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788600000030

第30章 担得起生活,看得破生死(2)

这年9月,本焕长老的孝心没有挽留住体弱病危的母亲。在母亲去世后,本焕长老借用一间祠堂连续三天抄写《金刚经》。随后他以臂为烛,以肉体为灯,送母亲往生极乐世界,报答慈母的养育之恩。本焕长老晚年,每当捋起袖子,就可以看到其燃臂时所留下的印记,那印记不是一处两处,而是整个手臂几乎没有一处好的皮肤。

后来本焕长老去拜见虚云和尚,虚云和尚提起这件事,问道:

“本幻(当时还未更名为本焕),燃臂做什么?”

“为孝母亲。”

“痛不痛?”

“痛则痛,不知受者谁。”

“那主人在哪里?”

本幻抬头望了望天说:“方在虚空,不见面目。”

听了本幻这番答复,虚云欣慰,便将临济宗第四十四代法脉传给了本幻,嘱咐他出家后要弘法利生为重。

半个多世纪过去后,有记者再次问,本焕长老燃臂孝母痛不痛,他依旧十分淡然地说:“什么痛不痛,‘色壳子’(身体、臭皮囊)是个生灭的东西,不过是用这个功德报父母生养的恩德。”

无论何时,报父母恩德的心始终不曾在本焕长老心中有所动摇过。他说:“父母恩德难报,但一定要报!”佛家讲大慈大悲,基础其实源于孝道。

佛教经典中所阐述的父母养育孩子的十种恩德就讲:“第一,怀胎守护恩;第二,临产受苦恩;第三,生子忘忧恩;第四,咽苦吐甘恩;第五,回干就湿恩;第六,哺乳养育恩;第七,洗濯不净恩;第八,远行忆念恩;第九,深加体恤恩;第十,究竟怜愍恩。”这段话即是开释,在净业之前,先回报亲恩。

净业三福中有:“孝养父母,尊重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第一句就是“孝养父母”,可见“孝”在佛教中何其重要。孝心是做人的基础,孝心是学佛的起点,连父母都不关心的人,很难想象能给别人多少爱,能为社会付出什么。

一个年轻人,家里很穷,他和母亲生活在一起。年轻人很信佛,总是很虔诚地对待佛,却对母亲的劳苦不以为然。母亲为了生活总是披星戴月地劳作,但年轻人不屑劳活,一心追求着他心中的佛。后来年轻人听人说远方山里的寺院有一个老方丈知道佛的真谛,便涉水攀山,千里迢迢来到寺院找到了老方丈。老方丈告诉年轻人:“肯为你光脚开门的人,就是你欲找的佛。”

年轻人开始了漫漫征途,寻找那光脚肯为自己开门的佛。他路遇了很多的寨子,投宿了不少的村庄。一日又一日,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可就是没有肯为他光脚开门的人,许多时候年轻人被藐视为龌龊的乞丐撵出门。年轻人对佛的追求开始动摇了,失望了。他开始无比想念自己的家,想念自己不辞而别的母亲,几年不见,母亲不知怎样了。

一天深夜年轻人赶到家中,轻轻呼一声:“娘!”门便开了,母亲没有一声抱怨,说道:“我的儿,你可回来了,为娘好想念你。”这时年轻人低头看到了母亲光着的脚紧紧贴在冰凉的地面上。这时年轻人不禁悔恨起来,原来世间除了父母,没有几个人能光着脚为自己开门。这份光脚的情意,正是父母爱之深切的表现。

人人都是子女,人人都受过亲恩。不能事亲,焉能成佛?不仅不能成佛,连做人都做不了。孝敬父母,是一个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孝敬父母、报父母养育恩德是现在时,现在不做将来就有可能留下遗憾。

曾经有个富翁捧着母亲的灵位请求法师为他死去的母亲做一场法事,要求寺院里所有修行的和尚都来祷告,他还口口声声地说:“无论花多少钱都愿意。”

法师看着他说:“请你告诉我令堂大人生前做了什么善事,我好为她写悼文。”

富翁说:“我父亲死得早,母亲含辛茹苦将我拉扯大,省吃俭用供我读书,本来日子好过点,想把母亲接过来,还没来得及,母亲就去了。”

法师点头,问道:“你今年多大了,工作多少年了?”

富翁说:“我今天五十有三,工作三十年了。”

方丈说:“为什么现在才想起来把令堂大人接过去呢?”

富翁愣了一下,说:“我本想等家里再富一些,再把母亲接过来过更好的日子,可是……”

法师见富翁有些哽咽,没有停止发问:“对母亲大人来说,什么才是好日子?好吃好穿还是跟你一起生活?”

富翁低头不语。法师手捻佛珠:“活着的时候不好好报答,死后何必折腾?施主还是请回吧!”

