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资本运营
广电产业资本运营是将其所拥有的经营性资产,也包括和新闻业相关的广告、发行、印刷、节目制作、信息等,通过流动、兼并、重组、参股、控股、交易、转让、租赁等途径进行优化配置,扩张资本规模,实现其最大限度增值的一种经营管理方式。
资本运营是一个纵横交错的完整体系。从纵向看,资本运营是一个非常完整的过程,包括资本的筹集、运动、增值与分配,每一个环节必不可少,且环环相扣;从横向看,各种形态的资本都可以参与资本运营,如有形资本运营(如货币资本、实物资本、金融资本等)和无形资本运营(包括品牌资本运营、人力资本运营、知识产权资本运营、管理资本运营等)。
资本运营能力不足,制约了广播电视的产业化发展。
中国广播电视身份的特殊性决定其发展过程中资金来源的局限性。在“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下,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事业性资产与经营性资产界限不清,社会资本、外商资本入股受限。一方面是裹足前行的资金需求方;另一方面是跃跃欲试的资金提供者。可见,投资融资渠道不畅,市场准入门槛过高,能够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对中国广播电视业而言实属不易。到目前为止,我国广播电视业的上市公司仅有6家,融资数量有限,尚未形成规模,无法适应广播电视产业化发展现状。中国广播电视业按市场规律进行的资本运作实践还不够成熟,发展前景与增值空间巨大。
尝试资本运作是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化实践的坚实基础。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广播电视媒体,从其诞生之日起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就引入了民营资本,多元整合、规模运作、跨国发展、全球经营,从而迅速壮大起来。到2005年,美国控制了全球75%的电视节目生产和制作。毫无疑问,创造如此佳绩自然少不了资本运作的“功劳”。
5.管理创新与效益评价问题
(1)管理创新
管理是一切有组织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管理创新,主要包括管理观念、管理目标、管理机制的创新。
广播电视作为现代社会大众传播媒介,是以广播电视为载体传播精神产品的。一方面,要满足广播电视受众群体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节目、不同时间段的不同要求;另一方面,还要关注舆论导向、公益效应、收视率、有效收视率、经济效益。因此管理就成为广播电视产业化运作的控制手段。面对来自行业内外日趋激烈的竞争,与以往不同的是,广播电视产业化不但要管理,而且还要创新管理。
(2)效益评价
企业效益评价,是运用数理统计和运筹学原理,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作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
中国广播电视传媒既是事业,又是产业。我们在此重申这一点的意义在于,如果是事业,我们就要关注和评价其社会效益;如果是产业,我们既要关注和评价其社会效益,又要关注和评价其经济效益。两个效益并重是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化效益评价的关键点。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广播电视是政府的“喉舌”,重在宣传,意在完成任务,不考虑、不评价效益;在初涉市场实行“企业化管理”后,开始进行效益评价,这种评价更多停留在社会效果上,如收视率、市场份额等,往往不考虑或很少考虑经济效益;此外缺乏完整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构不尽合理、对评价结果不重视等。因此,中国广播电视传媒产业化迫切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以客观评价广播电视产业化效益。
二、中国广播电视传媒产业化发展对策建议
以广电产业化作为切入点,把中国广电传媒做大做强,已经成为我国传媒理论界、实践部门以及政府部门的共识,而究竟如何实现产业化则仍有待探究,尚无定论。下面针对我国广电产业化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谈几点对策建议。
(一)转变观念,实现体制机制创新
中国广播电视业具有产业属性已经是理论界和业界的共识,但在如何挖掘广播电视的产业功能、推动广播电视产业的加速发展上,还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通过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将广播电视业的产业属性落到实处。
1.产业体制创新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在重新划分三个产业时即把广播电视业定为第三产业。然而20多年过去了,我国广电业政事不分、政企不分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这也成为中国虽然已经组建了若干广电集团,却无法真正做大做强的重要原因。我国广电集团集管理者、宣传者与经营者的身份于一身,并不是真正的市场主体,当然也无法真正按照市场规则行事。因此,要推进广电产业的发展,必须进行产业体制创新,实现政事、政企分开,让管理者、宣传者、经营者各就其位、各司其职,使广电可经营部分经过剥离,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成为按照市场规则规范运作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现代企业。
2.流通体制创新
在渠道不再是稀缺资源之后,“内容为王”的观念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同,然而我国广电节目市场体系的不完善却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内容产业的发展。从目前来看,我国广电业流通体制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1)加强广电节目交易平台的建设
目前国内的电视节目交易平台主要有中国国际广播影视博览会、北京国际电视周、上海电视节、四川电视节、西部节目交易会、湖南金鹰艺术节等。但是,这些交易平台的电视节目交易情况并不理想,据不完全统计,各交易会达成的意向协议金额均在10亿元以下。而广播节目的交易平台则更为有限,每年只有一次节目交易会。交易会是集中交易广电节目的场所,能够大大降低交易成本,同时能够使市场信息得到充分表达,有利于交易各方更好地把握市场状况,而我国广电节目交易会的现状显然并不令人满意。因此,广电管理部门应该加大广电交易平台的建设力度,扩大各交易会的影响,从而降低整个行业的交易成本,促进整个产业的繁荣。
(2)促进公平的市场交易体系的形成
目前,民营节目制作公司无论在与有电视台背景的制片商的竞争中还是在与播出平台的交易中都明显处于劣势,这显然违反了市场公正和优胜劣汰的原则,不利于市场的繁荣。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通过一定制度安排对节目交易市场进行规范和调节,而引入分销商则成为构建公平的市场交易体系的重要环节。分销商的作用类似美国的电视节目“辛迪加”即节目发行商,它可以将所有的卖方集中在一起,共同面对买方。分销商独立于播出平台和制片商,依靠自己对节目的鉴赏能力、高超的谈判技巧和精心搭建的销售网络,购买有市场潜力节目的销售权,将节目的播出权销售给播出平台。分销商的存在有助于改变国内长期以来民营电视节目制作公司和电视台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削弱播出平台的强势地位,所有的卖方在分销商面前完全平等,交易价格完全取决于节目质量,而不以民营制作公司或国有电台、电视台的“出身”论英雄,从而促进公平的市场交易体系的形成。
