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我和秀春约在了咖啡馆会面。
这儿环境很好,音乐旋律很适合聊天,一个个卡座全是小情侣在窃窃私语。我等了一会儿,望见了一个气场强大的少女走了进来。
她今天穿了一件红色连衣裙,散发披肩,气质十分惊艳,不由得把我看呆了。
秀春坐了下来,打趣我道:“看什么看,夸啊。”
“真好看。”我由衷地说道。
“怎么好看了?”秀春追问到。
这种问题我那能答的上来啊?只好呵呵傻笑。
秀春觉得无趣,说道:“刘大编辑,今天就由我给你来讲讲‘母子情感’这条线吧,你听完指正,不过中途不要打断我。”
秀春这一周以来一直被各种各样的警务缠身,我们在晚上都没有见过面,也没有谈起过那本《无罪》。
但是秀春还是抽空把它又读了一遍。昨晚我约她出来说再给她讲讲这条线的时候,她却对我说道:“这条线我来总结吧,你明天听听我的。”
只要能约出来秀春,我自然是不会在乎谁讲这一段内容的,所以便同意了。
秀春拎了拎裙子,坐直了身体,把她的总结娓娓道来。
《无罪》的第一个镜头就是母子离别。而且场景纤毫毕现,可见与母亲的分离在连迎春脑中留下了多么强烈的印象。
从2003年五岁,一直到2006年主人公进二年级,大多数印象是关于姐姐的,母亲总共只出过两次场。
一次就是最开始的离别场景,另一次则是主人公目睹父母吵架打架。吵架的原因是母亲觉得父亲在外打工带回来的钱太少,并且有在外面养女人的嫌疑。
这一段时间里,母亲是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的。母子间的情感关系用“陌生”二字就可概括。
在主人公进入二年级的时候,爷爷奶奶日益病重,母亲终于回来了。
她在村街道上开了一个杂货店,家中两老相继去世后,她又带着儿子进了县城照顾读高中的女儿。
这段日子里母子关系越来越好,可以说很多隔阂已经逐渐修复了。
不过因为母亲没有像同学们的母亲一样每天给他零花钱,他对母亲还是有点小小的不满的。
而且他也不敢找母亲要这笔零花钱。因为之前他都是向姐姐要的,突然换成了陌生的妈妈,他根本不敢向母亲表达自己的意愿。
母亲常因为他不像别的小孩一样要东要西而夸他很乖,这让他更不敢找母亲要东西了。
这种“乖”的恶果就是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他实在忍不住游戏机的诱惑,却又不敢跟母亲开口要。于是他便用自己保管的一笔钱偷偷买了一个。
母亲发现后大怒,狠狠地扇了他一巴掌。质问了他许久游戏机从哪来的,并且坚决不允许他玩任何电子游戏。
他被抓到的第二天,母亲对邻居说“如果他那时候讲自己买的,看我不打死他”。这让他更不敢说出真相了。日后两三年里母亲还时不时用这件事“威胁”他。
连迎春用独白为主人公说道:“从那以后,我就无法‘感受’到母爱了,我只能用理智能力去理解母爱。母亲在我眼里的形象也由温柔仁慈转变为无法违逆的权威。后来逐渐变成一个蠢笨的、烦人的女人。直到我的思维能力成熟,我才逐渐再次发觉她的伟大。但温情却已消逝不复返了。”
到了小学毕业,由于没有城镇户籍,母亲只能把他送进了一所私立初中。这里也就是遇到两个不合格老师的地方。
母子冷战期渐渐过去,由于来自学校的压力,主人公也不得不向母亲寻求心灵安慰。他再一次学会了向母亲哭鼻子、躺倒地上耍赖。
在主人公看来,这是与母亲在心灵上的靠拢,但是母亲当时自然只能感到烦恼——儿子都那么大了,反而学会了哭鼻子。
但是母亲也表示出了对主人公的极度关爱。从饮食到衣服,照顾的无微不至,还经常陪他一起熬夜学习。
但是母亲只念到了三年级,写自己的名字都是蝌蚪文。她对于昂贵的私立学校有一种盲目的信任,她无法看出老师教育方式存在的严重问题。
她反而认为是儿子不够努力,甚至偷偷跟踪他上学,看他有没有去游戏厅。
这事被主人公得知后,觉得母亲完全不信任自己,心理上再次与她疏离了。
进入八年级后主人公摆脱了那两个老师,成绩迅速蹿升到班级顶尖。
母亲对儿子的成绩进步大感欣慰,主人公也觉得终于对得起母亲了。
但是主人公在学校志得意满的时候,他也进入了叛逆期。叛逆让母子情感关系再次急转直下。
进入叛逆期的主人公又一次喜欢上了一个不良嗜好:网络小说。
为了看网络小说,主人公经常锁起房门。儿子锁房门对于母亲来说这在以前是根本不敢想象的事,但她不怀疑儿子在偷偷做什么,因为儿子的成绩很稳定。
后来主人公已经养成了锁房门的习惯,即便他没有偷偷地看小说,为了将母亲隔绝在外,他照样会锁房门。
