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331100000003

第3章 正心篇——充满正能量的醇正家风

所谓『万法唯心造』,能做自己心的主人的人,才是自己真正的主人。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应该将正心修心作为家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毕竟一个人所有的言行都是从心出发,有怎样一颗心就会成为怎样一个人。

息息心火,忍耐忍耐

弟性褊急似余,恐拂郁或生肝疾,幸息心忍耐为要!

弟弟性格中急躁的一面非常像我,每当遇到郁闷不顺之事就容易生气,这样下去有可能生出肝病来。所以我奉劝弟弟,以后无论遇见什么事情,都要让自己息息心火、忍耐忍耐。

咸丰七年九月二十二日

曾国藩为官多年,始终坚持一个自认为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以坚忍为第一要义”。这大概跟他的性格也有关系,但不得不说,在多年尔虞我诈的官场生涯之中,曾国藩之所以能够做到游刃有余,成为一代风流人物,正是受益于他的坚忍。

曾国藩有个幕僚叫李申夫,对曾国藩的坚忍十分佩服,称曾国藩是“与人怄气从不说出,打掉牙,和血吞下去”。实际上,曾国藩的这种坚忍精神,在他曲折的人生中也得到了最好的诠释。他一生中所经历的挫折,甚至是唾骂,绝不在少数,但他每次都能够做到坚忍向前。比如,曾国藩创建湘军水师,一败于靖港,再败于湖口,但都咬紧牙关把局面给维持住了,直到后来终于迎来重整旗鼓的机会。还有在攻打安庆时,祁门大营十分危急,黄德的局势也陷入危机,众人都劝曾国藩放弃攻打安庆,以救祁门和黄德,但是曾国藩坚持不撤兵,最终打下了安庆。

可能在很多人看来,忍耐就是懦弱,但其实忍耐也有不同的境界,肤浅的忍耐可能仅限于忍气吞声,但深刻的忍耐却包含了默默的思考,以及挣脱困局、走向光明的种种努力。曾国藩的忍耐当然就属于后者,不只是简单的忍气吞声,而是在坚忍之中咬牙立志,默默地寻求自强之道。

在曾国藩看来,“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代表着“卧薪尝胆”式的忍耐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而且,曾国藩的忍并不是一味地强忍,而是当忍则忍,不该忍则不忍。比如,对于皇上、太后,以及满勤贵族的排挤、猜疑甚至是打击,他能做到一忍再忍,可是对于误国误军、贪污腐败之人,他是坚决会拍案而起,势不两立的。

表面上看,忍耐是并不起眼的一件小事,但实际上却寓意深远。忍耐一时并不难,多数人都能做到。可要忍耐多年,甚至一世,却是极少人能够做到的,这也正是为什么只有少数人成为了不平凡的人。

想想现在很多人,都是浮躁有余、忍耐不足。浮躁之风使青年人不能安心做事,中年人思想摇摆,老年人自怨自艾,哲学家称之为“时代的基本焦虑”。曾几何时,勤俭节约是美德,可是现在,绝大部分人想的都是发财致富,然后享受生活,而且很多人想要的是短时间内发大财、发横财。实际上,人若怀有一颗浮躁之心,势必会好高骛远、随波逐流,也许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一定成功,但长远看,势必难以取得真正的成功。

从职场来说,跳槽率攀高不下,虽然跳槽的必要性以及价值,不能一概否定,但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现代人的一颗不能忍之心,包括人际关系、业绩等各方面的问题,正是因为不能忍,不能为一个更久远的未来付出和等待,所以选择跳槽。

还包括现在不断攀高的离婚率,更加表明了现代人在夫妻关系中的不能忍。其实,很多夫妻离婚都是出于一时冲动,或者面子问题。要是有一个人能忍一些,原本美好的家庭都不至于走向破碎。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有些时候,多一分忍耐,就多一分机会。忍耐的过程就好像是化茧成蝶的过程,过程是痛苦的,但却能够赢得一个美好的明天。

将万事看空,毋恼毋怒

弟信中有云:“肝病已深,痛疾已成,逢人辄怒,遇事辄忧等语。”读之不胜焦虑……此病非药饵所能为力,必须将万事看空,毋恼毋怒,乃可渐渐减轻。蝮蛇螫手,则壮士断其手,所以全生也。吾兄弟欲全其生,亦当视恼怒如蝮蛇,去之不可不勇!

弟弟在信中说:“肝病已经很严重了,痛苦的疾病已经形成,遇人动不动就发怒,遇事动不动就忧愁。”哥哥我读了之后,内心十分焦急……我认为,这病不是单靠药物所能治好的,必须在做人做事的时候将万事看空,保持不恼不怒的心态,只有这样疾病才可渐渐转轻。一旦被毒蛇咬手,壮士会斩断自己的手,目的是为了保全性命。所以,弟弟你如果想保全生命,也应该将恼怒看作蝮蛇,下手斩除时不可不果断勇敢!

