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34400000013

第13章 诗(3)(4)

赵卒四十万,尽为坑中鬼——写秦赵长平之战事。长平作为古城名,故址在今山西高平县西北,即战国时秦白起大败赵括,坑杀赵卒四十馀万之所在。对于坑杀降卒,《史记·赵世家》记载:“七年,廉颇免而赵括代将。秦人围赵括,赵括以军降,卒四十馀万皆坑之。王悔不听赵豹之计,故有长平之祸焉。”

赵王未信赵母言,犹点新兵更填死——秦昭王四十七年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之。”“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而秦相应侯使人行千金于赵为反间计;赵王又怒廉颇军多失亡,军数败,“坚壁不敢战”,且闻秦反间之言,于是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秦使反间计,赵王废廉颇用赵括。赵母知其子赵括,劝赵王不要用赵括,赵王不信,卒用赵括,终致大败于长平。填死:犹送死。

“填死之兵兵气索”至“何况牵肘之人牵不已”——索:尽;耗散。括:赵将赵括。起:秦将白起。专命:不奉上命而自由行事。即《尉缭子·勒卒令》“专命而行”。轻:轻视,鄙视。牵肘:从旁牵制。犹“掣肘”。

“坑中之鬼妻在营”至“哭声送死非送行”——髽麻戴:犹披麻戴孝。髽(zhuā):古代妇女丧髻。以麻线束发。《仪礼·丧服》郑玄注:“髽,露也,犹男子之括发,斩衰括发以麻,则髽亦用麻。以麻者,自项而前,交于额上,郤绕,如著幓头焉,《小记》曰:‘男子冠而妇人笄,男子免而妇人髽。’”(dié):古代丧期结在头上或腰间的麻带。《说文》:“丧首戴也。”扎在头上的称首,缠在腰间的称腰。《仪礼·丧服》郑玄注:“麻在首在要(腰)皆曰。”鹅雁:形容哭喊之声嘈杂纷乱。行哭:边行边哭;放声而哭。唐马戴《河梁别》:“河梁送别者,行哭半非亲。”送死:犹送终。送行(xínɡ):指到远行人启程的地方,与之告别,看之离去。杜甫《新安吏》:“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夫远征”至“出门便不知死生”——夫远征:照应题目。戍:守边,防守。出门:离开家乡。元稹《出门行》:“出门不数年,同归亦同遂。”死生:死亡与生存。诗中指死亡。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用作偏义复词,所谓“兵,死地也”。

赵王撤回老将廉颇,起用赵括,括母深知其子,劝赵王勿用赵括,赵王不信,终用括,结果惨败于长平。元稹用这段历史事实借古讽今,从“送夫之妇又行哭,哭声送死非送行”的哭声中极力反对穷兵黩武的不义战争。

元稹以古喻今,强烈地批评穷兵黩武和反对侵略,与白居易的《新丰折臂翁》正是“异曲同工”。元诗保持着古乐府的格调;白诗则是五十首新乐府中极工的“即事名篇,无复依傍”,其“边功未立生民怨,请问新丰折臂翁”的主题尤其明确。后来元稹的《连昌宫词》,借宫边老人之口,指出开元、天宝的治乱,系于宰相的贤不肖,归结到“老翁此言深望幸,努力庙谟休用兵”,正与白诗“老人言,君听取”一段相同,足见元白对天宝以来开边用武的愤慨之情了。

《夫远征》所描写的秦赵长平之战、白起坑杀赵卒事,史书有翔实的记载。元稹正是以活生生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为依据,以古喻今,以古讽今。且看《史记》如何记载:“(秦昭王)四十七年,秦使左庶长王攻韩,取上党。上党民走赵。赵军长平,以按据上党民。四月,因攻赵。赵使廉颇将……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赵王数以为让。而秦相应侯又使人行千金于赵为反间,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子赵括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赵王既怒廉颇军多失亡,军数败,又反坚壁不敢战,而又闻秦反间之言,因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秦闻马服子(人称赵括曰马服子)将,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而王为尉裨将,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赵括至,则出兵击秦军。秦军佯败而走,张二奇兵以劫之。赵军逐胜,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而秦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后,又一军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而秦出轻兵击之。赵战不利,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至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其将军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计曰:‘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史记》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传》)

而《史记》卷八十一载:“……赵王因以括为将,代廉颇。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赵王不听,遂将之……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其母又谓“……‘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括母因曰:‘王终遣之,即有如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王许诺。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馀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博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赵王亦以括母先言,竟不诛也。”(《史记》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列传》附《赵奢传》)真是知子者莫如贤母也!

