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67900000029

第29章 吊庄的移民教育事业(2)

其二,传统的教育方式是以单纯升学为目的,单纯学习文化知识、学习基础课不能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能与本地的农业和经济发展相结合。实际上,由于经济和教育本身的种种原因,能够升大学的毕竟微乎其微。因而就助长了人们认为读书无用,不想升官发财,当个老百姓,“田里转上一辈子”,上学不上学、文盲不文盲没啥大不了的。在封闭保守、信息通讯不通畅的山沟里,人们看不到知识的力量,认为“与其识几个字,不如放牛放羊拾几个钱花”。因此,甚至于西海固地区十分有限的教育资源,也没有被充分利用。

从而加深了该地区的贫困化。

移民搬迁以后,人们对知识的需要增加了,在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移民群众越发感受到知识的力量,认识到没有文化寸步难行。例如芦草洼区与银川市相近,隆湖区与石嘴山市和经济较发达的平罗县相连,发达的工商业和市场经济滚滚的大潮荡涤着陈旧的观念,使移民群众大开眼界。他们普遍认识到在新的开发区没有文化就没有前途,学知识学文化是求生存的根本,也是掌握先进科学技术,走上文明幸福之路的根本。因此提高了学习文化的积极性、主动性。

在原迁出地,每逢开学前都需要老师分头到农户家动员孩子上学,报名需要3-5天才结束;现在无需动员,家长主动送孩子到学校,报名一天就能结束,而且每逢学校开家长会都很积极地参加。移民群众说得好,读书是求生存、图发展的头等大事,俺们砸锅卖铁,也要缴学费。另外移民群众还积极筹资、集资支援教育事业。吴忠黄沙窝乡,在一次教师节庆祝会上,移民群众当场为教育集资,捐钱、捐物,不到两小时就筹集现金六千七百余元。在全乡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1992年征得教育附加费1.5万元,并全部投入学校建设。

尤其值得提起的是,在吊庄移民搬迁初期,人均年收入仅有百余元的情况下,为解决学校教室不足,有些移民主动腾出自家房子作教室,自发为教育投资、献料、出工建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无学校或教室不足而孩子不能上学问题。如同心县河西移民乡为解决孩子上学问题。1988~1990年三年间除移民义务献工料外,群众集资就达45万元,为移民区教育做出积极贡献。1992年该乡大洪沟移民村,移民搬迁已5年,因无校舍,有三百多适龄儿童无法上学。移民非常着急,但老百姓不是消极等待,他们主动集资,有钱的出钱,没钱的砍树、打土坯、盖房子,大家齐心协力,一鼓作气地建好了5间教室,解决了孩子急需上学的燃眉之急。

吊庄移民工程,使移民进入了一个新的生存空间,环境的改变,使得移民的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访谈中一位移民说:“仅靠体力劳动每年挣一千多元,掌握技术的人每年可挣三五千元。无论如何,我要让孩子学文化、学一两门技术,将来可以挣大钱,不要再像我只能出苦力。”

在问卷调查中,当问到“你认为今后发展靠什么”,回答“靠知识”的有719人,占77.1%;回答“靠金钱”的有113人,占12.1%;回答“靠力气”的有52人,占5.6%。他们确确实实认识到自己做“睁眼瞎”已经吃了亏,再不能累及子孙后代。当问到“你认为孩子读书是否重要”,回答“非常重要”与“比较重要”的分别有719人、173人共占95.6%。

通过以上问题的回答,可以看出除了绝大多数被调查的移民已经意识到读书学习的重要性以外,在女童上学问题上,山区人的观念也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同时由于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移民群众都希望儿女们都更好的前途,如果有可能,尽量让孩子读书成才。他们的目光已从过去的短浅变得开放远大起来。当然通过问卷显示,也可以看出,有少部分移民群众仍处于保守狭隘的思想观念之中,但移民们观念的不断更新前景仍是乐观的。

(五)移民成人职业教育成绩显着

随着移民开发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移民群众从贫困的山区来到黄灌区,已经开始摆脱贫困,获得温饱,走向富裕。“拉吊庄”的决策已经使山区贫困人口由被动接受救济到发展生产自助的转变。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眼下移民人口的文盲半文盲比例远远高于川区的平均水平。在移民的原迁出地,处于基础教育薄弱的情况下,对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来讲,困难就更大了。在移民区,先进的生产方式和劳动技术需要大批有相当文化程度的人来掌握,并且还需要一大批生产技术的推广人员,但在低素质人口的移民社区,是谈何容易。文盲、愚昧和落后、贫困是挛生兄弟,密切相关。愚昧使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看不到光明和希望;而文盲又进一步使人求知学技术、脱贫致富的愿望成为镜中之花、水中之月,力不从心。因此,治贫先治愚,提高人口素质,普及文化教育是移民走上致富之路的关键问题。要真正变“输血”为“造血”,就要使移民提高文化素质,学习知识学习科学技术,使他们掌握致富的金钥匙。