同治三年四月十三日

曾氏家训有八个根本原则,其中之一便是“养生以戒恼怒为本”,把“戒恼怒”作为养生最重要的一个根本原则。在曾国藩写给弟弟的信中,曾国藩将恼怒比作蝮蛇,可见在他看来,恼怒对人身体健康的伤害是非常大的。而曾国藩之所以很重视养生,跟他自身的身体状况也有很大关系。

曾国藩自幼就比较体弱多病,刚到京那段时间,更是因水土不服大病一场,险些丢了性命。后来步入中年,眼睛也总是出问题,再加上时常心神不定,以及久治不愈的皮肤病,可以说,他这一生都饱受疾病的困扰。正是因此,曾国藩非常注重养生,还经常在家书中与兄弟、子侄交流养生之道。

这又跟他所处的现实环境有很大关系,曾国藩一生都在官场的诡谲风云中沉浮,始终面对着复杂多变的环境,表面上看他是游刃有余,实际却承受着旁人难以想像的精神压力。可以想象,曾国藩必定时常要面对一些忧愤难平之事,从而时常处在各种负面情绪的波动和冲击之中,在这种情况下,重视心态对健康的影响也就不难理解了。

从医学的角度讲,恼怒的确是养生的大忌。所谓“怒伤肝”,在人的七情之中,怒对人身体的伤害最大。《黄帝内经》中讲,人的肝脏是藏血的,而人在发怒的时候,最直接的一个结果就是肝血往上涌。这一方面对肝是一种伤害,另一方面,如果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也很容易出现脑溢血,这是非常危险的。《三国演义》里有一个故事叫“三气周瑜”,其实,周瑜正是因为心胸狭窄,经常生气,在与诸葛亮的较量中多次失败,最终因为“气不过”导致气血往上涌,一命呜呼了。

当然,除了养生的角度,戒恼怒也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人在恼怒,或者盛怒之下,往往会失去理智,做出一些令人后悔的事情。

客观地说,人都是有情绪的,遇到一些令人恼怒之事而不恼怒,这需要强大的意志力,以及强大的心理调节能力。曾国藩也很清楚,戒恼怒绝非易事,所以他也并不期望绝对的戒恼怒,而是重在遏制恼怒,不使恼怒过头。同样的,曾国藩虽然很重视养生之道,但他对健康长寿却并不存有妄念,奢望什么长生不老,而是力求一切顺其自然。可以说,他这种豁达的心胸、心态本身也正是养生最需要的。

现在很多人都“火”气很大,动不动就生气、发怒,甚至很多人明知道气大伤身,可就是管不住自己。当然,这跟现代人生活、工作压力大有很大关系。但越是这样,我们越应该学会心理调节,不让过多的恼怒情绪伤害到我们的身体。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要学会看得透、放得下。不愉快的事情既然发生,就不要再纠结,而是接受、处理,要相信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一切都只是时间问题。同时,我们也要放宽心胸,正所谓“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怀着一颗吃亏是福的心,以一颗平静心、平常心去对待。

曾国藩讲“以志帅气”,恼怒是“气”,意志力便是我们的“志”,一个人要做到戒恼怒,一定要有决心、有智慧,不要任由恼怒之气冲击我们、压制我们,而是要俯视它、左右它,最终化解它。人生不可能没有烦恼之事,但一个能够将万事看空的人,定然是可以不被日常小事所困扰的。所谓“万法唯心造”,能做自己心的主人的人,才是自己真正的主人。

从这个角度来看,修心应该作为家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毕竟一个人所有的言行都是从心出发,有怎样一颗心就会成为怎样一个人。

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

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融,行得通也。吾九年以来,痛戒无恒之弊,看书写字,从未间断,选将练兵,亦常留心,此皆自强能立工夫。奏疏公牍,再三斟酌,无一过当之语,自夸之辞,此皆圆融能达工夫。至于怨天本有所不敢,尤人则尚不能免,亦皆随时强制而克去之。

我认为,一个人要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立,是发奋自强、站得住的意思。达,是办事圆融、行得通的意思。九年多来,我一直痛下决心改掉没有恒心的弊病,每天坚持看书写字,从不间断。在选将练兵方面,也是在日常中留心用功,这都是自强自立的功夫。上奏条疏和公文要件,必须再三斟酌,确保没有一句过头的话,没有一个自夸的词,这都是圆熟能达的功夫。至于说抱怨老天,本来就不敢;迁怒别人目前还不能免,这需要我要随时强行克制自己要去除的要事。

同治六年正月初三日

要真正理解曾国藩在这里强调的“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首先要对“体”和“用”做一个基本的认识。实际上,“体”与“用”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是指本体和作用。更具体地说就是,“体”代表最根本的、内在的、本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表象。

现在很多人一遇到挫折就抱怨老天不公,或者把责任都推卸到旁人身上,这是典型的“怨天尤人”。这样的人,尽管也都知道埋怨没有意义,责怪别人也毫无用处,可就是管不住自己这样做。显然,这是“用”上没有做到“不怨不尤”。由表及里做一个推断,首先这是心态出了问题,以一颗消极的心对待人生路上的不如意。其实,谁的人生都难免会遭遇一些不如意,我们需要的是给自己正能量,把人生从不如意的沟壑中拉出来,而不是陷在沟壑里自怨自艾。

从某种意义上说,“用”出现问题,往往意味着“体”也出现了问题。古往今来,凡是有大志向并且能够怀着一颗强大的心冲锋在追梦道路上的人,是从来不会怨天尤人的,这样的人,即使遭遇再多的挫折,想的依然是如何继续披荆斩棘。相反,正是那些不能够立大志向、下大决心的人,才会遇到一点挫折就怨天尤人。