(3)切实保护节目版权
版权保护是节目交易市场、衍生产品市场和广电节目音像制品市场得以存在的前提。没有版权的保护,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随意模仿原创的节目模式,随意翻录和播出其他电台、电视台播出的节目,随意制作和发行与节目内容有关的音像制品,这将使智力劳动成果完全得不到尊重和保护,导致节目版权拥有者蒙受巨大经济损失,影响他们对节目生产和传播领域进行投资的积极性,同时也会削弱制片商的创造力和再生产能力,从而影响整个节目市场的活力和繁荣。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版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政府和司法机关也在不断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但盗版侵权活动依然猖獗,著作权受到侵犯的情况仍然屡见不鲜,这跟我国广大民众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我国在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的同时,还应该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力度,使广大民众意识到使用盗版音像产品属于侵权行为,自觉抵制盗版产品,从而使盗版产品失去其生存的土壤。此外,还可以成立行业组织来对侵犯版权的行为进行监督和追究。总而言之,节目版权的保护在我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内部机制创新
产业的活力来自于其构成要素——企业的活力,因此,要提高广电产业的竞争力,需要增强广电企业的内部活力,而内部机制创新则是提升企业内部活力的重要途径。从我国广电企业目前的情况来看,亟须进行财务管理制度与人事制度改革。
(1)加强成本核算,建立现代财务管理制度
进行科学的成本核算是企业运营的题目中应有主要内容,本无需强调。然而,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广电行业的事业单位性质,造成了广电行业成本核算意识淡薄、成本管理方式老化等问题,至今尚未形成一套完整成熟的成本核算方法和成本管理制度,严重阻碍着广播电视产业化进程。因此,广电行业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成本核算,建立现代财务管理制度:
①树立现代成本核算意识
思想是行为的向导,只有广电人具备了现代成本核算意识,现代财务管理制度才可能真正在广电系统得以建立和贯彻。因此,从广电企业领导到节目制作部门再到财务工作人员都应该提高对现代成本核算重要性的思想认识,在工作中树立成本观念、效益意识,严格按照经济规律办事,通过成本控制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
②实行财务全过程控制机制
财务管理核心要义之一是控制,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与事后控制的全过程控制。事前控制包括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与财务预算。事中控制是指在节目制作过程中,对实际发生的耗费进行财务核算、财务监督的有效控制。要严格执行预算标准,及时纠正实际工作中的偏差行为,尽量使实际工作符合财务预算,并力求实现增收节支。事后控制是指对最终结果进行财务分析、考核与评价。通过对财务管理的全程控制,可以加强对投入产出的控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③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专业队伍
实现成本核算,建立现代财务管理机制,必须拥有一支具有良好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的财务管理队伍。要解决我国广电行业综合财务管理人才匮乏的问题,一方面,应该在高校中加大对既懂财务理论又了解广电行业特性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广电产业的财务管理输送新鲜血液;另一方面,应该加强对广电行业财务人员的在职培训,提高他们的财务理论水平,使他们能很好地将财务理论应用于广电行业的财务管理实践中去。
(2)建立科学的人才机制,为广电产业化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21世纪的全球化市场上,强者与弱者的差距归根结底是人的差距。一支高水平、能创新的人才队伍是组织竞争中的核心力量。而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则是保持组织中人才资源层出不穷、持续长久的有效措施。对于广电业来说,建立科学的人才机制,必须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①发展广电业职业经理人市场
企业高层领导是企业战略的制定者,其经营理念和知识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经营绩效。而我国广电机构由于其历史上的事业单位定位,主要领导往往由政府部门任命。这些领导干部一般对宣传工作具备较好的把握,而对市场运作规则则知之甚少,无法胜任带领整个组织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工作,同时他们的工作也没有受到有效的监督与约束,即使工作表现不佳也只是调任他处了事,并不会受到什么惩罚,这就大大增加了领导干部工作懈怠的可能性,降低了企业活力。通过发展广电业职业经理人市场,可以使优秀的管理人才在市场竞争的洗礼中实现优胜劣汰。只有那些真正出色的管理者才能脱颖而出,执掌广电企业的帅印,并时刻接受市场的检验。
②实行人才管理制度化
建立合理的人才考核、培养和激励机制,将人才管理纳入制度化的轨道。通过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从招聘环节,到月度、季度、年度评定,对拟招聘及已录用员工的表现进行全面的评价,确保企业拥有最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员工;通过多层次的人才培训体系,实现员工能力的逐步提升;通过人才激励机制,以物质与精神激励相结合,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公平竞争。
③塑造广电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具有无形性管理功能,这已为众多的管理实践所证实。企业文化用共同的理想、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等对人进行管理,发挥的是道德的力量、信念的力量和心理的力量。广电企业作为以传播文化为主要任务的企业,应该积极塑造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利用企业文化的力量,强化员工的归属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