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244500000002

第2章 西方古典时代的建筑

原始社会时期,由于出现了农耕和养殖的部落,人们开始定居下来,这就需要居住的场所。随着人类走向文明,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精神内容。这种内容作为观念或行为,自然产生了作为人的精神寄托的对象,这就出现了一些物质的“化身”(图腾)和人们祭祀的场所。于是就有了像英国索尔兹伯里的石环和法国布列塔尼的整石柱这些宗教性和纪念性的巨石建筑。这些巨大石块的搬运、堆砌和排放到位,无不有力地证明了当时已经有了专门的技术。这可以说是建筑最初的雏形吧。

公元前4000年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原始公社的瓦解,世界上先后出现了一些奴隶制国家,如埃及和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由于中央集权的出现,使得召集具有专门技术的工匠和众多奴隶从事建筑活动成为可能。除了世俗建筑以外,由于宗教是为皇帝专制制度所服务的,于是皇帝的宫殿、陵墓以及庙宇成了主要的建筑物。

第1节 古希腊建筑

众所周知,伟大的古代西方文明是从地中海沿岸产生的。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摇篮,古希腊的建筑同样也是西方建筑的开拓者。它的一些建筑物的型制、石制梁柱构件和组合的艺术形式,以及建筑物和建筑群设计的一些艺术原则,都深深地影响着西方几千年的建筑发展史。千年的希腊文明史可以被看作是各个地域、各个民族、各个阶层的文化“战争”,战争碰撞出火花,战争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从荷马文化时期(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8世纪)到古风文化时期(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世纪),以及处于希腊建筑巅峰状态的古典文化时期(公元前5世纪中叶)。直到公元前4世纪后期,由于马其顿王国的入侵,东西文化得以交融。古代希腊建筑忠实地记录下了那个时代的荣耀,在自由、民主、共和的召唤下,希腊人民的智慧创造了时代的辉煌,希腊人民的思想造就了时代的灵魂。他们用智慧的头脑有组织地进行了纪念性建筑、宗教建筑与公共建筑的设计活动。爱奥尼柱式、多立克柱式、克林斯柱式的建筑风格(如雅典卫城的帕提农神庙)为以后的建筑树立了和谐与坚固的楷模。毫无疑问,古希腊的建筑艺术至今仍是美学上反映西方传统建筑中最杰出的实例之一,同时也是世界多种建筑风格的基础,在人类建筑史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第一小节 克诺索斯的米诺斯王宫遗址

公元前2000年至前1100年,希腊处于爱琴文明或者说米诺斯文明时代,克里特岛是爱琴岛屿中最大的岛,非希腊语的卡里亚人等创造了克里特文明。在克里特岛上,最让希腊人骄傲的是米诺斯王朝的故址——克诺索斯遗址。

从公元前十四世纪往前到它的黄金时代,即公元前十八世纪到十五世纪,当时统称为米诺斯王朝。米诺斯是统治者的头衔,米诺斯的所在地,叫克诺索斯,克诺索斯遗址,实际上就是克诺索斯宫殿的遗址。

这个遗址,是由英国人伊凡斯在土耳其结束对克里特岛的专制统治后,于1900年在自己所购买的土地上发掘出来,从而使这个迄今为止历史最为悠久的故址重新灿烂于世界,也使欧洲的发祥地,锁定克里特。如果说迈锡尼文化影响着希腊,进而流传到欧洲,那么克里特岛的米诺斯文化就是迈锡尼文化的源头。事实上,米诺斯文化正是从克里特岛传到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迈尼锡,然后再传至希腊本土的。

克里特岛的居民来自北非,他们的文化受到埃及的影响。考古学家鉴别出三种截然不同的克里特生活时代:无关紧要的早期米诺斯,和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时代同期的中期米诺斯以及和伟大的埃及庙宇同期的晚期米诺斯。这最后一个时代留下一大批财富,有绘画、雕塑和金属制品,一些线性经文和亚琴·伊文斯爵士于1900年发掘的耸人听闻的克诺索斯宫殿。

经考古研究,有一位德国人海因里希·谢里曼,父亲是德国北部一个贫穷的牧师。他从小经常专心致志地听他父亲给他朗读特洛伊战争的故事,成了一位希腊史诗《伊里亚特》迷,他对于史诗里所叙述的希腊人与特洛伊人为了绝色美女海伦而发生的战争,信以为真。谢里曼立志,长大以后,要去找古代的特洛伊。他后来经商致富,于是这位幻想家开始对爱琴海两岸进行为期18年的发掘,居然发现了惊人的遗迹。他向世界自豪地宣布,特洛伊找到了。尽管他并没有发现真正的特洛伊,但是在谢里曼的惊人发现之后,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斯也被吸引,他自1900年在希腊南端克里特岛上进行发掘,居然发掘出了传说中的“米诺斯迷宫”的遗迹。

这座规模巨大的王宫最初大约建造于公元前2000年,但在公元前1700年的一场可能发生的大地震中被毁。不过,由于这个时间恰好与喀西特人入侵巴比伦尼亚以及喜克索人入侵埃及的时间相当,也不能排除不明外敌入侵的原因。不管怎样,克里特人从这场惨痛损失中恢复过来之后,又以极大的热情重建了宫殿,并在随后的200多年里发展到令人瞩目的高度。

