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148600000003

第3章 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2)

(三)人才培养以高校为主转向产学合作

欧美发达国家在产学合作教育方面已有上百年的持续发展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国际上有43个国家的1500多所大学设有合作教育项目,包括很多一流大学。美国把这种教育模式看做高技术时代有战略意义的培养年轻一代的有效教育方式,在全美3000多所高校中有1/3实施这种模式,出现了一批以合作教育为特色,在美国甚至在世界上都有一定影响的大学,例如合作教育的开创学校辛辛那提大学、东北大学、加州州立理工大学、安提亚克大学等。加拿大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实施这种模式,实施面最大的是滑铁卢大学,也是目前世界上合作教育规模最大的学校,有1万名左右的学生参加合作教育。滑铁卢大学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最强的合作教育项目,它连续15年被评为加拿大最有创造性和总体评价最好的大学。其他国家产学合作教育也异常紧密。德国实行“双元制”教育,即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应用为目的,教学活动在企业与高校交替进行,将企业与学校、理论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起来,产学研结合贯穿在高等教育的全过程中。日本把产学研合作当做一项基本国策,要求高校与企业认真加以实施,规定科学园既要培养新的科技人才、促进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又要开发新技术、新产业和新产品。美国、德国、日本等许多发达国家的发展规律表明,在工业化快速发展和经济结构迅速转型的阶段,必须积极发展产学研结合的高等教育,从而为快速扩充和升级的市场提供适应其发展的高素质劳动力。

国内外大量的实践经验充分地证明了产学合作教育是培养工程师的最佳教育模式,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途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只是一种解释与假设,它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地被更新。个体对知识的理解只能由个体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它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强调获取知识过程中的社会互动性与真实情境性,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与主动建构。可以说,建构主义理论为产学合作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要培养优秀工程人才,需要利用学校、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多种不同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并充分发挥它们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在企业锻炼应用能力为主的实践教育有机结合。

高等工程教育要适应社会需求,工程院校人才培养必须面向工业企业,工业企业必须依靠工程教育,两方面密切合作,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通过加强与工业企业的联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首先,通过产学合作,使校内培养与校外培养相结合,扩大学生实践空间。其次,通过产学合作,能及时地更新和完善课堂教学内容,调整工程人才培养方案,使之更符合人才市场的需求。再次,产学合作既能有效地解决工科院校实验室建设所需要的经费和场地问题,又能解决在实践教学指导上高校教师“工程背景薄弱”的问题。

我们需要更多借鉴西方产学合作教育的经验,借助政府的力量,引导高等学校、企业以及社会重视工程教育人才培养。通过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高校与企业各自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优化组合教育资源,采用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方式,大力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企业市场竞争力,促进高等工程教育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基本特征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等教育要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可谓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分析和研究高等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首先界定究竟何为“人才培养模式”。“模式”一词本身有着其特定的含义,辞海对“模式”的解释是“一般指可以作为范本模本、变本的样式”。[夏征农,罗竹凤,马飞海等.辞海(第3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3566。]牛津高阶英语双解词典中对“模式”(model)的解释是“可仿效的样式或被认为是杰出的、典型的范例”。[AS Hornby.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六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115。]而“人才培养模式”这一词组,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产物。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首次出现在国家重要文件中,并把“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载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纲要,从而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向教学改革的中心,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随之,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就成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

1998年,教育部在文件《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将“人才培养模式”表述为“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这种定义明确了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两个要素,一是人才培养目标,二是实现目标的途径。在此基础上,国内学者对人才培养模式概念做了进一步补充。目前大家比较认同的观点是: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它具体包括四层含义:(1)培养目标和规格;(2)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3)为实现这一过程的一整套管理和评估制度;(4)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专业教学过程都能成为一种培养模式,这些组织样式和运行方式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风格与特征,具有明显的计划性、系统性与范式性。它是在现代大学人才培养理念或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比较稳定的大学人才培养活动的结构框架。由于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对人才的规格、层次需求的多样化,因此,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是多样的。[韦巧燕.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改革与战略,2007(11):159-16。]

