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软件主要包括转换软件、翻译软件、通信软件以及EDI服务中心。①转换软件。交易双方的应用系统并不能直接识别EDI的数据,因此需要一种程序将EDI数据和应用系统连接起来,在发送方的系统中,转换软件将收集来自键盘的输入和用户原有计算机系统的文件,将之转换成平面文件,作为下一步翻译软件的输入。同样,在接收端,转换软件将从翻译软件接收过来的屏幕文件转换成用户计算机系统能够识别的文件。转换软件成为计算机用户的应用系统和EDI之间的一座桥梁。②翻译软件。在发送端,EDI翻译器将从转换软件传送过来的平面文件生成EDI标准报文,并保证其符合所有的标准语法规则。在接收端以同样的格式,EDI翻译器来检验输入数据流是否完整并且没有违反标准语法规则,并依据EDI标准将收到的EDI标准报文转换成平面文件并传送给转换软件,最终转换成应用程序能够辨认的文件。③通信软件。在EDI标准文件的外层加上信封,并将它发送到EDI服务中心的信箱,或是EDI服务中心将接收到的文件取回。
④EDI服务中心。EDI系统采用的是存储转发的通信方式,这时就需要由EDI服务中心来完成工作,EDI服务中心为每个加入的用户开设一个信箱。用户与自己贸易伙伴交换信息时,发送方只要把信息送入对方的信箱,接收方就可以从自己的信箱中接收信息。
3)EDI硬件
EDI信息主要是通过三种方式交换数据:直接连接(directlink)、VAN和Internet。
Internet‐EDI的形式使中小企业只需通过浏览器和Internet连接就可以执行EDI交换。
3.EDI的特点
经过20年的发展与完善,EDI作为一种全球性的具有巨大商业价值的电子化贸易手段和工具,具有以下特点:
(1)单证格式化
EDI传输的是企业间格式化的数据,如订单、报价单、发票等。这些信息都具有固定的格式与行业通用性。而信件、公函等非格式化的文件不属于EDI的处理范畴。
(2)报文标准化
EDI传输的报文符合国际标准或行业标准,这是计算机能自动处理的前提条件。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EDI标准是UN/EDIFACT(United Nations Rulesfor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for Administration,Commerceand Transport,联合国标准EDI规则适用于行政管理、商贸、交通运输)和ASCX.12(America Standards CommitteeX.12,美国标准化委员会第十二工作组)。
(3)处理自动化
EDI信息传递的路径是计算机到数据通信网络,再到商业伙伴的计算机,信息的最终用户是计算机应用系统,它自动处理传递来的信息。因此数据交换是机机、应用-应用,不需要人工干涉。
(4)软件结构化
EDI功能软件由五个模块组成:用户界面模块、内部EDP(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接口模块、报文生成与处理模块、标准报文格式转换模块与通信模块。这五个模块功能分明,结构清晰,形成了EDI较为成熟的商业化软件。
(5)运作规范化
EDI报文交换信息的方式有其深刻的商贸背景,EDI报文是目前商业化应用中最成熟、最有效、最规范的电子凭证之一,EDI单证报文具有法律效力已被普通接受。任何一个成熟、成功的EDI系统均有相应的规范化环境作基础(如EDI存证系统、商贸伙伴的协议、管理法规与相应的配套措施)。例如,联合国贸易法律委员会制定了《电子商务示范法》,国际海事委员会制定了《电子提单规则》,我国上海市制定了《上海市国际经贸电子数据交换管理规定》等。
4.EDI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EDI最初是由美国企业应用在企业间订货业务活动中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其后EDI的应用范围从订货业务向其他业务扩展,如POS销售信息传送业务、库存管理业务、发货/送货信息和支付信息的传送业务等。近年EDI在物流中广泛应用,被称为物流EDI。
所谓物流EDI,是指货主、承运业主以及其他相关的单位之间,通过EDI系统进行物流数据交换,并以此为基础实施物流作业活动的方法。物流EDI参与单位有发送货物业主(如生产厂家、贸易商、批发商、零售商等)、承运业主(如独立的物流承运企业等)、实际运送货物的交通运输企业(铁路企业、水运企业、航空企业、公路运输企业等)、协助单位(政府有关部门、金融企业等)和其他的物流相关单位(如仓库业者、专业报送业者等)。
