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词作于2006年11月。此词的填作,有一段缘起。一日,珂姐发了条短信过来,说她很喜欢“雅兴一来诗下酒,豪情一去剑赠人”一联,希望我能把它纳入整一首词作中。我粗略一看残句,气度不小,对仗也还工整,分明是一副七字联。但仔细一分析,便发现不仅对仗大有问题,这个豪情气魄也有不当之处,甚至是自相矛盾。因此,我就回给她说,诗句倒也不错,“诗下酒”这三个字,雅兴确实很高,但这只是上联;至于下联,“豪情一去”,那不就没有豪情了嘛;“剑赠人”,那自己又怎么办?这跟上联不是不和谐了,所以有问题。再说对仗,“一来”、“一去”,你以为很工整,其实是大笨伯。首先,对仗是忌讳上下联出现同一个字的;其次,对仗也讲究平仄,下联的“赠”字,本当用平声字,一个仄声字出现就很不和谐了。所以说,对仗也存在问题。
珂姐看了之后,便要我修改,然后再完篇。于是,我对下联稍作修改,结果动了三个字,本来“豪情一去”,我让它“豪情不灭”;本来剑要给别人,我现在让它仍旧跟随自己,把“赠”换为“随”。这样一改,原来雅兴、豪情之间的矛盾没有了,“随”这个平声字在音律上也很和谐,又避免了两个“一”这样的对仗大忌。尤其是“剑随人”,很有太白“剑客”、“游侠”的风味,与上联中的“诗下酒”统一了起来,共同刻画了一个鲜明的形象。改好后,珂姐一看,较为满意。
这一联是搞定了,但下面还要让它完篇,这又是个大问题。首先是诗歌体裁,这一工整的七字联一般最好是放到七律当中,当然有几个词牌也是符合要求的,既然珂姐指定填词,也就只好在词牌中选择了。当时,我粗略一想,词牌中能放七字联的,有“山花子”和“浣溪沙”。于是,我再让珂姐选择。她也不了解这两个词牌究竟有什么差异,随便选了个“山花子”。
体裁词牌是选好了,但真要完篇却也不容易。尤其是风格这一点,看过我的词的老师同学都知道,我还是属于婉约型的,豪言壮语的作品虽然也有几首,但终究少得可怜,所以要把“雅兴一来诗下酒,豪情不灭剑随人”这样的诗句和自己的风格并起轨来,确也是个挑战,尤其是这样豪迈的场景不好布置。有趣的是,那天,我的几位舍友去了合川钓鱼城游玩,说起了那里的风景气象。钓鱼城就是蒙古大汗蒙哥战死的地方,那儿高峡急湍,险关要隘,激壮异常;如今成为旅游景点,人文气象渐浓,文人在此吟诗作对,确也符合雅兴之致。
以此场景作为全词基底,倒也恰当。其时,我尚未真去过钓鱼城,但诗歌作为艺术,允许假设虚构这样的条件。于是,再三忖度,最终填作了此词。
两出新山染碧云,一绢浊浪赴天门。畅望鱼城飞气象,把金樽。雅兴一来诗下酒,豪情不灭剑随人。笑数平生多少梦,傲青春。
自释
两出新山染碧云,一绢浊浪赴天门——两座大山像春笋般拔地而起,清新翠绿的山峰上触云端,似乎把云气雾气都染成碧绿色的了;两山之间,一条大江奔腾不息,行色匆匆地赶赴远方的朝天门。
“天门”,朝天门,是嘉陵江汇入长江的入江口,也是重庆的一大景点。
这两句摘要描写了钓鱼城的所处环境,虽然压韵,但仍以对仗的形式出现。句中“染”字,用拟人手法,描绘出了峰入云端的壮美景象;“绢”字运用比喻,写出嘉陵江在两山的夹抱中修长绵远的态势;“浊”字体现江水湍急,行色匆匆,与“赴”字共同增强了钓鱼城的动感活力。
畅望鱼城飞气象,把金樽——主人公怀着畅快的心情,望那气象飞腾的钓鱼城;不时,他还举起酒杯,喝上一杯美酒。“畅望”句用“飞”字概括了钓鱼城的风貌。一个“飞”字既形容了钓鱼城飘然飞腾的气象风貌,也表现出了主人公内心的豪情雅意。外部的景象潇洒壮丽,人的心胸也会为之一阔。内心激越,有酒便更能助兴了,于是接上“把金樽”,这短短三字承上启下,带出了珂姐让我纳入篇的一联。
雅兴一来诗下酒,豪情不灭剑随人——雅兴一来之后,主人公诗兴大发,作出诗来,并用诗篇作为下酒的菜肴;他豪迈奔放的情致从来不曾消退,就像宝剑一直跟在身边一样。一杯酒,一首诗,以诗下酒,显示出了主人公的雅兴与不凡。古人以剑作为身份的标志,有剑随身,给人不一般的风范,如此一副游侠诗客的风貌便显现了出来。
笑数平生多少梦,傲青春——今后的人生中,还有许多美好的梦想要去实现,面对佳景,主人公笑着把这些梦想一一数计;同时,他将以年轻作为自身的骄傲。“傲青春”,也就是以青春为傲,所谓年轻就是资本,一切梦想都可以去追求。这两句抒发了青年人应有的向上风气,展现了积极的人生观。
自评
此词境界开阔,条理清晰,且展现了豪迈积极的人生观,应该说不失有可取之处。但是,此词作为一首他人要求之作,毕竟难免存在刻意、造作的弊端,因此抒情浅显,词境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