综上所述,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是一种微观的高校个体的定位,是根据本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不同类型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客观需求,在国家教育方针、教育政策的指导下,遵循一定的教育理念,对学校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过程进行的定位。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首先要确定培养目标,设计培养规格,确定人才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的构成;其次,根据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再次,根据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选择合适的培养途径并予以实施;最后,将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后所反映出来的培养结果(人才培养的类型、质量等),反馈给社会,接受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外显特征的评价,即学校向社会输送的毕业生群体是否适应本地区社会、经济、科技、文化以及教育的发展。

受西方高等教育制度的深刻影响,20世纪初,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借鉴西方高等教育模式,以造就有修养、有文化、通识型的现代国民为目标。新中国成立后,全面学习前苏联,人才培养模式也仿照前苏联的专业教育模式,以培养某一方面的工程师、专家为主。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高校在继续坚持专业教育模式的合理性方面的同时,积极向欧美通才教育模式学习,并逐步开始自主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高等人才培养模式。

如果要将我国传统的高等工程教育归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的话,那就是精英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是,这种单一的精英化人才培养模式与劳动力市场人才多样化需求之间形成严重的不平衡,高等工程教育培养质量受到社会的极大关注。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10年,国家提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该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2010年,61所高校成为第一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高校。2011年,133所高校成为第二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高校。不同类型的高校(从清华大学到普通地方工科学院)都在积极探索适合本校情况的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基本特点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高校存在定位不清、盲目攀比的现象。高等工程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部分,层次如何划分,不同类型工科高校培养何种人才,这些都是高等工程教育改革首先要明确的问题。在人才类型上,学术界比较认同的观点是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分类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7年组织修订了《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简称为《标准》),对整个教育系统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和分类,按培养目标对高等教育进行了分类。

《标准》按教育体系的“发展阶梯”划分为7个层次,其中第5层次为包含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在内的一个层次。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是,《标准》把这第5层次划分为“5A”和“5B”两种类型,“5A”是“面向理论基础、研究准备、进入高技术要求的专业课程”;“5B”是一种“定向于某个特定职业的课程计划”,是“实际的、技术的、具体职业的特殊专业课程”,与我国高职教育目标基本一致。5A类又分为5A1与5A2:5A1一般是为研究做准备的,5A2为一般从事高科技要求的专业教育。很显然,在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高等教育被明确划分为两种类型,即学术型与职业型。5A类是培养学术型人才,5A1相当于中国的研究型大学的本科及硕士生,侧重于基本理论学科,可以为进入第二阶段(博士级)做准备;5A2相当于中国的工、农、医等本科及硕士生,培养各行各业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为地方和行业培养各类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大多到企业等生产一线从事技术工作,也有一部分从事研究开发及技术管理工作。每种类型,各有其培养目标、发展方向,都可以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正如教育专家潘懋元先生所说,高校可以分类发展,教育领导部门可以分类指导,从而避免“千校一面”,争奔学术型、研究型大学的独木桥。

潘懋元先生在《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的基础上,认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少量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开展综合性研究型高等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第二类是专业性、应用型大学或学院,主要开展应用性教育,培养各行各业需求的大量应用型人才;第三类是更多数量的职业性、技能型的高职院校,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从事实际工作的技术人员。[潘懋元,吴枚.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03(3)。]后来在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上,潘懋元先生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按照高等教育的性质与类型两个维度来定位地方本科院校的类型。依据“学科性”、“应用性”为价值取向,高等教育分为学术型与应用型两大类。

按照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社会的人才需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人才,即为学术型人才,他们主要致力于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客观规律转化为科学原理,比如物理学家、数学家、经济学家等;另一类是应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人才,称为应用型人才。学术型人才强调理论性知识、重视基础科学研究,强调宽口径厚基础;应用型人才强调应用性知识、重视技术应用、强调专精实用。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只是类型的差异,不是层次的差异,两者都是社会生产不可缺少的人才。