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多年来,移民区的科普工作和技术培训、生产技术学习等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

首先,组织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对移民进行培训。移民迁移前祖祖辈辈居住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发展缓慢、生活艰难、文化教育落后的地区,长年从事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简单农业劳动。

耕作方法简单粗放,种植品种单一。搬迁后,随着资源、地势、气候的变化,耕作方法精细了,旱作物多为黄灌区的浇灌作物所替代,如何使用水利资源,如何精耕细作,还有病虫害防治、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农业机械操作、果林栽培、蔬菜种植,对于他们都是新颖的。

初到移民吊庄的移民群众,根本不懂水浇地种植技术。当地政府因势利导,为移民群众举办技术培训班,通过观摩、下场指导、科技宣传、推广服务等多种形式来提高他们的耕作技术。移民群众学习种水稻、麦豆套种、地膜西瓜、温棚技术、果树栽培、饲养家畜家禽等种植、养殖业科学技术,真正尝到了科技致富的甜头,也看到了知识与脱贫致富的紧密联系。

在移民开发区,近年来,建立健全了生产配套机制。各开发区都建有农机管理部门、农业技术推广站等,专门为移民群众解决生产中的困难,推广农业技术。并多次举办培训班、夜校,移民群众边学技术边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例如,早在移民初期,就在五个移民乡建立了科技推广站,编印了15本科普书籍,免费供移民群众使用。泾源县芦草洼开发区,多年来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二十多期,共培训五百多人,进行现场指导一千多次。隆湖开发区常年安排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利用农闲时间举办麦、豆、玉米间作套种和水稻插秧栽培、日光温棚、穴播等农业技术培训班。采用函授自学等多种形式举办成人教育。在隆湖开发区80%的青壮年经过培训班、函授班的学习,初步掌握了1~2门农业生产技术,提高了生产技能。吴忠市黄沙窝乡在技术培训方面也做得比较出色,这个乡移民科盲脱盲率达到80%。经过十多年的学习与培训,移民群众逐渐学会科学养殖、科学种植和果木栽培等新技术,用他们的勤劳、智慧创造自己的新的幸福家园。环境变了,生产生活条件变了,人也变了,智能化、科学化、现代化了。许多移民区、乡成立起农业技术培训中心、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积极开展扫盲和技术培训,教育移民群众走科技致富之路。

其次,走出家门,外出取经,增长知识。移民技术培训不仅采用了引进人才,聘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同时,还走出去到外地学习先进技术和经验。东西合作开发的宁夏华西村扶贫试验区从一开始就得到了江苏华西村的扶植和支持。1996年3月,宁夏华西村从移民中考核选拔了100名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青年,送到江苏华西村培训,让他们学习文化和实用技术,学习华西村精神,学习市场经济知识,更新观念,提高素质。这批到江苏学习归来的移民,目前都已成为宁夏华西村脱贫致富的技术骨干力量。他们还计划输送400名村民到东南沿海各地学习,把先进思想和先进经营管理方式带回宁夏华西村来。力争将宁夏华西村建成一个贸工农、农科教、种养加结合,对内有凝聚力,对外有辐射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有宁夏特色的移民新村。其他移民开发区也组织部分移民群众到周边川区各县市学习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并通过外出打工、经商、劳务输出等方式进行技能和技术的学习交流。

三、移民教育经验的总结

移民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其中一些经验值得总结。

其一,党和政府的关怀、帮助及其各项有关发展教育的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为发展移民教育提供了保证。

十多年来,自治区各级领导对吊庄移民区的教育一直给予莫大的关心和扶持。经常到吊庄移民的教学点视察,了解情况,解决校舍不足、教学设备不全等困难;自治区教委每年都有专项拨款用于移民教育。1995年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刘仲还亲自参加隆湖中学奠基仪式。在“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口号激励之下,各级政府积极筹措教育经费,努力发展教育事业,并认真落实有关政策。1985年,泾源县为鼓励广大教师到移民区安心工作,专门为芦草洼工作的教师制定每人每天补贴0.70元的地区津贴和划拨较好的耕地和宅基地等优惠政策。隆湖开发区管委会对教师的工资发放从不拖欠,始终坚持教育在先行政在后的政策,对开发区的中小学教师给予优先照顾。这些都体现了各级政府对教育事业的发展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除此之外,各级政府把移民的职业教育、技术培训也当作大事来抓,树立起教育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正确认识,在经济开发的同时,进行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将两者配套进行。在移民科普教育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和农业机械化配套设施建设等。

