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33900000016

第16章 把握当下—做好在职的每一天(1)

1%的事也要投入100%的热情

常有人形容公司职员有所谓的“三天”、“三个月”和“三年”这三个关卡。也就是说,上班三天,便会心想:“原来公司不过如此!”原本的幻想在此时几乎烟消云散。三个月时,对公司的状况与人事都已熟悉,被交付的工作也大概都可以应付,便开始进入东嫌西嫌的批评阶段。从上司说话的态度到办公室的布置,每—件事都有能挑出毛病的地方。经过三年之后,差不多也可以独当一面了,如果这时还觉得工作不适合自己,那么大可以一走了之。

从以上三个“关卡”可以看出,一般员工在经过最初的摸爬滚打之后,最容易产生消极的思想,认为自己这辈子已经步入一个既定的轨道,不再有种种年轻的冲动与欲望,只要安分守己、按部就班地走下去就可以了。然而这种斗志与激情的消失是最可怕的,它意味着人已习惯了自甘平庸与沉沦。不需全力以赴就可胜任工作时,人就容易流于傲慢,对别人的劝告也嗤之以鼻。这样的工作态度是相当危险的,如果缺乏那份热情与目标,就如同帆船失去风力一般,只会离成功愈来愈远。所以我们应该经常保持最初的那份执著与热情,并时时检讨自己,修正方向。

对于职场人士来说,热情就如同生命。凭借热情,我们可以释放出潜在的巨大能量,发展出一种坚强的个性;凭借热情,我们可以把枯燥乏味的工作变得生动有趣,使自己充满活力,培养自己对事业的狂热追求;凭借热情,我们可以感染周围的同事,让他们理解我们、支持我们,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凭借热情,我们更可以获得老板的提拔和重用,赢得宝贵的成长和发展的机会。

一个晴朗的下午,美国作家威·莱·菲尔普斯去逛纽约的第五大道,突然想起来自己的袜子划破了,需要买一双短袜。至于买一双什么样的,作家觉得那是无关紧要的。他看到第一家袜子店,就走了进去。一个年纪不到17岁的少年店员,迎面向他走来询问道:“先生,您要什么?”

“我想买双短袜。”作家看到这位少年眼睛闪着光芒,话语里含着激情。“您是否知道您来到的是世界上最好的袜店?”作家一愣,发觉自己从来就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因为他仅仅需求一双短袜,走进这家商店纯粹就是一种偶然。

很快少年麻利地从货架上拖下几只包装不同的盒子,并快速地把里面的袜子一一打开,展现在作家的面前,让他鉴赏。“等等,小伙子,我只要买一双!”作家有意提醒他。“这我知道,”少年说,“不过,我想让您看看这些袜子有多美,多漂亮,真是好看极了!”

少年的脸上洋溢着庄严和神圣的狂喜,像是在向作家启示他所信奉的宗教玄理。作家立刻激起了对这个少年的兴趣,把买袜子的事情抛于脑后。作家略微犹豫一下,然后对那个少年说:“我的朋友,如果你能一直保持这样的热情,如果这份热情不只是因为你感到惊奇,或因为得到一个新的工作——如果你能天天如此,把这种热情保持下去,不到10年,你会成为美国短袜大王。”

普通员工对工作的热情可以改变自己的人生。的确,拿出100%的热情来对待1%的事情,而不去计较事情是多么的“微不足道”,你就会懂得,原来每天平凡的生活竟然是如此的充实和美好。

弗兰克·帕特在做人寿保险推销工作之初,业绩平平。这时卡耐基先生的一句话点醒了他,卡耐基说:“弗兰克·帕特先生,你毫无生气的言谈怎么能使大家感兴趣呢?”于是,他决定以自己最大的激情来做推销员的工作。