以20世纪的下岗大潮为例,突然丢掉“铁饭碗”之后,很多人陷入了惶恐、抱怨之中,因为赖以生存的“靠山”没有了,换句话说就是无法自立了。可与此同时,也有很多人欢欣鼓舞,因为他们在失去旧有的“靠山”之后又发现了新的“靠山”——自己!的确,自己才是自己真正的靠山,一个凭着自己的力量闯出一条成功之路的人,他没有必要去怨天尤人,也绝不会去怨天尤人。

曾国藩有句名言叫:“男儿自立,必有倔强之气。”这里的倔强之气,实际就是一种靠自己发愤图强的精神。

湖南自古以来就属于楚文化区域,一方面崇尚刚烈、浪漫,一方面又崇尚大义与实干,换言之,就是有“剽悍之气”。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曾国藩作为一个湖南人,也深受这一文化的熏陶,骨子里有一种不怕输、不服输的倔强精神,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强大意志力和恒心。曾国藩也相信,即使一个看似平庸人的,只要具备了这样一股子倔强自强的精神,也完全有可能做出一番成绩。

就现代社会而言,依靠自己获得成功的人不少,但沉溺在怨天尤人中的人也同样不少。其实,外在环境对于个人是否成功虽然有一定的影响,但绝不是决定性的影响,再坏的时代也有人能够成就一番事业,再好的时代也有人平庸一生。这就告诉我们,凡是想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他面临的最大阻碍和限制不是资源,不是才能,也不是人脉,而是精神和灵魂上的软弱。如果一个人不相信自己做得到,他就真的做不到;相反,只有他坚信自己做得到,才能克服重重困难,收获意想不到的奇迹。

由此,我不禁联想到现代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有些父母认为应该对孩子少批评或者不批评,尽可能地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另外一些父母则认为这样会把孩子养成温室里的花朵,还是多进行一些挫折教育为好,甚至有一部分家长因此迷恋上了挫折教育,不断地打击孩子。表面上看,这两种观点是矛盾的,但实际上,努力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无非就是要培养一个自信的孩子。同样,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让孩子的内心更加强大,本质上还是自信的问题。显然,保护自尊心是必要的,适当的挫折教育也是必要的,只有把握好这两者的度,我们才能培养出一个内心真正强大的孩子。

精神愈用则愈出,阳气愈提则愈盛

身体虽弱,却不宜过于爱惜。精神愈用则愈出,阳气愈提则愈盛。每日作事愈多,则夜间临睡愈快活。若存一爱惜精神的意思,将前将却,奄奄无气,决难成事。

身体虽然虚弱,却不应该过于爱惜;要知道,人的精神是越用越精神,人体阳气是越提越旺盛。每天做的事情越多,晚上睡觉时就越快活。如果心里有一个爱惜自己精神的想法,就会陷入想进又想退的境地,每天萎靡不振没有精气神,这样必定难以做成任何事。

咸丰七年十二月十四日

古话说,“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曾国藩在这里强调的也正是“精气神”。所谓“精气神”,从中医学的角度讲,人的生命起源是“精”,维持生命的动力是“气”,而生命的体现就是“神”的活动。而这三者之间又是相互滋生、相互助长的。通俗地讲,“精气神”就是指一个人表现出来的整体的精神面貌,一个“精气神”十足的人,往往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表现更佳,也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曾国藩素来强调,人要活得很有斗志、有精神。他说,一个家族在未来是否可以兴旺发达,可以看这家人早晨几点起床。如果一家人总是睡到很晚才起来,而且起来后浑浑噩噩,不知道做些什么,这样的家族是不可能兴旺的。相反,起得早,人会觉得很有精神,能够长期做到早起的一家人,精神面貌必然是不错的,未来的日子也必定越来越兴旺。

曾国藩还有一个很特别的观点,他主张“身体虽弱,却不宜过于爱惜”,因为他相信人只要有足够好的“精气神”,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关于这一点,我们留心观察一下周围的人就知道了,有些人忙碌了多年身体都很好,一闲下来身体却不好了,为什么?因为人闲下来之后,妄念就多,也是不断在消耗身体的能量,这种消耗远甚于忙碌对人体的消耗。所以,人的能量和精神,都是越用越足。

据贺龙元帅的二女儿贺晓明讲述,贺龙给子女立下的一个最重要的家规就是“做人要有精气神”。贺龙的儿子贺鹏飞上初中时,在一次踢足球的过程中导致腿部骨折。放在其他家庭,父母心疼都还来不及,可是仅仅是一个星期后,贺龙就让儿子打着石膏自己去学校了,决不允许他坐自己的专车。而贺鹏飞,自己每天拄着拐杖坐街头的三轮车上下学,也完全没有觉得不自在。当时,有些老战友认为贺龙不近人情,而贺龙却说:“儿子本来就是普通一员,正好借机让他受到磨炼,把未来的路走得更好。”

贺晓明小时候给人的感觉总是腰挺不直,贺龙就责令她每天靠墙站立一个小时,进行自我矫正。如今,已经年近古稀的贺小明身板依然挺拔,精气神十足。

曾国藩和贺龙元帅的家风建设都围绕一个核心,就是培养人的精气神。我们今天在进行家风建设的过程中,也应该对“精气神”的培养提起足够重视。试想,一个人若是没有“精气神”,即使身体健康,是不是也会显得萎靡不振?相反,人若是有十足的“精气神”,即使身体柔弱一些,也能在充满活力的行动中越来越好。可以说,“精气神”是生命的钙片,“精气神”越盛,人的生命就越坚强。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每个人都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人就更应该有十足的“精气神”,唯有如此,一个人才能够怀着饱满的热情和激情投入到生活和工作中,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也都能够勇敢面对,巧妙化解。

让烦恼飞——逆来顺受的悔字诀、硬字诀

弟当此百端拂逆之时,又添此至交龃龉之事,想心绪益觉难堪。然事已如此,亦只有逆来顺受之法,仍不外悔字诀、硬字诀而已。朱子尝言:“悔字如春,万物蕴蓄初发。吉字如夏,万物茂盛已极。吝字如秋,万物如落。凶字如冬,万物初凋。”又尝以元字配春,享字配夏,利字配秋,贞字配冬,兄意贞字即硬字诀也。弟当此艰危之际,若能以硬字法冬藏之德,以悔字启春生之机,庶几可挽回一二乎?

