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养成良好德性习惯
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并非生于天性,但也不违背天性,自然给我们以获得德性的才能,这种才能是由于习惯而完善的。”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德性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人的意志力量的结晶。德性习惯的养成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抑制内心不良性从而养成良好习性的过程。
对于德性主体而言,习惯一经形成,就成为人的一种行为范型而得以稳固,这也就是“习惯成自然”的道理。习惯对于人们的道德行为具有很强的培育、保证作用,道德习惯是道德行为通向道德品质的桥梁和中介。道德习惯的形成,大大简化了道德选择、道德判断等活动过程,使行为主体在面临道德选择情景下,不假思索地完成符合某种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的行为。为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把道德课堂教学同日常道德行为训练结合起来,既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更导之以行,变单纯的“说”为说做结合。帮助大学生把外在的社会思想政治道德等要求内化为个体稳定的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德性习惯。
3.提升全体公民的道德水准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对德性资源稀缺的意义还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有助于大学生摆正“做学问”与“做人”
的道理;有助于大学生正确处理好“大我”与“小我”的辩证关系;有助于大学生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形成健全的理想人格;有助于向社会展示作为社会主旋律的道德价值取向,提升全体公民的道德水准。
三、德性环境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
(一)德性环境
德性环境是指对学生德性发展产生影响的各种环境因素的总和,包括学生所接触感受到的校内环境和校外环境两方面。其中,校内环境对学生德性品质直接影响最大,校外环境则对学生德性品质间接影响最大。
校外环境的影响,对人的德性影响比较稳定。这种影响因每个人都具有社会性而普遍存在着。校内环境则是影响大学生德性发展的主要环境。从不同功能的系统看,校内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教学环境、管理环境、服务环境、人际交往环境、文化环境等。这些环境因素都联系着大学生的道德理性与道德实践,对学生德性塑造都会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环境因素发散出的能量越大,对学生道德情感感染强度的绝对值就越大;环境因素发散出的能量越小,对学生道德情感感染强度的绝对值也就越小。
德性环境之所以能够影响个体的德性发展,是因为德性品质的形成,如良好的人格、理想、信仰等因素,不是一个单纯的理论问题或理性问题,而是一个寓有理性、环境等影响的道德选择与道德实践问题。人的德性发展具有的这种复杂性,其根源在于人的德性品质是要通过需要主体在具体环境中直接参加价值选择和对他人、社会利益调节的活动来体现的。如果不通过具体环境较好地进行价值选择和各种利益的调节,就无法形成好的思想道德观念和体现好的道德情趣行为。
(二)德性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良好的德性环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科书
我们之所以重视德性环境,是因为德性环境能够比课堂的理性说教更具外部力量的感染性。德性环境的影响都是自然的、真实的、生动的,有时也往往是巨大的。良好的德性环境存在的本身,就是社会群体意志的选择,是既往教育的结果,是一部通过事实与情感体验途径打开的活生生的德性教科书。理论思想教育的局限性客观上需要环境影响力量的弥补,增强德性培养的全面性。
可以说,人们任何的思想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准则,都主要是通过具体生活环境舞台来展现和运行的,在讲台上展示的只是教师与教材所反映的生活环境中的道德知识与理论。大学阶段,学生要在生活中作出思想道德上的高尚选择,要成为一个具有高尚人格的人,仅靠自己的力量和理论思想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客观上还十分需要得到周围生活环境中良好道德风气的熏陶和激励及其所带来张力与情感动力,来引导或强化自己的道德需要与道德动机,来促进自我道德认识和升华及一定道德情感、意志、行为习惯的建立;没有实际环境的熏陶,缺少他人风尚的激励,不见言行一致的风范,促进学生道德的活动会显得苍白无力。总的来说,大学生的德性培养,既需要搞好理论灌输和思想教育,也需要重视好的生活环境力量的作用。这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说:“道德不是记熟几句格言,就可以了事,要重在实行。”环境教育的特殊作用,是人人可以深刻感知而又普遍没有予以重视的一个问题。从理论上和现实中重视这一问题,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哲学精神、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改革等,都具重要意义。
2.良好的德性环境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大学生需要通过课程教育和以校园为主的生活环境的作用,来发展一系列的思想道德观念。可以说,校园生活环境中所有环境影响和生活事实,是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真正发源地。由于大学生正处在心理发展和观念塑造的特殊时期,校内德性环境影响的系统性和长期性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影响就显得非常普遍与深入。“90后”大学生所具有的基本思想道德观念,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社会政治观、道德观、人格观、生活观、幸福观、爱情观、法制观等,都与校内德性环境的强大影响密切相关。当学生在不同场合经常看到身边的教师是那样关心国家大事和全身心地投入本职工作时,他们也就容易通过教师的范例而自觉形成勤奋学习、报效祖国的思想观念;当学生们看到学校各处办公室与公共场所长期保整洁面貌时,他们也就容易形成一种自觉维护公共卫生的良好道德观念。校内外环境的思想道德影响力,更突出地体现在一些有思想深层冲击力的事件上。
3.良好的德性环境有利于大学生人格的发展