新的王宫依山而建,有好几个入口,其中西面的入口可能是主要的入口,入口当中是一根圆柱。进入入口之后,先向南经过一条用壁画装饰起来的狭长的“仪仗通道”,再向东转,就会来到一个大门厅,从这里转向北有一个宏大的楼梯直通楼上的国事大厅。从国事大厅北出口向东是另一个向下的大楼梯,楼梯直通中央大院。楼梯的边上有一座“御座厅”。伊文思在发现这座宫殿之后,曾将他的财产都用于王宫部分建筑的复原工作上,当然这完全是按照他个人的考古理解。人们对他的这种做法一直存在争议。这间御座厅就已由伊文思进行了复原,它四壁由石灰石砌成,正面墙壁前有一张石椅。伊文思认为这张石椅也许就是国王的御座,他称之为“欧洲最古老的御座”。在御座背后的墙上,画有两只长着鹰头的狮子,护卫着国王。

中央大院南北长约51.8米,东西宽约27.4米,是整个看起来散乱无序的建筑群的构图组织中心,像磁铁一样将大大小小功能不同高低错落的建筑物牢牢地吸引在一起。大院的东侧是国王和王后的起居空间,四层高的建筑里内部遍设楼梯、台阶以及许多带柱廊的采光天井,千门百户,曲折相通。传说当年米诺斯国王在王宫的地下修造了一座迷宫,用来关押一只牛首人身的吃人怪兽米诺陶洛斯。这只怪兽每年要吃掉七对从雅典送来的童男童女。后来,雅典王子忒修斯在克里特公主阿里阿德涅的帮助下,借助一个线团深入迷宫并杀死了怪兽。这里的柱子原先是木头的,伊文思用水泥替换了木头,再把柱身刷成橘色,以表示木头。这些柱子上粗下细,柱头是肥厚的圆盘,上有一块方石板,这种造型对后代有很大影响。起居空间的南面有一间被伊文思称为“王后的起居室”的房间,它甚至附有一间装了抽水马桶和自来水的浴室,墙上还画着正在嬉戏的海豚。实际上,王宫里到处都有壁画,许多壁画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名的《跃牛图》,描绘三个训练有素的男女与公牛戏耍的场景,其中的公牛是克里特人的神话传说中的重要角色。

从王宫的北门可通向大海,高处是嘹望台,也由伊文思复原,在柱廊背后的墙上也有浮雕壁画。王宫中还设有剧院和众多仓库,连同周围房屋据伊文思估计可能住有8万人以上,这在3500年前是一个极大的数字。

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克里特岛又遭遇了一场强烈的地震或火山爆发。

在这之后,希腊半岛上的迈锡尼人趁乱入侵,克里特的许多王宫和城市都被毁灭,米诺斯文明走到了尽头。

克里特的克诺索斯宫殿建筑标志着西方建筑历史的开端。而在克里特和希腊建筑之间,还有一个迈尼锡文明的建筑,其中包括迈尼锡城,泰仑卫城等,最著名的就是迈尼锡狮子门。像克里特建筑一样,迈尼锡的建筑对于希腊有着直接的影响。

第二小节 雅典卫城

在希腊古代遗址中,最为有名的当属雅典卫城。雅典卫城,希腊语称之为“阿克罗波利斯”,原意为“高丘上的城邦”。古代在此建有神庙,同时又是城市防卫要塞。它雄踞于市中心一座高150多米的四面陡峭的山丘上,19世纪的考古学家们在这里发现了许多古代的遗址,它们包括道路、水井、墓穴和住宅,这些遗址证明此处于公元前2800年便有人居住,1000年后的雅典王也是在这里建起了他的王宫,宫殿被一道牢固的围墙完全圈在里面,利用雅典卫城的陡峭山冈进行有效的防卫。

卫城东西长280米,南北最宽处130米,地势险峻,仅在西面有一上下出入的通道,战争中又是坚固的要塞。

古堡由著名的帕提农神庙、埃雷赫修神庙、雅典娜胜利神庙和卫城山门等古建筑组成,这些建筑,几乎全部用洁白的大理石建成。因考虑到从山下四周仰望卫城的良好景观,这些建筑物基本沿周边布置。

又因考虑到在卫城内的观赏效果,它们相互之间既不平行也不对称,而是利用地形把最好的角度朝向人们。使行列中的每一个人无论在山上山下,或无论在前在后都能够观赏到不断变化的绚丽的建筑景象,而这个景象系统又构成了一幅完整的有主有次的画面。

此外,城堡正面还保存着古剧场、集市中心和竞技场的遗址。城堡东南角建有规模宏大的博物馆,收藏着大量的石雕和其他古代艺术品。

一、卫城山门

卫城山门是雅典卫城的入口,建于公元前437年至前431年,由尼西克利斯设计,是继帕提农神庙后的又一杰作,以简洁洗耳恭听练的体形屹立于卫城两侧。它的立面前后均用六根多立克柱,东面的高8.53~8.57米,西面的高8.81米,底径都是1.56米,檐部高与柱高之比为1:3.12。为了通过车辆与牺牲组成的献祭队伍,山门为五开间,中央开间特别大,中线距是5.43米,净空3.85米。

