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红楼梦》五大普世智慧,你会明白万般皆苦,唯有自渡。
当你披星戴月赶路时,命运赠给你的礼物,也在路上悄悄赶来。
国学大师王国维说,《红楼梦》是悲剧中之悲剧。
书中人物,无不容貌丰美、才学出色,却都归入“薄命司”,香消玉殒,泪伴芳魂。
偌大的贾府,上下千百口人,最后得善终者,一只手就能数完。
那些在大厦倾覆之前,早早离开烈火烹油的锦绣地,结局圆满之人,其实也给后人留下了为人处世的大智慧。
有大格局,方能过好小日子。
书中第四十三回,贾母要给凤姐过生日,突发奇想玩起了众筹,兴致勃勃把各屋的夫人、小姐和有头脸的奴才都召集了来。
退了休的赖嬷嬷,就是在这一回出场的。
她的出场,和别的老妈子可不一样。
在贾母面前,尤氏、凤姐都站着,她却坐着。凤姐过生日凑份子,她的份例是按主人的标准,在少奶奶之下,小姐们之上。
两个儿子分别在荣宁二府当大管家,儿媳是管事婆子,一家人都在贾府的重要岗位上任职。
作为贾府最有脸面的下人,赖嬷嬷却没有被眼前的风光迷惑。
正是她的眼界和格局,福荫了儿孙数代。
《红楼梦》中大部分下人,都让儿女进贾府继续当奴才,皆因这是一份好工作,钻营得好,事少钱多还有面子,世代为奴又有什么关系。
赖嬷嬷却做了一个完全相反的决策,为刚出生的孙子赖尚荣赎了身。
在她的未雨绸缪之下,赖尚荣不但没当接班奴才,而且照着“公子哥儿似的读书写字”的方式培养,并靠着贾府的关系,捐了个县官,彻底摆脱了固有社会阶层,得以和宝玉一桌喝酒称兄道弟。
她教育孙儿:“县官虽小,事情却大,作那一处的官,就是那一方的父母。你不安分守己,尽忠报国,只怕天也不容你!”
一句话,就显出了老太太的格局。
这个老嬷嬷,面上恪守奴才本分,实则善用资源借力,对外长袖善舞,对内严于律己,既能闷声发大财,也能抓住机遇完成阶层逆袭,最终带领整个家族华丽转身。
人生在世,境遇迥异,正是当下的格局,才决定了未来的出路。
达观感恩,必得福报。
在很多人眼里,刘姥姥是一个粗鄙的乡下老妇人。
她与荣国府本是“千里之远,芥豆之微”。因一家人生活没了着落,不得已去与豪门攀亲,幸运地得了二十两银子的接济。
但她二上荣国府,却不是打秋风,而是报恩。
“好容易今年多打了两石粮食,瓜果菜蔬也丰盛,没敢卖,留的尖儿”,送来给成日山珍海味的姑娘太太们尝个鲜,以感念荣国府的恩德。
在贾府眼里,这些不值什么,却是她能拿出的最好的东西了。
正是这份情意,刘姥姥得以见到贾府的大家长,贾母。
为了讨贾母开心,凤姐将菊花给她横七竖八插满头,她却笑着说:“我虽老了,年轻时也风流,今儿索性作个老风流。”
各式珍馐美味上了桌,贾母才说一声“请”,她便嚯地站起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
少年时读到这一段,只觉得刘姥姥真是太LOW了,为了点钱,舍了一张老脸来取悦众人。
如今才明白,刘姥姥才是整部红楼里最达观的那个明白人。
正如事后鸳鸯跟她赔不是,刘姥姥的回答,“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个笑儿。我要恼,也就不说了。”
她看得开,不觉得自己被捉弄;也看得清,明白别人并非故意刁难。
顺势而为,既让别人开心,自己事后也吃不了亏,少不得各种赏赐。
就像刘姥姥对贾母说:“我们生来是受苦的人,老太太生来是享福的。”
话虽是恭维,却藏着乐天知命的哲学:人生自有天命,无论贫富,都要在这份命里开开心心地活着。
乐天豁达,恰到好处的糊涂,万事不萦于怀,是人生阅历,也是处世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