有一天,弗兰克进了一个店铺,怀着极大的热情试图说服店铺的主人买保险。店主人大概从未遇到过如此热情的推销员,只见他挺直了身子,睁大眼睛,一直听弗兰克把话说完,而且最终没有拒绝弗兰克的推销,买了一份保险。从那天起,弗兰克的推销工作才真正开始。“我认为激情是决定我成功的最关键的因素。我以前也曾被人骂成是懒惰的家伙,但自从我决定以超强的激情来对待自己的职业时,事情开始有了变化。”弗兰克·帕特深有感触地说,“在12年的推销生涯中,我目睹了许多推销员靠激情成倍地增加收入,同样也目睹了更多人由于缺少激情而一事无成。”

弗兰克·帕特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与其说取决于他的才能,不如说取决于他的激情。凭借激情,他在烈日当空的酷热中超常发挥;凭借激情,他感染了成千上万的陌生人,使他们成为他的客户。

热情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它是自信与自尊的源泉!热情潜在的价值往往超越金钱,热情还是行动的信仰,有了这种信仰就能战胜许许多多的困难……如果你失去了激情,那么你永远不可能在职场中立足和成长,永远是离高薪最远的员工之一。要想获得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奖赏,你必须像最伟大的开拓者一样,拥有将梦想转化为现实的激情。

培养专注力,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有人把专注力界定为这样,就是把意识集中在某个特定的欲望上的行为,并要一直集中到已经找出实现这一欲望的方法,并且成功地将之付诸实际行动。

培养精神上的专注力能够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将“不可能”变为“可能”。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终生在哲学的矿藏中掘进,终成大师。他的体会非常实在:“一个志在有大成就的人,他必须……知道限制自己。反之,那些什么事情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终归于失败。他必须专注于一事,而不可分散他的精力于多方面。”歌德也曾这样劝告他的学生:“一个人不能骑两匹马,骑上这匹,就要丢掉那匹,聪明人会把凡是分散精力的要求置之度外,只专心致志地去学一门,学一门就要把它学好。”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是成长的必要条件。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只有当他全神贯注于某件事时,他才会在这方面取得成绩,才有可能不断向自己的极限挑战。

一个成功的经营者曾经说过:“如果你能专注地制作好一枚针,应该比你制造出粗陋的蒸汽机赚到的钱更多。”对一个领域百分之百地精通,要比对100个领域各精通百分之一强得多。面对外界的干扰,你的抗御力决定了你成功的几率;抗御力越强,你成功的几率就越大。正所谓:“不是聚焦的太阳不能燃烧。”凡大学者、科学家取得的成就,无一不是“聚焦”的功劳。从古至今,只要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都是心无二志、专注勤勉的人。专注是通往成功路上的敲门砖,我们在追求成功、实现理想的道路上,必须学会舍弃一些东西,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无谓的精力浪费,从而更能集中才智,将一件事情做大、做精、做强。

“人能一其心,何不知之有哉?”意思是,人如果能够专心致志,那么什么事情办不到呢?聪明的人懂得专注的重要性,他们做事的时候,能够沉得住气,坚决不让自己的精力分散开来。只有这样,才能坚持于一件事而最终取得成功。

那么如何才能培养自己的专注力呢?以下有5个建议:

1.要做到不脱离主要目标

著名的成功学大师卡耐基建议:在行动时我们要分清目标的轻重缓急,如果随意地胡乱瞎抓一气,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是“劳而无功”;在执行过程中要善于把握事情关键,不能不分主次,甚至把力气都使用到次要方面,导致总目标的偏离,这样,付出的代价再多也无济于事;目标的调整应当谨慎、可行。一般情况下,在目标的修正上只能做些微调,而不能彻底改变,偏离目标的抉择,导致的损失无疑是十分惨重的。

2.要学会集中精神

高级神经活动研究专家芬克博士说:注意力这种心理现象,是由大脑皮质活动的重要规律之一——“神经过程的诱导律”所支配的。人在做某一件事时,大脑皮质的某一区域就会发生一种兴奋过程,其他相邻的区域则相应发生一种抑制过程。这样,一个兴奋,一个抑制,就构成了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如果一名职场人士在工作的过程中神不守舍,就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将工作搞得一团糟。