山门以西内坡道两侧,各有三根秀拔的爱奥尼立柱,在它们顶托着的爱奥尼式梁枋上,彩绘着鲜艳的盾剑画。这两排装饰华丽的列柱作为山门的借景,背后又是湛蓝的天空,更烘托出没有装饰的山门的刚劲头、庄重和动人的效果。

门廊的两翼不对称,北翼过去曾是绘画陈列馆,南翼是敞廊。土耳其人占领时期,曾将山门作为火药库,土耳其总督也曾在此居住。1640年,山门因遭雷击而受到严重破坏。

二、帕提农神庙

我们可以想象,在庆典的节日里,古代的雅典人是如何排着长长的队列,从广场绕到进入卫城路上,走上通往山门的台阶,而山门向外突出的两翼犹如伸开的双臂,以迎接从外面来的崇拜者。山门的右边的城堡上立着一座尼克·埃普台若斯神庙(胜利神庙)。进入卫城这个圣地时,最醒目的是帕提农神庙。而帕提农神庙是卫城最重要的神庙,位于卫城的最高处,是供奉雅典娜神的神庙。

神庙是古希腊最辉煌的建筑。神庙在希腊文中写作naos,爱奥尼亚方言是neos,它的原意是“神居住的地方”。这个词还有一个狭义的用法,意思是“放置神像的神龛或内室”。建筑神庙是希腊宗教发展的重要标志。最初的圣地中的建筑物是露天的祭坛。随着宗教活动的制度化、程式化,简陋的、天然的祭拜场所已不符合宗教活动的需要。建筑水平、工艺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已能铸造大大小小精美的神像,并感到有必要为这些神的化身建造容身之地了。此外,随着城邦制的形成,希腊宗教活动同城邦的社会活动日趋密切,也使得在圣地建造神庙以供祭仪活动的正常进行成为必要。

由于神庙建筑和神像铸造凝结着希腊人的艺术才能和智慧。以至于有些西方学者称古典希腊文化为神庙文化,到了公元前5世纪和4世纪,希腊的神庙建筑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热尔曼·巴赞说,希腊寺庙的规模比埃及寺庙小得多,通常包括一堵矩形的光墙,四周有单一的或成双的列柱。神像安置在内殿,内殿通常分为三个部分:内殿前是门厅,内殿后是圣器室或宝库。房间都很暗,只有顶上透光。在前部和后部(正立面),徐徐倾斜的三角形屋顶构成两个三角形断面——山墙,饰有雕刻。古希腊神庙建筑贯穿于每个时期。古希腊信奉多神教,这些神灵据说是住在北部的奥林匹斯山顶上,他们由原先的祖先崇拜转化为守护神崇拜,于是各民族、各城市、甚至各家庭与各人均有其守护神,所以到处建造神庙。最初的希腊神庙是非常简陋的,后来神庙从砖木结构转向石结构,到公元前6世纪逐渐定型为围廊式。最著名的就是帕提农神庙。

帕提农神庙原意为“处女宫”,始建于公元前447年,前438年基本完成,前431年完成雕刻。主要是由伊克蒂诺斯设计的,卡利卡蒂斯也参加了设计,神庙中的雅典娜雕像是由黄金和象牙雕成的,由著名的雕刻家菲迪亚斯创作。它是卫城的主体性建筑,总面积达2100平方米。神庙长69.5米,高20米,由60多根多立克柱式构成柱廊。其柱高10.4米,底径约1.9米,柱身表面刻有20道竖向凹槽。柱上的石梁不加雕饰,梁上的三陇板之间是高浮雕,描述希腊神话中拉庇泰同马人搏斗的故事。还有几个数据足可以说明它是希腊最大的多立克柱式庙宇,8x17柱,台基面30.89x69.54米,底径1.905米。神庙设前殿、正殿和后殿。它是卫城惟一的围廊式庙宇,形制最隆重。帕提农神庙命运多舛。公元5世纪时,神庙所供奉的邪典娜雕像被东罗马皇帝搬走后失踪,现仅存台座。神庙在6世纪改做基督教堂,东端加了一个半圆拱,1458年被土耳其占领后改做清真寺,并在西南角建了一座尖塔。最后神庙成了军火库,1678年在土耳其与威尼斯的战争中神庙被炮毁,只剩下30多根石柱和断壁残垣。但今天依然可以看出其恢弘的规模和整饬精严的风格。无数现代建筑师都奉帕提农神庙为最高建筑典范。

三、埃雷赫修神庙

埃雷赫修神庙坐落在帕提依神庙的北面,这里有雅典娜当年为人类栽下的第一棵橄榄树。神庙是继帕提农之后建筑的,它的设计者是费罗克菜,公元前421年至公元前406年建筑。特殊的建筑风格主要体现在神庙的北面柱廊,在石柱的位置上,有6根人像柱,它们都穿着古典服装、头上顶着雕有圆形花饰的浅篮的少女像,这给神庙增添了动感和活力。

