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71年,幽王战死,随之而来的是犬戎对镐京的掠夺和摧毁,屹立十二朝的西周终于停止了前进的脚步。
从武王到幽王,以成王康王为代表的周天子和周公、召公为代表的贤臣把起点定得太高,以至于我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看到的景象总是显得那么无力、
从周王室的中衰到宣王的短暂复兴,再到象征着西周灭亡的幽王之死,西周走过了近三百年的历程。
过去的已经过去,故事还是要继续,幽王的谢幕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但同时也是一个新格局的开始。
公元前770年,一度被废的前太子姬宜臼在申候的大力支持下,在鲁国、许国等诸侯国的拥护下重归政治舞台,史称『周平王』。
镐京饱受犬戎摧残,风光早已不如昨日,戎狄的崛起又随时威胁到镐京的安全,在这样的情况下,平王不得不被迫迁都。
在申、郑、晋、秦等的支持和护送下,平王从镐京来到洛邑,从此安定在了这里。
从镐京到洛邑,由西向东,这是平王的一小步,却是整个周朝的一大步,平王元年的迁都标志着周朝成为了二个截然不同的部分。
在此之前,是我们熟知的西周,而从此王后,是我们将要到往的东周。
东周后来又被分为了春秋和战国二个部分,平王的迁都也就标志着我们即将踏入春秋的航班。
后面我们会再次提到的是,春秋时代的得名,皆因孔子修订『春秋』,这样一部编年体的史书也承载了一个时代。
那么到了这样的一个时候,我们是不是要对西周来个简短的回顾,然后马不停蹄的进入我们向往已经的春秋时期?
不、不、不,西周的故事还没有到真正结束的时候……
我们要注意到的是,平王的继位严格意义上来说其实也是非常不符合礼制的。
哪怕平王一度贵为太子,哪怕幽王废嫡立庶的行为争议很大,但木已成舟,宜臼太子的身份早已过了保质期。
更为严重的是,平王继位的代价是幽王的战死,无论平王前面遇到的是一个怎样的情况,事实上一旦他卷入其中,这一事件对他而言性质就是弑父,众多的诸侯国对于这样的情况不会不看在眼里……
同时,平王的即位来得一点都不强势,在申候的组织下仅有为数不多的诸侯国明确表态支持,并且从后来的进程我们能够清晰的看到,所谓支持的背后其实是巨大现实的利益。
郑、秦以及晋等均在东迁的进程中迅速做大做强了自己。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平王的即位并非众望所归,仅仅是平王给出的筹码足够诱人,从而让平王在得到一定的拥护的情况下各自都达成了自己的目的,利益才是驱动平王即位的催化剂。
还有一个现实的背景是,哪怕平王在理顺这个复杂的利益链后顺利即位,但平王的第一选择还是逃避,他放弃了镐京这座历经十二朝周天子的都城转而来到地理位置相对更加优越的洛邑。
东周与西周的划分,除开地理位置上的因素来讲,更为深层次的原因则是这样的迁都性质很恶劣,这直接导致了周王室自有的领土面积大大缩减,原本就已经衰弱的周王室此后将进一步在新格局中丧失话语权。
我们在反反复复强调平王以及平王即位上一些问题的时候,其实可以发现这些事情都可以划归到东周时期,或者到春秋时期我们再去盘点,这与我们提到的西周尚未真正结束其实关系也不是很大……
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事情告诉我们西周的路还没有走完呢?
进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