3.一次只能做一件事

凡是卓有成就的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很注意地精力用在做一件事情上。著名的效率提升大师博恩·崔西有一个著名的论断:“一次做好一件事的人比同时涉猎多个领域的人要好得多”。富兰克林将自己一生的成就归功于“在一定时期内不遗余力地做一件事”这一信条的实践。

4.为自己工作制定一套程序

加州口腔医生艾尔每天都在同一时间起床,开车走同一路线上班,把车停在同一个停车位。他穿外科手术服时总是先穿上衣,再穿裤子;总是先洗右手,再洗左手;检视病人时总是站在同一个位置。这并不是什么迷信。他按照习惯行事,能够有条不紊地专注状态。芝加哥大学人类学教授哈利·齐克仁米哈勒认为:“这就好像比赛前的运动员或主持典礼的牧师,习惯性的行为能使人较易全神贯注于眼前的挑战。习惯性的活动使人把精神重新集中起来。”你也可以为任何工作制订一套行事程序。

假如你不太喜欢手头的工作,不妨为自己建立一个工作顺序:先给自己泡杯茶,然后清理书桌,把笔放在左边,计算机、电话在右边,最后开始做自己的工作。天天如此,要不了多久,你就能在做守这些程序后自然而然地进入全神贯注的状态,并且全力以赴地工作了。

同类推荐
  • 你可以,爱

    你可以,爱

    想要在生活中获得快乐和自在,不能够没有爱,爱是一切幸福的门槛,也是幸福大道上的铺路石。但是要学会爱,不是件容易的事,还好,我们有了一行禅师。\r一行禅师以他惯有的温柔力量,用经验和故事告诉我们,佛法中所提出的“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教法,是通往爱的最佳捷径。禅师以正念、顶礼、说爱语、观想等方式来修行四无量心,详细且实用的步骤,可以当下运用,进而开发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真正的爱能理解他人,帮助他人;能接纳完美与不完美,并有强大的内心力量,可以不执著;真爱甚至可以疗愈一切身心的疾苦。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
  • 女人明白要趁早之米字路口问答

    女人明白要趁早之米字路口问答

    很多人不但实现了十年前的梦想,还实现了毕生的终极梦想。真的,只有死的时候,才有资格说你的梦想是否破灭了。热血要浇灌在最理性的种子上,才能开花结果。钱通常帮助我们构建了梦想,是缔造梦想的重要工具,但一定不是梦想本身。运气应该是天赋和努力条件俱足时候才会得到的馅饼。人们一直在试图为福祸和功名利禄找答案,其实答案的大部分始终在自己身上。做一回人的意义,就是在随机而有限的生命里,在那些无能为力中,做过最大化的抗争吧。熬过冬天,熬过所有的草木都发芽,熬到情绪平复,熬过隐忍的每一天,直到再一次看见希望的光。
  • 学会处世学会生活

    学会处世学会生活

    学会处世学会生活》内容简介:做人与做事都离不开方圆之道,所谓“方”,即表现于外在的性格和方法:所谓“内”,即深积于心中的气度和态度,古人常说“内方外圆”,正是说出了此中道理。显然,这种内外结合之道,是做人与做理的大智慧、大学问,非一般小打小闹之人生游戏。
  • 我们总是忘了,放弃才会获得

    我们总是忘了,放弃才会获得

    人世间,勇于放弃是大智者所为,是大智若愚的一种生存智慧。古今中外,凡是成就伟业之人都深谙放弃的重要性。放弃不是软弱无能的表现,而是养精蓄锐等待时机成熟,一时的忍气吞声是为了以后的锦绣前程。人的一生都是在不经意间进行选择与放弃。面对选择,我们难免举棋不定,踌躇万分。此时不妨学学放弃的策略:以退为进,进退自如,以守为攻,攻守结合,如此这般我们方能在沧海横流中立于不败之地。
  • 场面话就应该这样说