这座神庙从东至西有一个位差有3米高的坡度,它的主门是朝东面开的,柱廊是由6根爱奥尼亚圆柱撑起的,这里曾供奉过一尊雅典娜的木制雕像。由于神圣橄榄树的存在,这一部分没有筑上屋顶。由北面的柱廊可进入波塞冬占据的那部分,柱廊也是由六根爱微奥尼亚圆柱构成的。同东面柱廊的区别是这里的圆柱四根在前,两根在侧,显得更为壮观。除了精致的柱头外,值得注意的还有交织盘缠的柱脚、圆柱线脚装饰。这也使得神庙有别于其他地方,人像柱廊中的少女形象据说是依照卡利亚城姑娘在祭祀阿特米丝女神活动中头顶供奉品的样子制作的,六尊石像是这样排列在大理石的护墙前的:四尊在前、两尊在旁边,使柱廊形成一个规则的长方形。少女们的身姿挺拔婀娜,将圆柱应有的坚固稳定同雕像的动感完美地融为一体。她们身着的长袍自然流畅地垂落下来,同时又着重点明了那丰满匀称的躯体,下半部袍身的深褶皱的线条同古典圆柱的沟槽相呼应。

四、胜利女神庙

公元前427~前424年左右,雅典人在南翼向前凸出的一块迈锡尼时代城堡的旧址上建造了一座爱奥尼克式神庙——胜利女神庙,以祈祷胜利女神尼克保佑雅典正在与斯巴达人进行的生死之战中获胜。它的建造使原本山门的对称构图被打破,但从总体上看,卫城西侧的构图仍保持了恰当的均衡,特别是考虑到山门后高大的雅典娜青铜雕像略微向轴线另一侧倾斜。这也充分表现出希腊人杰出的构图能力和灵活的设计思想。

第三小节 雅典的公共建筑

在公共建筑的形制方面。这时期最大的成就是城邦、露天剧场、室内会堂和圣地。

一、城邦

雅典古城在公元前2000年后期就成为繁盛居民区,前8世纪建立城邦,前5世纪发展为古希腊最大城市和文化中心。整个古城,南北长约5000米,东西长约7500米。城区建有神殿、市政厅、议政厅或元老院议事厅、露天剧场或广场等建筑。公共建筑更多的体现在神性——力量性的城市中,而在宗教——伦理性的城市中公共建筑不太受到重视。在神性——力量性的城市中,公共建筑是一个城市的窗口,而城市又是公共建筑赖以生存的基础。

二、露天剧场

露天剧场起源很早,它是雅典最重要的公共建筑之一,古希腊剧场,往往建在神庙附近,其最早的特征是一个圆形场地,在悲剧形成之前,可能就用于歌舞表演,观众在山坡上或坐或立,围着圆场看戏。这时,比较成熟的形制是:观众席作半圆形,利用山坡建造,逐排升高,以放射形的纵过道为主,顺圆弧的横过道为辅,出入方便,而不很妨碍观众视线。视线和交通都处理得相当合理。每个席位都是平等的,除了酒神的宝座外,没有特权的位子。公元前4世纪至前3世纪,剧场建设盛行,而且质量提高,观众席一般用石头砌筑台阶和坐席等等,反映着自由民的分化,前排往往设特殊考究的荣誉席,在一些专制王国里,剧场有国王包厢,这在古典时期是没有的。

表演区本来是一块圆形平地,供合唱队使用,在剧场的中心,后面有一所小屋,里面是化装室和道具室等等。公元前4世纪至前3世纪,随着戏剧本身的变化,演员的数量增多,重要性超过了合唱队,小屋扩大,并且开始使用舞台,台面高度与后面小屋的第二层取齐,小屋的外墙面就是舞台背景。原来的圆形表演区被切去了一部分,改成了伴奏乐队的乐池。以后,小屋两端向前凸出,形成了舞台的初具雏形的台口。

这时期最著名的半圆剧场是埃比道鲁斯的医药神艾斯克里比奥斯圣地里的一座。它大约造于公元前350年,经过扩建,共有55排座位,能容12000人。圆形表演区直径20.3米,这时已成为乐池。有22米长、3.17米宽的舞台,架在约3米高的矮墙上。它的音质极佳,在观众席最后一排能听到表演区演员粗声的喘气。另一座著名的剧场在雅典卫城南麓的东端,叫酒神剧场,从卫城山麓凿山而成,在公元前342年至前326年间改建为全部石质的,希腊著名的悲剧家和喜剧家的作品都在这剧场里首演。泛雅典娜节日在这里举行歌唱比赛,并颁发三脚杯奖。它位于雅典城的中心,位于希腊文化的中心。

有些剧场的规模很大,为了开全体公民大会,往往能容纳几万人。如公元前350年麦迦洛波里斯的剧场,直径竟达140米。因为剧场是开公民大会的场所,所以常常和卫城在一起,作为城市的中心。城市的选址受到它们的影响。

据维特鲁威记载,观众席里每隔一定距离安一个铜瓮,起共鸣作用,以改善音质。

三、室内会堂

在麦迦洛波里斯剧场舞台后化妆室小屋的后面,造了一个大会堂(约公元前370~前360年),平面是矩形的,66米X52米,大约能容纳1万人。座位沿三面排列,逐排升起。最巧妙的是室内的柱子都按以讲台为中心的放射线排列,不致遮挡讲台的视线。公元前3世纪在普利耶造的会堂,形制相仿,规模比较小,但屋顶跨度也有15米。

