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说过,春秋以后诸侯国的数量实在太多,所以很多小国露面的机会少得可怜。
如果真的耐不住寂寞想要出场,不是不可以,但也得先做好被打的思想准备……
随国接下来要出场了,因为楚武王要打他了……
当年,随国也是周朝分封的诸侯国之一,并且与楚国一样位于南方。
不过与楚国又不同的是,随国是姬姓诸侯国,流的是周王室的血。
随国的建立稍晚,成康以后,昭王、穆王为巩固对南方疆域的控制,便把一些姬姓兄弟叔侄等从今山西、陕西一带移封到淮水上游和汉水中游地带,随、唐、蔡、应、息等封国就此入驻南方。
从战略上讲,『汉阳诸姬』,也就是这些以随国为代表的诸侯国们是周王室在南方的眼线,这与楚国自打被扔到这里后便没人理有着本质的区别。
既然如此,反正楚武王正有跟中原的朋友们过过招的意思,那就拿随国先练个级呗……
公元前706年,郑庄公忙着帮齐国打北方的戎人,楚武王也开始活动筋骨了。
在我们逐渐熟悉了中原一带的战争套路以后,我们不妨也来看看所谓的南蛮之地,在方式方法上面,能不能有有些新的花样。
首先,随国在当时南方的『汉阳诸姬』之中实力相当不错,并且这些诸侯国之间也相互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所以楚武王把军队开到随国家门口,摆好造型,然后便打算跟随国讲和。
是的,我们没看错,楚国的策略是大家先坐下来讲和,能够商量到一块去的话咱就不打了,实在谈不拢再进行下一步,南方人打仗果然不一样……
楚武王为什么这么淡定呢,因为『令尹』『鬬伯比』『音同斗』把战前的分析工作做得很到位。
鬬这个字复杂得看起像个二维码,后面我们称斗伯比。
令尹则是楚国特色的官职名称,对内要主持国事,对外还要主持战争,相当于楚国版的百官之首。
斗伯比本人呢,论辈分是楚武王的叔叔,对于攻打随国一事他是这样分析的:汉水以东诸侯国不少,如果以武力强取的话,搞不好他们就会抱团,只会加大难度;而这一带随国最大,不如离间随国,让随国产生自大的心理,主动抛弃周边的小国们。
斗伯比这不仅辈分高、权力大,道理也是一套一套的,不过楚武王还是有些疑惑。
斗伯比接着分析:跟楚国来和平谈判的是随国的『少师』,这家伙心高气傲,等他来的时候楚军隐藏自己的实力,搞出一副战斗力很渣的样子,让少师麻痹大意而放松警惕,这样一来随国就会掉以轻心了。
具体的思路斗伯比也给出了,看来楚国这虽说是出来找随国练级,倒也还是蛮重视的。
不过楚武王此时还是不放心,因为随国有个叫『季梁』的大夫,水平相当之高,在随国也很有地位,楚武王担心这样的小把戏骗不了季梁。
斗伯比还是挺实诚的:能骗一个是一个呗,反正对以后是有用的……
好了,少师很快就来讲和了。
楚军这蔫不拉几的样子少师也看到了,就这样水平随国为啥要讲和呢,少师回去就建议随侯开战,斗伯比的计策看来起了效果。
得到少师反馈来的消息,随侯心想这楚国也不行啊,打,马上打,立即打。
不过这城门还没出,季梁就来找随侯了。
随侯把问题看的很简单,楚军这么衰,随国在南方一带混得也算不错,既然楚国都找上门了,不打白不打,不过季梁就不一样了,他把问题看的很透彻。
季梁给随侯一通分析,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全方位多角度无死角的阐明了其中的要害关系。
随侯顿时害怕了,打个架原来还有这么多讲究,还是老老实实的治国吧,来人啊,咱不打了……
闹了半天,感情这仗没打,南方打起架来果然套路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