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77200000041

第41章 中医药学历史渊源(2)

董奉用收获来的杏实、杏仁换取药物和粮食,又救济那些贫苦者,深得人民的崇敬。以后每到春天,杏花盛开,春意满园的时候,人们便想起他救死扶伤,助人为乐的事迹,称赞他“誉满杏林”或“杏林春满”。从此以后,人们对医德高尚、技术高超的医生,或举办中医药刊物、开设中药店堂等,常用“誉满杏林”“杏林园地”“杏林堂”等,来给予赞贺或赠匾相谢。

第二节中药史

12.简述中药概念和最初是怎样形成的?

简言之,中药就是中国传统习惯用于防病治病的药物,通常称为中药(包括中成药)、中药材、中草药、传统药物等。它与西方药物的不同点,是从天然的动植矿物家族中直接获取或经加工炮制后用于防治疾病的物质。在时间上,中药有几千年历史,西药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由西方国家传入的。西药是通过化学合成等生产工序用来防治疾病的药物,在国内只有160余年历史。

中药是从原始石器时代起,我国劳动人民采集植物、狩猎动物充饥,逐渐实验有的有止血、发汗、镇痛功能,有的可以止吐泻,有的吃了不舒服中毒死亡等作用,进而将这一部分动植物保存下来,用于自我调节使用。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药”的概念。故《淮南子·修务训》有:“神农教民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令民之所避就”之说。《山海经》中也记载有“十巫往来于灵山采药”之事。说明最早是不存在医的,之所以有巫采药,这多是指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巫人根据民间的实践经验,形成的药和药物治病的最初概念。

13.本草的收采与种植最先出现于哪个朝代?

药物的收采与种植,古时多由医家兼任其事。盖采集早晚、种收时间、收采加工方法与药效的关系等,是历来强调的中心内容。此门学术,大约于公元300年始见端倪,公元500-600年收采和种植已形成雏形理论。从《隋志》中可以看出有许多关于采药、植药方面的论述,其重点有采药时间、四时采药等,但由于生齿日繁,用之者众,生之者寡,生药种植之学遂问世。《千金翼方》中更立一门专记药物采植事。东晋和隋唐政府,为了它们自己的利益,还建立了药园和培养生药人才之事。宋代科学家沈括,对药物的采收时限,更有精辟地论述,在他的《梦溪笔谈》中,沈括既不唯古,又不道听途说,而是根据季节的来早与来迟、土壤肥瘦和山冈平川之不同,对一些常用药物的采收时间,作了精确的记叙。

说明本草的收采和种植是有很长历史的,而且论述广泛,叙理精确。

14.我国历史上哪些朝代中医药发展最快?

根据历代王朝对民族文化和经济发展所采取措施的不同,中医药学的发展也各有差异。综合有关资料和史籍考证,我国中医药发展最快、最兴旺的是隋唐至两宋。唐自统一中国后,疆域广阔,百姓安乐,经济不断发展,尤其农业发展迅速,对外交流亦日趋频繁,中医药事业也得到了全面发展,且各种医药着作和药物品种不断增加。如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由长孙无忌(后因武后篡权,长孙皇后被贬,故改李绩)偕苏敬等22人负责编修的《新修本草》(亦称唐本草)。当时由政府发动全国各地征询药物形色、功效、产地等,具送中央,经采用之后,在全国发行的,是最完整的一部药学专着。此外还出现了《食疗本草》、《蜀本草》、《本草拾遗》等大批本草着作。这时全国已发现的药物约达1500余种。宋朝亦由于上层政府的重视,开国后不久即诏刘翰、马志等9人编修了《开宝本草》,由官方颁行全国。其后,接着出现了4种本草着作,篇幅和内容都较前有所增加。这时全国药物总数已发展到2400余种。可以说此时已是我国药典学发展最鼎盛的时期。

只是后来由于上层政府的腐败,宋朝的国势日坏一日,整个中医药事业也跟着走了下坡路。

15.中国最早的药物汤液创始人是谁?