法师的回绝不是因为他心中不念惜富翁的悔恨,而是因为他想让富翁知道,迟到的孝心和悔恨于挽回母亲的生命是徒劳的。而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总在说,等到有钱有时间了,一定要好好孝敬父母,年轻人可以等待,父母却不能等待。在不经意间,父母已经渐渐变老。亲情很多时候不能等待。不要等到想孝敬时,父母都已经亡故而让自己空留遗憾。

日常生活中,我们奉行孝道,需付出现时的关爱,时时处处关心父母,在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的同时,也让父母享受到一份天伦之乐。孝顺父母也不只是看物质,“精神赡养”更为重要,多回家陪陪老人、吃一顿饭、说一会话、甚至一个电话、一个微笑、一句问候都能让他们开心半天,都会让他们觉得无比温暖和欣慰。

珍惜生,也不怕死

一日,弟子向神山僧密禅师请教:“请师父谈一谈生死之事。”

僧密禅师说:“你什么时候死过?”弟子说:“我不曾死过,也不会,请师父明示。”

僧密禅师说:“你既不曾死过,又不会,那么,只有亲自死一回方能知道死是怎么一回事。”

弟子大惊:“难道只有亲历才能知道生死之事吗?”

僧密禅师说:“相传六祖慧能禅师弥留之际,众弟子痛哭,依依不舍,大家都将他视为再生父母。六祖气若游丝地说:‘你们不用伤心难过,我另有去处。’弟子开悟:‘原来,生死只是里程碑!’”

好一句“另有去处”,这种勘破生死、看透生死的智慧,令人动容。既然只有死过才可谈死,那么,又何必在活着的时候对死亡念念执著?古人说“未知生,焉知死”,这便是看透生死之后仍然乐观、积极面对人生的勇气。

在佛的眼中,生死只是一座里程碑。生不是起点,死也不是终点。本焕长老作为当下知名的长寿高僧,常被问及对生死问题的看法。而他常常这样的回应:“对于生死,我不想走,谁也拿我没办法;我想走,谁也拦不住。”生与死在他眼中,不是一个固有的事实,而是从心所欲的存在,他的心念可以在二者之间自由穿梭,不为之所束缚。

人们总是问佛陀:“佛死了都到哪里去了呢?”佛陀总是微笑着保持沉默。

但这个问题一次又一次被提出来,于是佛陀对弟子说:“拿一支小蜡烛来,我会让你们知道佛死了到哪里去了。”

弟子急忙拿来了蜡烛,佛陀说:“把蜡烛点亮,然后拿来靠近我,让我看见蜡烛的光。”弟子把蜡烛拿到佛陀的面前,还用手遮掩着,生怕火被风吹灭,但佛陀训斥弟子说:“为什么要遮掩呢?该灭的自然会灭,遮掩是没有用的。就像死,同样也是不可避免的。”

佛陀吹灭了蜡烛,问众弟子:“有谁知道蜡烛的光到哪里去了?它的火焰到哪里去了?”弟子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谁也说不出来。

佛陀说:“佛死就如蜡烛熄灭,蜡烛的光到什么地方去了,佛死了就到什么地方去了,和火焰熄灭一样,佛死了,他也消灭了。他是整体的一部分,他和整体共存亡。”

在佛家看来,死去的只是人的躯壳,真正的生命则是绵延不断的。佛虽然死了,但佛法不会死,人世的种种道理也不会死,精神也是不灭的。好的终究有人继承,坏的终究被人抛弃。人有生老病死,然则,一切天理循环还是在那里。所以,“生,未尝可喜;死,也未尝可悲”。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树叶落下了也不是死,而是化作春泥,继续滋养新的树叶生长。生与死都是过程,而害怕死亡的人,总认为死亡意味着虚无,因此“活着的意义”只是一个伪命题。

因为畏死,所以不肯好好活着;因为没有活出价值,所以害怕死亡。人不仅怕死,而且害怕活着。因为每一场生的对面,都站立着死亡。死亡好比一个虎视眈眈的野兽,时刻准备着吞噬生命。因此,有人活得胆战心惊,有人活得缩手缩脚,还有人活得浑浑噩噩。

活着多么可怕,有那么多的痛苦要承受,有那么多的未知在等待,忍耐了这些之后,还要走向一个虚无的终点。但是试想一下,如果能活出一场精彩的人生,无论何时回首都不会感到悔恨,无论何时失去生命都不会觉得遗憾,那么,又何必在乎人生的痛苦,死亡的威胁?

同类推荐
  • 生死皆是禅

    生死皆是禅

    有人说,这婆娑世界便是一片苦海,无论如何都难逃尘世的重压,却又一切尽如镜花水月,繁华过后终成空。无论悲喜,哭过笑过之后,亦为罔然。所以,看惯这尘世浮华之人,苦求解脱,却终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依附于禅。那么禅为何物?事实上,禅的本质极其简单,只要放下知见分别、远离价值判断、取舍贪著,透彻地直指事物本身,就可以明心见性。然而,这世间有几人可以放下、远离、不贪?所以虽经苦修,却依然难成正果。因此,我们不必强求真实的解脱,只需将一颗狂躁、贪恋、执著的心放平和一点,再平和一点,不要太过狂躁、贪恋、执著,就会活得比原来真实、快乐。
  • 中国回族伊斯兰宗教制度概论