我国目前处于高新技术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需要大量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经营人才。但目前国内的高等学校由于种种原因,在办学定位上出现盲目攀比的现象,人才培养趋同,集中于学术型或理论型人才,对应用型人才培养重视不够,不能适应社会产业的多样化需求。一方面理论型大学毕业生大量涌入市场,但需求却较小;另一方面需求量较大的高级技术人才却供不应求。应用型人才的缺乏已成为我国企业创新发展的瓶颈。实际上,只有各个类型与层次的高等院校瞄准适当的培养目标,在各自正确的定位上办出特色与水平,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才能顺利推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应用型人才侧重知识应用与技术创新,与工程实际和社会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能够在社会生产、管理、服务的第一线解决实际问题,是我国人才队伍中的骨干力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数量在增加,需求层次在扩展,培养阵营在扩大。应用型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的绝对多数。不同类型的大学职能不同,决定了其培养目标会有所区别。

研究型大学以理论创新、科技创新为主,其主要职责是为社会培养大量高层次拔尖创新的理论人才、学术型人才以及进行原创性、基础性科学研究;教学研究型大学在大量培养专门应用人才基础上,重视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教学型高校主要承担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致力于社会现实问题和生产实践问题的研究与探索;高职高专院校则主要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这是教学型高校的目标与使命。在我国,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广大地方高校培养目标的理性选择。[古天龙等.教学型高校培养目标定位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9(1):69-71。]

地方本科院校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主体。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培养目标主要为各种类型应用型人才。我国的应用型大学办学目标是,培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高级专门人才,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应用型大学以本科层次的教育为主体,兼顾其他层次的高等教育。学以致用是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宗旨和基本定位。

(2)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学科专业设置。应用型教育学科专业社会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做到布局合理,为地方培养急需紧缺人才。

(3)以行业性为主导,以专业性教育为主线的教育。地方本科院校大多数是为行业和产业服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强调学生适应社会,良好职业素质的培养。

(4)以突出实践性教学为主旨的教学体系。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中,实践性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安排占据了重要位置。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体系。

在具体人才培养模式上,学术型和应用型及技能型人才培养是各有侧重点的。

三、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

(一)工科院校分类与培养目标合理定位

目前我国工业发展对工程人才的需求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高级研究型人才,主要从事工程理论研究的科学研究人员;第二层次是高级设计、施工工程技术人员及具有工程背景的工程管理型人才,主要从事工程项目的管理和经营等;第三层次是生产一线技术应用型、操作型工程人才。

从工程型人才主要培养层次来看,有中职、高职高专、本科、硕士、博士等。我国拥有巨大的工程教育潜力,不同类型的高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工程人才,工科院校是工程教育的主力军。所谓工科院校是以工学为主,兼有其他学科的高等院校。

所谓工科院校分类,就是在整个高等工程教育系统中根据办学条件、教育资源、办学层次、学科结构、服务面向等要素对工科院校进行类别的划分。[林健.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定位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5):11-17。]工科院校分类的目的是使学校准确定位,引导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良性竞争,多样化发展,从而办出各自不同的特色,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工科院校分类是建立在高等教育分类的基础上的。我国学者对高等教育分类的划分标准各不相同、体系多样。目前,普遍比较认同的分类法是根据其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科技开发等方面所具有的现实或潜在的能量级别,大体划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本科、教学技能型高校四个层次,不同层次的学校在高等教育系统中所承担的任务和职能不同。相应地,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也可以按照这个思路进行分类。