药物汤液是我国商代一位奴隶总管创造发明的。他名叫尹伊,原来是厨子出身,善烹饪,因辅佐汤王有功,后来被提升为宰相。由于长期的职业体验,掌握了酒的特性和其麻醉、活血、止痛、消肿、散瘀等作用,经常用酒泡药治疗一些肿痛外伤,很有效验。从此便出现了中药液体制剂和后来的酊剂。《汉书·艺文志·经方家》中,有尹伊撰写的《汤液经法》32卷,至汉代共流传了1000余年(后战乱散佚)。医圣张仲景在他的《伤寒杂病论》中,许多药物选摘自《汤液经法》。根据尹伊这一发明创造,后人称他为药物汤液创始人。

16.中国古代药业交易形式和特点怎样?

自秦汉(公元前206-公元220年)至清朝末年(公元1911年)的几千年中,中国药业的交易不断扩大发展。其主要形式是由集散地、榷场到市泊、药行,至零售的药店、生药铺、卖药所、药局,以至肩负药篓、药郎担的郎中等10余种。尤其以知医卖药的商业性医生,或采炼丹砂至巨富者,屡有其闻。

从交易特点看,归纳有以下几个方面。

(1)私营或集体联合行医售药者,占主要成分。医药不分,自采、自制、自售、自行看病。

(2)从梁到隋唐时代(公元557-907年),开始出现药行、药所、药店等集体性质的联合经营机构,少有兼其医事者。但仍为民间企业。自宋神宗时(公元1076年),开始设立国营药业,从此打破了过去长期民营药业的历史。

(3)药业交易多以都市为中心,许多穷乡僻壤难以求得医药上的满足,只求助于民间草泽医和单验方治病。

(4)分类分科售药在公元5世纪时已有出现,到两宋时代(公元960-1279年)更加发展。如北宋开封的“小儿药铺”、“山水李家口齿药、咽喉药”以及专售美容药的“张戴花洗面药”和专售丸药的“百钟园药铺”。

(5)国营药业即由政府开设的药局、官药局、惠民和剂药局等出现。

(6)注重医药知识的宣传,形式多种多样,有路牌广告的、有布帛绘图的、有异怪动物吸引售药的,还有名山石刻的等。

17.古代正式的官方售药机构起自哪个年代?

我国古代售药机构,前期多为民间个体或集体。自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才由太医局创设卖药所一处,成为国营药业的嚆矢。仅这一年它就盈利二万五仟缗。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增为5局,改称“惠民局”又增和剂2局。至于药局的改名,均在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这年4月11日奏改“两修合药所曰‘医药和剂局’5处卖药所曰‘医药惠民局’”。当时在东京(今河南开封)有5局,唯全国各州府仍称“熟药所”。南渡后绍兴六年(1136年)1月4日,诏于临安置太医局熟东南西北4所,内有1所改为“和剂局”。绍兴十八年(1148年)闰8月23日,始把“熟药所”依汴都之制,改为“太平惠民局”。二十一年(1151年)闰4月2日,又将各府州军的“熟药所”名称改为“太平惠民局”。内部组织复杂,权力亦很大,如杨倓(《家藏方》的编者),于乾道元年(1161年)任淮西总领时,竟奏请把“杂卖场”并入“惠民局”。至各地药局规制巨细如何,今不能详。唯如绍定四年(1231年)吴渊守平城苏州时所创的“济民药局”,不仅有屋35椽,而且所采购药物亦远及云、贵、川、广。

18.中药店堂药斗与抓药的来历如何?

此事来源于汉代末年张仲景“坐堂行医”一说。张仲景自幼好学,后官至长沙太守,为拯救黎民百姓,在扁鹊周游列国为人民治病的感召下,他公然打破官府的清规戒律,坐在办公大堂上,一边料理政务,一边行医,不断为病人诊脉处方。从此“堂医”、“堂药”便很快流传开来,如“同仁堂”、“达仁堂”、“敬修堂”等。

至于药斗和抓药,历史上亦出现甚早,梁唐时的“百眼橱”便是这种设置的开端。唐名医孙思邈,鉴于药物品种浩繁,性味各异,特缝制许多小口袋组成的“药围身”系捆于腰上,每采集到一种药材,随手装入口袋内,看了病之后,从袋里一撮撮地抓出药来,告诉方法让病家自己炒制后,合一起煎服。宋代时药店柜台和盛药的“斗格”,与现在的药柜一模一样。北宋宣和前着名画家张择端在他所绘制的《清明上河图》中有一处药铺,招牌上书“本堂法制应症煎剂”八字依稀可辨。说明自唐以后,各地均仿照“百眼橱”、“斗格”制成了大小不等的药柜装药,“抓药”或“撮药”亦因此而得名。

