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的夹纻胎在一些中型墓出土的漆器中占有较大的比例。那时人们已普遍认识到了纻与漆相结合的牢固性。如《汉书·张释之传》记载,汉文帝视察自己的霸陵时说:“嗟乎!以北山石为椁,用伫絮漆其间,岂可动哉!”,“用伫絮斩陈滓”,把整个坟墓封固,就如同铜浇铁铸一样,盗墓者莫想动它分毫!这件事后来虽然没有实行,但它却说明纻与漆结合是非常牢固的。夹纻胎漆器除了牢固和轻巧之外,随气候变化失水或吸水的能力比木材小,很少会收缩和膨胀,不容易变形,更不会开裂,比木胎要好些。
三、汉代漆器的精美绝伦
汉代漆器制作分工的细化,促使汉代漆器工艺凭借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在样式、图案和色彩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色彩鲜艳,花纹优美,装饰精致,漆器工艺在汉代达到一个发展的巅峰。
汉代漆器色彩绚丽鲜明。漆器以红色为主调,继承楚漆器文化因素,一般以黑色为地,或在黑地外加红色作衬,艳丽的红与黑相配,强烈大方,光彩照人。汉代漆器纹饰色彩使用非常丰富,改变了战国以来色彩种类少的局面,除红、黑外,还发展到多彩,如青、黄、白、绿、灰、错金和银等色都具备,或用朱、青,或用朱、金,或用朱、灰绿彩绘作画,混合成千变万化的色彩。这些色漆主要是用丹沙、石黄、雄黄、红土和铅粉等矿物颜料与漆油调和而成。
汉代漆器图案纹饰也非常优美,绘制也比战国时期和秦代的漆器更为普遍。最常见的有云气纹、龙凤纹、几何纹(圆点、菱形、环形、方连变体)、动物纹、植物纹、狩猎纹、舞蹈纹以及反映道教和巫术信奉的思想与生活内容的羽人纹、人物故事纹等。花纹形象抽象化,线条曲折萦回,笔势活泼,富于变化。绘画布局日渐疏朗,画面盛行三分式布局,有的作四分式,构图繁缛而不紊,打破了战国时期较多规整几何图形的僵死格局,采用了极度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描绘漆器上的图案。图案更加写实,根据不同的器物,以粗率简练的线条或丰富复杂的构图表现,增强了人或动物的动感与力度,自然生动,线条流畅,展现了一个流动飞扬、变幻神奇的神话境界。
四、汉代漆器制作规模进一步扩大
汉代漆工艺在继承战国风格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产地分布也更广。《汉书·地理志》记载,当时以生产漆器著名的郡有蜀郡、广汉郡、河内郡、河南郡、颍川郡、南阳郡、济南郡以及泰山郡,其中,以四川的蜀郡(成都)和广汉郡为中心,设置有工官监造漆器。据《汉书·贡禹传》,只广汉郡一处每年为造金银饰漆器就设立了三工官,岁费5千万钱,耗去大量人力物力。另外,在广东、广西、湖南、湖北等地汉墓出土的漆器上发现烙有“蕃禺”、“布山”、“莒市”、“成市”、“市府”的印迹,说明这些地方的漆器生产也有一定规模。由此可见,汉代漆器的生产几乎遍及全国。
汉代的漆器生产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组织严谨,官中有护工卒史、丞、椽、令史等。制作漆器分工很细。从贵州镇、平坝出土的蜀郡、广汉郡工官制品上,已依次标出素工、髹工、上工、铜扣(或作铜耳)黄涂工、画工、工、清工、造工等工种,各工种各司其职。素工是制漆胎灰底的,髹工负责初步涂漆,上工则是进一步涂漆,铜耳黄涂工和铜扣黄涂工是在漆杯所镶铜耳和漆盘、漆壶等所镶铜箍上镀金的。画工是在器物上画花纹的。工的性质曾有许多争论,但以雕工的可能性为大,其任务不仅雕刻铭文或花纹,主要是在漆器上精心刮磨,使其产生光泽。清工是将制成的漆器加以修整、洗净,实际上是检验工。造工是工场主任,负责供应材料。在同一工场中,髹工人数最多,上工、黄涂工、画工次之,氵月工又次之,清工和造工人数最少,各仅1人。在年代较早的昭帝始元二年的漆器铭文中,工人只有髹工、画工,只是在成帝以后的漆器铭文中才增加了上工、黄涂工与清工。这说明到后来分工越来越细。同一个工匠,有时兼任2种以上的不同任务。这样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汉代漆技已普及于全国各地区。《史记·滑稽列传》中有关于“阴室”的记载,阴室是制漆的特殊专用房间,因为漆醇在阴湿环境下容易聚合成膜,干后又不容易裂纹,阴室的设置正是为此提供条件,故汉代漆器的质量又有更大提高。
五、汉代漆器多带有铭文
秦汉时期漆器上的铭文较战国有所发展,除了有简单的标号、符号外,还出现了制作时间、地点、详列官员及工匠名。这些铭方,为了解当时漆技操作过程提供了宝贵资料,弥补了史料记载的缺失。
1932年,朝鲜乐浪出土的汉代漆器铭文中详细记录了制作的时间、地点、分工、工官等,可据此研究当时的工官制。汉代宫廷多用漆器为饮食器皿。有些漆器上刻有“大官”、“汤官”等字样,系主管皇家膳食的官署所藏之器;书写“上林”字样的,则是上林苑宫观所用之物。据新莽时期的漆盘铭文,当时长乐宫中所用漆器,仅漆盘一种,即达数千件之多。贵族官僚家中亦崇尚使用漆器,往往在器上书写其封爵或姓氏,如“长沙王后家般(盘)”、“侯家”、“王氏牢”等作为标记,以示珍重。这些记载反映了正处于鼎盛时期漆器制造业的规模及生产状况。
知识小百科
买椟还珠的故事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楚人有卖其珠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这就是我们熟悉的买椟还珠的故事。这个成语在今天的意思,是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但实际情况是这样吗?