这个物流模型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发送货物业主(如生产厂家)在接到订货后制定货物运送计划,并把运送货物的清单及运送时间安排等信息通过EDI发送给物流运输业主和接收货物业主(如零售),以便物流运输业主预先制定车辆调配计划和接收货物业主制定货物接收计划。
②发送货物业主依据客户订货的要求和货物运送计划下达发货指令、分拣配货、打印出物流条形码的货物标签,即SCM标签(Shipping Carton Marking)并贴在货物包装箱上,同时把运送货物品种、数量、包装等信息通过EDI发送给物流运输业主和接收货物业主,依据请示下达车辆调配指令。
③物流运输业主在向发货货物业主取运货物时,利用车载扫描读数仪读取货物标签的物流条形码,并与先前收到的货物运输数据进行核对,确认运送货物。
④物流运输业主在物流中心对货物进行整理、集装、做成送货清单并通过EDI向收货业主发送发货信息。在货物运送的同时进行货物跟踪管理,并在货物交纳给收货业主之后,通过EDI向发货物业主发送完成运送业务信息和运费请示信息。
⑤收货业主在货物到达时,用扫描读数仪读取货物标签的物流条形码,并与先前收到的货物运输数据进行核对、确认,开出收货发票,之后货物入库。同时通过EDI向物流运输业主和发送货物业主发送收货确认信息。
物流EDI的优点在于,供应链组成各方基于标准化的信息格式和处理方法通过EDI共同分享信息,提高流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应用传统的EDI成本较高,一是因为通过VAN进行通信的成本高,二是制定和满足EDI标准较为困难。但近年来,Internet的迅速普及,为物流信息活动提供了快速、简便、廉价的通信方式,所以,Internet将为企业实施物流EDI提供坚实的基础。
2.3.4 无线网络通信技术
根据国际上所采用的通信技术种类,可将无线传感器网络划分为无线广域网(WWAN)、无线城域网(WMAN)、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个域网(WPAN)、低速率无线个域网(LR‐WPAN)。以下对各类网络各自常见和常用的通信技术进行简单介绍。
1.无线广域网(WWAN)
无线广域网WWAN(Wireless WideArea Networks)主要是为了满足超出一个城市范围的信息交流和网际接入需求,让用户可以与在遥远地方的公众或私人网络建立无线连接。在无线广域网的通信中,一般要用到GSM、GPRS、CDMA和3G等通信技术。
(1)GSM
GSM是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s的缩写,意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是世界上应用的主要蜂窝系统之一。20世纪80年代,GSM开始兴起于欧洲,1991年在芬兰正式投入使用,到1997年底,已经在100多个国家实施运营。其发展之迅速,从实际意义上来讲已成为欧洲和亚洲的标准。到2004年,在全世界的183个国家已经建立了500多个GSM通信网络。GSM是基于窄带时分多址(TDMA)制式,允许在一个射频同时进行8组通话。GSM系统包括GSM900MHz、GSM1800MHz及GSM1900MHz等几个频段。由于GSM系统的容量是有限的,当网络用户过载时,就只能通过构建更多的网络设施来满足用户需求。但是GSM在其他方面性能优异,其除了提供标准化的列表和信令系统外,还提供了一些智能的业务,比如全球漫游功能等。
GSM系统具有通话质量高、通话死角少、稳定性强、不易受外界干扰、采用SIM卡而防盗能力佳、网络容量大、号码资源丰富、信息灵敏、设备功耗低等重要特点,因而直到现在,GSM在移动通信市场中仍然占有很大份额。
(2)GPRS
GPRS是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ystem)的缩写,是欧洲电信协会GSM系统中有关分组数据所规定的标准。GPRS是在现有的GSM网络上开通的一种新的分组数据传输技术,它和GSM一样采用TDMA方式传输语音,但是采用分组的方式传输数据。GPRS提供端到端的、广域的无线IP连接及高达115.2kbps的空中接口传输速率。
