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通设施方面。2005年,继上海、无锡、苏州IC卡互刷后,台州、宁波、绍兴三地也实现了公交卡异地互通。2008年,苏通长江大桥进一步拉近了苏北与上海的距离,杭州湾跨海大桥把宁波至上海、苏州、无锡的车程全部缩短到2小时以内。沪宁、沪杭甬、沿江、沿海等高速公路,苏通长江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使长三角城市群之间形成了纵横交错、通江达海的现代化快速交通网络。同时,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等长三角城市也纷纷加速了轨道交通建设,除上海以外,长三角在建轨道交通项目已达12条,并都将在近几年内建成运营。总之,交通设施是整合的基础,良好的基础设施的构建将极大地促进长三角城市群的整合。
在外围环境方面。2005年8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揭牌仪式在上海浦东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中国人民银行落户上海对推动长三角金融一体化及跨区域金融互动有重要意义,对促进长三角城市群的整合具有积极作用。2008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有效地加快了长三角城市群的整合。同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外一些城市群发展迅速,传统依靠单个城市参与全球竞争将处于不利局面,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长三角城市群的整合。
长三角城市群作为我国最为发达的城市群,其整合程度最高。该城市群也是我国最发达的城市经济区,目前正在成长为世界级的城市群,成为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重要渠道。
(二)珠江三角洲大都市圈的发展
1994年广东省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要求出发,提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概念并编制了发展规划,该区包括广州市、深圳市、佛山市、珠海市、江门市、中山市、东莞市和惠州市的惠城区、惠阳市(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肇庆市的端州区、鼎湖区、四会县和高要市等9个地级市的全部或部分,称为小珠江三角洲。
在港澳回归后,港澳与小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联系进一步加强。按照一国两制的原则,粤港澳三地在贸易、投资、税收、教育、卫生等方面仍实施各自不同的经济和社会政策。但粤港澳三地政府共同致力于将大珠江三角洲发展成为经济一体化区域,大珠江三角洲的区域概念随之产生,即在原有的珠江三角洲的基础上,扩展至香港、澳门地区。
珠江三角洲大都市圈位于中国广东省中南部,是由珠江水系的西江、北江、东江及其支流的潭江、绥江、增江带来的泥沙形成的冲积平原。由香港、澳门以及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佛山、中山、惠州、江门和肇庆构成。其面积为42824平方公里。珠江三角洲大都市圈常住总人口约为5292.42万人,其中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香港、澳门的常住人口分别是4547.14万人、697.08万人、48.20万人。
珠江三角洲大都市圈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不仅有小珠江三角洲重工业高速发展的基础,也有高度发达的第三产业支持的香港和澳门,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和完善,形成了重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整体局面。目前,根据珠江三角洲大都市圈城镇密集和社会经济活动高度集聚的状况,已经形成由港深、澳珠、广佛三个双城中心组成的城市。
珠江三角洲大都市圈面积虽然不及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的一半,但经济总量却远远超过了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冀两个大都市圈。
(三)京津冀大都市圈的发展
京津冀大都市圈包括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以及河北省的石家庄、唐山、保定、廊坊、秦皇岛、沧州、张家口和承德8个地级市,区域面积1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93%,GDP占全国GDP总量的10%以上。
2004年,国家发改委及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发改部门的负责人,召开了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商讨加快发展该地区经济的对策,达成五项共识。2005年,在国家发改委的协调下,京津冀有关部门在廊坊再次聚会,就京津冀的区域经济合作诸问题达成了“廊坊共识”。随着“十一五”新一轮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形成,北京编制的城市发展规划中提出的两个“发展极轴”,明显地表现出寻求和回应与津冀合作的意向;天津亦提出了“京津冀联合,共建京津大经济圈”的构想,得到了各方的相应;河北则提出了“服务京津,利用京津”和“环京津发展”战略,至此,京津冀大都市圈城市经济走向联合。
京津冀大都市圈依托该区域原有的工业基础,不仅保持了诸如钢铁、原油等资源依托型产品优势,同时新兴的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也迅猛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京津冀产业一体化和国际化的步伐。京津冀大都市圈是中国北方外来投资最为密集的区域,且持续增长。目前,全球82家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有119家,其中有49家设立在北京,占41.2%;有87家外埠大企业在北京设立了103家研发机构,另有8家即将建立驻京研发机构。天津目前拥有外商投资企业1万余家,其中全球500强企业在此设有200余家生产性投资企业。在北京建立研发中心和运营总部,把生产基地建在天津、河北等地,正成为更多大型跨国公司在中国北方地区的战略布局。
目前,京津冀大都市圈已经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带,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四)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
长株潭城市群主要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域范围内的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长沙县、望城县、宁乡县、浏阳市、株洲县、醴陵市、攸县、炎陵县、茶陵县、湘潭县、韶山市、湘乡市等15个县市区。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长株潭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已经成为湖南经济的核心增长极,成为湖南乃至我国中部地区具有强大搏动功能的“经济心脏”。
交通网络方面,长株潭城市群位于一级纵向开发轴(京广路、107国道)与一级横向开发轴(浙赣铁路-湘黔铁路、上瑞高速公路、319国道、320国道)的汇合处。长株潭整个区域处于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重要区位。长株潭可同时接受长江产业带与华南经济圈的双重辐射,成为介于两大经济区域边际地带的新兴增长极。从湖南省来看,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湘中偏东,北接洞庭湖区,南连衡阳、郴州两市,西通湘西地区,是全省社会经济的枢纽。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其间有铁路、公路和湘江相连,构成了湖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金三角”。