先来看看那个装珍珠的盒子吧!从现已出土的战国漆器来看,当时的衣柜、耳杯盒、酒器盒以及装化妆品的盒子,都是涂有美丽的漆画。故事中的郑人不买盒中所装的宝珠,而只买盒子,可见这个盒子珍贵美丽到了何种程度,其价值已远远大于所盛的宝珠。《韩非子》本意是要用这个故事说明“今世之谈也,皆道辩说文词之言,人主览其文而忘有用”,但同时恰好又说明了人们对于器物不但要求方便使用,还要求美观悦人,并且说明了人类的艺术创造高于自然的产品。珠是自然产品,总能买到,而像装珠的盒子这样美丽的艺术品却不是随处可以碰到买到的。难怪郑人要“买其椟而还其珠”了。文中还明确指出盒子是“楚人”制造创作的,绝非偶然,可见楚国的漆器艺术是很高超的。这个故事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在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开始普遍重视漆器的价值,漆器已得到社会的认可。
最大的漆器
历史最大的漆器,到底能做多大呢?我们现在已不是很清楚了。根据《唐书·武后本纪》记载:“垂拱四年(688年)作明堂,命怀义作大夹纻像。”《太平广记》记载:“周证圣元年,薛师名怀义,造功德堂一千尺,于明堂北。其中大像,高九百尺,鼻如千斛船,小指中容数十人并坐。夹紵以漆之。正月十五,起无遮大会于朝堂。……观者填城溢郭,士女云会。内载钱抛之,更相蹈藉,老少死者非一。至十六日……二更,功德堂火起,延及明堂,飞焰冲天,洛城光如昼日。其堂作仍未半,已高七十余尺。又延烧金银库,铁汁流液,平地尺余。人不知错入者,便即焦烂。其堂煨烬,尺木无遗。”
这段话什么意思呢?唐代,武后称帝的证圣元年,命薛怀义在明堂的北面建造一座千尺之高的功德堂。里面的大佛像为夹纻胎,有九百尺高,鼻子像大船,小指中能够并肩坐下几十个人。正月十五这天,要在堂前举行露天大斋会。……观看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使城内人满为患。大家纷纷进前抛钱,你推我挤,甚至踩死了老人和孩子……到十六的二更天,功德堂起火了,蔓延到明堂,火焰冲天,照得整个洛阳城如同白昼。功德堂刚建了一半,已经70多尺高。火势又蔓延到金银库,那些金银都化成水在流,平地都一尺来深。有的人误入其中,立刻就烧焦了。功德堂化作灰烬,一块木头也没剩下。
从文中可知,由于火灾,“鼻如千斛船,小指中容数十人并坐”的夹纻大像未能留传到现在,我们只能在脑海中去想像它的宏伟壮观。
从现在能看到的漆器中,不管是考古发掘出土的,还是传世的,最大的漆器是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漆外棺。外棺体积为3.2×2.1×2.19米,采用透雕、浮雕、圆雕等技法,彩绘色彩艳丽、对比强烈,用笔自然流畅,文饰有云纹、三角形纹等,尤其以龙纹变化复杂,最具特色。整体系铜框架里嵌厚木板构成,重7吨半。外棺的装饰并不华丽,但设计者十分细心:外棺一侧的下方,还开了一个门洞,有人猜测,这也许是为了让主人的灵魂能够自由出入。此外馆是我国迄今所见年代最早、结构最复杂、器形最大、体量最重,并与金工结合的一件特大型漆器。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