四、圣地

传说在希腊神话中,天帝宙斯为了测定出宇宙的中心点,便派遣两只鸟飞跃四方形的宇宙的四个顶点,得到的交叉中心点,就是现在离雅典市北方两小时车程的优雅山城德尔菲。德尔菲圣地包括阿波罗神庙区和马尔马利亚神庙区。在阿波罗神庙区有阿波罗神庙、宝库和剧场、运动场等建筑;在马尔马利亚神庙区有雅典娜神庙、圆形堂、宝库和祭坛等建筑。古希腊人在圣地定期举行节日庆祝,古希腊人从各个城邦来到这里,参加竞技体育、戏剧、诗歌、演说等等文体比赛。而在圣地最重要的地方,建造起建筑群的中心——神庙。而以神庙为中心的场所成为公众欢庆的聚集地。

第2节 古罗马建筑

古希腊晚期的建筑成就由古罗马直接继承,古罗马劳动者把它向前大大推进,达到了世界奴隶制时代建筑的最高峰。

罗马原是意大利半岛南部一个拉丁族王国。公元前500年始进行了长达200余年的统一意大利半岛的战争,并改为共和制。到公元前1世纪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洲的罗马帝国。罗马帝国包括今意大利半岛、西西里岛、希腊半岛、小亚细亚、非洲北部、西亚洲的西部和西班牙、法国、英国等地区。是定居于意大利的部族伊特鲁里亚人文化和希腊文化的结合发展的结果,对后来欧洲及世界文化的影响很大。

古罗马建筑是古罗马人沿袭亚平宁半岛上伊特鲁里亚人的建筑技术,继承古希腊建筑成就,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古罗马建筑在公元1世纪至3世纪为极盛时期,达到西方古代建筑的高峰。

古罗马建筑的类型很多。有罗马万神庙、维纳斯和罗马庙以及巴尔贝克太阳神庙寺宗教建筑,也有皇宫、剧场角斗场、浴场以及广场和巴西利卡(长方形会堂)等公共建筑。居住建筑有内庭式住宅、内庭式与围柱式院相结合的住宅,还有四、五层公寓式住宅。

古罗马时期的建筑分为三个时期。公元前8世纪至前2世纪的伊特鲁里亚时期,其建筑在石工、陶瓷构件与拱券结构方面有突出成就;公元前2世纪至前30年的罗马共和国盛期,聚集了大量劳动力、财富与自然资源,在公路、桥梁、城市街道与输水道等方面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公元前146年征服希腊后,学会了希腊人的生活方式及建筑技艺,除了建造神庙,也开始建造公共建筑如剧场、竞技场、浴场、巴西利卡等,并发展了罗马角斗场。公元前30年罗马共和执政官奥古斯都称帝,进入罗马帝国时期。帝国成立到180年是帝国的兴盛时期。歌颂权力、炫耀财富、表彰功绩成为建筑的重要任务,建造了不少雄伟壮丽的凯旋门、纪功柱和以皇帝名字命名的广场、神庙等。剧场、圆形剧场与浴场规模更加宏大豪华。3世纪起帝国开始衰退,建筑活动也逐渐没落,直至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为止。

由于古罗马公共建筑物类型多,型制相当发达,样式和手法很丰富、结构水平高,而且初步建立了建筑的科学理论,所以对后世欧洲的建筑,甚至全世界的建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一小节 罗马的凯旋门

古罗马及以后的欧洲封建帝王为炫耀战绩而建的一些纪念性建筑。通常建造在军队凯旋的大道上,以提高统军作战的皇帝的威望。它的中央是一个高大的拱洞,有的在两侧还各有一个较小些的拱洞。它一般用混凝土建造,外部用白色大理石贴面,墙上刻有铭文和浮雕,墙头还有象征胜利和光荣的青铜马车。它起源于罗马共和国后期。一般用石砌成,形似门楼,有一个或三个拱券门洞,上刻浮雕。通常建在城市主要街道或广场上,一般赶在凯旋仪式举行前建成。古罗马有三大代表性凯旋门,即提图斯凯旋门、三拱洞式的塞维鲁凯旋门和君士坦丁凯旋门。其中以君士坦丁凯旋门最著名。

年代最早的一座是位于维纳斯与罗马神庙和君士坦丁巴西利卡之间的提图斯凯旋门,建于公元81年,用以纪念提图斯(公元79年~81年在位)成为皇帝之前在公元70年率军剿灭耶路撒冷的犹太叛乱的战功。这是一座单券洞凯旋门,高14.4米,宽13.3米,厚约6米。由于单纯的拱券缺乏装饰,因而罗马人创造性地采用了一种后来被称为券柱式的构图方式,就是在拱门的两侧装饰以过去总是作为结构支撑物的柱子,甚至连古典柱式中的梁额、檐部以及基座都煞有介事地按恰当的比例表现出来。这样一来,建筑物不仅结构十分合理,而且也具有理想的外形,这种做法后来极受欢迎,直到今天仍被广为采用。此外,在这座凯旋门上,罗马人使用了一种新的柱式,叫组合柱式。它的柱头是在科林斯莨菪叶饰的柱头上叠加爱奥尼克式卷涡,以加强装饰性。这种柱式后来与多立克式、爱奥尼克式、科林斯式和塔司干式一起并称为五大古典柱式。

