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国,国相府。
曹操一手拿着调去凉州作战的诏令,一手拿着好友袁绍派人送来的急信。考虑着皇室朝堂的态度,考虑着世家大族的态度,左右思量,愈发感到水太深。
伸手一算,来到济南国已经快半年了,这里治下有县十余个,过去,各项政务,全靠各县的长吏自行维持治理,亭里之间都有联络,他们盘根错节,彼此联姻,相互依托,并且还暗暗依附朝中的权贵势力,平时贪赃枉法,无所顾忌。曹操之前的历任国相都置之不问,看到了都不敢管。
曹操自问,自己不是一个混资历的人。虽然学问不扎实,但是一直心怀大志,盼望着有一天可以勒石塞外,威服远方,把胸中的理念,推广到天边海角。
所以,勤政是对自己的起码要求。
于是在济南国刚刚就职,立即开始大力整饬,一下子就奏免一大堆长吏,胆敢不听政令故意犯案的,一律免去,导致十成去了八成,一时间济南震动,贪官污吏纷纷逃窜。
现在济南国的一切政务逐渐步入正规,庶民的生活,已经按照自己的规划开始发展。此时朝廷诏令自己去凉州,那里正是一片乱象,百废待兴,只要努力,就容易做出成绩。
袁本初在信里,努力地奉劝自己不要前往,隐隐约约可以看出来,朝堂内部大概是有什么针对大军的阴谋。另外,他劝自己时,却提到了西州疲敝,难以做出成就。这就是悲观之人的眼光,遇到困难就萎缩的家伙。
若去,则必须要防备朝中之人拖后腿,大将军何进为了他的外甥皇子辩,可是什么都有可能做出来,风险很高,可是出成绩的机会也大。
若不去,则需要立即找个理由,辞官归隐。因为不去,是得罪了天子,也得罪了皇子协,仅仅赢得了大将军一系的好感而已。可是,自己出身宦官,大将军府的那帮文人,有几个真的能真正的重视自己,給自己机会呢?
曹操犹豫半晌,顺手拿起了几上放着的书,是《孙子兵法》。他猛然省起,这是皇子协当着很多人的面,送給自己的。
是啊,此时在外人眼里,自己已经是皇子协派系的人了,就算自己转投皇子辩门下,天下间还有几个人会信重自己?恐怕是永远也摘不掉“贰臣”这个帽子了。
既然如此,还不如一条道走到黑,皇子协目前深受天子厚爱,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皇子辩的皇长子名分,在大军兵戈之前,也一文不值。只要皇子协有能力,还是大有可为的。
主意已决,曹操立即行动,雷厉风行地完成交接,带着自己的部曲就往西赶去。
***********************************************
临近正月,皇子协已经筹备的差不多了,为了让他顺利出去,大将军府所有属吏全员出动,经过周密紧张的安排,粮草、兵器、人员均高质量、高标准到位。
于是,天子率领百官祭天,皇子协誓师西伐。
洛阳仅派出一万军队,由执金吾袁滂统领;长安将会有一万士卒加入,由新晋的荡寇将军周慎统领;另外,曾做过中郎将的董卓,将从老家陇西率领五万大军加入西伐大军。
执金吾袁滂,是陈郡袁氏之后,他祖上与汝南袁氏祖上可能是一家,不过现在双方并不亲密。
汝南袁氏,袁安、袁敞、袁汤、袁逢、袁隗等人,历经四世,多居三公高位,可以说是累代宠贵,豪华富奢,不与他公族同,是现在的豪门大族。
而陈郡袁氏,则因为袁滂为人低调,谦恭朴素,崇尚清虚,从来不说别人坏话。许多人看起来,都是觉得这一门人家有些不显山不露水。正是由于这种性格,皇帝很信任陈郡袁氏,爱子随军西行,嘱咐袁滂从旁协助,袁滂明知道此次行军艰难,仍毅然受之。
刘协再次坐在马车上,随着颤悠悠的车驾,慢慢前行。
洛阳往西不远,就出了河南地界,进入弘农郡。
刘协看着一路走的大致方向,心里盘算着大约的位置,跋涉一天之后,按照速度,应该进入新安县境内了,他注意力现在在学习行军和扎营,顾不上再像第一次离开洛阳时,那么四处观看风景和自然现象了。
长途行军,是非常考验后勤规划能力的。每日在什么地方扎营,在什么地方埋锅造饭,什么时间休息,都有讲究。上万人出动,板车和驮马的安排,行军斥候的安排,伙夫和马夫的安排,都很讲究。袁滂不厌其烦地为皇子协讲解一切疑问。
使刘协明白了,在古代进行一场长途奔袭战,是如何的惊心动魄和不可思议。因为几乎是冒着全军覆没的危险进行的。孙子兵法说,“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说的就是连续行军,必然人困马乏,也就是传说中的“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连着赶路五十里,通常的结果是军队只能有半数到位,领军将领的马匹也基本上废了,这样打仗能胜才怪。
刘协看着两侧沉默着行军的士卒,望着他们额头的汉水,再回头看着车驾上满满的兵器和粮草、炊具,心想,那些小说中写的急行军百里,然后立即发动一场奇袭的战例,大概都是作者没有尝试过,如此高强度的负重长途跋涉啊。
这是什么时代?没有火车运送辎重,没有汽车驮运士卒,靠着草鞋和脚板,一步一步走完几千里的路,还得在这中间完成侦查、分批造饭、分批就餐、分批赶路、分批扎营、每次扎营之前还要布置警戒,其中的程序,想一想,就让现代人头皮发麻。
又一次扎营,四周炊烟不断,袁滂在远处指挥着布置任务。
杨濮拍马上前,扶着皇子协下车,笑着对他说:前方是他的老家,他快要路过自己家门了,有些想媳妇了。
刘协这才意识到,古人结婚早,像杨濮这样的十九岁左右的年轻人,都早有家室了。
路过弘农杨氏的地头,不让他回去看看,有些说不过去,就放他一天假,让他省亲,同时要求,大部队不停,一天后,必须自行去追大部队。
杨濮开心地笑着,策马而去,身影随着得得的马蹄声,消失在远方红彤彤的晚霞中。
刘协望着他的背影,也不自觉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