弟弟你正赶上百事不顺之际,又加上好朋友闹别扭的事,想必你心绪烦乱更觉难受。然而事情既然已经这样,我们也只有努力接受,牢记悔字诀、硬字诀。朱熹常说:“悔字如春,万物蕴藏勃勃生机开始萌发。吉字如夏,万物繁茂旺盛到了极点。吝字如秋,万物如落叶纷纷坠落。凶字如冬,万物凋谢衰败。”又曾经用元字配春,享字配夏,利字配秋,贞字配冬,作为兄长的我认为,所谓的贞字就是硬字诀。弟正处在艰难危急中,如果能够以硬字诀学习冬厚积薄发的品德,以悔字诀激发春天的旺盛生机,是否还可以挽回一二呢?

同治六年三月初二日

曾国藩的做人“三十六字诀”,其中便有“悔”字诀和“硬”字诀。“悔”字诀的内容是:逆来顺受之法,不外“悔字诀”而已。“硬”字诀的内容是:从古帝王将相,无人不由自立自强做出。

曾国藩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异类”,以一个普通农家子弟的身份作为起点,加以并不出色的天资,竟然能够成为力挽狂澜、平定天下大乱的一代重臣,跟他终生遵守的“悔”字诀和“硬”字诀有很大关系。在给弟弟曾国荃的信中,曾国藩多次提到“悔”字诀,在规劝弟弟要知道“悔”的同时,也足可以看到曾国藩对“悔”的重视。

曾国藩非常喜欢朱熹的“悔字如春,万物蕴蓄初发”,“悔”字让曾国藩懂得了“知错就改”。曾国藩考上进士进入翰林院不久,他的父亲也一起住到了北京。有一次,曾国藩给父亲过生日,有一位叫郑小珊的好友也来了。郑小珊跟曾国藩向来关系很好,两人之间也素无争吵,可这一次,两人不知为何大吵一架,最终,郑小珊拂袖而去。曾国藩的父亲问明原由后,把曾国藩严厉地批评了一顿。曾国藩这才意识到自己错了,不久之后,便主动给郑小珊赔礼道歉了。

当然,后来曾国藩总结出来的“悔”字诀绝不只是“后悔”“悔过”这么简单,而是一个重视自我反省、自我修正的过程。正是在不断的自我反省和自我修正中,曾国藩才得以在宦海沉浮中保全自身,成就一番伟业。

《易经》上讲:“大易之道,莫善于悔。”意思是说,要实现改变的最好的方法,没有比悔思更好的了。曾国藩的“悔”字诀,正是这样一种富含深意的“悔”与“思”。实际上,一个懂得并且善于“悔”的人,在“悔”的同时就会化解掉很多的烦恼,比如曾国藩遭遇的与朋友之间的矛盾,正得益于“悔”,这种矛盾很快就化解了;而如果坚决不“悔”,不仅内心烦恼,甚至还可能失去一位好友。

除了“悔”,曾国藩还强调“硬”。所谓“硬”,曾国藩又称之为倔强。从曾国藩的祖父父星冈公开始,曾家历来把“懦弱无刚”视作人生耻辱,所以曾国藩也一直追求一种“硬”的性格。当然,曾国藩所追求的这种“硬”绝非是鲁莽、强硬的性格,而是一种有追求、有决心的心理状态。

一个“硬”字诀,一个“悔”字诀,相得益彰,使得曾国藩柔中带刚、威而不猛,对很多事情的处理恰到好处。我想,这也正是曾国藩能够做到自强自立、圆融通达的重要原因。

在现如今这个浮躁的时代,还有多少人能够静下心来“悔一悔”?不只是“悔”自己的错误,更要“悔”自己的现状,在不断的自我反思和反省中,努力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追求一个更好的未来。同样,我们很多人也缺乏一股“硬气”,一种在挫折面前不服输的精神。看看你的周围,是不是有很多这样的人,遇到一点挫折失败就感叹“这就是命”,这真的就是命吗?其实,这令人无奈的现状完全可以不是我们的命,但前提是我们不认命。你认了,你就输了,这就真的是你的命。

不过,我们也要看到一点,每个人都是遇到问题指责别人很容易,悔过自己却比较困难。一方面这是人性使然,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没有认识到问题的本质。其实,无论我们怎样指责别人,最多也不过是撒气罢了,并不能真正消除内心的烦恼。相反,一个人只有真正用心地去悔,想清楚自己究竟错在哪里,心才能够释然,才能彻底放下烦恼,从而愉快地去迎接人生道路上的一段全新的征程。

抛开人生的成功与否这个大话题,单是在家庭的范围内,如果每个家庭成员都能够做到善于“悔”,很多家庭矛盾一定能够迎刃而解。比如婆媳问题,如果婆媳双方改变一贯的做法,多花一点时间反思自己,相信这个看起来根深蒂固的问题也会变得简单许多。从这个意义上说,家风不是为了约束家庭成员,而是为了通过在某一方面的限制,最终帮助到我们。我们都知道,没有约束的自由是危险的,有所约束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一个家庭要获得幸福,必然离不开家风的约束。

不要牢骚,心平气和

弟此次在营,境遇颇好,不可再有牢骚之气,心平志和,以迓天休,至嘱至嘱!