位于广场西北端的是建于203年的塞维鲁凯旋门,用以纪念塞维鲁皇帝(193~211年在位)在195年和197年两次东征远在美索不达米亚的安息帝国的胜利。它宽25米,高23米,厚11.9米,是一座三拱式凯旋门,被认为是现存同类建筑中的精品。

提图斯凯旋门上的浮雕君士坦丁战胜马克森提之后,于315年在大角斗场西南建造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凯旋门。此凯旋门是君士坦丁大帝为了庆祝击败强敌马克森夏斯,在公元312年由元老院下令建造,至315年才全部落成。高21米,宽25.7米、厚7.5米。这座凯旋门的基本骨架,就是哥林斯式的圆柱。正面由4根圆柱划分成了3个间隔,中央的一个间隔,即大拱洞门,左右的两个间隔,各有一个小拱洞门。这座凯旋门与一般的不同,它是采用“三拱式”的,又称为“裑拱式”。整个建筑的材料都是白色大理石,只有一小部分是彩色杂石。这座凯旋门的浮雕装饰,多半都是图拉真帝和哈德良帝建筑中所用过的材料。两面墙壁,也被划分为3个区域。左右的两个区划,装饰有浮雕群像;下面左右柱间的拱洞上,有精细的雕像带,上面装饰有大型的勋章。另外,凯旋门上面,原来还有一辆青铜凯旋车、坐着青铜雕刻的君士坦丁大帝,可惜现在已不存在了。

第二小节 罗马的广场

一、埃特鲁斯坎时期的广场

罗马共和时期的广场是罗马城中公共建筑云集的场所,和希腊晚期的相近,是城市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活动中心。神庙、市政府、市场、集会场、体育场等公共建筑都分布在广场周围,成为市民集会和交易以及城市政治和宗教活动的中心。罗马城中心,巴拉丁山和卡比多利山山脚下的罗曼努姆广场大体呈梯形,长约115m,宽约57m。

广场的西北端有塞维鲁凯旋门、协和神庙、韦斯巴芗神庙和农神神庙。其中农神神庙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神庙,最早建造于公元前497年,当时正值埃特鲁斯坎人被赶走后罗马人所经历的一段非常困难的饥荒年代。公元前42年,罗马人又用石头重建了这座神庙,作为罗马的国库所在。它们的东侧是恺撒建造的演讲坛,这是罗马政治家发表演说以及法院发布公告的地方。它们的西侧是罗马的国家档案馆,其二层以上部分后来在15世纪时被改造为市政厅。

广场的西南侧是尤利亚巴西利卡与卡斯托尔和波鲁克斯神庙。孪生兄弟卡斯托尔和波鲁克斯是传说中罗马的守护神,曾在公元前496年的一次战斗中挽救过罗马。这座神庙始建于公元前484年,后于公元6年重建,是一座基座宽30米、长56米、高7米的8柱X11柱爱奥尼克神庙,如今只有三根石柱残存。

广场的东端端坐着恺撒神庙,它是公元前29年为了纪念恺撒而建造的。恺撒被谋杀后他的遗体就是在神庙所在的地点被火化。恺撒神庙的右后方就是那座有名的维斯太圆形神庙,左后方则是皇帝马尔库斯·奥勒留·安东尼和他皇后福斯蒂娜的神庙。恺撒开创了皇帝被神化的先例,之后的许多皇帝死后都被当做神来加以供奉。

广场的东北侧由艾米利亚巴西利卡和元老院围合。元老院是罗马共和国时期最高政治决策的场所,担任元老的多是资深的卸任贵族执政官。在帝国时代,元老院的职权受到很大削弱,但在很长时间里仍一直保持其尊贵的地位。这座元老院原是建造在偏东一些的地方,公元前52年一场大火之后,恺撒为了腾出地方修建新的广场而改在现址重建,后来在公元283年又因火灾再次重建。它长27米,宽18米,高21米。内部左右两侧是元老的座位,中央是主席台。

二、恺撒广场

共和末期,恺撒擅权之后,在罗曼努姆广场边上造了一个恺撒广场。这是一个封闭的、按完整的规划建造的广场。小店和小作坊没有了,只保留了高利贷者的钱庄和雄辩学家讲演的敞廊,在广场两侧。广场的总面积是160米X75米,立在它后半部的围廊式维纳斯庙,前廊有8根柱子,进深3跨,广场成了庙宇的前院。维纳斯是恺撒家族的保护神,因此,广场隐然是恺撒个人的纪念物。广场中间立着恺撒的骑马青铜像,镀金。恺撒广场头一个定下了封闭的、轴线对称的、以一个庙宇为主体的广场的新形制。这形制显然借鉴了古希腊晚期的庙宇。广场上各个建筑物失去了独立性,被统一在一个构图形式之中。这个广场宣告了罗马共和制的结束和帝国时代的来临。