    场面话就应该这样说

    场面话究竟有多重要,场面话是否真的能为你打开一个崭新的天地?不妨思考一下,生活中,免不了要与陌生人打交道,那么,怎么才能让人一下子接受你,不踩对方的雷区呢?你需要场面话。在试图说服别人,使人接受意见或者改变观点时,你必须懂得运用场面话。
热门推荐
  • 梨花醉冢

    梨花醉冢

    如梦般的繁花岁月在记忆中余意不绝。记得那晚你亲手煮的梨花酿,配得上这一世浮沉,缤纷了岁月,映醉了生命,却唯独不见你泪影中欣然的世界。有时我曾深深地认为我们二人之间没必要处在这样的处境中,可是,现在又是为何呢?
  • 三秋之秋

    三秋之秋

    作为某小众服装品牌的模特,虞欣欣有一个相恋五年的男友,名为陆时年。他说:“相信终将与你旷日持久,才敢说一句来日方长。”他说:“海底月是天上月,眼前人是心上人。”她说:“惊觉相思不露,原只因已入骨。”她说:“因为爱一个人,所以会无条件的相信他。”就算是面临异地恋,面临学妹的各种关切,面临老板狂热的追求,他们眼中只有彼此。甜宠文。(有些小部分情节为作者本人真实经历,并非所有情节!)
  • 邪道至圣

    邪道至圣

    无始难界,群雄逐鹿。天光现,豪杰尽出,江湖浪荡。争天命,夺地脉,抢时运,魂修空灵武境。没有绝对的强者,有的是数不尽的功法秘宝。
  • 豪门孤女

    豪门孤女

    人人都说她活不过十六岁,但是她却顽强的活了下来过去,她一无所有,善良软弱受尽欺侮现在,她拥有一切,独独将心卖给了撒旦她不懂得爱,因为她的世界从来就没有爱她为复仇而来,为母亲,为她唯一的朋友……温柔如邻家大哥般的医生苏芫默默守护的PUB老板上官青迎身份成迷却似乎无所不能的保镖季云冷酷却却深情的金牌律师武靖楠冰封二十年的心,谁才是她最后的救赎……忘亲们多多支持,多砸票票,互相交流~~PS:问卷调查别忘了为你喜欢的男猪脚投上珍贵的一票哦(可多选)
  • 唏嘘

    唏嘘

    “我们觉得在我们的眼里都已含着两泡泪,我们几乎都唏嘘起来了。”
  • EXO雾里看花

    EXO雾里看花

    她知道,那不可能。但当她竭尽全力,精疲力尽时,突然出现的转机让她再次看到光明。但为什么?当得到自己想要的时,才发现这并不符合她的野心。她想要更强,让身边的人过得更好.....当她想放弃时,是友谊和亲情撑起了她......
  • tfboys之男神LOVE

    tfboys之男神LOVE

    本人第一次写小说一本关于男神与爱恋的故事
  • 次元观测者

    次元观测者

    真名:“那个混球又逃婚了!”嘘界捂着脸:“好像是这样,我这就去抓回来!”—————与此同时—————月夜见看着背后追杀过来不可知名,有不可语形态的怪物大骂道:“我就知道会这样!”这个是一个穿梭者的个个世界穿梭的故事目前为:1不可以说的世界(看的懂内容,知道出自哪里人在书评上留言哦!不知道的人就当是奇遇)2罪恶王冠3暗示教室
  • 随意妄想就能改变世界吗

    随意妄想就能改变世界吗

    吃的随意,穿的随意,住的随意,整个人都充满了随意,他对任何事也都表示:“随意就好!”。但唯独对妄想这件事,他愿意花费大量脑细胞。“妄想改变周遭”的他,真的能成功吗?
  • 回到过去之张凡梦想

    回到过去之张凡梦想

    张凡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年人,他渴望回到过去,突然在他回家时,一切都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