对于坑杀赵卒,武安君白起在秦王使使者赐剑令其自裁,引剑将自刭时也说:“‘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良久,曰:‘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遂自杀。”

对于这一历史事件,何晏《集解》曰:“白起之降赵卒,诈而坑其四十万,岂独酷暴之谓乎!后亦难以重得志矣。向使众人皆豫知降之必死,则张虚捲(quán)犹可畏也,况于四十万被坚执锐哉!天下见降秦之将头颅似山,归秦之众骸积成丘,则后日之战,死当死耳,何众肯服,何城肯下乎……设使赵众复合,马服更生,则后日之战必非前日之对也,况今皆使天下为后日乎……长平之事,秦民之十五以上者皆荷戟而向赵矣,秦王又亲自赐民爵于河内。夫以秦之,而十五以上死伤过半者,此为破赵之功小,伤秦之败大,又何以称奇哉!若后之役戍不豫其论者,则秦众多矣,降者可致也;必不可致者,本自当战杀,不当受降诈也。战杀虽难,降杀虽易,然降杀之为害,祸大于剧战也。”何晏之评,一语中的!

元稹以这一历史事件为依据,“从妇人的哭声中强烈地反对穷兵黩武”(苏仲翔),收到了借古讽今的效果。

织妇词

《织妇词》系《乐府古题》十九首之八,“并和刘猛”,“此后九首和李馀。”《唐文粹》卷一二作《织女词》。这首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

《乐府古题》前有序,申述自己同白居易、李绅创作新乐府的动机与经过。同时指出一般文人学士所作乐府诗“沿袭古题,唱和重复”的流弊。序文说明这十九首乐府诗,系和梁州进士刘猛、李馀所作。虽同古题,而“全无古义”或“颇同古意,全创新词”。系新乐府之外,采取另一种写作方法而革新后的乐府诗。

当时,唐代纺织业极其发达,朝廷在荆州、扬州、宣州、成都诸地设有专业机构,监造织作,征收捐税。为满足统治者奢侈享乐,有专业织锦户,专司织造异样新奇的高级锦。本诗以荆州首府江陵为背景,描绘了织妇的痛苦。

织妇何太忙,蚕经三卧行欲老;

蚕神女圣早成丝,今年丝税抽征早;

早征非是官人恶,去岁官家事戎索。

征人战苦束刀疮,主将勋高换罗幕。

缲丝织帛犹努力,变撩机苦难织。

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

檐前游丝上,上有蜘蛛巧来往。

羡他虫豸解缘天,能向虚空织罗网。

“织妇何太忙”至“今年丝税抽征早”——写蚕妇忙忙碌碌、辛辛苦苦,蚕已经三眠,四眠后即要上蔟结茧了,还希望蚕神保佑,早一点出丝。为什么呢?因为今年丝税抽征提前了!诗首先提出问题。何:何其,多么,作疑问代词用。三卧:即三眠,蚕经过四眠脱皮,才能长成。行:犹将、将要。蚕神女圣:指古代传说中的嫘祖,黄帝之妃,第一个发明养蚕的人。民间奉祀为蚕神。

“早征非是官人恶”至“主将勋高换罗幕”——写“今年丝税抽征早”的原因。官人:指征收丝税的官吏。官家:口语对皇帝的称呼。《称谓录》:“魏晋六朝称天子曰官。”戎索:《左传·定公四年》:“启以夏政,疆以戎索。”杜注:“大原近戎而寒,不与中国同,故自以戎法。”本义为戎法,引申为战争之事,犹言军事。当时唐朝正平定叛乱,元和十一年(816),兴师讨淮西吴元济,战争一直延续到这一年。束:拴,系。刀箭疮伤用布帛束裹,同下文“换罗幕”均说明丝织品在军事上的用途。罗幕:即丝罗帐幕。

