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理想宣言(2)
“当然,我们也不能说,为了公平就把天下的土地、财产拿来平分,那样会鼓励那些好吃懒做者,他们满脑子都会想着如何去闹事,如何去占大家的便宜。怎么解决这个问题,首先的前提是让人人有饭吃,你就是一个游手好闲整天不干活的人也给你一口饭吃,但是,勤劳的人可能在吃肉,你只能求一个不饿死不冻死。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官府要通过皇粮国税来调剂社会资源,由官府对社会资源重新分配。”
说到这里,孟良顿了一下,他知道在场的很多人包括孔明他们对这社会资源的新名词不一定了解,又解释道:“比如官府,官府是干什么的,不仅仅是行使权力,更重要的是做好服务。官府的服务在哪里?引导大家去做有益于社会稳定的事,劝农桑、薄赋敛、息干戈、禁淫巧、省力役,同样,赈灾济贫,维护社会秩序,教化百姓等等,这也是官府的职责。官府要有效的使用这些职责,手中必须要有一定的财力,这财力并不是官府所有,这是大家共同拥有的,所以叫社会资源。这是我们构想的有利于大多数老百姓的社会模式,但是,以赵栾为首的豪强们认为我们的这种模式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他们千方百计加以阻挠,甚至采用了突然袭击这种卑劣的手段,想彻底消灭我们。赵二春将军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英勇献身的。”
“赵二春将军他是一名军人,他在最危急的关头,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他带领手下的四百多勇士勇敢的站出来与几十倍与自己的敌人进行搏斗。这四百多将士没有一个向敌人投降的,没有一个苟且偷生的,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一种英雄主义的精神,他们用他们实际行动在我们心里树立起了一座丰碑。忠诚勇敢、不怕牺牲、团结兄弟、永不背叛。这十六个字便是他们用鲜血刻在丰碑上的碑文。”
“今后我们的事业还将进行下去,还会有人会牺牲。我曾经在凤翔城誓师大会上说过,人总是要死的,只要他是为大众利益而死,那他的死就重于泰山;如果他为个人利益而死,那他的死便轻于鸿毛。我们将来如果战死沙场,因为我们是为劳苦大众利益而死的,我们必将重于泰山。为了我们的理想,我们将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赵二春将军永垂不朽!”
操场上想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李通号令:“全体将士,向赵二春将军的雕像致军礼,请校长孟良揭幕。”
仪式完毕后,孔明等人劝孟良就在彭城养伤,待伤好之后再继续去留县巡视。孟良想了一想,说:“这样吧,我先去凤翔城,将凤翔城的事情安顿好,特别是要抽调一批熟练的工匠前往九里山接管阙宣的产业,如此,我们部队的装备进度可大大提高。也顺便把你的事情了结一下,待凤翔城的事情完成之后再去留县。你按照我们拟定的人事安排尽快通知大家各就各位。任峻也通知他到彭城上任,我去留县的时候自会让人通知他前往。”
孔明他们答应着去了。
孟良、史涣带着人回到凤翔城,万三儿却不在家。万虎说:“她和万晴去下邳了,她们准备在下邳开一家酒店,名字都想好了,凤翔城大酒店。还说这规模要超过徐州所有的酒店,两人把积蓄全搭进去了,还在她父亲那儿借贷了一部分,这两丫头可真敢干啊。”
孟良微微有些失望,好长时间没见到三儿了。
他请万虎坐下,对他说:“万虎,你是凤翔城的元老级的人物,凤翔城有今天的繁荣你功不可没。这次刺史府的人选我们暂时没安排你,这主要是基于两个考虑,一,局势还没有完全稳定,我们在徐州的根基还不牢固,大部分人的家属都留在凤翔城,这里至关重要,再不可发生凤翔城沦陷的事情,这里交到别人手里我不放心。其二,下一步还会继续改革我们的政事机构。我准备在局势稳定之后设立一个民意会的机构,这个民意会由各行各业选出的代表产生,包括军人、官吏、农民、工人、商人、教书先生等等。今后刺史府的重大决策都得拿到民意会上听取代表们的意见。如果代表们不同意,这决策便不能够发布。这是一种监督、立法的机构,非常重要,它可以保证官府的决策代表着大多数人的意见。这个民意会的会长我准备请你出任,你是凤翔城的创始人之一,德高望重,是比较合适的人选。”
万虎习惯的将一只手在腿上搓了搓,说:“这么大的责任,我能行吗?”
“当然可以,你们就是召集人开会,把大家的意见归纳总结,对政令进行修改补充,再投票对政令是否通过进行表决。以后发展起来了,运作正常了,包括我们的任职都要通过你们来选举呢。”
孟良已经准备借鉴后世的议会制度,但,考虑到现实情况,不能一步到位,大家还不具备这种意识,只能先设立民意会,在重大决策时听取来自民间的意见。同时,这些代表也起到了宣传政策的作用。
孟良的一番解释,让万虎有些明白了。他感到很新鲜,这个孟良总是搞出一些别人想不到的事。
万虎说:“行,听你的没错。我去叫韩先生他们过来吧?”
“不用,反正万三儿不在家,我去商校吃住吧,正好看看孩子们学习情况。一会儿我自己去找他们。史涣,你也不用跟着了,自己回家休息吧,有事我会找你的。在凤翔城安全再得不到保障,那是我运气太差了。”
万虎也说:“放心吧,进入凤翔城都不得佩戴武器,少数几个人持有武器都造册登记的,这点我们丝毫不敢大意。”
史涣点点头,把部队安顿好,回家去了。
孟良独自一人沿着山路往商校而去。
吕方商校是新建的,这里原来是采石场,大石块被运去修筑关隘,在半山腰的地方形成了一大块平地。黄月英看中了这里,这里取材方便,而且视野开阔,紧挨着商校边上还有一片树林,正是读书散步的好地方。她便雇人沿着这块平地四周盖起了三排平房,中间做操场,生活区、教学区都放在一起。
孟良走到校门口的时候,两个半大的孩子手持铁枪,一左一右笔直的站在校门口。见孟良来到,便问:“你找谁?请来这里登记一下。”
孟良问:“你们是这里的学生还是专门负责站岗的?”
那卫兵答道:“我们是学生,今天轮到我们俩执勤。校纪规定,闲杂人等不得进入校区。你要是没事闲逛,就请离开。”
孟良故意逗他:“我就看看,你这学校有什么保密的,不就是一些桌椅吗,又没什么好偷的。还登记什么啊”
一孩子用警惕的眼光看着他,用稚嫩的声音喝道:“不找人你就快走,不然,我叫人了。”
孟良呵呵笑道:“你看我像坏人吗?你叫人吧,反正你们俩又打不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