这里讲的人格概念,是属于反映人的社会性、道德性范畴的一个概念,是指人在社会中之所能成为人、能为社会舆论与社会道德标准所认可的人的格调的那个东西。健康人格的构建是大学生德性品质发展的重要目标内容。作为正在大学生活中逐步构建的人格,它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物,同时又是活生生的环境影响的产物。校园生活环境对人格的影响不仅范围广,而且强度大。人格往往既受主体选择的影响,同时也是人格环境制约、他人人格范式感染的结果。此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大学校园中,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能获得许多人格理性与力量,但这种获得仍具有很多不足,往往因缺少感性的人格力量示范而难以深入地触动人的灵魂。因而,在校园内外的现实生活环境中,学校领导的人格,教师的人格,管理服务人员的人格,周边政府官员和群众人格的示范与展现,就成为熏陶和刺激学生人格构建的最有教育力量的因素。在这些不同角色的人格影响中,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主体与学生心理联系和行为影响最多,因而对学生的人格影响具有突出地位。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对德性环境发展的意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培养大学生的良好德性。德性是人性反映的基本因素之一,它通过人们处理社会中的各种道德关系而体现出来,是人之道德品质占有的个性化及道德意识与行为稳定流露、表达的某种倾向性。德性乃为人之本。不具备良好的德性,就难以成为一个品格优美的人,一个有益于社会和他人的人。正是这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都把培养大学生的良好德性作为一项基础工程来抓。在大学校园,大学生的德性发展过程,主要是受学校各种教育与环境等因素密切影响下道德活动的知、情、意、信、行发展转化的进程。
1.净化大学生德性发展的环境舆论
大学生身边的环境对他们德性发展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这种环境影响应当以系统的观点把它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但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业区一般只限定在教室里的课程教学、思想教育两个方面,很少从实践的角度去关注学生生活环境的德性影响因素,缺少这方面的调查研究,缺少对学生在生活环境中情感体验的理解,搞不清大学生德性发展过程中所有的因果关联,对大学生德性发展的许多问题判断不清,在理性上不能作出深入解释。面对这一不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必要以事实为依据,进一步认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应涉及的内容范围,确立大学生德性发展环境影响的事实基础、内涵、地位、作用等概念与理论,进行细致的理论研究,建立相关的作业平台,使大学生德性培养环境得到进一步完善。
2.引导德性环境的发展
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片面强调理性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强的说教化、理论化的色彩,不自觉地掩盖了学生德性品质变化的一些实际环节和复杂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德性培养理论与德性培养实践相脱离的弊端。在这种弊端影响下,有些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中得高分,但在课外生活环境中展示的德性品质却令人失望;此外,这种弊端也使学生长期搞不清德性教育的真实意义,感到形式化的东西很多。这种情况说明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分数上的高分,并不意味着产生了好的德性品质;二是生活环境既有很强的可感性,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检验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应通过各种生活环境来体现、检验。我们应充分看到德性环境影响内涵的丰富性,认识校内环境中所有人员对德性环境的参与性及其所蕴涵的巨大影响性,创建文明科学的校内环境和周边社会环境,把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同健康的环境影响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教育同校内外德性环境改善融合起来,发挥每个环境影响参与者的积极作用,使大学生的德性发展得到多方面的精神滋养。
第二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系统论基础
20世纪20年代,美籍奥地利人路·冯·贝塔朗菲(Ludin VonBertdlanfy,1901-1972)在理论生物学领域提出了“机体系统论”。
10余年后,他又把这一理论发展成为跨学科应用的“一般系统论”,成为现代系统论的开创者。贝塔朗菲系统理论的诞生,标志着人们对整个世界看法的根本改变。一般系统论的研究获得迅速发展,系统论方法日益渗透到科学的各个领域,并取得显着成效。
由于系统论揭示了物质世界相互联系的普遍特征,人们开始把系统范畴引入唯物辩证法,成为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范畴问题。
系统范畴把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思想具体化和深化了,这对传统的哲学范畴,如全局和局部、一般和个别、复杂和简单、内容和形式等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使之在内容上变得更加充实,在含义上获得新的更加精确的解释。我们把系统范畴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研究其改革、创新,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系统论的基本观点
系统论是指以一般系统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理论,也称一般系统论。一般系统是指相互间既区别又联系的部分结合起来能够达到目的的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每一个系统都是由许多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子系统构成的整体,每个子系统又都由各要素所构成,每个要素不单独具有性质和功能,系统中的诸多要素必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有机结合、和谐有序,才能使整个系统保持它的正常运转。由于系统论运用完整性、集中化、等级结构等概念,形成了适用于一切综合系统或子系统的模式、原则或规律,现已发展为包括一般系统、控制论、信息论、网络理论、对策论、系统数学等在内的综合理论,比较典型的有类比型系统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合学理论、参量型系统理论等。
由于事物是纷繁复杂的,因而事物的系统也是多种多样的,系统按不同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如可以把系统分成大型系统、中型系统、小型系统;自然系统、人工系统、控制系统、行为系统、因果系统;教育系统、工业系统、文化系统等。各种系统既有其特殊性,又有其共同性。系统具有一些共同性特征:
(一)系统的整体性
一般系统论认为,系统具有整体性。一个系统是一个由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是由各部分组成的,因而可以由各部分加以解释,但这种解释不是把部分简单相加,不是部分的线性组合,系统整体的秩序或组织超越于整体中孤立的各部分,它有自己的新性质。这就是贝塔朗非机体系统论的核心内容。系统整体性可以看成系统方法的一个主要原则,它要求人们在认识和改造系统对象时,从整体出发,注意认识、掌握和改造系统的整体特性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