域产业结构有序演变后期,城市地域网络建设不断完善,资源要素空间转移的城市化动力作用减弱,城市化速度放慢。刘西锋(2003)认为,区域发展处于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产业结构及相对应的城市化发展特征:农业经济时期,经济活动以农业占主导地位,城镇产生发展缓慢。伴随工业化的发展,产业结构也不断地发生变化,第二、三产业比重逐渐上升,大中城市发展快,城市布局趋向集中。进入后工业化时期,区域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出现产业服务化变化趋势。这一时期,城市发展表现为基于大城市病问题解决的大都市区发育,伴随着城市郊区化,大都市功能日益完善。
三、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产业结构的变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资源禀赋、人力资源、技术进步、产业政策、消费需求、投资需求以及国际贸易等,但这些因素能否对产业结构变动发生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与资金配置密切相关。经济学家希克斯在《经济史理论》一书中指出,18世纪许多技术发明并没有全部必然地点燃英国工业革命之火,相反,具有高度流动性的金融市场却使得长期的和巨大的投资成为可能。他认为,工业革命所使用的技术在革命之前就已经存在,真正引发工业革命的是金融系统的创新,金融部门广泛动员社会资金,促进资本流动,加速了技术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能。由此可见,产业结构的变动与金融发展息息相关。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长期以来一直是经济学家研究的热点,成果也非常丰富。20世纪60年代,以戈德史密斯(1969)、麦金农(1973)和肖(1973)为代表的金融发展理论逐渐形成。该理论认为,金融发展即金融结构和金融工具的改变,对经济增长中的资源配置和结构变动具有重要的作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发展被引入到内生增长理论当中。学者将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引入模型中,证明其可以降低监督成本、减少信息收集成本、提高选择项目的质量、减少企业的非生产性占用、相对增加了生产性投入、促进了创新活动等。随着我国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推进,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的作用得到了很多学者的关注,产业政策的制定和经济结构调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相关的配套政策研究成为重点。
四、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作用途径
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离不开金融资本的支持,金融通过产业资产形成、资本导向、信用催化、产融结合、信息揭示和风险管理六大机制改变着产业发展的资本供给和配置,从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调整。
(一)产业资本的形成作用
产业资本的形成本质上就是金融体系动员储蓄的功能。金融活动的出现使储蓄和投资分离为两个独立的行为,金融机构本身既不是投资者,也非储蓄者(只有小规模的直接投资和储蓄),他们通过对储蓄者和投资者资金供求的重新安排,提高了储蓄与投资的总水平。金融体系发展到今天,已经全面介入了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过程,将以前投资者与储蓄者之间的直接转化过程变成了以金融机构为中介的间接转化关系。金融中介机构借助其专业化的金融技术手段,利用规模借贷的好处,协调储蓄工具与投资需求在时间、空间、部门、数量等方面的结构差异,打破了储蓄者与投资者之间直接的信用关系可能对转化形成的束缚,大大提高了转化效率。各国发展的实践证明,有效的金融体系能够有效地促进国民储蓄和大规模的资金积累。在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往往金融发展落后,由于信用不发达及较少的剩余可支配收入,政府、企业和居民的储蓄意愿和能力很低,导致了低水平的国民储蓄。而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往往金融也较发达。
(二)产业资本的导向作用
资金导向机制主要是基于两点:即商业性金融的利益竞争机制和政策性金融的矫正补缺与倡导机制,他们共同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与协调发展。在实现资金导向和资源配置功能的过程中,商业性金融机构从自身利益出发,依据金融市场资金供求关系所决定的收益水平和资金价格进行金融活动,按照收益性、安全性、流动性原则对竞争行业的投资性项目进行评估,促使资金从低效部门向高效部门转移;通过一定的组织制度,对资金使用企业实行经济控制和监督,促进信息沟通,减少资金配置中的短期行为,提高投资收益。政策性金融的主要功能体现在对资金导向的倡导机制与校正补充机制。一方面,政府通过中央银行,利用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调整货币供应量,为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提供一个迫使旧的产业结构发生松动、淘汰、改组与发展的宏观氛围,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先决条件;同时,通过采用信贷选择政策,由中央银行根据产业政策进行信贷配给或行政指导,直接干预民间金融机构的信贷,引导资金投向。另一方面,政府往往出面建立若干官方或半官方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向私人金融机构不愿或无力提供资金以及投入资金不足的重点、新兴产业进行投资和贷款,实现对市场调节的矫正和补充。
(三)信用催化作用
金融的信用催化机制是指通过货币量的扩大,即信用创造,加速资本形成,促进生产中资源的节约和使用效率的提高,从而把潜在的资源现实化,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总量增长。在信用催化机制作用下,资金投向不限于已存在明显效益的产业或项目,往往以资金的增值返还为出发点,选择具有超前性以及有广泛的前向、后向和旁侧扩散效应的产业项目进行投资,催化主导产业、相关产业及其合理的产业结构体系的构建与调整更迭,在资金良性循环基础上实现经济的发展和提高。这也是金融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产融结合作用
金融对产业组织的演化具有重要作用,它影响着企业的治理结构和控制方式。首先,金融发展意味着金融机构与金融工具的多样化,为信用扩展提供了完备手段,促进了资本的转移和集中,推动了企业集团化发展,加速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其次,金融发展为企业集团提供了集团内部的联结纽带和控制手段,由此企业集团的发展可打破行业、部门、地区和国界的限制,推动企业向跨国、多元化方向发展。再次,金融发展使企业竞争形式发生变化,即由价格竞争发展到销售竞争、技术竞争和资本竞争,后者须以大量的资本为前提,因而对金融资源具有很强的依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