弟弟你这次在军营中,一切都很顺利,希望不要再有牢骚之气,要保持心平气和,从而顺应老天恩赐的福气来休养身体,这是特别的嘱咐!

咸丰七年十二月十一日

牢骚是什么意思?按照《辞海》的释义,因心中不满、委屈或有意见而发出的一种怨气,即为牢骚。毫无疑问,牢骚是一种不被人喜欢的行为,爱发牢骚的人自身幸福指数比较低,而且在生活圈子以及工作团队中也常常不受人欢迎。

曾国藩一生很重视戒牢骚,在写给家人的信中也多次提到要戒牢骚。比如,在写给六弟曾国华的信中曾写道:“温弟的天分,在弟弟中算第一,只是牢骚太多,性情太懒,近来听说回家后,还是经常发牢骚,或者几个月不拿笔。”还说:“温弟所处的环境,是读书人中最高的境遇。动不动就怨尤满腹,百不如意,实在使我不理解。”关于怎样戒除牢骚,曾国藩认为最重要的是学会反躬自省,认真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如果能够在内省的过程中把这一股不平之气给消化掉,是再好不过的了。曾国藩还说,戒除牢骚,保持一颗平和的心,对于身体健康也是极为重要的,为此他曾一再地叮嘱家人。

其实,谁没有发牢骚的时候呢,这也是人之常情。不过,问题的关键在于牢骚之后怎么办?现实之中,有些人牢骚几句也就罢了,很快就会行动起来,去解决问题;但有些人则不同,他们身陷在牢骚之中不能自拔,让牢骚严重影响到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这显然是不妥的。

关于牢骚,毛泽东还曾写下这样一句流传很广的诗:“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这句诗背后,还有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新中国成立初期,受到毛泽东的邀请,诗人柳亚子到北京暂居。时间久了,柳亚子就觉得自己所见与期待中的存在很多差距,于是就提出很多意见,但出乎他的意料,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于是,他就写了很多的诗,以此向毛泽东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并提出要回江南隐居。就在这个时候,毛泽东也写了一首诗挽留柳亚子,其中有两句就是:“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呢?这是毛泽东以老朋友的身份,规劝柳亚子应该开阔心胸,向大处看、远处看,世间万事万物都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所以人应该学会接受现在的不完美。的确,人生是厚重的,生活是褶皱的,在漫漫人生道路上,总会有事业和家庭上的各种不如意等待着我们,在这个时候,我们最容易牢骚满腹。可事实上,牢骚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使问题更加严重。比如在一段出现问题的婚姻里,配偶之间的相互抱怨,只会使彼此之间的感情受到更多的伤害,最终导致不可挽回的悲剧。

老话说得好,“一个巴掌拍不响”,其实无论遇到任何问题,我们最应该抱怨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遇到问题,我们是否有一个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我们是否有足够的勇气去应对?换句话说,不是这世界亏待了我们,而是不完美的自己造成了今天不如意的生活。当然,我们也不应该过于苛责自己,因为完美并不存在,明智的选择就是走在一条不断接近完美的道路上。

“无缘无故而怨天,天也不会答应;无缘无故而尤人,人也不会服。感应之理,自然随之。”这告诉我们,做人最重要的是有一颗平和的心,心平气和地接受不完美的生活,然后积极地去改变。都说家和万事兴,一个家庭要和睦,其最重要的一个前提就是每个人的心平气和,所以家庭幸福离不开修心,家风建设必然要重视全家人的心态建设。

治心以『广大』,治身以『不药』

吾在外日久,阅事日多,每劝人以不服药为上策……希庵五月之杪,病势极重,余缄告之云:“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并言作梅医道不可恃。希乃断药月余,近日病已痊愈,咳嗽亦止;是二人者,皆不服药之明效大验。季弟信药太过,自信亦太深,故余所虑不在于病,而在于服药,兹谆谆以不服药为戒,望季曲从之,沅力劝之!

我在外漂泊的日子比较长久,经历的世事也逐日增多,当看到有人身体不舒服,我经常劝他们以不乱吃药为上策……属下希庵在五月底病得极其严重,我私下告诉他:“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并提醒他作梅的医术不可依仗,希庵于是决定停药一个多月,最近几天病完全好了,咳嗽也停止了。以上我提到的这两个人,都是不乱吃药取得显著效果的证明。季弟(最小的弟弟曾国葆)迷信药物太厉害,自我错误的认知也太深,所以我现在其实最忧虑不是弟弟的病,而是他胡乱吃药,在此我再一次谆谆嘱咐他千万要以不乱吃药为戒条,希望国葆弟弟答应我,国荃弟弟也要多加劝导!

