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96500000015

第15章 外行的奇迹:名将王轼的沙场人生

当名将很难吗?确实很难。

翻看历代名将的成功履历,会发现,成为一个名将,需要有胆量,有智慧,有天赋。无师自通学会孙子兵法的人,凤毛麟角。纸上谈兵却最终送了性命的,却是一抓一大把。

此外,更重要的实战经验。战争这项工作,不是平常人看两眼就学得会的,是需要在实战中一步步领悟过来的。当局者往往迷,旁观者却也难得清。谈笑间强掳灰飞烟灭的故事,宋词里有,生活里稀罕。

那么有没有这样的人,没有做名将的兴趣,没有满腹的锦绣韬略,更不懂半点武艺,带兵打仗的事情,别说亲自做,就是见也没见过几回,既没有像王越那样后天学习苦读兵书,也没有像陈寿那样的家庭出身耳濡目染,却照样在沙场上建立了赫赫的威名,末了还著书立说,名垂青史?

或许,王轼算一个。

王轼,湖北公安人,字用敬,天顺八年进士,先任大理右评事,又做大理丞(陈寿想干没干成的工作),属于正经的司法干部出身。在弘治朝以前,王轼干过的最具知名度的事情有两件:一是在成化二年复查案卷,了上百个囚犯,而且无一错判漏叛;二是成化四年,因第一件事而升官至四川按察副使的他,到任即赶上四川大灾,为此上奏折,要求拨十万两白银赈灾,费尽周折要下钱来,救济了一方百姓,谁知道因为不肯和当地镇守太监陈伦同流合污贪污公款,反而被陈伦诬告,说他贪污救济银,为此遭革职查办,好在身正不怕影子歪,查来查去,只见他家里家徒四壁穷的叮当响,最后查无实据,折腾到成化九年,终于官复原职,并改任陕西副按察使。案子审过,好事做过,黑锅背过,是个称职的司法干部。

这是他在弘治朝之前的工作履历,各类史料记录的都很简单,可见在当时面孔各异的群臣里,他只不过是一个小人物而已。透过这段简单的工作介绍,我们不难看出这个人的特点:清正廉洁爱民如子,执法公正严明不畏弓虽,暴,至于打仗,既没见过,也没学过,更没练过。当名将,貌似和他不沾边。

然而正是这段履历,却为他后来的命运埋下了伏笔。因为这段履历,至少透露出他一个被人忽略的优点:看人。

要知道,身为一个司法干部,最重要的素质就是看人。对方是什么人,好人还是坏人,罪犯还是良民,既需要缜密的逻辑推理,更需要直观的印象判断。一个能够短时间内上百犯人的干部,这方面的素质自然不在话下。

到了朱祐樘登基后,百废待兴急需人才,这样的人当然不能闲置。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就升了,回到四川扶正,担任四川按察使(正四品)。两年后调任南京。弘治八年(1496年)更是高升为南京右副都御史,虽然是就任南京,可却是个有实权的官:总理南京粮储。江南是大明朝的粮仓,王轼就是这个粮仓的看护人。很重要,相当重要。

当然,这段时间节节高升,主要还是因为朱祐樘看中了他两个优点:严格、清廉。至于打仗的事,还是轮不着他。

可到了歌舞升平的明朝弘治十三年,平地一声雷,一件意外的事情却把他推到了战场的前沿:贵州米鲁叛乱。

这是一个今天的史学界不是很重视,但是当时却动静非常大的大事件。

说这场叛乱,明朝官方史书的说法,是一场“潘金莲勾结西门庆杀武大郎”式的谋杀案,继而引起的一场血案。

事情是这样的,在贵州普安州,有个当地苗族土司叫隆畅,隆畅有个貌美如花的妻子叫米鲁,两口子打架,米鲁气得回娘家,到娘家后,又和当地的另一个土司阿保好上了。这时候隆畅年老,让儿子(非米鲁所生)隆礼继承了土司职位,并让儿子接米鲁回来,谁知道隆礼来到米鲁家后,也和米鲁勾搭成奸,米鲁、阿保、隆礼三个人过上了“小三口”的幸福生活。隆畅得知后大怒,率兵攻打阿保的地盘,烧掉了阿保的寨子并杀死了躲藏在寨子里的亲儿子隆礼。米鲁闻讯大怒,与阿保合伙攻打隆畅,杀死隆畅后干脆扯旗造反,对抗朝廷,进而演变成一场震慑西南的大叛乱。