    中国回族伊斯兰宗教制度概论

    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回族伊斯兰宗教制度的历史演变和现状,诸如基本信仰和功修制度、教坊和掌教制度、寺院经堂教育、传统节日、婚丧礼仪和生活定制、苏非门宦、清真寺建制、近代回族伊斯兰教的维新运动,以及现阶段的新面貌等等,都有所涉及,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归纳和认识回族伊斯兰教的社会作用。尤其是对回族伊斯兰教的民族特色,作了比较充分的探讨和论述。
  •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相传为慧能所说,除大梵寺说法,弟子的问答机缘,都是晚年所说,由门人法海记录而成。这是一部由我国僧人六祖慧能大师的传教记录,而破例地被尊之为“经”者,这不仅是中国佛教史,亦是世界佛教史上绝无仅有的事,足见其在佛教史上的地位。《六祖坛经浅析》除逐段注释外,另加“提示”。所提示的内容可加深读者对《六祖坛经浅析》的认识外,更显示出从宗教实践的角度去阅读、体验《六祖坛经浅析》,是《六祖坛经浅析》的特色。
  • 伊斯兰文化:探索与回顾

    伊斯兰文化:探索与回顾

    本书汇集了众多丰富内容的文章,不仅是作者不同阶段、不同场所亲身经历的人生旅程的记录,也是撰写我国新时期伊斯兰教断代史不可缺少的重要文献资料。全书分为“朝觐盛典”、“探索·论述”、“译著举要”、“出访纪实”、“祝贺·企望”、“缅怀前贤”、“序言和韪记”和“接待访谈”等八个板块,内容丰富,具有一定的可读性。
  • 仁德法师

    仁德法师

    本书讲述了一个传奇而不息追求的当代高僧,一段中国佛教曲折而多变的历史,是一部让人获得文学快感与佛学修养的读物。
热门推荐
  • 钻石豪门之总裁宠妻入骨

    钻石豪门之总裁宠妻入骨

    在他的心里他一直处于黑暗中,为达目的无所不用其极,最后还是落个惨败的下场。她永远记得,他说只有她值得他这样做!
  • 曹操的故事

    曹操的故事

    曹操虽然身为武将,但在文学方面也有着非常大的成就,在他给后人留下的诗文中,既有对戎马生活的感悟,也有对壮志的向往,更多的是他对人生时光的缅怀,曹操的诗文,大都豪气凌云,让人读来情绪激荡,壮志满怀。曹操开创了一代建安文学,与其子曹丕、曹植被后人称为“建安风骨”,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但是,在很多历史剧文中,总是将曹操刻画成一个白脸奸相的模样,真实的曹操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这就值得我们仔细去品味分析啦。
  • 爱你如血,这只妖孽有点猛

    爱你如血,这只妖孽有点猛

    他渐渐靠近,捏着她的下巴,将近痴迷的伸出舌头在额头轻轻舔舐,沾染着鲜红的血水,如此暧昧的姿势和撩人的举动让她微微愣神,鼻息处浓郁的男性气味和冰冷气息“可以放开我吗?”她羞红了脸,但是眼睛却很清明,她告诉自己这不过是个披着人皮的妖孽“我是如此爱你,怎么可以就这么放----------”
  • 腾飞神武门

    腾飞神武门

    什么是强者?天下无双,傲视群雄的就是强者!我呸,你说的是我脚下的这些家伙吗?那不过是的踏脚石而已啊!
  • 生存以及文明

    生存以及文明

    新的一部小说,别说了可能会智障点。两种全新不同的文明碰撞在一起所产生的灾难与新生是人们往往不法想像的。
  • 神级女修

    神级女修

    在落日宗被灭门的这一天,阿玥成为了第二十六代掌门,为复兴宗门,她要留在天玄宗,从这一刻起,她才真正的踏上了修仙路,斩妖除魔,收获至宝,得到无上的荣耀,然而,当第一颗九子护命珠出现的时候,一切都变了……“为了平息众怒,为了天下苍生,我必须要将你三魂封印,七魄抽离,毁去灵智,断除仙根!”你知不知道,当你冰冷的眼神看向我说出这一句话的时候,曾经的一切都将不复存在,也再回不去了,我站在神邸之巅,俯视苍生,冷冷道,“我不愧你,不愧天地,不愧正道,而你们却要这样对我,既然如此,那你们就都给我消失吧!”***********************简介盲,一切精彩都在文中。本文无穿越,无重生,喜欢的小伙伴就进来看吧,走过路过的盆友多多支持。
  • 日录

    日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穿越到只看脸的世界

    穿越到只看脸的世界

    叶天秀,穿越到只看脸的世界,并获得系统开局便获得绝世帅脸。
  • 逃出生天1:致命迷情

    逃出生天1:致命迷情

    十年前的雨夜,姐姐的同学意外坠楼身亡,成为整个案件的突破口。姐姐的前男友、老公、私人秘书和家庭医生陆续成为嫌疑人,却全部身遭不测。谁在操纵整个计划?苏雨要如何安慰这个可怜的女孩儿?故事引发是来自同窗知己,那么要如何偿还无心的罪过?枕边是仇敌,那么又要怎样挽救濒危的爱情?
  • 极道三仙

    极道三仙

    狐老大、猿老二、猴老三三只动物的传奇修仙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