根据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的需要,工科院校需要各安其位,分类培养多样化工程人才,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提高工程教育资源的效益。但不同类型工科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并不是绝对的,在人才培养层次上存在一定的交叉现象。例如教学型高校以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主,具有硕士点培养的部分工科学科也会培养具有开发与设计能力的工程人才。虽然不同类型院校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有所不同,但根据社会需要,部分中低层次人才培养也在为更高层次的人才培养提供优质生源。例如研究型大学培养硕士和学士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培养高质量的博士服务;而其他类型院校所培养的专科生、本科生或硕士生中的佼佼者也都可能进入更高层次的学历或学位教育。[林健.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定位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5):11-17。]不同类型的工科院校培养出不同类型的人才,以满足市场上不同用人单位和岗位的需求。正如不同的企业生产出不同档次的产品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者一样,不同类型的高校培养出不同层次的人才,满足不同层次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因而不同类型的高校具有不同的人才目标市场。

实际上教学研究型大学培养的开发与应用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和教学型大学培养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界限并不很分明,在以学术型和应用型二分法的高等教育体系中,两者实际都是应用型人才。我们可以把工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做进一步的调整,分为三类,分别是工程科学型人才、工程应用型人才、工程操作型人才。

工程科学型人才:主要从事工程理论的科学研究人员,从工程一般研究人员到中科院院士都属于这类人才。他不仅具备工程师的基本要求,能够履行工程师的职责和使命,而且具备科学家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能够从事工程科学的研究,因此,工程科学家是工程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此类人员主要由研究型大学培养,历经本科、硕士、博士几个层次培养。

工程应用型人才:主要从事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的开发、设计和研制,以及生产第一线的设计、制造、运行、施工、检测和现场技术指导的工程技术人员。此类人才主要由教学研究型工科和教学型工科培养。从一般技术员到各种工程师都属于这类人才。

工程操作型人才:主要指生产一线技术工人,由高职高专院校培养。

在工程领域需要一部分工程科学家,但比重应该是很小的,绝大部分应该是工程应用型人才和工程操作型人才。中国工程院在《走向创新——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综合报告》中指出:“工业界既需要学术型工程科技人才,更需要应用型工程科技人才,当前尤其需要技术交叉、科技集成创新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进行产品创业设计、开发新产品的人才,进行工程管理与经营的人才。”当前我国经济结构发生战略性调整,处于产业升级关键时期,企业生产不仅仅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和普通技术管理人员,而且更需要大量的能在生产、管理、经营等生产现场第一线适合搞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产品试制,可使研究工作深化、生产水平提高的“应用型”、“技术开发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这部分人具有一定实际动手能力,在生产一线能够担当起企业技术进步、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等责任。这部分人才培养是中国高等工程本科教育不可推却的责任。这是现代工程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技术革新和技术进步的客观需要。

高等工程教育模式要从研究型学术型人才培养积极向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满足新型工业化的需要。教学型高校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同样教学型工科作为高等工程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使命不容置疑。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作为一所地方工科高校,以本科教学为主,人才培养以创新型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为主,探索并建构实践动手能力强、基础扎实、综合素质好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内涵

应该说,工程应用型教育不是一种新的教育层次,也不是一种新的教育类型,但是多年来,我国教育者对本科工程应用型人才的素质特点还存在着争论,需要我们不断更新观念,全面认识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基本特征和内涵,准确界定本科工程应用型人才的素质要求。

工程应用型人才与工程师的联系与区别:在国内工程师是一种职业和职称,从行业类别可以分为土木工程师、机械工程师、电子工程师等;从层次上有初级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从工程项目分工可以分为研发工程师、设计工程师、现场应用工程师、服务工程师等。工程师的培养,不仅包括职前的大学教育,也包括职后的继续工程教育。中国工程院工程教育研究课题组的研究表明,要培养出一名合格的工程师,必须使其经历工程科学知识的学习、工程实践的训练和工作实际的体验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的实现大体需要8~10年的时间。[中国工程院工程教育研究课题组.我国工程师培养的重要性与培养途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1)。]