同治元年七月二十日

在曾国藩的湘军中,有一个将领叫李续宜,就是曾国藩在上文家书中提到的“希庵”。同治元年(1862年)五月,希庵来信称他病了,而且还比较严重。曾国藩听闻,立刻回信告诉他:“治身当以‘不药’二字为药,治心当以‘广大’二字为药。”结果,希庵停药一个月左右后,病还真的好了。

曾国藩提到的“不药”,是说生病之后不要过分盲目相信医药,提倡以养心为主、养身为辅的养生哲学。他还曾在家信中强调说:“寿命的长短,有没有病,概听其自然,不必产生很多幻想去计较它。那些多吃药、求神仙保护的人,都是妄想。”可见,曾国藩是非常注重自然调养的人。

当然,关于“不信药”这一点,我们现代人还是要辩证地看待,毕竟曾国藩那个时代的“药”与现在的“药”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相较于旧时代,现代医学的发展还是值得肯定和信赖的。所以,恰当的做法是不过分依赖药,但也不要一味地拒绝药。

在强调“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的同时,曾国藩还提出了“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关于“治心”,还要从曾国藩著名的《治心经》说起。在《治心经》中,曾国藩讲:“有襟怀、有气度、有品格的人,心如鼎镇,志如磐石,任何力量都不能动摇。”可见,他主张做人要心胸宽广。

读过下面这个小故事,你会发现曾国藩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心胸开阔的人。

曾国藩在带领湘军进入江苏境内时,有一个人来投军。这个人对曾国藩还比较了解,知道曾国藩不喜欢夸夸其谈之辈,所以讲话很注意分寸。而曾国藩也觉得此人有一些才能,于是就收在了麾下。但万万没想到,这人是一个十足的骗子,来到军营没多久,他就偷拿了一笔钱财逃跑了。

曾国藩的部下向他通报了这件事,还强烈要求立刻派兵捉拿,但却被曾国藩制止了。曾国藩说:“能从我手中行骗,说明此人的确是有一定才干和胆略的,钱财损失是小事,如果逼他太厉害了,他会投向敌军,我们的麻烦不更大了么?”众将领一听,无不佩服曾国藩的智慧和心胸。

荷兰著名哲学家斯宾诺沙说:“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爱和宽容大度征服的。”宽容是一种修养,一种处变不惊的气度,一种豁达。曾国藩正是靠一颗豁达的心征服了众将领。

安德鲁·马修斯在《宽容之心》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容。”显然,这样的宽容令人肃然起敬。如今,我们在进行家风建设的过程中,如果能把这样一种紫罗兰式的宽容精神内化到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心灵中,何愁我们的家庭不和睦、不兴旺呢?

走吧,让我们怀着一颗“紫罗兰”的心上路,豁达地面对这世间的一切,你会发现这世界如此美好。

福泽长久的秘诀——反躬自责,勤俭忠厚

意吾家高曾以来,积泽甚长,后人食报,更当绵绵不尽。吾兄弟年富力强,尤宜时时内省,处处反躬自责,勤俭忠厚,以承先而启后,互相勉励可也。

想我曾家自高祖、曾祖、祖父到现在,一代代积累的德泽非常长久,后辈子孙享受到先人的恩惠,要继往开来让曾氏家业绵延不尽。现在我们兄弟年富力强,特别应该时刻反省自己,处处反躬自责,保持勤俭忠厚的家风,以此更好地承继先祖引领后人,让我们互相勉励、共同努力。

咸丰五年九月三日

曾国藩本人深受儒学思想浸润,是一个温良敦厚的人。他在《挺经》中写道:“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意思就是说,既可以置身于优越的环境中,也能够置身于节俭的环境中,才是君子。

对于家人,曾国藩更是时常叮嘱他们要勤俭持家,万万不可有骄奢之风。他认为,“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所以,他在多年的家书中,强调最多的就是“勤俭”二字。

俗话说,“成由勤俭败由奢”,这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在历史的长河里得到了验证的。

刘邦建立汉朝之后,分封了100多位有功的臣子,让他们过上了有房屋和土地的富裕生活。可是,史学家调查发现,在100多年以后,当初这100多个功臣的家境令人大吃一惊。绝大部分人的家产已经消耗殆尽,甚至有些人的子孙已经落魄到街头行乞的地步,只有不到10个人的家族仍然保持了兴旺。其中一个就是萧何的后代,还十分富有。可是,当初萧何在接受分封的时候,并没有像别人一样去争抢皇城附近的土地,而是选择了偏远一些的贫瘠的土地,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萧何的回答是,子孙后代若不勤劳耕作就没有饭吃,因为他们这样才能学会勤俭持家。

这个历史故事告诉我们,留给后人再多的家财也不能保证他们幸福久久,跟家财相比,教会后人勤俭持家,反而更加有意义。留下家财与后人就好比是授人以“鱼”,留下勤俭持家的家风、精神与后人则是授人以“渔”。毫无疑问,再多的家财总有耗尽的一天,而一个能够自己创造财富的人,却永远不会堕入贫困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勤俭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智慧。曾国藩视“勤俭忠厚”为福泽长久的秘诀,也一定是看到了勤俭背后蕴含的大智慧。

