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皇权与治权之争
史涣一边接话:“郯城城防坚固,兵精粮足,纪灵要想迅速拿下郯城恐怕没那么容易,只要秦地、李康不犯错误,不贸然出击,郯城应该可以支撑半个月以上。”
孟良点头:“李康沉稳、经验丰富,秦地智多计广,外加陈容组织能力极强,一时半会,郯城应该无恙。我估计,按照纪灵的此番动作来判断,很可能他在郯城附近给我们扎下了一个大口袋,等着我们前去上钩的。庞信,拿地图来,我们研究一番。”
庞信在地上铺上地图,一干人都围着地图看了起来。
赵云手指着郯城附近的马陵山说道:“既然纪灵用了围城打援这一招,想等我们前去救援,在路上设伏。不如我们将计就计,秘密潜入马陵山一带,利用这里的丘陵地形,袭扰纪灵的粮道,让他得不到有效补充,如此,也可减轻郯城的压力。”
孟良拍拍他的肩膀,说道:“正合我意,我们在庞涓沟以步兵设伏,派骑兵在南边虚晃一枪,引敌前来,定可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众将皆深以为然。
这时,庞信又匆匆过来,递给孟良一个纸条,孟良打开一看,上面写着:“三公联名弹劾孟相,指责其战略失误,造成袁术军大肆屠杀,东海郡半数以上的县城沦陷。皇帝已准三公的弹劾,急传孟良回下邳述职。”
孟良一时愣住了,三公确实具备弹劾权,这是当时皇权与治权分离时明确规定的,没想到他们用起来却是如此的迅速。
孟良此时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现在赶回下邳,战场情况不允许,这里需要他指挥着这支有生力量牵制纪灵的后方,缓解郯城的压力。在座的将领们都没有独立指挥作战的经历,而且都是第一次在一起磨合,这支部队交给谁都不放心。
如果抗命不归,那他孟良就开创了一个先例,让三公、皇上所代表的皇权在臣民眼里一文不值。如果他开了这个头,那么今后谁都有可能找出任何理由蔑视皇权的权威,自己精心设计皇权与治权相分离,以皇权行使监督权力的新政治格局就形同虚设。更可怕的是,如果不能保证皇权的权威性,那么一旦内部出现野心家,那么又将是城头变幻大王旗,整个社会又会重新陷于纷争之中。
孟良一时间做出了决断,必须得赶回去,那怕丢掉整个东海郡,损失在座的全部将领,也必须赶回去表明一种姿态:皇权的神圣性不容侵犯。
但是,这支部队交给谁来统领呢?论军职,糜威和史涣都是偏将军,在他之下就是二人军职最高,但此二人均未有独立领兵的经验,而且两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弱点:勇则勇矣,把握大局的能力都差一些。
说道战术能力和头脑冷静,赵云倒是合适的人选,可他没有军职在身,以一个亲卫队长的身份指挥两位偏将军、一位屯长,实在是勉为其难。
想到这里,孟良忽然有了主意。
“下邳方面有紧急事情,我必须赶回去。现在我授权赵云赵子龙以我的名义指挥这支部队,这是我的佩剑。诸位将领见此剑如同见我本人,必须不折不扣的执行赵云的命令,否则,视同违抗我的命令,以军法处置。史涣,我授权你直接掌管军法处,负责军律的监督。”
孟良给赵云的统帅权加了双保险:直接让他以自己的名义统帅这支部队,见剑如见本人;用史涣这个铁面无私的亲信将领为他保驾。
赵云深深地看了孟良一眼,立正向他行了个军礼:“赵云定不辱使命。”
临走时,又单独叫来糜威,密密的叮嘱他:“子龙现时未有战功,未能晋升提拔,但其统兵能力、大局谋略、武艺均在五大将之上。你要放下你军职、元老、宗亲的架子,好好的跟他后面学点有用的东西,对你今后是有好处的。”
糜威点头:“我知道,姑父你放心,我会听从他指挥的。不过,我也提个要求,下次给我独当一面的机会。姑父,你可不能怕别人说你任人唯亲,刻意压制我啊。”
“你过于浮躁,什么时候你变得沉稳了,我会给你这机会的。”孟良拿起马鞭,在他脑袋上敲了一下。
孟良只带着庞杏儿和二十四名贴身护卫回归下邳,对子龙并无特别交代。他知道,赵子龙已经很好的体会出了他抄袭来的游击战的精髓,只要各个将领服从他的指挥,他一定会在这场战争中成熟起来,那时候,刘备即使没有落入庞九娘的算计,再想拉走他,他也会斟酌再三的。
孟良一行人夜行昼伏,绕过了东海郡的一个个县城。这纪灵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用一个张勋牵制住徐州的目光,自己却率大军偷袭于后,好几座县城都是在猝不及防的形势下被攻破的,一个好端端的东海郡被纪灵的大军弄得到处断垣残壁、狼烟四起。
但是,孟良明白自己的失误至多是战术上的,应对不足,自己提出的那一套步步为营的战术,现在想来也没什么大的漏洞,何以朝廷三公会联名弹劾于他?这孔明和鲁肃又是怎么做工作的?如果今后动辄出现这样的事,岂不是前方作战,后方添乱?
虽然,这次自己从大局着想,摆出了尊重皇权的姿态,但是长此以往,如果三公以建议权、弹劾权、监督权为名经常性的干涉相府的行政权,这也是一件头痛的事。
回到下邳相府,孟良直接去找孔明鲁肃,先听听他们的解释。
孔明一脸平静的看着他,拿出了一摞邸报,说:“你先别急,这是这几天收到的东海郡以及青州的敌情通报。你先耐着性子看完,看完我们再解释原委。”
这么多年,孟良不怕孔明急,也不怕孔明恼,就怕他这份平静自若,那感觉就像自己一拳打在棉花堆里,不着丝毫力。
孟良气呼呼的夺过来邸报,坐了下来,鲁肃在一边为他续上茶。
这邸报都是加急文书,从东海郡的朐县、戚县、建宁、东安传过来的,都是介绍这些县如何沦陷的,大致原因归纳起来有几点:敌众我寡、城墙年久失修、警备军缺乏训练、敌袭突然猝不及防。后面是一些损失情况,除了东安在沦陷之前按照东海郡的要求焚烧了粮仓之外,其余县治都未做防备,库存粮食、牲畜全部为敌所有,警备军皆已溃散。还有几份是其他县发来的,要求组织民众撤离,以免遭战火涂炭。
最后一份是来自东海郡陈容的,他说郯城遭敌四面围困,已成孤城,旦夕不保,而孟相分兵一半解救史涣和淮阴县城,更是让郯城岌岌可危。陈容在信的最后还写道,淮阴城已破,因为淮阴城县令、县都尉按照孟良的指示拼死抵抗,结果,全城被屠,死亡人数当在四万人左右。
孟良此时才知道,整个东海郡的情况比自己想象的还要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