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重围的辽东精骑,马不停蹄的向盖州卫撤退。
多铎气的不停的怒骂着,可这也没是没办法的事,多铎的镶蓝旗根本不是对手,被辽东精骑杀的大败,损失惨重,麾下多为步行的旗兵,旗丁根本追不上,眼睁睁的看着辽东精骑一溜烟的逃掉了。
要不是两红旗的铁骑追了上来,镶蓝旗估计会被辽东精骑杀光。
多铎毕竟年纪小,头一次领军出战就遭遇了如此惨败,心里的委屈顿时涌上心头,见到赶过来的代善,张口就哭道:“大哥,弟弟没用,让明狗跑了,弟弟请求责罚。”
代善哪里舍得责罚他,关心了几句,将多铎安抚下来,就立刻展开战时紧急会议,商议下一步怎么样。
此时多尔衮的镶白旗还没有赶到,只剩下两红旗,正白旗以及伤亡过半的镶蓝旗。
多铎哭的泣不成声,代善让他回去休息了,参加会议的除了岳托,塔拜,就只有两红旗几个牛录额真,备御参加了。
代善皱着眉头,一声不吭的盯着面前的军事地图,不知过了多久,才开口说道:“眼下,辽东明军逃向了盖州卫,恐怕东北军也知道我们来袭了,这一场仗怕是不好打啊,你们有什么想法尽管提出来。”
诸将纷纷面面相觑,却无一人吭声。
代善气的火冒三丈,可也没办法,多尔衮不在,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大清将领就是这样,论冲锋陷阵都猛着呢,论起动脑子来,一个比一个笨。
代善想了想,眼下也只能先试探性的进攻复州卫,看看东北军的反应,代善并没有跟东北军交过手,只知道东北军里有很多蒙古人,以为东北军就只是骑射厉害点罢了,不足为虑。
代善立刻下令:“传令大清诸将,明日开进复州卫,五个旗的人马轮番进攻复州卫,破城者赏千金!”
诸将闻言,皆喊‘喳!’唯独塔拜闭嘴不言,满脸无奈之色。
而此时,东北军的辽东水师马不停蹄的,一口气杀到了到了镇江堡,如今的镇江堡作为后金与高丽的枢纽站,一直都是后金的重点防御对象,这倒不是后金担心高丽来袭击,主要是为了屯兵,去抢劫高丽。
后金驻扎在镇江堡的人马,无一例外,全都是两黄旗的人马,这可是黄太吉的心腹,这些两黄旗的人,每一个月轮换一次,每次新来的后金鞑子都会跑到高丽境内‘打草谷。’
高丽民众真是苦不堪言,可也毫无办法不是,后金鞑子连大明王朝都不放在眼里,一个小小的高丽算是什么东西。
根据历史的走向,第二次宁远会战之后,黄太吉就命令多尔衮带着两白旗把高丽彻底打服了,高丽称之为:“丙子胡乱!”
丙子虏乱时,清军为了攻打明朝解除后顾之忧而发兵高丽的一场战争。
皇太极亲自统帅十万大军亲征高丽。清军渡江后,扬野战之长,舍坚城而不攻,长驱而南,仅仅十二天便抵达高丽京城下。
而在此时的京畿之内“上下惶惶,罔知所为,都城士大夫,扶老携幼,哭声载路”。
仁祖再次将王妃、王子和大臣妻子送往江华岛避难,自己则率领文武百官退守南汉山城等待各路勤王军的到来,同时派出崔鸣吉等人赴清营谈判,拖延时间。高丽请和书中写道“高丽国王谨上言于大清宽温仁圣皇帝:小邦获戾大国,自速兵祸,栖身孤城,危迫朝夕……如念蒙丁卯誓天之约,恤小邦生灵之命,容令小邦改图自新,则小邦之洗心从事,自今始矣。必欲穷兵,小邦理穷势极,以死自期而已”云云。
皇太极见高丽君臣求和之切,毫无斗志,乃对其迫降,下令清军包围南汉山城,伐木列栅,绕城驻守,山城内粮草断绝,不得不杀马充饥。各路勤王军队也被清军击败,高丽君臣只有坐困孤城。仁祖曾经爬到南汉山城的南门,看到城下清军黑压压一片,不禁长叹。清军在望月峰上升白旗书招降二字,又致书仁祖,令其出城投降。仁祖则复书“重围未解,帝怒方盛”,所以不能出城请降,“古人有城上拜天子者,盖以礼有不可废,而兵威亦可怕也……”。
见高丽方面还在纠缠于出城投降的细节,不耐烦的皇太极下令用火炮攻城,同时清军又攻占了江华岛,俘虏王妃、王子、宗室76人,消息传来,见大势已去,仁祖只好求和。
1637年正月三十日,仁祖率领群臣出南汉山城,徒步前往汉江东岸的三田浦清营拜见皇太极,伏地请罪。皇太极降旨赦之。双方筑坛盟誓,高丽去除明朝的年号,缴纳明朝所赐诰命敕印,奉清朝正朔,定时贡献,并送质子二人。
此外,高丽朝廷中主战最坚决的洪翼汉、尹集、吴达济三人被清军索要,在沈阳就义,号称“三学士”。
此役为高丽历史上著名的“丙子虏乱”。