回到现实,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不仅实现了基本满足,很多人已经走到在奢侈的边缘。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再去强调勤俭,是否不合时宜呢?当然不是,无论多么富裕,都不是奢侈浪费的理由。在西方一些国家,即使是很发达的国家,都保持了“富而不奢”,十分注意俭约。媒体曾经报道过这样一个故事:我们国家的一个旅游团队在德国就餐时,因为剩下了很多饭菜,在即将要离开餐馆时被服务员拦下,要对他们进行处罚。他们当时很不服气,说:“钱是我们自己花的,凭什么要处罚?”可是,餐馆的工作人员更加理直气壮,说:“钱虽然是你们自己花的,但资源却是社会公共的,任何人都没有权利挥霍!”最终,他们只能交了罚金。其实,再多的财富也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在获得财富之后,一些奢侈浪费的行为看似无关紧要,长此以往却会带来致命的伤害。

现在很多著名企业家,虽然家财万贯,但依然保持了勤俭的作风,就很值得我们学习。比如吉利集团的李书福,身价上亿,经常出入国内外,可是他脚上长年穿的就是一双很普通的皮鞋而已。衬衣的价格也仅30元,他说:“纯棉的,很好!”还有蒙牛集团的牛根生,每次到北京出差,就住在蒙牛驻北京办事处一个绝不会超过三星级的宾馆里。

被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家的巴菲特,他的生活准则就是“简单、传统和节俭”。他穿的西服是旧的,钱包是旧的,开的汽车也是旧的。

或许,正是因为懂得了财富积累的不易,他们才更加珍惜财富,更加懂得勤俭节约。而我们之中一些人,受到社会攀比之风的熏染,即使囊中羞涩,也要充硬气、摆阔绰,实在是令人不解。

网易创始人兼首席架构师丁磊说:“奢侈消费是不自信的表现,真正的成功是一种简单的境界。”所以,无论到任何时候,我们都不应该以“过时”为由放弃节俭的美德,勤俭节约是永远的时尚。

每日自省,洗刷自己

回思历年在外办事,愆咎甚多,内省增疚……弟年纪较轻,精力略胜于我,此际正宜提起全力,早夜整刷。昔贤谓宜用猛火煮、慢火温,弟今正用猛火之时也。

回想过去在外办事的时光,我所犯下的错误和内疚之事有很多,每当内修反省,惭愧内疚之情更加强烈……弟弟你比我年轻,而且精力比我旺盛,这是人生最好的时期,正应该全力以赴追求梦想,在早晚自省自己。古时候的圣贤说,内修自我要用猛火煮、慢火温,弟弟你现在正是应该用猛火的时候。

咸丰八年正月十一日

据史料记载,曾国藩在30岁以前,特别是初到京城做官之后,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社交上,到处去喝酒、下棋,读书的时间很少。有一次,翰林院放了40天的假,在假期结束的时候,曾国藩想做一个自我总结,可是他一回想,自己除写了几封家书之外,什么事都没做,实在是虚度光阴。于是,他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开始自我反省。他反省的方法就是每天记日记,每天在日记中反省这一天的对与错,发现不妥的做法就加以自责并改正。更奇怪的是,一般人写日记都不愿意被人看到,而曾国藩却把自己的日记送给朋友传阅,一方面是为了让朋友们监督自己,同时也是希望朋友们对自己多提意见。

有一次,曾国藩在日记中抱怨一位友人对他很冷淡,他的三弟曾国华阅读他的日记后写道:“兄之面色,每予人以难堪。”三弟的提醒,使曾国藩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决心加以改正。

很显然,曾国藩自我反省的决心是很大的,更可贵的是,在执行上从不打折扣。就是这样,曾国藩通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自我反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终于成就了一番事业,成为了令后人敬仰的一代大儒。

当然,曾国藩之所以能够痛下决心,反躬自省,以求进步,这跟他当时在京城所处的环境以及接触的人群也有关系。他在京城经常会接触到很多大儒、学者,这些优秀的人对曾国藩势必会产生一些触动。

广义地说,这是一种文化自觉,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独善其身”的文化气息。所谓“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一直是中国人所崇尚的。类似的,朱熹也曾说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所以,无论当下的自己是优秀还是凡庸,都应该学会自省。

一个善于自省的人,一定会受益无穷。自省会让我们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谦和待人;自省会让我们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自己,因为我们做到了直面真实的自己,无论丑陋还是软弱;自省还可以让我们远离烦恼,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孔子说的意思是,多反省自己,少责怪别人,那么你就远离烦恼。民国儒学家、教育家王凤仪先生在讲病时,最擅长的一个治疗手段就是让患者好好反省自己的过错。很多患者反省自己之后,心里的怨气没有了,身心舒畅,病也好了。可见,反省自己,不仅有助于我们提高和改进,更能增进身体健康。

有人说,自省好比是心灵的杀毒软件。如果能够像孔子所言,做到“每日三省吾身”,那么我们的内心一定会去除掉很多的垃圾,变得越来越纯净,越来越和谐健康。或许有人会说,每天自省,这太麻烦了,其实这是一个习惯的问题,当自省成为一种习惯,不自省反倒会觉得不习惯了。

无论是对于一个人、一个家庭,还是一个民族,只有懂得自省才能包容,才能进步。在当下这个时代,自省文化怎样才能得到传承呢?我想,除了依靠学校的教育外,以家庭为单位通过家风建设的形式来传承也是不错的选择,毕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

同类推荐
  • 心途:王阳明的传奇人生

    心途:王阳明的传奇人生

    王阳明是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智慧和才能在明朝那个时代达到常人难以企及的顶峰。在他看来,心是身体和万物的主宰,当心灵安定下来,不为外物所动时,本身所具备的巨大智慧便会显露出来,正所谓“此心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一切都是浑然天成,不假思索的。
  • 历代权臣智谋故事(上)