GPRS采用了分组交换技术,可实现若干移动用户同时共享一个无线信道或一个移动用户可使用多个无线信道。当用户进行数据传输时则占用信道,无数据传输时则把信道资源让出来,这样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无线频带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提供了灵活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正因如此,GPRS是按传输的数据量来收费的,即按流量收费,而不是按时间来计费的。
GPRS采用信道捆绑和增强数据速率改进来实现高速接入,它可以实现在一个载频或8个信道中捆绑,每个信道的传输速率为14.4kbps,在这种情况下,8个信道同时进行数据传输时,GPRS方式最高速率可达115.2kbps。如果GPRS通过数据速率改进,将每个信道的速率提高到48kbps,那么其速率高达384kbps,对于这样的高速率,可以完成更多的业务,比如网页浏览、收发电子邮件等。
GPRS还具有数据传输与语音传输可同时进行并自如切换等特点。总之,相对于原来GSM以拨号接入的电路数据传送方式,GPRS是分组交换技术,具有实时在线、高速传输、流量计费和自如切换等优点,它能全面提升移动数据通信服务。因而,GPRS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多媒体、交通工具的定位、电子商务、智能数据和语音、基于网络的多用户游戏等方面。
(3)CDMA
CDMA是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的缩写,全称为码分多址,它是在数字技术的分支——扩频通信技术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而成熟的无线通信技术。CDMA最早由美国高通公司研制出来并用于商业。CDMA研制出来时,正值GSM统领移动通信市场的时候,因此,几乎没有一个移动通信运营商敢使用它。最后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韩国政府致力于寻找发展本国电子制造业的机会,即使发现欧洲几乎已经垄断了GSM市场之后,还是果断地决定发展CDMA,CDMA从那时开始发展起来。
CDMA具有频谱利用率高、语音质量好、保密性强、掉话率低、电磁辐射小、系统容量大、覆盖广等优点。CDMA能有这么多优点,一方面是扩频通信系统所固有的,另一方面是因为CDMA采用了很多的技术。CDMA系统是由扩频、多址接入、蜂窝组网和频率复用等几种技术结合而成的,因此它具有抗干扰性好、抗信号路径衰落能力强、保密安全性高、同频率可在多个小区内重复使用,以及系统容量大的优点。CDMA系统采用码分多址技术,所有移动用户都占用相同带宽和频率,通过复用方式使得频谱利用率很高;CDMA系统采用软切换技术,这样就完全克服了硬切换所带来的容易掉话的缺点,使得掉话率降低;CDMA采用功率控制和可变速率声码器,使CDMA无线发射功耗低且语音质量好。
CDMA具有上述的技术优势,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接受,在近些年发展迅速。
目前CDMA在美国、韩国和日本等国家都占有很大一部分的市场,尤其在韩国,CDMA用户已达移动通信用户的60%,而且CDMA技术也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的技术基础。
(4)3G
3G(Third Generation)是国际电联ITU于2000年确定的,意为“第三代移动通信”,正式命名为IMT‐2000。3G的设计目标是在考虑与已有第二代系统的良好兼容性的基础上,提供比第二代系统更大的系统容量和更好的通信质量,而且要能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实现无缝漫游及为用户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及多媒体等在内的多种业务。因而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特征是可提供丰富多彩的移动多媒体业务,其传输速率在高速移动环境中支持144kbps,步行慢速移动环境中支持384kbps,静止状态下支持2Mb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