19.光怪陆离的古代中药市招所谓市招意即当代的商标广告。我国历史上中药商标广告业起源甚早,自三国、两晋至南北朝时期,多在石碑上刻字宣传医药知识。至北宗宣和前张揣端所绘制的《清明上河图》中出现(为当时赵太丞家治病而兼售药之广告之绘)门前竖起高出屋檐的布制大路牌广告4座,突出介绍各种中药丸、散、膏、丹的神奇作用,甚至有“仙药”之类的市招之后,医药广告业更进了一步。

有的药肆则靠偶然治愈宫廷统治者某一病人,拿皇上赐给他的匾额或物品,招摇过市,作为招来顾客的大本钱。如临安严防御药家,治好了宫廷一位闺秀之病,皇上钦赐他一套“金杵臼”,随后其乃将此物披红挂绿奉香供之,并制作成广告大肆渲染,从此此药肆声名大振,药业久兴不衰。

有的医药店堂或市摊,利用动物牛、马、豹、鱼骨、海龙等独特的力气和形状,精心绘制出广告市招,也非常富有吸引力。如汴京城中一处专售疝气药的李家药肆,鉴于此病甚少,求者不多,他不惜巨资,请来名雕刻匠制作出一头木牛作为市招,从此,南北瘿疝求药者纷纷而来,盈利十分可观。

还有的人制作出更富有戏剧性的市招,用以推销供用单一的药物。如宋代饶州一家高姓药肆,因世售风药,其商标为一大力士手执钗钩,牵着一头墨染的木猪,人畜魁伍健壮,甚俱引力,市人称为“高屠”。布出后,观者络绎不绝,不少人慕名前来求购。

此或亦韦慈藏携黑犬为售药广告之遗迹。

在五代,还有人在药裹纸上画出神鬼、犬马一类的商标图案,宣传其药,实为后来诸药肆在药包纸上刻印图画,介绍名贵药物说明书作为广告市招之先声。这类广告同样发挥着荐引促销的作用。

至于流动性较大的药人,常纵横市巷,以舞刀弄蛇、戏耍猴犬、执着虎撑等招揽顾客的屡有所见,虽本利不大,围观求购者也往往是众躯成城。到元明以后,这类广告就更加普遍了。

第三节经典史

20.你了解中医药四大经典着作和《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吗?

被称为我国中医药四大经典着作是《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其中的《伤寒论》,原为《伤寒杂病论》,包括伤寒与杂病两大部分,历经后人多次编纂,且把杂病部分析出,而改名《金匮要略》,于公元8世纪行世,其后又历经编校,今之传本为25篇,合262方,分为3卷。

《黄帝内经》(亦称《内经》)是由黄帝与岐伯论难而成的,为古老而又系统的一部中医理论着作。虽成书于西汉末年(公元前206~公元23年),然许多内容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或以前。

此书始见于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所载:“黄帝内经十八卷”。在我国古代医药典籍中,以《黄帝内经》最为难读,医理艰深,文句古奥,字义难解,学者常有“望洋兴叹”之感。但它收入的内容,恰似一枚浩大的“珍珠囊”包括了人体解剖(肌肉、脏腑、血脉、筋骨形状及内脏容纳水谷)、生理(六经分布、血液、消化功能、脉搏及一切器官的功能)、病理(阴、阳、风、寒、暑、湿、燥、火反常及创伤、虫毒、男女性生活及精神变化等)、诊断(望、闻、问、切等)、治疗法则(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等)5个主要方面。

后来流传的《黄帝内经》是经过历代兵、火、虫、水之害以后的补缀本,虽不能全作“异蜕”而论,然不少章篇却有所疏漏或变意之处。

21.你能说出《神农本草经》及本草着作的衍化过程吗?