“缲丝织帛犹努力”至“为解挑纹嫁不得”——写缫丝织帛之艰难。前两句写缫丝难织帛难,织有花纹的精美绫罗更难;后两句写为在织品上挑出花纹,东家双女儿头已白了也嫁不了。缲丝:抽茧出丝。变撩机:拨动织机时,变动丝缕脉理,在织品上挑出花纹。《全唐诗》、丛刊本作“缉”,量词,“五丝为,倍为升,倍升为,倍为纪,倍纪为,倍为襚。此自少之多,自微至著”(《西京杂记》卷五)。缲(zǎo):通“缫(sāo)”,抽丝,绎茧为丝。撩:拨动,一作掩。“东家”二句,原自注:“予掾荆(任江陵士曹参军)时,目击贡绫户有终老不嫁之女。”解:把纠结一起的东西解开。

“檐前嫋嫋游丝上”至“能向虚空织罗网”——写织妇对蜘蛛结网的羡慕,反衬织妇缲丝织帛挑花纹的艰辛困难。游丝:指蜘蛛所吐的丝。形容其纤细透明状。虫豸:《尔雅·释虫》:“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解:理解,懂得。缘天:在天空中往来走动。缘:攀援,攀缘。

对元稹的“乐府古题”历代评价较高。陈寅恪先生认为:“凡古题乐府十九首……无一首不只述一意,与乐天新乐府五十首相同,而与微之旧作新题乐府一题具数意者大不相似。此则微之受乐天之影响,而改进其作品无疑也……”“读微之古题乐府,殊觉其旨趣丰富,文采艳发,似胜于其新题乐府……皆依旧题而发新意。词极精妙,而意至沉痛。”

《织妇词》也正是如此,不仅词句凝炼,思致微婉,蕴含深沉,别具旨趣,而且形式独特,文采斐然。“缲丝织帛”二句分承上文二句,承接恰如其分。尤其是结二句,借蜘蛛结网喻织妇“变撩机”,说明人不如虫,同时只就题目写去,意尽言中,针砭褒斥,耐人寻思!

元稹从元和初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任职四年。到元和九年(814)自江陵从事于唐州,后任通州司马。到元和十四年(819)迁虢州长史,前后十年时间,诗人称之为“流放荆蛮”十年。同历代文人一样,贬斥的磨难与挫折反倒成了促人成功的契机与条件。元稹在这十年之中“专力于诗章”,尤其是与同等命运的好朋友白居易诗笺往来,相互酬唱,正如《旧唐书·元稹传》所载:“虽通(州)江(州)悬邈,而二人来往赠答,凡所为诗,有三十、五十韵,乃至百韵者。”元白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他们的每首诗一写出来,其影响所及,“江南人士,传道风诵,流闻阙下,里巷相传,为之纸贵”。尤其是其诗歌传入皇宫,唐穆宗的嫔妃们人人都能唱吟。白居易《河南元公墓志铭》更加赞扬“(稹)尤工诗,在翰林时,穆宗前后索诗数百篇,命左右讽咏,宫中呼为‘元才子’。自六宫两都八方至南蛮东夷国,皆传写之。每一章一句出,无胫而走,疾于珠玉。”白居易的评价是否有失偏颇,姑置之勿论。元稹同白居易的诗,如《长恨歌》及姊妹篇《连昌宫词》,《琵琶行》,《三遣悲怀》,及“乐府古题”、“新题乐府”等,的确通俗易懂,流布人口,老妪能解,影响深远。

田家词

《田家词》,《乐府诗集》卷九三作《田家行》。此类古讽、乐讽的讽谕诗,是担任谏官、供奉翰林时作。作于安史之乱后。“寓意古题,刺美见事”,反映民生疾苦及贫困状况。

《田家词》是“乐府古题”。所谓“乐府新题”,相对“乐府古题”而言。元稹在《乐府古题序》中说得很清楚,有讽谕作用的乐府诗,虽说内容是“刺美见事”,而题目却都是沿袭汉魏以来乐府旧题。

牛吒吒,田确确,旱块敲牛蹄趵趵,

种得官仓珠颗谷。

六十年来兵蔟蔟,月月食粮车辘辘。

一日官军收海服,驱牛驾车食牛肉;