在城市定位方面,三市独特的经济结构具有巨大互补发展的动力和空间。从长株潭城市群发展规划来看,长株潭城市核心区的北核功能区定位为高品质人居区、高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区;东南副核功能区是高新技术和制造业发展区;西南副核功能区是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区;三市结合部是绿心功能区,可以成为三市的绿肺和生态产业区。四大区域空间配置合理,一体化前景明朗。从产业经济角度分析,长沙文化产业居全国前列,现代装备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业是推进长沙新型工业化的先导力量,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工程机械、汽车和零部件、烟草等支柱产业;株洲作为基础优势明显的工业中心、铁路枢纽,可以大力推进交通设备、有色冶金等工业的发展;湘潭的光机电一体化产业、黑色冶金、精密化工都拥有巨大的产业优势。三市产业结构分布合理,各有优势,重点突出,能够形成强大的一体化合力。
目前,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中的“五同”建设,即“交通同环、电力同网、金融同城、信息同享、环境同治”已经取得了积极进展。城市间协调机制已经具备宏观规划与协调功能。
近年来,泛长株潭城市群正在形成。泛长株潭城市群指由长株潭城市群及其周边的岳阳、益阳、常德、娄底、衡阳5个城市组成的城市群。当然,对于仍处于雏形发育阶段的泛长株潭城市群而言,目前的重点是积极培育增长极,使益阳、常德、岳阳和娄底4个城市成为地方级的快速增长极,着力培育衡阳成为城市群的次中心城市,而长株潭3个城市正在抱团发展,形成一个大的群核,成为城市群的核心增长极。
(五)中原城市群的发展
中原城市群位于河南省中部,处于我国陇海、京广铁路枢纽的黄金“大十字”交汇处,形成以陇海、京广铁路为主轴的城市密集分布区。中原城市群东承实力强大的沿海发达地区,西启充满希望的西部地区,南联势头强劲的南方地区,北通积淀深厚的北方地区,是实现我国中部崛起的重要空间平台。
该城市群以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平顶山、许昌、漯河、济源在内9个省辖(管)市。国土面积5.8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35.1%,2007年末总人口3972万,占全省40.2%。非农业人口占全省人口的62.0%,城市数量占全省的60.5%。各城市之间的空间距离较近,距离郑州基本都在100公里内,属于1小时经济圈。城市群的GDP、财政收入分别占全省的57.36%和63.19%,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3.1%和57.16%,2007年城市化水平为39.38%,地区生产总值7175亿元,占全国GDP的2.88%,经济密度、人口密度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70倍、5.15倍。
中原城市群发展的总体方向是:形成以郑州为中心,东连开封,西接洛阳,北通新乡,南达许昌的大“十”字形核心区,形成区域内任意两城间2小时内通达的经济圈,建成全省对外开放、东引西进的主要平台,形成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极,带动中原崛起,促进中部崛起。
(六)其他城市群的发展
据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研究成果显示,目前我国有23个不同规模、不同发育程度的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辽东半岛城市群、哈大长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银川平原城市群、晋中城市群、天山北坡城市群、呼包鄂城市群、关中城市群、兰白西城市群、酒嘉玉城市群、江淮城市群、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黔中城市群、南北钦防城市群、滇中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在此,本书就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长株潭、中原城市群以外的一些主要城市群予以简要介绍。
1.山东半岛城市群
包括济南、青岛、烟台、威海、日照、东营、潍坊、淄博等8个地级以上城市、30个县级市。城市化水平为61.08%,经济密度和人口密度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92倍和3.95倍,人均GDP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26倍,是国家级黄河流域快速成长的半岛城市群,也是对国家经济发展贡献位居第四的大城市群。
2.辽东半岛城市群
包括沈阳、鞍山、抚顺、本溪、阜新、盘锦、丹东、辽阳、铁岭、葫芦岛、大连、营口、锦州等13个地级以上城市。城市化水平为62.92%,经济密度、人口密度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72倍、2.21倍,人均GDP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8倍。该城市群是国家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核心城市群,也是对国家经济发展贡献位居第五位的大城市群。
3.海峡西岸城市群
包括福州、厦门、漳州、泉州、莆田、宁德等6个地级以上城市、14个县级以上城市。城市化水平为39.38%,经济密度、人口密度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22倍、3.40倍,人均GDP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8倍,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核心部分,是典型的海岸性城市群。
4.武汉城市群
包括武汉、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9个地级以上城市、15个县级以上城市。城市化水平为42.40%,经济密度、人口密度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38倍、3.58倍,人均GDP为全国平均水平的95%。该城市群是以长江经济带为主轴的东、中、西部互动发展的关键接力点,内陆地区的先进制造业高地、现代服务业基地,也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5.哈大长城市群
包括吉林省的长春、吉林、松原,黑龙江省的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等6个地级以上城市、17个县级以上城市。城市化水平为52.23%,经济密度、人口密度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7倍、1.29倍,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城市群,也是中国面向东北亚地区合作的前沿城市群,更是带动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和提高其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地区。
6.江淮城市群
包括合肥、巢湖、芜湖、铜陵、马鞍山、滁州、六安、淮南、蚌埠、池州、安庆等城市。城市化水平为31.39%,经济密度、人口密度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46倍、3.26倍,是国家中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门户城市群,也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向西辐射的“腹地城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