母子俩基本上只有在饭点才能在饭桌上见面了。这种情况下母子情感关系糟糕的可想而知。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初中毕业,母亲后来也习惯了儿子锁房门。
但是进入高中之后母子关系仍然是不冷不热的。主人公没有办法从近乎文盲的母亲那里寻求到任何心理、精神上的慰藉。他每次遇到压力大时候都会选择用**、狠狠地读小说来缓解。
后来主人公上了大学,母子远隔千里。但是“锁门”仍然没有消失,只是换了一种形式:不接母亲的电话。
两人之间的长期隔阂使他们不像其他母子一样没正事儿光说闲话都能聊很长时间,每次母亲说的话也会让儿子感觉无聊或有点难堪。
这里有个很有意思的事,他的三个室友分别会说很难听懂的湘话、赣话和四川话,所以他们每一个人和家人通电话的时候其他三个人基本上都听不懂。
但是主人公的家乡话却并不难懂,一两个发音差很多的词儿也很好猜测意思。这种环境使主人公更不情愿接母亲的电话了。
两人经常因此闹矛盾。一旦他不接电话,母亲就会找父亲、姐姐,甚至阿姨、舅舅来给他打电话问他怎么回事。
《无罪》的结局就是主人公有一次没接母亲的电话。他在一天晚上忽然回忆起了母亲的坎坷、艰难,为何母亲置气大感羞愧。于是他躲在被子里哭了半夜。第二天早上给母亲主动打了电话,泣不成声……
秀春的讲述一气呵成。我听完后赶紧上去递了一瓶冰可乐,秀春接过后一口气灌了半瓶。
然后她放下瓶子,双手叉腰霸气地问道:“怎么样?我讲的好不好?”
我赶紧微微鼓起了掌,连声称赞道:“绝妙绝妙。一气呵成,气势如虹。”
秀春讲述这些内容的时候动作多样,甚至在咖啡馆站了起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确很有大演说家的气势和感觉。
这搞的服务员都过来了两三次问需不需要什么帮助,旁边的小情侣们也频频侧目。
秀春对我的评语很满意,她坐了下来,说道:“根据连迎春她姐姐探听到的消息。连迎春在大学期间也与母亲存在这种‘电话锁门’。就在3月3日,他母亲还给他打了一通电话,他没有接。但是……”
秀春欲言又止,我追问道:“怎么了?”
秀春叹了口气,说道:“但是他一直没有给他的母亲打那个电话。而是选择了自杀。”
我沉默了。
连迎春给《无罪》安排的结局虽然说不上完满,但是既然主人公主动打了电话,十有八九是指向解开母子心结、迎来一段新的人生的。
但是他给自己的人生安排的结局却是自杀。
秀春又叹了一口气,说道:“现在他的姐姐据此认为,他的自杀恐怕还有一些隐情。”
我摇摇头,说道:“不足为据。再怎么说《无罪》也是他创作出来的作品,不是完全的自叙书。连迎春是个很有写作天分的人,《无罪》的后半部分旁白里面就很少直接展现他的观点了。他已经学会了用故事情节来含蓄地表达思想。”
秀春点点头,问道:“那这样的结局安排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
我想了想,回答道:“可能没有特殊意味。只是表达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然后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无罪》被存入U盘是几点?他被发现跳楼是几点?”
秀春皱皱眉,问道:“你是怀疑这之间发生了什么使他改变了主意?”
我点点头:“不排除这个可能。他既然给了那样一个结局,至少是对未来有一定期待的。”
秀春眉头紧锁,拿出手机摁了很久,似乎是在问小赵和连彤。
对面的回复很快,十分钟后秀春报了一堆数据:“法医鉴定死亡时间是3月6日01点40分左右,据他室友说最后一次见到他出来上厕所是12点多一点,后来他们专心喝酒就没注意过他了。电脑里《无罪》WORD原文档最后一次修改时间是3月5日13点14分,随即便被导出为txt格式,txt文档最后一次访问时间是3月6日0点30分,U盘里文档写入时间则是0点32分。在13点14分完成之后,他就没有修改过内容了。”
我理了一下这杂七杂八的一堆时间,好半天才反应过来:“那就是3月5日13点14分到3月6日01点40分,这段时间内有没有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使他的情绪激化?”
秀春说道:“有点道理。这段时间还挺长的,他可能得到了一些不好的消息,或者受到了什么刺激。”
秀春觉得这是一条线索,决定再倒回去查查连迎春在那段时间里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