归来攸得牛两角,重铸锄犁作斤。

姑舂妇担去输官,输官不足归卖屋。

愿官早胜雠早覆,农死有儿牛有犊,

誓不遣官军粮不足。

牛吒吒,田确确,旱块敲牛蹄趵趵,种得官仓珠颗谷——吒吒(tuōtuō):拟牛的喘息声。确:亦作“埆”。不是简化字。本指土地瘠薄多石。引申为坚硬。“物坚硬谓之确”(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引《通俗文》)。趵趵(bōbō):象声词。形容牛蹄碰击坚硬土块的声音。珠颗谷:比喻谷价贵如珍珠。这三句叙写因天旱地硬,谷贵如珠。苏东坡有“谷太贱则伤农,太贵则伤末”(《乞免五谷力胜税钱札子》)之说。

六十年来兵蔟蔟,月月食粮车辘辘——六十年:指安史之乱以来的六十年。安禄山、史思明从天宝十四载(755)冬起兵叛乱,到代宗广德元年(763)史朝义自缢,叛乱平定,前后七年有馀,史称“安史之乱”。从广德二年(764)经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六帝六十年,顺宗在位仅一年(805),宪宗十五年(806-820),穆宗四年(821-824),正值中晚唐之际,政治混乱,经济凋敝,宦官朝士相争于上,军阀胥吏搜刮于下,加之天灾干旱,民不聊生,诗人的“悯农”情愫油然而生。蔟蔟:犹“簇簇”。形容兵连祸结,聚集成团成堆。月月:一作“日月”。车辘辘:形容车行声音。“辘辘”系象声词。写运送军粮的繁忙混乱。

“一日官军收海服”至“重铸锄犁作斤”——收:收复。海服:沿海地区。亦指边疆、边境,本诗指后者。攸:一作“收”。驱牛驾车食牛肉,归来攸得牛两角:描写田家干旱无收,官军只有宰牛以食。锄犁:一作“锹犁”、“耧犁”。斤:斧头。“凡用斫物者皆曰斧,斫木之斧则谓之斤”(《说文·斤部》段注)。又叫锛子。《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同。古农具名,锄属,以之松土除草。聂夷中《田家》:“父耕原上田,子山下荒。”锄犁,泛指农具。斤指斧凿器具。

姑舂妇担去输官,输官不足归卖屋——姑:诗中指丈夫的母亲。妇:《尔雅·释亲》:“子之妻为妇。”即儿媳妇。输官:向官府缴纳。归:归来;回家。

“愿官早胜雠早覆”至“誓不遣官军粮不足”——雠:仇敌。覆:覆灭;灭亡。遣:使,令。写出田家的盼望。李唐王朝自安史之乱后,一再增加军费,加重人民的负担,尤其是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元稹为被剥削的农民呼吁,结尾道出了农民对征粮“敢怒不敢言”的愤怒心声。斩钉截铁,难能可贵!

本诗写农民被盘剥之苦,对人民的疾苦贫穷寄予深切的同情。《元白诗笺证稿》给本诗以高度评价:“读微之古题乐府,殊觉其旨趣丰富,文采艳发,似胜于其新题乐府。”陈寅恪举出“愿官早胜雠(仇)早覆”三句及《夫远征》中“远征不必戍长城,出门便不知死生”诸句,评曰:“皆依旧题而发新意。词极精妙,而意至沉痛。取较乐天新乐府之明白晓畅者,别具蕴蓄之趣。盖词句简练,思致微婉,此为元、白诗中所不多见者也。”

其他诗论家,如《唐诗镜》之“语色雅称”,《唐诗别裁》之“音节入古”,《唐风定》之“骨力莽苍,白集无此一篇”……对理解这首诗均有启发。

总之,元白的《新乐府》继承杜甫的创造,新是指新的题目,而非新的曲调。其《新乐府》还是诗——乐府诗,而绝非乐府。《全唐诗》卷前有十三卷《乐府》,不论其取舍标准有无商榷之处,而对杜甫、元稹、白居易以及其他诗人所作的《新乐府》一律不予收录,是完全正确的。《乐府诗集》收录了元白《新乐府》,郭茂倩对“新乐府”这个名词未作任何分析解释,说明郭氏对唐代乐府的认识并不清楚。

元白诗歌之所以成为“通俗诗派”的一面大旗,的确能继“盛唐”而再盛,诚如清人赵翼所说:“元白尚坦易,务言人所共欲言……坦易者,多触景生情,因事起意,眼前景,口头语,自能沁人心脾,耐人咀嚼。”(《瓯北诗话》)

