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宁从苏府回来,却又新生了些些感慨,在扬州生活了三年,终是要离别了。
其实,自她来到这个世界,在扬州城里的这三年,才是她真正在这个世界的开始。
因为来到这里之后,她遇到了友人,亲人,师长,是他们,让她渐渐明白了来到这个世界上她所存在的意义。
也是他们,让她重拾信心,开始对未来的一切有了方向,亦有了期望,所以,可以说,宋玉宁的人生,是从扬州城伊始的。
感慨着,她不禁叹了口气,又想起来了宋杰宁那个阳光的兄长来,于是便提笔写信,告诉他他们即将要离开扬州了。
其实,因宋远的缺是威远侯府帮着谋划的,再加上宋远肯定早已为家里去了信,说明了何时他们全家会离开扬州,去苏州赴任,所以宋杰宁肯定知晓他们近期快要离开的消息了,可宋玉宁还是想为他写一封信。
无关其他,只是这几年来的习惯,自宋杰宁离开以来,他们每个月都会互通一封书信。
倒也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需要写,多是些平日里的见闻和生活起居以及了解各自的学习状况之类,平常的不能再平常了。
可这对于两人来说,却是一次交流的好机会,也是他们增进情感的好时机。
两人经常会为对方写一封厚厚的信来讨论学问,或赞同对方的观点,或是用一篇长篇大论来反驳对方并陈述己方观点之类的。
在别人看来每个月千里迢迢地来做这种事可真是有点无聊的意味了。
可是作为本件事情的两个当事人来说,却乐此不疲,有时看到自己驳倒了对方或许当日会开心地多吃一碗饭。
或者有时发现自己的观点与对方竟是如此契合便不由拍掌大笑,深觉两人是为各自的知己。
而起初宋玉宁觉得虽然宋杰宁聪慧过人,但到底经历少,一些观点难免稍显稚嫩,而自己又有韩先生日常“磨炼”,自然多是自己胜利的时候。
然而慢慢的,宋杰宁学习地越来越刻苦,人又成长了不少,看问题的角度自然成熟了不少,经过这两年间的你来我往,更是进步斐然。
因此如今的他,锋芒毕露,与之或讨论或辩论,总让宋玉宁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因此,两人之间的关系也是越来越亲密,虽不需表达,却将对方放在自己心中重要的地方。
于宋玉宁而已,宋杰宁虽只是自己的堂兄,又大她许多岁,可她早已将他看作了对自己知之甚深的亲兄长一般,而宋杰宁亦然。
因此,尽管这次离开扬州之事宋杰宁可能早已知晓,但宋玉宁觉得自己还是有必要亲自对他说一声。
不关其他,只是像要出门的人为家里人报平安一样。
因此,她写好了信,又加上了自己为宋杰宁选的礼物,便去主院将这些东西交给沈氏,让他们在为侯府送信时能一块捎带上。
到了主院,她发觉最近为了交接忙的脚不沾地的宋远竟也在。
原来,经过这几天的忙碌,再加上苏大人和宋远极为熟悉,双方之间自然有默契,所以这些事情已经交接完了,倒比宋远想象的快了几日。
然而他的事情还并没有结束,此次离开前,还要在城里设宴,邀请平日里的同撩们聚一聚。
这聚会嘛,一来是辞行的聚会,二来也算是对当地同僚们在自己工作之时的鼎力支持,算是答谢宴,而若是闹过矛盾的人,也会在这一天和解,毕竟日后都不在一起工作了,一方都要走了,因为工作有的矛盾也就不必要了。
所以,这种宴会在这个时代一般都会有。
而宋远此时正和沈氏商量着宴会的各种事宜。
宋远在核查要邀请的官员朋友都有哪些以及有些人平日里都有哪些忌讳。
而沈氏则是在选择宴会的地址和当日要定的酒席以及菜品。
两人分工明确,不一会儿便定下来各项事宜。
然而这只是自家要办的宴会,除此之外,官员们也会办一场宴会为宋远送行。
再贺他高升,或者在和大家在一起交流交流感情或者说一说日后多多关照之类的。
总之,这些事情看似繁琐,却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想要离开扬州,至少还得好几天。
因着这个,收拾行李家当的事情沈氏倒也不是很急了。
这几日留心着,将丫鬟下人们都筛查一遍,愿意跟着走的就一起走,不愿意走的或者本身就是扬州人士打算留在家乡的就赐金放还。
再加上这几年在这里购置的铺子田产之类的,最好是多数折现带走比较好,毕竟日后走了打理不便,日子久了怕是下面人要生事。
于是沈氏便做主将大部分田产铺子都抛了出去,只留下几个铺面不大却人员都比较可信的铺子撑场面。
而奴仆们就更好办了,那时从京中离开,因着去的是蜀地,道路难行又是去上任的,时间耽搁不得,本就没有带多少人手,而带的都是极为可靠的,因此这些人是要依旧带着的。
而后面添置的一些,也是因为两个孩子大了,身边需要人手,所以才添置的。
只需问一声,去或者不去皆可,不愿去也无事,本就是要削减人手,因此,不去的人便给了身契,在贴补一点作为多年来付出的奖励,也算是全了主仆情意。
两个人商量着这些事情,宋玉宁一听这些倒也没什么可以帮忙的,便和外面伺候的说了一声,把东西留下,没有打扰他们二人,打算回住处。
听父母说要裁人,宋玉宁突然灵机一动,一边思索着,一边回了自己的院子。
刚坐下,她便叫了自己的大丫鬟柳枝进来,柳枝并不是扬州人,却也不是宋远夫妇从京里带出来的。
她本是蜀地人,因沈氏为照顾宋玉宁而购买奴仆时买的,当时看她瘦瘦小小,一看就是经常饿着的,可人却十分干净整洁,一双眼睛也颇为有灵气,沈氏一眼就相中她了。
后来,果然不失所望,她人聪慧,又事事处理的妥当,自从来宋玉宁身边,几乎没犯过什么错,一帮小丫头更是对她服服帖帖。
而如今她已经十六岁了,也到了快配人的年纪了,因此宋玉宁想着不知她是否愿意留下来还是将身契放出去自由嫁人。
因此她打算将她叫来问一问,总之,她们一起呆了很多年,她也是由衷地希望这个懂事又体贴的姑娘未来能更好的。
因此,她计划着若是柳枝想出去了,就将她的身契给她,除了沈氏给的贴补,她自己再另出一份,算是给她的嫁妆,也是全了多年的情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