晟虚子看着聂天疑惑的眼神,以为聂天质疑自己,解释道:“小哥,你听我讲完,就知道我所言非虚了。这能看见灵体,有两种最常见的说法:一、天眼;二、阴阳眼。”
聂天迷糊了,“在我印象里,天眼不就是阴阳眼吗?”
晟虚子开始长篇大论,“阴阳眼跟天眼还是有很大区别的!首先,这两个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天眼指佛教五通或六通中的天眼通,天眼通即能看见众生的生死、苦乐、和世间的种种行色。
境界从低到高依次为: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其中的天眼在佛经上又称天眼智施通,意思是说天眼的能力,可表现出大智慧,及无所不能的神通能力。”
聂天惊愕道:“道长,还懂佛法!”
晟虚子故作深沉,“哪里!哪里!略知一二。”
聂天好奇地追问道:“那阴阳眼呢?”
晟虚子见聂天好奇的反应,心中大畅,提高调门,“其实阴阳眼,顾名思义,分成阴眼和阳眼。
阴眼可见阴物,又被称作是鬼眼,地眼通。
而阳眼就是我们的肉眼。
万物皆有灵,花草树木,乃至石头都有灵,灵属阴!
阴眼可见之。”
聂天继续追问,“道长可知这其中奥秘吗?”
晟虚子脸上一下拘谨起来,口气弱了下来,“惭愧!我所知尚浅,可以说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通过参阅过很多相关的古籍、书刊,甚至是医学资料,都未能深究其真正原理所在。”
聂天心中暗想,这晟虚子不简单,竟然所猎这么多方面的书籍,鼓励道:“道长,有何收获,无论对错,但讲无妨。”
晟虚子见聂天真心探知,也无顾虑,当作论道,一一讲来,“这要从几个方面讲:一、道教认为人体中自有阴阳,本就是极好的炼丹炉鼎。
通过在体内大周天或小周天练炁而形成内丹,到一定时期可以内视、微视、遥视,并且调用体内纯阴之炁,就会打开阴眼。
二、佛教认为天眼通是信徒经过艰苦修行后获得的一些神通之一,一般需要修行的时间从几年到几十年不等,但大多数人终其一生也未能开启一丝。
三、现代医学认为阴阳眼其实是一种眼病,又被称之为“邦纳症候群”眼疾,患有这种病的人其视网膜会失去一些相应的功能。
此部分的功能缺失后,在看东西时大脑会补上一些其他景象,会是动物或是人或是其他的东西不过这些东西都是虚幻。
患此病人多为老人,有时也会有小孩,也有的人天生眼睛就是这样的。
四、杂说,众说纷纭,有代表性的有:
1、体质特殊,阴气极重之人可见阴物;
2、只是坏死的眼球或眼角膜,因为只有死物才能看见死物;
3、大脑某处区域病变引起;
4、神仙转世或者附体;
5、人类的返祖现象。”
聂天见晟虚子所学太过纷杂,不由问道:“道长,本是道教之人,为何还要参阅其他教派,甚至医学呢?”
晟虚子闻言捶胸顿足,一番感慨,“我个人觉得道教如果要发展,就必须博采众长,万万不可闭门造车。
当然我这样的想法,在教内的老古董看来算得上离经叛道了!”
聂天打破砂锅问到底,将所有的疑问想逐个解开,“刚才在林记者房内,道长说只能测得,并不能见。为什么以道长的修行,还未能开启阴眼呢?”
晟虚子黯然失色,叹息道:“开阴眼,极其不易,不是普通人认为的只要滴点牛眼泪、用柳叶拭眼,再或者吞食乌鸦眼就可以开得了的。
普通人需要非常艰苦的修行再加上莫大的机缘才能开启,像小哥这样天赋异禀之人,全天下估计也没多少。
而且通过修行不一定只是开启阴眼,还有可能是听到、触到,再或者是能感知到阴物,全看各人的机缘了。
如我从小就艰苦修行,从未敢有一点懈怠,到现在也只是能感知到那些极重的阴气。这也是我说你是天纵之才的原因!”
聂天根据晟虚子所说,逐一对比自己现在的情况,自己因神魂使松果体进化,体内又有炁在周而复始的运行,从而获得了各种超能,同时也可以看见、听见、触到灵体。
道家的阴眼只是可见阴物,并无超能之说。自己是否是佛家所说的天眼通呢?可细细琢磨,又有很大区别。天眼通中所提天眼的能力,可表现出大智慧,及无所不能的神通能力。自己现在显然没有这般神通能力。
聂天疑惑地不由问道:“道长,我这到底是阴眼还是天眼呢?”
晟虚子问道:“小哥,有修过佛法吗?”
聂天:“没有。”
晟虚子:“那有修过道法吗?”
聂天:“也没有。”
晟虚子激动道:“那应该和我最初的想法一样,你应该是天生阴眼。”
最近的遭遇和变化,不能轻易透露他人。聂天只能笑笑,以示回应,但心里明白,自己绝对不是所谓的天生阴眼。
在晟虚子这里,得不到关于这方面更多的信息,转换话题问到关于灵魂的问题。
“道长,道教关于灵魂是怎么解释的呢?”
晟虚子直言不讳,“今言‘灵魂’,乃民间惯用说法,准确的来说,不论道教还是佛教,都没有这样的叫法。
由于道家玄理从唐代开始受佛教影响,尤其心性之学在宋元时期受理学和禅宗影响明显,导致后期很多内容失去了道家本色。
虽已受佛教不小影响,但尚有特色留存,最为可惜的是,从明清至今,道家关于这方面的学说在流俗中,几乎被佛教改头换面,着实可叹。
当前流行的灵魂观念中,传统道家观点已经毫无踪迹了。”
聂天大惊,“道长的意思是现今没有关于灵魂的传统道学了吗?”
晟虚子觉得时机差不多了,开始诱导聂天,“小哥,误会了,我并无说这些传统道学失传。
其实这部分内容,道教各门派中多是师传口授。很少有典籍留传,即使有也多散杂在早期道家典籍中,而这些早期典籍又难得一见。
我龙虎山就有相关的典籍,只要成了正一派的内门弟子就可以参阅了。”
聂天急切地问道:“道长,能否给我讲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