三、奥古斯都广场

恺撒的继承人奥古斯都最终地击败了共和派的反抗,建立了个人的独裁,并成了古罗马的第一位皇帝。他在恺撒广场旁边又造了一个奥古斯都广场。它比恺撒广场更进一步,纯为歌功颂德,连钱庄也没有立足之地了,只在两侧各造了一个半圆形的讲堂给雄辩家用,还有一点共和时代的残余。庙宇是献给奥古斯都的本神——战神的,也用围廊式,面阔35米,8根柱子。柱子高17.7米,底径1.75米,立在3.55米高的台基上,完全控制了广场。广场总面积大约120米X83米,有一圈单层的柱廊,把庙宇衬托得很高峻。广场艺术地记录了罗马帝国终于建立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

广场周边的围墙,全用大块花岗石砌筑,厚1.8米,高度竟达36米,把它同城市完全隔绝。可能是为了防火。它全长450米,工程量十分浩大。墙外是贫民窟,墙里是大理石的建筑物,布满了金光闪闪的雕刻,社会的对立反映得十分尖锐。

四、图拉真广场

帝制建成以后,罗马皇帝渐渐汲取东方君主国的习俗,建立起一整套繁文缛节来崇奉皇帝。最强有力的皇帝之一图拉真,竟至几乎要把皇帝崇拜宗教化了。这时,在奥古斯都广场旁边建造了罗马最宏大的广场,图拉真广场。广场的型制参照了东方君主国建筑的特点,不仅轴线对称,而且作多层纵深布局。在将近300米的深度里,布置了几进建筑物,室内室外的空间交替,空间的纵横、大小、开阖、明暗交替;雕刻和建筑物交替。有意识地利用这一系列的交替酝酿建筑艺术高潮的到来,还使用了一些令人感到意外的手法。在运动中展开和深入,这是建筑艺术的一个重要的特点,不论是轴线的,还是绕弯子的,像希腊的圣地那样。

第三小节 罗马的剧场和斗兽场

一、剧场

像希腊一样,罗马城市里一般都有剧场,因为不开公民大会,规模比希腊的小。罗马的剧场,形制从希腊而来,但早在共和时代,它们大多已不再依山势建造,而用一系列放射形排列的筒形拱把观众席一层层架起来。古希腊的剧场都因山就势而造前低后高的观众席,因此城市的选址和布局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古罗马用拱券把观众席架起来之后,便不必借用山坡。券拱技术为建筑和城市布局争得了主动权,剧场的位置摆脱自然地形的限制而自由了,多造在城市中央。城市的选址也少了一种限制。

观众席的形制同希腊晚期的基本一样。不过,舞台后面的化妆室扩大,成为一幢庞大的多层建筑物。它两端向前伸出,同半圆形的多层观众席连接成整体,檐口连接交圈。舞台夹在化妆室伸出的两翼之间,台前早期的表演区只剩下半圆形一片,作为乐池。化妆室的墙面作为舞台的背景,用倚柱、壁龛、雕像等装饰得非常华丽。

架起来的观众席下面空间有两三层,布置楼梯和环廊。底层有两道环廊,里面一道集散前排观众,外面一道在出入口和楼梯之间,集散需要上楼梯的后排观众。第二层和第三层沿外墙还有环廊为后排观众集散之用。观众席里以纵过道为主。

支承观众席的拱作放射形排列,它们一头大一头小,一头高一头低,施工相当复杂。这些拱在立面上开口,形成连续的券洞,有两层或三层。底层的券洞都是出入口,上层的是环廊的窗口,处理成券柱式的叠加,各开间重复同样的构图,不作重点处理,符合于人流集散的实际情况。券洞有编号,便于观众寻找席位。

恺撒时期设计并于公元前13年奥古斯都在位时落成的马塞卢斯剧场是剧场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建造于台伯河边的一处平地上,它那高耸的观众席是由一系列同心的混凝土环形拱廊一层一层地架起来的,这就使得古希腊剧场选址受制于自然地形的苦恼烟消云散,从此使得剧场的建造可以不受地形限制,可以大胆地建造在城市的平地上。

马塞卢斯剧场混凝土观众席的外立面分为三层,均用大理石装饰。第一层开有41个拱门,拱门两侧装饰以多立克式半圆柱。它的第二层也是同样的券柱式构图,但柱子改用爱奥尼克式,这种细致的变化增强了立面构图在统一前提下的丰富性。第三层原来采用实的壁面,在对应位置则使用了效果更加丰富的科林斯柱式。它的内部观众席直径达129.8米,可以容纳一万五千到两万名观众,是罗马最大的一座剧场。它的半圆形乐池直径约37米,后方是一个高大的具有三层柱廊和阳台背景的豪华舞台,上方还有挑出的屋盖。这些也是古希腊剧场所不具备的。

这座剧场后来也遭到很大的破坏,原来的第三层立面以及舞台都不存在了,里面成为住宅,拱券则变成了店面。

二、大斗兽场

又称大角斗场,是为角斗表演而建的。它不仅是罗马最具有代表性的公共建筑,也是一种象征着永恒的建筑。大角斗场平面是椭圆形的,中心是一个中央“表演区”,有60排阶梯座位的观众席,可以容纳8万观众。观众席分荣誉席或称贵宾席、骑士席和平民席等5区。看台上下五个部分,有80个出入口。大角斗场的表演区比贵宾席降低5米多,周围还有铁栅栏围住,以保证观众安全。表演区的长短轴直径分别为87.5米和55米。它的下方还有地下室,用来关放野兽。有时表演区也会被放满水,以表演最多有3千人参加的海上战斗。