这是清朝人编修的《明史》上的记录:奸夫,杀害亲妇,很荒淫,很大逆不道,很让封建礼教发指,最后造反失败被杀,很活该……

却也很荒唐。

说荒唐,是指记录的荒唐。这段出自明朝官方历史书的记录,全篇充满了封建文人的指责,仔细分析,却和《明实录》上的说法自相矛盾。

按照《明实录》的说法,米鲁是隆礼的妻子,而非隆畅的妻子。阿保绝不是什么土司,只是隆畅手下的一个官员。隆礼当时已经做为长子代替父亲实行摄政,但隆畅想把土司位置传给另一个爱妾适乌的儿子,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隆畅杀害了隆礼。悲愤的米鲁去找贵州巡抚钱越诉冤,谁知钱越收了适乌的钱,先是吃了原告吃被告,接着各打五十大板,最后干脆来了个行政不作为。见诉冤无果,米鲁干脆和阿保联合造反,向隆畅发起进攻。隆畅被杀后,适乌带着隆畅的两个儿子逃进了明朝设在贵州的安南卫所(今贵州晴隆县)。米鲁则一不做二不休,派兵围困晴隆县,日夜攻打,并给自己加封了名号:无敌天王……

无论从哪个过程看,这才是事情的真相。而的发生,虽然源自土司家族内部的政权斗争,但是正是由于明朝地方政府的行政不作为,以及对土司的敲诈勒索,最后导致战祸烧到了自己身上。可以说,这是搬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这还了得,土司内战可以看热闹,别的其他事也都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现在叛军围困明朝驻军,正式向大明朝宣战,这就不能坐视不管了。

这是明朝弘治十二年(公元1500年)的事。

更何况,被围困的安南卫所,其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像一颗钉子扎进米鲁的地盘里,如果沦陷,米鲁的三百里土地将连成一片,从此成为独立王国。

必须动兵了。

动兵不难,难在派谁去。

其实就叛乱规模来说,米鲁叛乱远没有大藤峡大,危害性也没有大藤峡厉害,但是难就难在,米鲁的地盘:普安州,是崇山峻岭的险要地带,向来易守难攻,比大藤峡还要难打。西南方面用兵,明朝向来不怕打败仗,就是怕拖。毕竟国家的防御重心在北方,南线战事拖不起。

人选也就更成问题了,能打的几个人都在北方前线猫着呢。蒙古持续骚扰,一个也都走不了,何况他们常年和蒙古人干仗,所擅长的不是守城战就是草原野战,而贵州一战,是一场艰苦的山地攻坚战。这几个人的本事,用不上。

还是先依赖当地驻军吧,毕竟常年在那里驻扎,作战经验足,能应付最好,这还省了中央派兵调人,还节省成本。

于是贵州巡抚钱越开始筹划了,命都指挥刘英派兵征讨。在前段时间的土司内乱里,刘英收过适乌的钱,当然要替人消灾,谁知道一番恶战,却被杀得大败。钱越急眼了,下血本,集结了贵州当地十个卫所一万三千人的军队,强攻米鲁。米鲁毕竟才有几千人,恶战之下不敌,只能和阿保一起突围逃跑。钱越继续追击,并捉拿到米鲁的父亲和当地的另一大土司安民。在一番威逼利诱下,安民被迫找到了米鲁的藏身地,杀掉了阿保,但是却谎称米鲁已死,偷偷把她藏了起来。另一面,安民则不惜送了大量金银给钱越。

而钱越却是个贪财的家伙。再说了,一个女人,现在全军覆没,死活也就没关系了,乐得发笔小财。

但是给中央的报告还是要写的,怎么写又是个问题。钱越鬼,大笔一挥把阿保写成了“造反十年的大土司”,反正人死了,罪过全扣他头上正好。至于自己吃了原告吃被告的事,当然也就一笔带过了。地方叛乱,这可不是小政绩,等着封赏吧。