我国高校根据高等教育法,习惯性地把培养目标定位为某种高级专门人才。2010年国家出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国家大量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非科学人才,而是应用型人才,所以工程师属于工程应用型人才。大学四年一般很难培养出马上就能在工作领域承担工程任务的工程师,还需要在工作岗位经历几年的锻炼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工程师,所以大学培养的是工程师的毛坯,或者后备工程师。

在国外工程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工程师,比如世界一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工科都明确表示培养工程师。在21世纪五、六十年代,清华大学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工程应用人才,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然而现在中国许多以工科见长的“研究型大学”把培养目标定位在研究型人才,不屑于培养工程师,这种在人才培养定位上的误区,是造成中国工程教育质量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

工程应用型人才是介于“学术型”的研究人才和“技能型”的岗位人才之间的一种创新性的“应用型”人才。目前一般普通工科大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具有明显的工程教育学术化倾向,在实践和动手能力上明显缺乏。因此普通大学在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上,需要转变思想,摒弃学科体系的教学模式,培养大量的具有一定的工科理论基础,工程意识强,应用能力、实践能力、技术能力强,收集、消化、提升信息能力高,具有良好的综合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为主要特征的新型本科工程应用型人才。

概括地说,工程应用型人才是指在工程领域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社会实践的专门人才。工程应用型人才的本质特征是应用性和实践性。

(1)应用性。工程应用型人才是一种应用型人才,应用性是本质特征。工程应用型人才要求在知识应用过程中能提出问题,有创新精神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能解决实际问题。应用性不是局限于继承性应用,而是创造性应用;不只是对现有知识、技术、方法的应用,而是通过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创造性地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2)实践性。工程学科本身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工程应用型人才以求职为导向,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素质和能力。在培养过程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工程训练等尤其重要,目的是使学生形成能够胜任今后工作的能力,成为称职的产业人员,具有竞争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以适应岗位需求为目的,使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职业工作。

四、行业特色高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特征

(一)行业特色高校特点

在我国行业特色高校有一定的内涵,主要指那些具有显著行业特色和学科优势,原属行业部委管理,在世纪之交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中划入教育部或省区市等为主管理的高等学校。[罗维东.新时期行业特色高校发展的趋势分析及对策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9(5):8-11。]这部分高校具有自身特有的历史渊源。新中国建立之初,为满足新中国工业体系建立对各行业专门人才的需要,国家新建或者合并组建了一批单科性行业特色高校,包括农业、林业、水利、石油、矿产、电信、化工、建筑、交通等领域,主要由各行业部委管理,这部分高校培养了各行各业专门人才,为国家的工业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例如我国直接为电子信息类行业服务有两类专业院校,一类是邮电大学,另一类是电子科技大学,这两类院校都分别服务于电信和电子制造业(现在两类合并,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国务院机构的多次调整,一批部委相继撤销或者合并,原中央部委管理的高校按照中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省市地方两级管理的模式进行了调整和划转。500多所高校逐步脱离了原行业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划归教育部或省级地方政府管理,基本形成了中央和地方政府两级管理的新体制。具体三种管理模式:

(1)教育部与行业部门共建。例如,中国石油大学由教育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等共建;中国地质大学由教育部、国土资源部共建。

(2)教育部、行业部门与地方三方共建。例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由教育部、原国防科工委、陕西省政府三方共建;江西财经大学由财政部、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

(3)中央与地方双方共建。既包括教育部与地方共建,也包括行业部门与地方共建。例如,上海海事大学由交通部与上海市政府共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