同类推荐
  • 读点经典

    读点经典

    本书所选录的内容主题可分为操守、修养、为政、勤学、交友、爱情、亲情等几方面,其目的就在于进一步提高读者(尤其是公职人员)的文化修养和行政素质。
  • 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

    在中国古代的科技著作中,影响最巨、传播最广者,无过于《梦溪笔谈》一书了,被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里程碑。全书按内容分为故事、辩证、乐律……可谓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 庄子(内篇)

    庄子(内篇)

    道家以无为治天下,无为就是以天下之心为心,不执迷自己的主张。中庸就是包容天下各种不同的见解,以天下共同的方向为方向。无为与中庸,其实质就是崇尚自然,奉行天地之道,自然自在。作者以普通人的视角,以章句分析的形式,重新解读了无为,解读了中庸,解读了自然,解读了生命的真谛、道家丰富超然的精神世界。
  • 中华家训3

    中华家训3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世说新语全鉴(典藏诵读版)

    世说新语全鉴(典藏诵读版)

    《世说新语》是一部记述魏晋士大夫玄学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小说中可以看到魏晋时期谈玄成为风尚,而玄学正是以道家老庄思想为根底的,道家思想对魏晋士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状况,乃至整个社会风气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是由南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轶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热门推荐
  • 数据属性重生

    数据属性重生

    血色的雨,印染着血色的身影,锋利的刀尖,在指尖跳跃,不知不觉间,已侵入咽喉……
  • 谁解青春那年少年心迹

    谁解青春那年少年心迹

    匆匆那年,属于他们的故事,又有几人再言,少年的心迹你莫猜,恍若隔山海日月,既看不清,也触不得,笔墨香茗,写下一段鲜衣怒马的少年时光
  • 仙木溪灵

    仙木溪灵

    三生石旁,女子红锦妖娆,青丝舞动,她容颜绝美,眉间血色鳳凰隐隐展翅,神色悲戚,红唇轻齿“君清墨,是你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失去,凤凰泣血,神力苏醒,我...冷木溪以血凰第九百三十代守护神的名义苏醒已逝的亲人,同时也生生世世诅咒你......永生永世得不到爱,不受病痛,夜饱相思”“啊........”聚集神石精元,冷木溪仰天长啸,飞沙走石,周围众仙无不气守丹田护住心脉,只见血色双翅傲天飞翔不断的盘旋与三生石上的结界,白衣仙姿,容貌出尘,眼前的女子迷伤了他的眼,也刺痛了他的心,“不....木儿....不可......”“君清墨,此生你为了天下,为了瑶池,让我一次次的放弃了我所拥有的,我无欲无求,只想平淡,可事与愿违....”血瞳一一扫过底下凝聚元气的众人,她血色加深,“些许年来,各门各派有难我都竭力相助,守护神石,劝说百里刹一次次的放掉你们,一心向善,然你们却一次次的对他痛下杀手,我守护之人,亲近之人,皆因你们而亡,今日,我便要毁了你们”体内不断爆发出神石之力,她杀红了眼,迷乱了心,趁她气息迷乱之际君清墨终而下定决心唤出体内尘封已久的轩辕神力灌入她的体内,“不.....君清墨....”元神聚散他看着眼前那熟悉的眉眼“木儿,莫要太过执着于仇恨,若我的死能换回曾经的你,那么就用我的一生来弥补于你吧,愿醒来的你能忘掉这一切....重新开始...渐渐地他越发消散,“木儿....记住,要快乐的活下去......”“啊......”心如刀割,冷木溪痛不欲生,那一日她用尽全身最后一点元气吐出女娲神石,瞬间天地刘六界狂风乍起,那一日瑶池众仙灰飞烟灭,百里刹麟儿苏醒,君清墨恢复元神,而她却一夜白了发...沉睡于三生石内,只等待着下一千年轮回.....
  • 90’s大合唱

    90’s大合唱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故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精彩,《90’s大合唱》是出生于1990年~2000年这一代人的整体亮相之作,一次集体发声的大合唱!《90's大合唱》中的108位优秀90后作家,是中国校园文学第五代人,《90’s大合唱》所收录的作者各有特点、个性鲜明,作品可读性强、题材新颖、贴近现实、尽情表达对青春成长校园情感等主题,他们依靠着对成长的关注、发现、发掘、创造,在读者中快速成长起来,并逐渐形成声势,《90's大合唱》堪称90后写作者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专辑。
  • 重生娱乐圈:天后归来