适乌也高兴了,没人和她争土司位了,大权在握。至于米鲁,还是要找,找到了斩草除根才放心。安民也松了口气,不管怎么说,女儿的命保住了。

似乎一切都皆大欢喜了,但是皆大欢喜中,却有一个女人,眼里闪着愤怒的火焰。

丈夫死了,地盘和人马没了,这一切却连个说法都没有。贪婪的明朝官员,仗宠的小妾,一切都是他们的错,是他们毁了自己的一切。养伤期间,仇恨像种子一样,在米鲁的心里发芽。

可又有什么办法呢?现在人马没了,惟一能帮助自己的阿保也死了,还能怎么办?

不是还有父亲吗?父亲也是有人马的……

不久以后,趁适乌不防,米鲁带领父亲的五百精锐突袭普安州,适乌以及她的两个儿子被杀,米鲁重新回到普安州,自封当地土司。

当然米鲁也没忘了搞关系,占领了普安州后连忙给钱越送钱,反正谁当土司对你来说都一样,您就高抬贵手吧。

可是她想错了,这次不一样,平乱报告都打上去了,正等着升官发财呢,现在突然米鲁又蹦出来了,这不是给自己难堪嘛,到时候朝廷一追查,乌纱帽准要丢,这还了得,管你送多少钱,剿!

所以钱越再一次耍起了流氓,先是假意收下米鲁的钱,接着指令手下人张英,率兵奇袭米鲁寨,务必剿灭。

可是钱越还是误算了一招,米鲁买通不了你,还买通不了别人吗?

比如钱越手下的指挥使吴远,向来和张英不和;再说了,你丢乌纱帽是你的事,我捞是我的事,他收了米鲁的钱,把这个事关米鲁性命的消息告诉了她。

结果,张英进兵遭米鲁伏击,全军覆没……

这下可更捂不住了。钱越急眼了,再下血本,数万大军出动。有了上次的教训,米鲁也学乖了,全军钻山沟打游击,专门暗处放冷枪,再加上比地雷战还密集的陷阱,数万明军在山里被米鲁牵着鼻子走了好几天,终于受不了了,被米鲁军一总攻,全军崩溃。

这下彻底捂不住了,明王朝震怒,被忽悠的朱祐樘火冒三丈,可是再冒火,事情还要解决,思来想去,先下严旨痛斥贵州方面,再从各地调兵进剿。兵好调,人呢?

贪污的钱越是不能用了,那谁行呢?还是问马文升吧,擅长选将的马文升,提出了匪夷所思的人选:王轼。

朱祐樘愣了,他?没打过仗的司法干部,能行嘛?

马文升却坚信,他能行。

那就试试吧,刚提拔成南京户部尚书的王轼接到通知,即刻去贵州,那里有一场硬仗让你打。

外行的王轼就这样接到了这个任务。他风尘仆仆的赶到贵州,迎接他的是当头一棒。盘江战役,米鲁大获全胜,明军再遭重创。

这一场败仗,纯粹是明军自找的。

说自找,还是贵州方面自己找死。米鲁叛乱后,钱越被勒令退休,明朝驻贵州的镇守太监杨友也被牵连,要他留任听候处理。这下杨友可急了,万一王轼大功告成,自己岂不是要被重判?

能挽救命运的办法是什么呢?杨友拍脑袋突发奇想:如果能在王轼到来之前就劝说米鲁投降,不就能将功折罪了吗?

于是杨友就不断派使者去米鲁处谈判,讨价还价半天,米鲁答应:正式投降,并赔偿官军财产损失,做为交换,明朝册封米鲁为普安州土司。

受降地点设在普安州旁边的盘江。米鲁提议,仪式重大,要不多带点人显得庄重。杨友答应,是该庄重。杨友到了盘江,按照事先商量好的,树起招降旗,摆下酒宴,等着米鲁来,好一会儿,米鲁果然来了,带着喊杀声,还有雪亮的刀子。

自从上次的事情以后,米鲁对明王朝已经彻底失望了。在她眼里,要活,惟一的办法就是对抗到底,所谓投降,只是一个计谋结果,杨友被生擒,明朝贵州按察使刘福、右副都御史阎正、都指挥李雄、许焘、郭仁,都死在这次奇袭里,连带的,还有四千明军……

更严重的是,米鲁获得了明军大量的武器,特别是用于守御的火枪武器,这对于据险死守的他们,可谓是如虎添翼。

然后米鲁面对的,是抵达贵州的王轼。

久经战阵的钱越载了,老谋深算的杨友载了,现在是从来没有上过战场的王轼,他能有办法吗?