关于“本草”二字的涵意,因为“药”原本出于以植物多数的草本,所以古代记载药物的书籍,大都称为“某某本草”。历史上以“本草”二字冠名的药学专着多达400种以上。

《神农本草经》3卷,原本早已亡佚。现流传的3卷本或4卷本,大都是明清以后,学者根据《证类本草》(因为此书大都是引用《神农本草经》的原文)和《本草纲目》中白话文的重辑本。正式的《神农本草经》,始见于《隋书·经籍志》,它是西汉末年汉武帝“神仙说”尚未完全消沉的时候成书的,因和神农所处的世次差讹较大,也同《黄帝内经》一样,用神农假托其名而来,原作者不详。此书是一部总结西汉末年以前的开创性药物学手册,共收载药物365种,分上、中、下三品。这是根据术数学家“岁年365日之数”而来的。神仙之说,“得上品者,后天而志;其中品者,后天而游;其下药茯苓、菖蒲、巨胜、黄精之类,服之可以延年”。这本书将汉武帝时玉石丹砂类“仙药”列为首卷;发现当时药物的主要产地多集中在黄河、长江流域以北地区,其药物功能大部分符合现代医药科学;在较大程度上反映了神鬼巫术气息,显然当时巫术占了相当重要或主导地位的。

同类推荐
  • 小病不可小视

    小病不可小视

    日常见到的一些症状或小病,常常为人们所忽视,却潜伏着重大危险,或可能出现严重后果。这些症状或小病往往给人带来可怕的损害,在许多人的记忆中可能都有难以忘却的片段、不愉快的经历,甚至于惨痛的教训。这本书将向您提供100多个症状或小病,以及从保健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结合部份实际病例,告诉您应该怎样重视这些症状和小病,从而在保证自身和家人的健康中起到积极的作用。本书适合各阶层广大群众阅读。
  • 催眠人生:催眠治疗学探索

    催眠人生:催眠治疗学探索

    催眠其实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我们从小被家庭、环境、文化等塑造的过程以及后来选择的自我塑造的过程都是学习的过程。所有的学习事实上都是一种自我催眠。本书精选若干案例,深入浅出地引入一些心理学理论,为大众展示一些题材、一些示例、一些方法,让其去对照自己的生活,思考自己的人生,并从中获得一些启发。
  • 新编应急自救手册

    新编应急自救手册

    《新编应急自救手册》是为了广大读者进一步了解应急自救常识和技能,以便成功破除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威胁和伤害,我们精心编写的,《新编应急自救手册》以科学实用、简单易懂为原则,从地震自救、水灾自救、火灾自救及其他自然灾害自救、意外伤害自救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一些自救常识,来提高我们应对灾害和伤害的自救能力。
  • 沈英森验方验案

    沈英森验方验案

    本书总结了沈英森教授在临证中行之有效的验方92个及相关验案,分为肝系验方验案、心系验方验案、脾系验方验案、肺系验方验案、肾系验方验案。
  • 揭秘血管病

    揭秘血管病

    血管病是当今世界的健康大敌,只有揭开生命的秘密、心灵的秘密、人体的秘密,血管病才会不再神秘了。这是借助血管病这个关注点,一箭四雕地揭开当今人类社会关于生命科学中四大谜团的书。只要人类不改变看眼前、看表面、看利益的自我思维方式,就会被虚假科学钻空子。真正认清生命和心灵,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将有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在那种情况下,血管病将成为无足轻重的简单小事情。这本书的真正意义就是要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热门推荐
  • 大反派就是我

    大反派就是我

    灵气复苏时期觉醒者最想成为的就是英雄有英雄就有反派反派就是我!
  • 日子不再孤单

    日子不再孤单

    人的一生就是逃离“孤单”的过程,“孤单”是一种由外界所形成的感慨,不源自于内心,因为“孤单”不是寂寞,是一种对立,是一种对于喧嚣的厌恶,是一种不含感情的字眼,因为没有其他的注意力值得分散,所以我们会觉得“孤单”本部小说《日子不再孤单》的男女主角都深深地体会到“孤单”的滋味,这个美丽妩媚的女人自以为自己会一直过得很好,她自以为不怕“孤单”,没想到自己的内心越来越渴望被呵护,被“有情人”深爱,不求天长地久,只求天涯能有一个与自己心灵相通,情感迁系的男人!这个男人俊逸若仙,深不可测,无人能知他的心思,他对女人更是避而不见,连家里都没有一个女的!2岁母亲病重亡故,父亲特别疼爱他,终身不娶第二妻,从小到大的日子过得十分“孤单”,可惜他连”孤单“是什么都不知道,直到遇上这个美丽的女人.........
  • 逆天升