行业特色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与行业密切相关的办学优势和学科特色,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分层化发展趋势的日趋明显,行业特色型高校面临着诸多宝贵的发展机遇。[陈治亚.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的路径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1(22)。]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与发展,行业特色高校在人才培养、科研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才培养行业性强。受历史传承,行业特色高校历来为特定的行业企业培养人才,具有浓厚的行业特色。即使下放地方后,增加了很多新的专业,但主体学生培养依然面向对口行业和产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体现出强烈的专才教育理念,在教学方面有突出实践、强调应用、注重服务的传统,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一般都比较强。学生毕业后大多数进入对口的行业和企业,一部分学生成为行业领域技术骨干和中高层管理者,为行业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整体上培养的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适应性与现阶段行业企业对人才要求的匹配度高,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在相关行业企业人员构成中占据主流,人才培养的行业优势十分明显。

第二,行业学科优势突出。学科是高校发展的“龙头”,影响和体现高校的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行业特色高校与我国相关行业、产业共同成长、共同发展,在长期培养行业建设人才和从事行业科学技术研究的过程中形成了较为明显的行业学科的优势与特色。行业特色高校学科集中度高,与行业发展密切相关,在自身的主体学科领域具有突出的优势,占领着学科的前沿,引领着学科的方向,是行业原始性创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在推动行业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产学研优势。行业特色高校历来有与对行业企业密切互动的传统,始终秉承为行业服务的办学宗旨。行业特色型大学是在与相应行业的互动发展中形成的,在相关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它凭借与行业企业、行业科研院所与生俱来的天然联系,拥有产学研的相对优势和竞争优势,在解决行业关键技术、促进行业新技术产生、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催化新兴产业诞生以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通过建设大学科技园、兴办高科技校办产业等途径转化科研成果,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化,有效实现了科技成果的价值。[徐月红.行业特色高校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中的使命分析研究.出国与就业,2011(18):65-66。][陈治亚.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的路径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1(22)。]

但是行业特色高校下放地方后与行业的联系不同程度有所减弱。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和宽口径人才培养的趋势,行业特色高校培养的学生专业性有所褪色,而且没有及时紧跟行业的人才需求,从而在人才培养上出现一定的问题,我们需要重新思考行业特色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问题。

(二)行业特色高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

国内高校所培养的工科毕业生中,高端技术专家和复合型人才很少,具有创新意识的精英、卓越人才则更少,这已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升级、转型的瓶颈所在。以现有集成电路设计人才为例,中国仅为美国的1%。据国内三大人力资源网站(中华英才、前程无忧、智联招聘)所发布的市场人才情况报告显示,电子工程师的市场人才储备明显不足。与国外相比,中国电子信息人才的缺口很大。因此,行业特色高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在新的产业形势下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要提升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行业特色高校必须加速培养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

工程应用型人才具有什么样的能力结构,是行业特色高校教学改革所探讨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对毕业生跟踪调查和对相关行业企业单位的需求调研总结出,行业需要的是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应具有以下具体规格。

(1)突出的行业知识。工程应用型本科是以行业设置专业,知识结构具有跨学科性、综合性和现实性。通常情况下,现代工程教育是由约30%的数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50%的工程科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以及20%的跨学科知识组成的。现代工业各个行业具有高度综合、交叉与渗透的特点,这就必然要求行业特色高校工程应用型人才既要掌握本专业知识、了解所从事学科专业的最新科学成就和发展趋势,又要具备多学科的综合知识,同时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工程应用型人才应根据行业发展最新要求构建知识体系,体现综合性和现实性。

(2)全面系统的工程意识。不管是地质、油矿、水利还是电子信息行业,都是工程性很强的行业,现代工程师的工作不仅受自然规律的约束,还受到社会规律的约束。工程教育不仅仅局限在工程专业知识领域,现代工程师应该具备从经济、生态、社会等角度寻求技术解决方案的能力。行业性的应用工程师,必须具备系统的工程意识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工程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综合的知识与能力、团队的协作,还需要工程人员具有相关的法律意识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3)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应用型人才最基本的工作是要将知识应用于实践,通过实践来改变世界,因此实践能力是工程应用型人才的最本质特征。工程应用型人才要求较强的工程素质和实践应用能力,能综合运用科学的理念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分析与解决各种工程问题,具备解决现场问题的应变能力。通过实践,深刻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行业特色高校需要多层次、多方位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工程认知、工程实验、工程设计、工程实施能力。