此时,米鲁的军队已经发展成一万人,周围的小土司纷纷投靠,形势要多好有多好。明朝这边,当地的明军都被打怕了,忠于明朝的当地土司,也没人敢公开和米鲁为敌,只肯提供部分粮草,却不敢出兵助战。

从未上过战场的司法干部,面对久经战阵势力雄厚占据天险的女英雄,这仗,怎么打?

王轼没打过仗,但是来到前线后,经过短暂的分析,他得出了如下的结论:

米鲁是不能轻视的,她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几经挫败几次复起,战斗力非常强悍。

贵州的军队现在是没法用的,几经战败士气低落,根本无法和米鲁交手,要打赢,必须要选派南方诸省的军队。

打仗,我是不懂的。不懂不要紧,要相信懂的人。

带着这三点认识,王轼开始了自己的剿贼计划。首先向朝廷打报告,要求从湖南,广西,云南诸省调拨大量军队,特别是有山地战作战经验的部队优先。然后,广泛争取各地土司,许以封赏,鼓动他们出兵助战。

但最最重要的一条却是:怎么打?

王轼不是一个懂兵的人,但是马文升依然力荐他,原因就一个,他不懂兵,却会看人。

各地的军队陆续集结了,总数有八万人之多,这八万人良莠混杂,有正规的王牌,也有名义上王牌其实是垃圾的杂牌,更有鱼龙混杂的土司军队,王轼一一接待,热情攀谈,然后得出结论,哪些是真能打仗的,哪些是来凑数的。

结果,他找到了真能打仗的人,不止一个。

一个是广西兵备副使周凤,另一个是云南土司凤英。在经过多次观察之后,王轼确定,这两个人,是真正懂兵的人。

果然,周凤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米鲁的前几仗,其所有的战法,归根到底就是一招——各个击破,其方法就是趁我军多路出击的时候,他们集中优势兵力攻击我们一点,最后导致我军全线崩溃。

话说的没错,钱越当初吃亏就吃在这里,碰到打埋伏就一触即溃,最后闹成现在这个样子。

可是又能怎么办呢?集中兵力,看你人多,她立刻就跑,逮不住,追你又不熟悉地形,怎么办?

好办,周凤提出了自己的作战计划:八万军队,分成八路,合攻普安州,每一路选择一个攻击点,两路之间要形成协同配合,一旦遇到攻击,立刻相互救援。

而周凤所选择的攻击点,东西南北,每个点都卡在普安州的咽喉上,而且各路军队的攻击速度要保持一致,防止孤军深入造成被敌围困的情况。

可在场大多数军官都不以为然,朝廷有令,抓住米鲁可是有重赏的。你不要大家冒进,难道你想独吞?

再说了,你周凤不过是个小小的兵备副使,比你官大的有的是,你逞什么能。

叽叽喳喳之间,王轼不紧不慢地发话了:听他的,照他说的做!

王轼相信,这是一个真懂得兵的人,懂的人他就尊重,不懂绝不装懂。

弘治十五年正月二十八,八路大军出发了,按照周凤建议的那样,明军齐头并进,步步为营。米鲁军队的业余性很快暴露出来,多路营寨被打下来,地盘严重收缩,很快就支撑不下去了。

