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名称:平原游击队
影片分类:战争片
色彩:黑白
出品年份:1956年
导演:苏里武兆堤
编剧:邢野羽山
主演:郭振清方化葛存壮王恩启凌元
制片公司:长春电影制片厂
1943年秋,我华北抗日根据地遭到日寇的“扫荡”,游击队长李向阳奉命率队深入敌人后方的县城,以牵制敌人松井部队力量,使他不能进山增援。同时,还要保住存在李庄的公粮。
地主杨老宗向日寇中队长松井告密,松井立即带兵前往李庄搜索。李向阳及时将游击队和群众带入地道,在地道里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松井下令挖掘地道,为了将松井引出李庄,李向阳派人焚烧了李庄附近敌人的炮楼,但狡猾的松井没有上当,敌人没有撤出李庄,在杨老宗的指引下,松井发现了一个地道口。为了吸引敌人注意力,李向阳等人进城炸毁了敌人的军火列车。谁知,松井带领部队刚离开李庄,又返了回来。他们把老百姓赶出地道,威逼群众交出公粮,并杀害了老勤爷和小宝子。为了救乡亲们,李向阳组织队伍攻打县城,迫使松井从李庄撤回县城守卫。后来李向阳第三次进城,打死汉奸杨老宗,烧了敌人的粮食。
松井又来李庄危害百姓,游击队早已设下埋伏,松井部队被游击队全部消灭。
本片描写抗战时期游击战士在反“扫荡”斗争中与日寇进行顽强斗争的光辉业绩,着力塑造了具有传奇色彩的游击队长李向阳这个英雄形象,他质朴自然,粗犷豪放,感情真挚,有勇有谋,体现了人们对英雄及其超凡业绩的向往。影片构置了紧张、惊险、扣人心弦的情节,敌我斗争形势跌宕起伏,悬念丛生;结构安排也疏密有致,张弛得当,惊险而不荒诞,有较强的可观赏性。本片的两位导演原来都在同一个文工团工作,都经历过冀中敌后游击战争,因而对作品所反映的生活和情感的理解比较接近。这是两位当时初出茅庐的青年电影工作者的合作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部于1955年底完成的战斗故事片,带有那个时代的“宣传”痕迹,对人物和战争的解释稍嫌简单,但这部影片主要不是启发人们对战争进行反思,而主要体现为对革命英雄主义的歌颂。
这部影片在当时的最主要突破体现在人物塑造上,尤其是反面角色,日军中队长松井的形象塑造在当时具有突破性的意义。
这部影片的最鲜明的两个形象是游击队长李向阳和日军中队长松井。李向阳的形象既有中国古典文学中草莽英雄的特点,也有外国电影作品中的传奇英雄如侠盗罗宾汉、夏伯阳的影子。
创作者善于将主人公置于超常的环境下表现人物的传奇色彩和英雄性格,通过富于动作性的情节来塑造形象,使得人物个性鲜明,生动形象,具有较强的典型意义。例如:李向阳的第一次亮相,是在影片的开端,他接到命令,要火速赶到司令部去接受一个紧急任务:拖住松井,保住公粮,并伺机最终消灭松井。当他和战友郭小壮奉命赶往司令部途中,迎头碰上正在对我根据地进行毁灭性大扫荡的日本兵,他们恰好堵在他必经之路上,李向阳面临两种选择,要么绕过敌人,这样势必耽搁时间,不能保证准时赶往司令部,同时绕开敌人的行为也不符合这个机智勇敢、坚定、沉着的英雄性格;要么,李向阳带着郭小壮在枪林弹雨中冲过去,这当然很危险,但却是保证准时赶到司令部的唯一办法,创作者就这样把李向阳置于这种特殊的险境,在不寻常的情境下凸现他的英雄性格,当观众看到李向阳与郭小壮两人双骑硬是在敌人的措手不及中冲过封锁,到达目的地时,谁能不受这个英雄的传奇行为的感染呢?谁能不对这个传奇英雄发出由衷的赞叹呢?
《平原游击队》塑造的另一较具光彩的形象是由方化饰演的日军中队长松井,创作者设计他的出场是弹拨曼陀林,而后来又处处表现了他的狠毒,这样的出场就很有味道了,表现了形象的复杂、狡猾、工于心计。这个形象的突破还表现在创作者没有因为他是敌人就把他简化为愚蠢、残忍的符号,而是表现了他像狐狸一样的狡诈。
《平原游击队》的细节描写也很讲究。此外,本片的服装、道具、场景设计、场面气氛等方面极其细腻,富于生活气息,充分发挥了电影逼真的照相特性,增加了影片的艺术真实感,具有久远的影响,堪称佳作。
◆“平安无事喽!”——日本鬼子面对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成了沧海一粟。由于兵力不足,就修炮楼,建据点,挖壕沟,搞“模范区”。人还是不够用,咋办?为防止游击队夜袭,就让老百姓帮着打更巡逻,以求平安无事。中国老百姓将计就计,一边敲着锣高喊“平安无事喽——”一边帮着游击队越过了封锁沟,使“平安无事”成为中国人的“专利”。
◆“慌什么,一个李向阳就把你们吓成这个样子!”——老鬼子松井老谋深算,绝了。
◆“要想抓住狐狸,必须比狐狸更狡猾。”“在中国的土地上,绝不允许你们横行霸道!”——游击队长李向阳的精彩语言。
该片曾获1956年文化部颁发的1949-1955年优秀影片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