(4)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以科技研发为先导、高创新性和高更新频率已经成为现代工业特别是高科技产业的重要特征。工程师是新生产力的重要创造者,也是新兴产业的积极开拓者。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需要能准确捕捉市场需求、开发新的解决方案。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偏重于新知识的应用,着重于理论应用于社会实际的结果。要能够将科学原理及学科知识转化为设计方案或设计图纸,并将设计方案与图纸转化为产品。需要在实践中开拓创新,不断创造出新方法、新技术。

(5)较强的协同能力。企业的运作是一个系统工程,现代工程项目也是一个小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人才倾力合作、支持和配合,因此非常需要员工具有合作精神以及和他人沟通的能力。工程应用型人才应该具有更强的社会能力,如团队精神、组织协调能力、综合运用能力以及跨文化交流能力等。

(6)终生学习的能力。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正在呈指数性增长,发现新知识周期在缩短,学会学习并能及时吸收、灵活运用和迅速更新知识已成为现代工程师跟上时代变化、开拓新领域以及进行创新工作的重要保证。工程应用型人才必须具有强烈的终身学习意识和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能,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在工作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设计新方案。

(三)行业特色高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

从历史发展来看,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一直是工程教育争论的焦点。在美国,教育界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中不断摇摆;在欧洲大陆,工程教育体系中的“双元制”分别侧重工程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在全球化经济下,工程教育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现代工程教育回归工程的呼声愈加强烈,因此需要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找一个平衡点。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最重要的是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过于重视理论,弱化实践,会偏向工程学术型人才;过于重视实践,不顾学生工科基础知识和理论的培养,会偏向工程技能型人才。

通过对行业特色高校人才培养的社会调研和教学实践,我们逐步加深了对行业特色高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的认识。要发挥行业特色高校的优势和特色,其人才培养的着力点在于尽可能地提高受教育者适应当前与未来行业发展以及技术变革的创新性能力,实行的是一种以高层次应用为目的专才教育。

需要遵循“理论实践并重,课内课外结合”的原则,坚持“需求牵引、工程应用、务实求是、创新实践”的培养理念。

“需求牵引”指根据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完善培养方案;

“工程应用”指以培养工程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阶梯式工程实训培养体系;

“务实求是”指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的作风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创新实践”指培养创新意识,在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

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将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贯穿整个教育过程的始终,需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相结合,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搭建人才成长平台。

同类推荐
  • 空谷足音:扬州八怪书法(文化之美)

    空谷足音:扬州八怪书法(文化之美)

    中国古老而传统的笔墨艺术,它们用最简单的线条创造了流转飞动的世界,用最原始的色彩绘出了神采飞扬的灵魂。扬州八怪在艺术上表现出强烈的个性,他们的书法笔情纵逸,随意挥洒,苍劲绝伦,更多地表现出对传统书法的背离与反叛。
  •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形意拳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形意拳

    形意拳是我国著名而古老的优秀拳法之一,与太极拳、八卦掌并称为我国三大内家拳法,在中国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发展历史悠久,拳法风格独特、内外兼修、朴实无华、简单易学,具有很高的身体锻炼价值和防身御敌作用,自问世以来,便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 语文教学的趣味之谜设计(上)

    语文教学的趣味之谜设计(上)

    本套“语文教师的趣味教学设计与创新”丛书,包括《语文教学的趣味古文设计》、《语文教学的趣味故事设计》、《语文教学的趣味成语设计》、《语文教学的趣味词语设计》、《语文教学的趣味段落设计》、《语文教学的趣味谚语设计》、《语文教学的趣味歇后语设计》、《语文教学的趣味之谜设计》、《语文教学的趣味名著设计》、《语文教学的趣味作文设计》共十册,丛书一方面分别对相关语文基础知识的趣味教学设计与创新进行了全面指导,另方面进行了举例示范,目的是使广大师生在理论指导下进行教学和运用,逐步提高语文知识素养。因此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实践性和指导性,不仅是广大师生教学指导的最佳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初级会计学案例与实训教程