可米鲁到底厉害,危急之下,她想到一招:围魏救赵。

她选择的这个“魏”,就是平夷卫,也就是今天的云南富源地区,当时也是明朝的军事重镇。通过攻击平夷卫,迫使明军回师救援,这是一招狠棋。

为了执行这个计划,米鲁亲自带兵出击,动用了所有的精锐,开展这个行动,这个最终把自己送上绝路的行动。

行动进展的很顺利,平夷卫很快陷落。得知消息的王轼焦急万分,企图派兵救援,但是却被周凤阻止了:不急。

周凤告诉王轼,米鲁的目的,就是要迫使你回去救援。你一去,她就走,到时候前功尽弃,现在平夷卫已经丢了,如果我们还是没有反应,她会继续攻击周边的平夷后卫、大河、扼勒等卫所,那里防御坚固,一定会把她拖住,待到拖到进退不能的时候,她的败局就注定了。

几乎所有部将都反对,毕竟丢了平夷卫谁也担待不起。王轼思虑良久,却还是坚定了决定:继续听你的。

果然不出周凤所料,米鲁的围困行动遭到了当地明军的猛烈反击。当米鲁陷入人困马乏境地的时候,王轼终于派云南巡抚陈金攻击,以逸待劳的明军如猛虎下山直扑米鲁军,早已疲累的米鲁军不支,被迫原路撤回。

魏没围成,赵没救成,倒把自己困住了。

至此,米鲁已经完全失去了战争的主动权,被明军如困兽一样死死地困住。但是困兽犹斗啊。

明军的包围圈在缩小,很快,米鲁军只剩下一处据点——马尾笼寨,这是普安州地区最易守难攻的一处据点。王轼打算强攻。这时候,另一个人阻止了他。这次不是周凤,而是前来参战的云南土司凤英。

王轼一向不怎么信任这个人,毕竟这种土司就是来捞好处的。这次来助战,下次难保造反的不是他。可是凤英的一句话却让王轼一震:不用强攻,只要设伏。

然后就是一次伏击计划,明军假意做出疲惫的样子,松散包围圈,急于突围的米鲁殊死一搏,却一头扎进明军在山下的包围圈里,恶战之下,米鲁毫无惧色,反复冲锋,最终寡不敌众,被明军砍杀。

持续多年的米鲁叛乱,至此落幕。

米鲁叛乱是弘治朝时期不为人注意的一件事。事实上,这件事对于弘治朝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米鲁叛乱持续长达三年,明王朝三换主将,战争旷日持久,如果没有王轼的平定之功,只怕又是一个大藤峡。

而王轼在当地百姓对米鲁的支持上看到,的真正内因,并非仅仅是夺位矛盾,而是朝廷政策的失误在当地播种的仇恨,因此战后他火速向朝廷上奏,提出了减免赋税等多个缓和矛盾的举措,朱祐樘都依照实行。至此,贵州普安州地区,终明一世,再无叛乱。

这个不装懂的外行,战后归来,被提拔成南京兵部尚书,掌管南京地区的兵权,从外行成了军队统帅。后来明武宗即位,他辞官回家,病逝。史书上对他记录很简单。但是一场波澜壮阔的米鲁之乱,他扮演了终结者的角色。

从哪个意义上说,这都是一个奇迹。当然他自己也这么认为。战后他写的《平蛮录》,虽然有自吹成分,却让我们有了对于那场战争最直观的了解。

不懂兵的书生,打赢了一场职业军人们没打赢的仗。原因很简单:他是外行,却是一个不装懂的外行。

同类推荐
  • 万界第一神国

    万界第一神国

    这是一个帝国在万界中穿越,留下了不少的神话。水文字中……
  • 马尾册楼记

    马尾册楼记

    《马尾山楼记》以徐家楼为线索,描写了马尾山村徐家三代人,自民国初至八十年代初,近七十年的真实经历为基础,真实地描写了徐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轰轰烈烈、可歌可泣、悲欢离合的悲壮经历。
  • 隆记

