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工作日,都在忙着年前结算囤货。家里两个男人也是很忙碌。家里两个女人也是没得空。为此,王总管就打电话给自己的小妹张彩银商量了一下,小奶奶带好阿太后过来杭州帮忙带妹妹。
小奶奶张彩银之前下岗后就是在打零工,自从王小泽出生后,来杭州帮着二姐张彩凤也就是王总管家做些家务和偶尔带下王小泽。之前王总管因为胃静脉屈张装支架,不易太劳累,小奶奶也来杭州三四年。后来因为大奶奶要去给儿子儿媳的饭店里帮工,老家阿太就托小奶奶照顾。
这次能把小奶奶叫来杭州,也多亏了因为正月里回老家,碰到了王总管的婶娘一家,她家的一个媳妇是在医院里做护工的,照顾老人有经验又力气大。反正一样是照顾老人,于是请她来做住家护工。因为工资开的合理。人家也很乐意过来。
阿太是老退休工人。之前一直是在单位食堂做活,身体健朗,除了耳朵背时点,没有其他毛病。阿太的退休工资有3000多,以前的政策是三姐妹带老母亲,谁带这份工资归谁拿。包括生活用度开销。现在请阿姨上门照顾老母亲,工资照付,用度另算。这是在镇上已是很好的待遇了。
这次小奶奶又加杭州帮忙,王爸做主,要比以前拿的再适度增加了几百。是净到手的工资。吃住都在王家。加上小奶奶的儿子也马上大学毕业要回来了,要用钱的时候还没开始。能帮衬一把是一把。
小奶奶张彩银是个为人老实,做事塌实的女人。之前也提到过。只要在水池边干活,这个水笼头就会一直流着,洗这洗那的。
让小奶奶到杭州来主要是为了在白天时搞搞家里的卫生,白天空时帮着抱抱妹妹,下午主要就是负责做一顿晚饭。家里之前也陆续换过三个阿姨,都不尽人意。还是小奶奶让人放心。
小奶奶唯一牵挂的就是儿子郑文杰。当年儿子上中学就没少费心思。奈何老公郑明山是个“手无寸铁”的“艺术家”,一心吃迷于写书法创作品。下岗后一直宅在家里写这写那,都是靠老本和小奶奶的工资过生活。尽管再怎么节俭,还是得不到王爸和王总管的见待。只是一说起这个老公,小奶奶就要流眼泪。因此,也就除了过年或是要紧事儿,基本也就是宅家不联络的人。
还是王爸经不住王总管的念叨,给郑明山安排了一份看管家具店的活。虽然工资不高。但总是能养活自己。
这样,两夫妻等于是被迫易地,节头节脑的小奶奶张彩银才会回家一趟。因此,汤铃一直很记得小奶奶的好。只要是能帮得上忙的地方,都是义不容辞的。
郑文杰当年高考是上了二本线的,是将将过线,选专业优势不大。可是要是去上三本,学费就是二本的一倍。郑文杰也是迫于现实压力,听从父母的安排。张彩银夫妇是托了老同学的关系了解到了一个二本学校,上了师范类的语言文学专业。
对一个原本语文就是一般般的孩子,让他走语文老师的专业路线,可想他这四年大学是怎么艰难克服的念下来。这孩子因为家庭原因,内向和坚韧。实习的时候让他去老家一所中学上语文课,他说:“这些孩子有几个站起来比我都还要高,纪律不好的几个叫不动。”他打消了站讲台前的念头。心想人得为自己而活。
大学毕业,要是不能在杭州找到工作,就得户口发还原籍了。好不容易在人才市场上,找了个通信公司先进去做业务员。汤铃主动提出,有单位的话,就把户口挂在自己娘家吧,也是亲戚投靠么。
小伙子朝九晚五的上了几个月的班。吃住都在汤铃家。他平日里没有别的不良嗜好,唯一痴迷的就是画画。为此,张家姐妹是十分担心,生怕他走他爸的老路,为了“艺术”荒废正经工作。全家只有王祝是最支持这个比他小6岁的表弟的。早在大三时就偷偷买了块连接电脑的画板送他。
郑文杰也不辜负表哥的支持,自己买书专研。这电脑画板作画可比在纸上作画难上加难。就连身边一些同学朋友都反对他。认为他不选择安稳做老师,确要从零开始学画画,是不是大学等于白读了。
好在小伙子争气,想即然想好了将来的路,自己就要选择好好走下去,对自己和未来负责。他凭着一千手观音画像,被一家专业动画公司录用做为实习生。要去北京一年。
看着儿子的固执,张彩银是没少流泪,拿出2万元积蓄交给他,让他保重。临行前,汤铃作为嫂子,给他置办了一些生活必须用品。由王祝送上了去北京的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