其二,移民区的经济开发是移民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移民吊庄之初,移民教育存在许多问题,诸如师资力量不足,校舍不够,教育配套设施不足,教育经费短缺等等。究其根本原因,仍是一个发展教育的物质条件不充分的问题。随着移民开发的不断发展,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加快,各吊庄移民区初具规模,工农业产值不断提高,各项社区服务设施也逐步完善,而作为非经济因素中主要成份的文化教育事业也有了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如隆湖开发区,充分利用地处宁夏银北工业腹地与靠近城市的有利条件,狠抓综合开发,乡镇企业长足发展,工业总产值7600余万元,财政收入340万元,占迁出地隆德县财政总收入的80%,人均纯收入超过1000元,远远高于原籍县人均收入。依托这样雄厚的物质条件,近年来,隆湖开发区教育事业发展很快。除隆湖中学外,其他中小学也具备很好的教学设施,办学条件在移民吊庄区中居于首位。

位于银川郊区的芦草洼区经十多年的开发,现已形成固定资产6000,万元,是1983年以来国家投资总额的3倍多;15年累计产粮7572万kg,1998年产粮1381万kg;199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64元,乡镇总产值达到1089万元。到目前为止,芦草洼开发区90%以上的农户脱了贫,逐步走向富裕。这给芦草洼的移民教育事业也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使这一地区普通教育近几年来发展很快,取得了较显着的成绩。

实践证明,充分的物质条件创造了良好的教育环境,吸纳了更多的人才从事教育工作,促进了教育的发展。教育事业的发达又为开发区的经济建设提供了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和高科技的人才,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增长,这本身即形成了良性的循环。

四、移民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在宁夏移民吊庄建设的十多年里,随着经济开发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移民区的教育事业在领导的关怀和群众的大力支持下,成绩是可喜的。一代新人在新的土地上正茁壮成长起来,成为新一代的高素质的建设者、劳动者。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移民区教育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

同类推荐
  • 现代化理论与中国现代化

    现代化理论与中国现代化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成果,本书基于马克思主义立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社会发展理论和中国现代化问题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
  • 巨变

    巨变

    本书又名《大转型》,最初于1944年出版。在这部公认的伟大著作中,波兰尼的主要关切是:造成19世纪西方文明衰败的起因。波兰尼从社会经济史的角度勾勒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要求与民族国家内部社会福利的追求这两者之间的冲突。换言之,他以自由经济制度与社会制度之间的冲突过程来解释自律性市场社会的建立及其衰败,亦即19世纪西方文明的崩溃。这一主题是波兰尼一生思想的总结。
  • 访谈的艺术(第10版)

    访谈的艺术(第10版)

    《访谈的艺术》致力于反映访谈这一概念及其实践内涵的成熟与完善进程。做好访谈的关键在于研究不断扩展的、各种各样的谈话情境,了解人际传播理论的新发展以及与访谈实践相关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我们力求纳入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将其贯穿于课本之中,同时始终强调增强访谈双方交流技能的各个要素。越来越多的人工作场所的转移和地球村的影响等也都在好几个章节中得到特别关注。
  • 未来十年机会与财富:说中国

    未来十年机会与财富:说中国

    你真正了解中国吗?你知道未来的机遇和财富在哪里吗?千百年来,所有中国人都面临着回答这两个问题。《说中国》是一部集30年思想探索之大成,给千千万万中国人带来希望之光的书。全书详细分析了当下中国人的生存现状和社会现实,一一解剖了当下中国的经济困境、政治理想、文化冲突、历史环境、个人梦想,一针见血地指出,整个中国经济和个人生存到了最危险的边缘,当下的中国人面临着极度恶劣的生活环境,中国人的焦躁不安史无前例,只有由下而上培养公民社会,推广人类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并自上而下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才能打动亿万中国人,才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才能真正实现自由、民主和富强。
  • 礼貌待人(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

    礼貌待人(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

    青少年礼仪教育的重要意义有的青少年朋友认为,一个人只要品德好就行了,讲文明礼貌只是一种形式,无关紧要。这种看法也是不正确的。形式和内容是统一的,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我们把一个人的好品德看作内容,那么讲文明礼貌就是这个人好品德的外在表现形式。假如没有这个形式,他的优良品德又如何体现出来呢?你会设想一个品德优良的青少年,言谈举止却是野蛮、粗鲁、不懂礼貌吗?
热门推荐
  • 一叶辟尘