    隆记

    从隆帝国,及关联势力中,看帝国成败,人之沉浮。
  • 皇帝这个活

    皇帝这个活

    有人告诉冯丑仁,皇帝不好当。冯丑仁说,有什么不好当的,当不了明君当昏君。可当他真的当上皇帝后,他只有一个念头,死都不想不干了。
  • 我是大明首富

    我是大明首富

    欲灭大明?老天不容!王萧穿越至明末崇祯年间,企图扭转大明灭亡的命运,在明末时期利用金融天赋,开办钱庄,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成立远洋贸易的东华公司,建立世界上最强大的东华水师,与东印度公司争夺海上霸权,炮轰荷兰舰队,攻占台湾,垄断欧洲茶叶贸易,以一人之力支撑大明财政,助崇祯南平李闯,北灭满清,倚仗船坚炮利,迫使朝鲜,日本相继臣服,与之贸易,其海上势力遍布世界各地,开辟美洲殖民地,成为美洲第一任大明总督,使大明有日不落帝国之称,崇祯帝破例封其为台湾王,世袭台湾之地。
热门推荐
  • 君临天下之传奇归来

    君临天下之传奇归来

    曾经的传奇却因为一个计划消失了十年,十年后,他终于回归了,再次成为了一个传奇。
  • 都市极品医帝

    都市极品医帝

    左手通天医术,右手盖世仙术,星空仙帝,重生归来,天地因我颤抖,苍穹为我改变,尔等且伴我登临九天之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命运线轴

    命运线轴

    关于隐藏身份天使与魔鬼在重点大学“雅密斯学院”中相遇,冷漠的魔鬼女生与阳光的帅气天使的男生在校园里发生的种种,让天使与魔鬼相恋。明知对方与自己不是一个种族,却也不甘心命运如此,最后的办法是两人都忘却了他们最美好的时光,不过偶然的相遇,命运线轴的拉扯,最终让两人面对对方,唤起记忆深处的美好。
  • 都市地下的魔王

    都市地下的魔王

    上班的路上,尹俊莫名的来到了魔王的墓室。从此,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早上是辛勤的小上班族,晚上是地下的魔王殿下。为了让自己的属下解封,也为了那个自己没有见过的敌人。尹俊在各个方面努力着。“其实我也不是很愿意的。”尹俊有点委屈的说道。
  • 用爱投喂目标对象

    用爱投喂目标对象

    【1v1,以爱命名】王律死时二十六岁,清明走山路掉崖死的。死后意外得到一款系统,任务是治愈束缚在各个位面里为痛苦无法自拔的小可怜,他认真的抱抱目标对象。直至某天——王律:“你的治愈度要怎么涨?”目标:“亲亲抱抱举高高。”
  • 关于我被召唤到异世界的哪些事

    关于我被召唤到异世界的哪些事

    我出生在一个名为蓝色星球的地方,在我出生的第37年间,人类科技已经到达了三级文明巅峰,我是哪里最高科技人员之一,荣幸参加了第四级的突破计划,在我们成功的那一刻,意外发生了,一群特工闯入我们的实验室,想要抢夺这项技术,为了不让这项伟大技术落入贼子之手,我在最后关头毁灭了我们的研究室,我在爆炸中牺牲了,以为这一辈子就结束了结果莫名其妙被一个单纯得可怜的少女给召唤到了异世界?得PS:本文纯属属于搞笑和双穿越的故事。
  • 废材嫡小姐:帝君,来战!

    废材嫡小姐:帝君,来战!

    21世纪特工安羽逸莫名穿越,成了传说中的废材圣王妃。呵!废材?看她杀魔兽,炼丹药,手撕白莲,强势得不要不要的。呵!不受宠?谁说的!帝君帮她摘仙药,抢灵兽,虐渣男,狗粮大把大把撒。“逸儿,本尊做了那么多,你是不是应该报答一下本尊?”某女扶着快断掉的腰,吼道:“报答你妹!”
  • 错的是谁

    错的是谁

    重案组接到上级派下的任务之后开始追凶捉人。其实这就只是简单的办案经过。
  • 神秘物质收藏专家

    神秘物质收藏专家

    穿越四年,本以为只是和前世一样,并且更为落后的普通世界。然而,一次偶然的交易却打破了眼下的平静生活。不仅自己家的猫突然说话了,小镇里更是更是来了许多莫名其妙的人。“我的生意才刚有起色,本想以此为原点从此踏上成为世界首富的道路,但你却忽然改变画风这样真的好吗?”耳边听着恶魔的低语,以及那些教会牧师与邪教徒们,主角心中悲愤的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