    逆天升

    一个跳了楼的人,死了?没死?遇到了一个不靠谱的师傅,不靠谱?还是无敌?再次回来的他又将怎样的潇洒一世,是在世俗,金钱,美女,中迷失还是坚持本我?师傅的意愿他能否达成?一切尘埃落定之时,却又突生异变,他到底又有怎样的特殊身世.......
  • 碎花地毯

    碎花地毯

    与红柯不同,王松专注于人间和俗世,他的头脑进而似乎有无穷无尽的故事。故事的本质是人的行动和选择,因此在有故事的地方才会有人的自由,哪怕是悲剧性的或荒谬的自由。王松的小说中一个恒常的因素就是人如何与他的环境相对抗、如何在不可能中梦想和行动。本书的内容包括寂寞的汤丹、礼拜六的快行列车、王跃进的生活质量问题、安子的拳头、新时期的头疼碎花地毯、延续、腾空的屋子、玉株、故园里的现代女人、迷离、国家干部陈同、你能走多远、落伍与坚守(代后记)详细内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黑典

    黑典

    无敌的寂寞,追逐真相的脚步,这是英雄的赞歌!带着一个大陆食物链顶端生物所学知识穿越的人类,来到了同样弱肉强食的大陆!曾经错过的,不敢想象的,失去的,这一世,他都要得到!闲暇之余,教几个会英雄技能的小弟,培养几个疯狂发明稀奇古怪科技的大发明家,找几个堪比萝莉、女警、阿狸这样的美女,再赋予她们精美的皮肤,组成一个偶像歌唱团……
  • 向死而生的妖狐

    向死而生的妖狐

    孤独者的相遇竟是将一人的痛楚转向了另一人,被诅咒的少年也被同村人咒骂,再次回到悲惨的环境中是为寻一人。
  • 米虫狮子妃

    米虫狮子妃

    为了寻找亲生父亲,被母亲坑到古代。父亲没找到,倒是找到了一个腹黑的男票,米虫后悔的说:“母亲大大,我能不找父亲了吗!!”母亲:“为什么?”米虫:“呜呜呜~男票忒强悍,吼不住!”某世子:“嘻嘻,乖,跟我回家,我包你吃喝玩乐。”
  • 我和五更绫濑的日常

    我和五更绫濑的日常

    我最理想的女友是五更瑠璃。这是写给我,也是写给黑猫、绫濑、桐乃……亦是写给诸位同好的…神作?黄粱一梦,多么令我羡慕,很久没梦见瑠璃了~神问我,愿不愿意穿越到五更琉璃的世界,出乎意料的是,我没有马上答应。低头想想,不由苦笑一声,这才发现,自己竟然不愿意。因为……这样的我,也只配远远看上一眼。也对,也应该是这样。毕竟……这是我最后的尊严了。欢迎大家来878085189参加神圣黑猫骑士团。
  • 等她笑

    等她笑

    【人美心善小甜甜仙女姐姐VS清冷矜贵小奶狗深情少年】朋友,“有人说你那小对象长了一张标准的渣男脸。”林笑笑客观的评价了一番顾笙那招人的长相,开口说了两个字,“嫉妒。”“对。”朋友一巴掌拍在了桌上,气愤的继续告状,“还有人说他长着一张男狐狸精般的脸蛋。”林笑笑再次沉默,幽幽的开口。“承认他帅有那么难???”朋友,“......”好像是一把狗粮。顾笙高考后顶着一头小卷毛去林笑笑那寻夸奖。林笑笑扫了他一眼,想起之前朋友的话,开口,“最近挺流行一句话来着。”“什么?”顾笙颦着笑宠溺的问。林笑笑看着他的一头小卷毛,悠悠的吐出十个字。“渣男锡纸烫,渣女大波浪。”“.......”顾笙俊脸僵了僵,眯了眯眼,视线落在林笑笑那内扣的头发上,挑了挑眉,沉声道。“那为了配合我,你是不是应该......嗯?”林笑笑护住自己的头发,转身就跑。晚上,朋友看到朋友圈里顶着大波浪头的女孩以及她旁边的卷毛男生时,打了个饱嗝,“嗝,真饱。”少年顾笙第一次见到林笑笑,是惊艳。第二次见到她,叫倾心。林笑笑觉得最幸运的事,就是遇见顾笙。她陪他走过了一段青春,从此占据了他的一生。于是她有了反抗伤害的勇气,也多了原谅世界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