    一叶辟尘

    现代都市的灯红酒绿,步步危机的诡秘杀局,七情六欲的洗刷下,人情世故的历练中,如何方能一叶辟尘,天地清明?主角是叶晨!主角是叶晨!主角是叶晨!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 清缘录

    清缘录

    暂无暂无暂无暂无暂无暂无暂无暂无暂无暂无暂无暂无
  • 洪古龙仙

    洪古龙仙

    神州世界,那一片神魔并起,福祸相依的大地......一个捕鱼的少年,获惊天机缘,翻云覆海,腾化神龙。从此踏上了一条万古不变的仙途。(若是喜欢小晞的《洪古龙仙》,别忘了将它介绍给你的朋友和亲人哟!在此谢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后养成记:金主你走开

    天后养成记:金主你走开

    她是被包养一个三线小明星,不咸不淡被金主放在身边多年。没有多花费心思独占圣心,却拿别人家的女儿当成自家的姑娘养。情啊,爱啊,原来并没有曾经想象的那么重要,她在第八个年头终看开,没想到一大一小却自发的黏上来。姐只想说,不稀罕!
  • 复仇公主恋爱记

    复仇公主恋爱记

    三个女孩生活在无穷无尽的黑暗中,是复仇支撑她们活了下去,她们签了傀儡契约,从而变成了冰冷的傀儡,(傀儡是不能有感情的,尤其是爱情)她们来到了贵族学院,打算报仇,但是她们却在这里面感受到了温暖,拥有了爱情,身为傀儡的她们又该如何面对呢?
  • 帝幸己妲

    帝幸己妲

    本文根据苏妲己(本名己妲)和商纣王(本名帝幸)的爱情故事为线索,组织材料编写。不可作为历史参考。帝幸二年,她初遇他,一眼便是一万年。他,一表人才,仪表不凡,英俊潇洒,风流倜傥,风度翩翩,气宇不凡,玉树临风,面如冠玉,英俊潇洒。她,秀外慧中,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出水芙蓉,明眸皓齿,美如冠玉,倾国倾城,眉清目秀,冰清玉洁,国色天香,如花似玉。世人皆言帝王无情,孰人又知本王为百姓,亦为你!
  • 星孤者

    星孤者

    如果可以重来一场青春,我愿意放弃现在的一切,陪他粗茶淡饭,素衣麻布。但是,这往往只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妄想,我能回到从前,范宁七,他不可以。从2009年我离开上海为止,我和范宁七整整四年没见过了。范宁七陪我跑了七年马拉松,给了我七年热情不变的温柔。范宁七的突然出现让我多年百经商场不动声色的形象败的一塌涂地,先是喝咖啡烫了舌,后来又是撞桌角。范宁七搂着陈小艺笑盈盈说:“阿星,你怎么还是那么笨。”范宁七的笑毁了我所有的后悔愧疚,喝完一杯咖啡,知道了他现在在北京发展,还买了一套房。小两口都在写字楼过着小白领的日子,生活有滋有味。我苦笑,范宁七,如果当初你肯停下来,你身边的会不会是我?
  • 修佛传记

    修佛传记

    迷茫什么时候是个头,佛修不一样的修行不一样的人物不一样的剧情新的开始。我愿御风撕云霄,淡淡一笑万古消。恒仏的佛修之路充满曲折是在沉默着爆发?还是在锦市内消亡?逆天的银盒。5灵根的佛修在修仙界能走多远?拭目以待……
  • 毛泽东与斯大林

    毛泽东与斯大林

    这是一部有丰富内容的好书,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教科书。毛泽东和斯大林,是众所周知的两位伟大人物,是中国和苏联一代革命人民的领袖。我与毛泽东和斯大林都见过面,谈过话,有过接触,并在他们指导下做过一些工作。后来,党组织分配我任毛泽东的俄文翻译,先后在毛泽东身边工作了十七年。1948年,斯大林派米高扬秘密访华,和毛泽东会谈,我任翻译。1949年,毛泽东派刘少奇访苏,和斯大林会谈,我仍任翻译。1949年12月至1950年春,毛泽东、周恩来访苏和斯大林及苏联领导人会谈,我仍然任翻译。从我了解的情况来看,《毛泽东与斯大林》这部书编得基本上是真实的,实事求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