    初级会计学案例与实训教程

    《初级会计学案例与实训教程》(作者张玉红、孙志胜)编写的目的是方便教学需要,尤其是方便学生的学习需要,旨在满足普通高校本科财会类专业、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初级会计学课程教学与学习参考的需要。本书体现了最新的会计准则,在体系结构的设计上、各章节内容的安排上,都与教材保持一致,以便学生结合教材更好地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龙舞和狮舞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龙舞和狮舞

    阅读中华国粹系列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丛书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入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本书分为狮舞和龙舞两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狮舞素描;民间狮舞起源;狮舞的流派;各地狮舞;龙舞素描等。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无品村官

    无品村官

    曲皓宇,一个大学生村官,问路官场的奋斗历程!《無品村官》交流群:261097233(谢谢赏阅!!!!)
  • 《狐殿恶魔》

    《狐殿恶魔》

    这是一个虚幻的世界、有个恶魔。。。她统治者整个魔法大陆。。。却因为一个人的出现改变了她整个世界、
  • 侵略战场

    侵略战场

    《侵略战场》被“恶魔”博士创作出来以后,立刻席卷全球电竞玩家。开始注定不平凡的电子竞技,五位被称为“上帝之子”的少年,更是把它推上电竞的巅峰!不过少年们最大的优点就是创造奇迹,叶子飞正带着小伙伴们赶来...
  • 烟火不会在夏日绽放

    烟火不会在夏日绽放

    一个有着小说家梦想的高中生,在学生时代遇见了具有绘画天赋的转校生。她约定帮他的小说配上最美妙的图画,就这样,两人的友谊渐渐的升温,初开的情愫也慢慢印染开来。。这是对亲情,友情和懵懂恋爱后知后觉的故事。
  • 道焰

    道焰

    万化神诀,逆乱阴阳,演化神通,百般变化,诸多神奇。三世三道,先天灵性。一世为草,一世成蛟,一世化气……自三界中游荡,于六道内飘渡,终有那么一日,风云动荡!
  • 帝君蜜爱之凤起苍莽

    帝君蜜爱之凤起苍莽

    她是被老和尚收养的弃婴,也是天才医学家。她是云家出生便陷入沉睡,十年方醒的云家三小姐云清澜。一朝穿越,神魂回归,苍莽大陆,风云乍起。练神丹,制药剂,绘符文,样样精通。契灵植,契灵兽,收草药,个个都是萌物。坐拥神奇空间,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风生水起。只是不小心,落入了某人编织了千年的情网,一旦落网,无法挣脱,只能沦陷……传言海外仙山上的帝尊高冷似谪仙,云清澜吐吐舌头,那就是只大尾巴狼!轻松爽文,无虐高甜,男强女强,一对一。
  • 绝世唐门之我为霸主

    绝世唐门之我为霸主

    这一世一光一暗,也为挚友,他们将何去何从?
  • 傲视风云路

    傲视风云路

    武者的世界,是以杀止杀的世界。武者的世界,是强者为王的世界。武者的世界,是弱肉强食的世界。看一介布衣少年如何翻云覆雨。与大能为伍,红颜相伴、兄弟相随。
  • 花开君可归

    花开君可归

    花开君可归?世人道我祸国殃民又怎知我惜你如命你红衣如火灼伤了天涯从此夕阳烙我心上如朱砂江湖庙堂,国仇家恨俗世红尘,帝王情深归途又在何处“阿离,羽琼花开了,你怎么还不来?”一身玄衣的帝王看着眼前开得格外茂盛的花海,一阵风袭来,花飞满天。连天花海,望断归来路,悔断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