后来,黄太吉称帝以后,以高丽“助南朝兵马侵伐我国”,“窝藏毛文龙”,“招我逃民偷我地方”,“先汗归天……无一人吊贺”四项罪名,对高丽再次宣战。
他命阿敏、济尔哈朗、岳托等人率军东征,阿敏率领三万余骑渡过鸭绿江,攻占义州,济尔哈朗则率领大军进攻毛文龙驻扎的铁山,毛文龙退居皮岛。阿敏认为皮岛隔海相望,没有水师,无法进攻,而义州则被后金轻易攻取,说明高丽防御力量很弱,足以取胜。因此,后金把进攻目标转为朝。阿敏率领大军南下,一面放兵四掠,一面以待高丽请和。
仁祖得到后金大军南下、定州失守的消息,惊恐万状,将后妃送到江华岛避难。
阿敏部将乘胜前进,先后攻占安州、平壤,至中和乃停止前进,驻营安扎。
此时仁祖也已逃往江华岛,并命使臣到后金营中投书求和。双方经过一个多月的谈判,高丽迫于后金的军事压力,基本上答应了后金提出的入质纳贡、去明朝年号、结盟宣、约为兄弟之国等要求,惟有永绝明朝一条不同意。最后阿敏让步,向高丽表示“不必强要”。
三月初三,仁祖率领群臣和后金代表南木太等八大臣在江华岛焚书盟誓。
虽然阿敏在盟誓上署名了,但是对高丽誓文不满意,便令八旗将士分兵掳掠三日,使朝鲜京畿道海边一带“尽成空壤”。随后后金撤军到平壤,奉皇太极命令不再后撤,扬言“大同江以西,不可复还”,又逼迫高丽签订了平壤誓约,在中江、会宁开市、索还后金逃人、追增贡物。这次入侵,在高丽历史上被称为“丁卯胡乱”或者“丁卯虏乱”。
丁卯胡乱之后,后金和高丽的兄弟关系并不和睦。后金军一退,高丽马上向明朝“疏奏被兵情节”。崇祯帝在答诏中对朝鲜被迫与后金媾和的行为表示谅解,同时表彰朝鲜“君臣大义,皎然日星”。
1629年,袁崇焕为议和诱杀桀骜不驯的毛文龙,为高丽除去一害,同时也为满清攻明和高丽扫除了后顾之忧,使登莱巡抚袁可立经营数年的登莱防务土崩瓦解。而在与后金的交往中,高丽多次表现出厌恶、不情愿的情绪。边境开市,被高丽以边地残破、百姓乏食为由一再拖延,定期交纳的贡物,高丽也找一切机会削减其数额。明朝孔有德自山东叛逃后金,皇太极命高丽助以粮饷,高丽非但拒绝,而且还帮助明朝追杀。皇太极一度对明朝采取和平攻势,要朝鲜从中调停,高丽看出后金求和之意不诚,加以辞拒双方关系日益僵化,终于酿成了又一场战争。
1628年,高丽依据与后金的协议,开市于中江。同年,因毛文龙被袁崇焕处决导致明军陷入混乱,皇太极计画趁机进攻明朝,向高丽徵调兵船。高丽仁祖故意拖延三日后才接见后金的使臣,并对他说:“明国犹吾父也。助人攻吾父之国,可乎?船殆不可藉也。”
1632年,皇太极派巴都礼、察哈喇等人前往高丽颁定贡额。仁祖仅同意贡献贡额的十分之一,推托说金银、牛角不是朝鲜的特产,拒绝献出。皇太极大为光火,于次年致书仁祖,责其减岁币额,并窃葠畜、匿逃人之罪,欲罢遣使,专互市。高丽索性拒绝同后金在会宁城的互市。此后又多次拒绝互市,并加筑京畿、黄海、平安三道白马等十二城,以加强对后金的防备。
1635年,皇太极攻察哈尔,林丹汗之子额哲献传国玉玺投降。皇太极准备称帝,遣使通报高丽。高丽将后金使臣囚禁,宣布不承认1627年的城下之盟。使者逃回后金,报告皇太极,皇太极大为光火,再次出兵高丽……
这只是历史上,后金对高丽比较大的作战,而后金八旗私下的交战不计其数,以至于,鸭绿江附近的高丽平民不得不往内地逃去,以至于高丽北部赤地千里,人烟稀少。
后金鞑子最喜劫掠,杀人撸物,不计其数,更有甚者,一支几百人的鞑子骑兵一路烧杀抢掠,一直杀到高丽京城才停下来,耀武扬威一番才离开,城内数万高丽步骑竟无一人敢出城溺战。
此时,镇江堡的后金鞑子根本毫无防备,他们平时也就是欺负欺负高丽人,更何况,这里是后金的腹地,不可能有明军过来,因此,整个镇江堡的防守形同虚设。
镇江堡的大门也四面大开,连个守卫都没有,城内却是喧闹不止,时不时的有几声女人的惨叫。
看来镇江堡的后金鞑子刚刚从高丽‘打完草谷’回来,正在享受胜利的‘果实’。
作为先锋官的安国斯亲自领着游骑兵的精锐,通过泅渡来到了镇江堡的岸边。
镇江堡说是一个堡,也不过是一个残破的城镇,距离岸边不过十来里的距离。
毫无防备的后金鞑子做梦也想不到明军能来,可人家明军真的打来了,而且出动的还是最厉害的大明东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