    重生娱乐圈:天后归来

    "当被下药的傅天擎遇到同样被下药的宋栀悠。“把衣服脱了,让我睡。”宋栀悠不甘示弱:“我看你是新手上路,我来教你怎么做。”深更半夜,傅天擎摸上了床:“老师,我来教作业。”一场翻云覆雨,傅天擎似笑非笑:“老师,我作业几分?”“零分。”宋栀悠咬牙切齿。傅天擎贼笑:“没关系,我们再来一次。”"--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杀手之魂

    杀手之魂

    流星划过。再被日寇铁蹄践踏的中华大地上,看一个从出生就沦为日军牺牲品的男婴,如何在这个黑暗的世界中挣扎,如何努力拯救这个世界。如何从一个被社会所遗弃的男婴,在拥有了狼的品性后,成为了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午夜幽灵,在受过美,日,德三国教育后逐渐成长为一名军事素质极高和拥有丰富实战经验的革命战士。但最终还是摆脱不了自己的宿命的悲剧人生!本书是以二战为背景,讲述了一个人不平凡的一生:欺软怕硬是动物的天性,弱肉强食是自然的铁律流星划过。再被日寇铁蹄践踏的中华大地上,看一个从出生就沦为日军牺牲品的男婴,如何在这个黑暗的世界中挣扎,如何努力拯救这个世界。如何从一个被社会所遗弃的男婴,在拥有了狼的品性后,成为了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午夜幽灵,在受过美,日,德三国教育后逐渐成长为一名军事素质极高和拥有丰富实战经验的革命战士。但最终还是摆脱不了自己的宿命的悲壮人生!本书按照历史进程,以主人公为线索从1915年出生一直写到1944年战死,本书首次采用科幻元素融入其中与传统抗日小说风格大为不同。戏剧式的写法带读者进入一个童话般的梦幻抗日旅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异世之我的心甘情愿

    异世之我的心甘情愿

    我唐言好好一个纯爷们,莫名架空到不知名时空,变成一个弱女子!!啊..是真的弱到跟林妹妹有得一拼,但是我的身份却很厉害....我唐言发誓:“宇君泽,废物也是风水轮流转的,你给我等着瞧!!”“呵呵..宇君泽,你又忘了带走我;你怎么这么冷心呢?”“宇君泽,你现在在我身后就好,其他人我也管不着。”病弱的宇君泽躺在华丽丽的床上看着年轻美艳动人的娘子:“咳咳...我的殿下,现在可是你自愿的。”唐言傲娇的看着他:“哼,真是一不小心遇见你,一言不合就想见你。”“哦,对了...你丢了一样东西总是拉在我这里”。“因为我还在这里,下次你可不许忘了带走我。”宇君泽惨白的俊容露出宠若的眼神看着她笑:“好。”
  • 创世少主宠废材妻:携手霸天下

    创世少主宠废材妻:携手霸天下

    她贵为黑道至尊,却天生有对活宝爹妈。她就说嘛,好端端的怎么被豆腐砸死了,原来有人搞鬼。暗暗不爽,算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可穿越就穿越,穿越个废材,哼!废材又如何,我照样能闯出天下!一夕之间,废柴变天才,从此开辟上古空间,炼上古丹药,收上古神兽,斗渣男渣女,把天下搞得乱腾腾,只是—这位妖孽美男是哪里来的?——他贵为创世少主,结果被自己的爹妈卖到了神驰大陆,说什么不找到另一半不准回家!无意之间遇到了她,呵呵,算你们有良心,小绝绝,既然是命中注定,那就乖乖跟爷回家吧!(本文女强男更强,强强腹黑,强强对碰,身心健康无小三,大虐无,偶尔小虐怡情,欢迎各大读者跳坑)
  • 亦卿慕

    亦卿慕

    承昭六年,苏皇后薨于坤宁宫,承昭帝念起功德,特追加其为懿德皇后。言简意赅,这就是一个集万千宠爱,虽是郡主,却位同嫡长公主的小白花,一言便注定皇位归属。只是,高若云端的她从此却低若尘埃,甚至丢掉性命。时光倒流,郡主重生,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