    历代权臣智谋故事(上)

    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历史,既是一部智谋故事的传奇史,又是一部智谋人物的活动史。
  •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1)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1)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读懂闻一多

    读懂闻一多

    本书沿着这样的体例——“言+行+大事记+人物小传+著作精选”。巧妙而精到地展示了闻一多先生的全貌,是一套生动活泼,而又全面了解闻一多先生的读本。其中:“言”“行”取微博体形式,“言”即闻一多精辟精彩的言论,“行”则是彰显闻一多个性特质的行为。“大事记”是闻一多所历重大历史事件、社会活动、学术活动等,记录闻一多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人物小传”是对其一生经历的概览,尤其侧重于闻一多的成长、求学、治学等方面的经历。“著作精选”则是最能体现闻一多文化贡献的代表作品的选摘汇集。
  • 对话周有光

    对话周有光

    是什么样的家世、教育、交游背景铸就了周有光的生命底色?他是如何描述他心目中优秀学者?周有光与张允和如何成就七十年的爱情与婚姻传奇?是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让周有光渡尽劫灰?109岁的老人有何长寿与养生秘诀?汉语拼音与语文如何在周有光的笔下变得有用且有趣?周有光晚年在思考哪些问题?而这些思考为什么让他声誉渐隆?
热门推荐
  • 武苍之极

    武苍之极

    高武世界,崇尚武道,强者为尊,林立无数宗门。少年罗苍,虽为天罗宗高层子嗣,天生废脉,眼看就要被宗门驱逐出宗……!神火东引,落于天罗宗,一团妖异的腥红火炎融入进了罗苍体内。红莲相伴,少年罗苍,自此走上一段不灭不败的不朽传奇!ps:武苍一群:946301828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横行花都

    横行花都

    原本过着小日子的萧林却在意外下得到一枚古朴的戒指,一枚改变命运的戒指,让他野心逐渐变的异常庞大,插足破旧混乱的北郊区,在黑道上立足之后,他不再是一个满嘴暴粗口的小痞子,原本就聪明的他变的更加心思缜密,步步算计,手腕狠辣。
  • 异界之天残至尊

    异界之天残至尊

    一对被追杀得仓皇逃窜的夫妇!一个天生头脑不正常的少年!一场飞来横祸带来一些莫名其妙的记忆!这个世界诸多奇异的种族,精灵,矮人,魔兽,亡灵,海族,人类.......他是一个传奇人物开创了古武机甲时代,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格局,创造了诸多奇迹长生不死,改变躯体,智慧升级.......
  • 玄域至圣

    玄域至圣

    天地之间,自有元气,以玄御气,是为修玄。修玄者,银为基,金为知,玉为骨,地为绝,天为镇,圣为魂,是为六镜。一缕魂魄,异世而来,纨绔皇子,一夜骤变,立鬼谋,破邪计,入孤城,败玄兽,闯幽河,探云海,风云之中,能否突破层层枷锁,少年之志,能否撼动苍然九天,一切,将从这里开始。
  • 她的风筝与风

    她的风筝与风

    风的颜色你们谁看过?他是其貌不扬的白色也是赤辣的红色.风筝是五颜六色的可在我眼里他是黑色的.
  • 校园第一女皇:暗夜大人,唱征服

    校园第一女皇:暗夜大人,唱征服

    她合上电脑,水雾的蓝眸闪光,“有人开价1000万美金,直言要取暗帝人头!”他挑眉,“然后?”“我接了。”“……女人,你确定不是在弑夫?”她是混世魔女,嚣张跋扈,校园逆天女皇!他是地狱修罗,帝国风云暗帝!他们相遇在皇家贵族学院,从此共睡一张床。“帝夜瞳,不许碰我,不许抱我,不许吻我!”他眯眼,附身而上,“那我睡你。”
  • Boss今天又跟我求婚啦

    Boss今天又跟我求婚啦

    是谁说强扭的瓜不甜?霍君幽说:“我管你甜不甜,先扭下来,不甜就蘸酱吃!”伊兰不服:我又不是瓜。霍君幽:“你是,而且是个傻瓜!放着老子这样响当当的钻石王老五不上,还等什么?”“行!那等这个月我付房租的时候再上。”霍君幽从没见过这么笨的女人。“除了付房租,买包、买鞋、吃饭、看电影都是机会,提款机知道怎么用吗?伊兰依旧不服:“我可是职场女性,独立自强,你别拿钱势压人,请你尊重我,不然就分手。”霍君幽脸色难看,分手29次,复合30次,他还不尊重她?!这个小没良心的,算了……手起刀落,今晚吃瓜!
  • 余生难得是清欢

    余生难得是清欢

    从苏半夏爱上蒋凌朔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要和他相爱相杀。当儿子被掉包,女儿被谋杀,她被送进精神病院成为全城的笑柄,她才幡然醒醒悟,抽身离去。可是当她彻底消失在他的世界里,蒋凌朔却又慌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混世魔王的奇遇生活

    混世魔王的奇遇生活

    看一个人间小混是如何进入魔界,又看他是如何在魔界叱咤风云,获得美人心。在回到人间之后,为了完成自己的夙愿,他又是如何在人间利用自己的异能把一个个的美女玩弄于股掌之间,可当他完成了自己的心愿,达成了自己的愿望在回首的时候才发现:原来人间的情意是如此盘根错节;他是一个胜者,但更应当时一个生活的解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