大角斗场的外观非常雄伟,高48.5米,分四层,从第一层起,分别为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用连续的券廊围成一圈,最上一层是科林斯壁柱。在提图斯皇帝为大角斗场举行落成仪式后,连续的角斗表演据说持续了123天,有9000头野兽被屠杀,后来的图拉真皇帝有一次还曾让1000名达契亚俘虏与11000头猛兽进行搏斗。这样的表演一直持续到523年。大角斗场在古罗马人心中具有特别意义,是罗马帝国辉煌荣耀的具体写照,与帝国命运休戚相关:大角斗场在,罗马就在;大角斗场倒塌,罗马就会灭亡。事实也是这样,罗马帝国灭亡后,大角斗场厄运难逃。在中世纪以后,它先是遭到地震的破坏,而后又在教皇们兴建宫殿和大教堂的时候成为了地地道道的采石场。1749年,教皇本尼狄克十四世以纪念罗马帝国时期可能曾在此殉难的基督教为由终于宣布大角斗场为圣地,从而使它得以保全残体。

第四小节 罗马的神庙

在罗马建造神庙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埃特鲁斯坎人统治的时期。尽管吸收了希腊神话的一些内容,但埃特鲁斯坎人仍然保持了自己对神的某些不同认识,并且他们所建造的神庙也与希腊人的有所不同。罗马神庙是建在高高的墩座上,在前面只要通过台阶就容易进入正殿,正殿前是纵深的门廊,门廊的柱廊延扩大到神庙周围。最典范的建筑是万神庙。

哈德良皇帝于公元120年至公元124年在意大利罗马兴建了万神庙,作为奉祀诸神的神殿。这座显示了古罗马人卓越工程技术的建筑物,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公元609年教皇卜尼法斯四世将它改名为圣母与诸殉道者教堂。万神庙的基本构思是宇宙象征意义。它是罗马的单一空间、集中式构图的建筑物的代表,也是罗马穹隆技术的代表。在19世纪以前,它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穹隆顶建筑。

万神庙的结构简洁明了,主体呈圆形,顶部覆盖着一个直径达43.3米的穹顶,是自建成后到1436年间最大的穹顶。穹顶的最高点也是43.3米,顶部有一个直径8.9米的圆形大洞,用于采光。这个洞也是万神庙唯一的采光点,这样以来光线从顶部泄下,并会随着太阳位置的移动而改变光线的角度,给予人一种神圣庄严的感觉,十分适合宗教建筑的本性。

穹顶内部还做了五层凹格,凹格的面积逐层缩小,但是数量相同,因此更加衬托出穹顶的巨大,并给人以一种向上的感觉。大理石的地面上也使用了格子图案,并在中间稍稍突起,这样当人站在庙宇中间向四周看去时,地面上的格子图案会变形,进一步给人造成一种大空间的错觉。万神庙圆形主体的前方有一个宽34米、深15.5米的柱廊,共有16根柱子,每跟都是用整块的花岗石制成,柱子高达12.5米,底部基座的直径有1.43米。

万神庙整幢建筑都用混凝土浇灌而成,但是当时的人们是如何用混凝土浇灌出如此巨大的穹顶依然是一个奇迹。如果用今天的混凝土,必然难以浇灌出这么大的一个穹顶,因为混凝土的张力将无法使它承受自身的重量而坍塌。我们现在得知,古罗马人当时使用的混凝土是来自那波利附近的天然火山灰,再混人凝灰岩等多种骨料。然后在建造穹顶时,将比较重的骨料用在基座,然后逐渐选用比较轻的骨料向上,到顶部时只使用浮石混杂多孔火山岩。另外,穹顶的厚度也逐渐削薄,从穹顶根部的5.9米一直减少到顶部的仅1.5米。

布鲁诺·赛维对罗马的万神庙的空间评价非常高,他说,在罗马万神庙出现之前,人类从未创造过内部空间,只不过是一些空窍而已。原始人是害怕空间的,这一时代的标志是糙石巨柱——一个直立的长石:毫无用处,古代东方人则创造了许多实体建筑,如金字塔和巨柱如林的庙宇。在这些庙宇里,大量的巨柱占据了空间。古希腊使庙宇中的柱子人格化了,但仍然忽视空间。罗马的万神庙首先把空间这种摸不着而又实际存在的东西作为一种建筑的表达手段,它的空间是羞怯的,被沉重的实体所包围,内外联系过于狭小。

第五小节 罗马的公共浴场

早在共和时期,罗马大小城市里都仿晚期希腊的榜样,建造公共浴场,满足居民多种多样的需求。后来,又把运动场、图书馆、音乐厅、演讲厅、交谊室、商店等等组织在浴场里,形成一个多用途的建筑群,帝国时期,为了笼络退伍老兵等等无业游民,壮大自己的政治力量,公元2世纪至公元3世纪几乎每个皇帝都在各地建造公共浴场。仅在罗马城里,就有可容纳千人以上活动的11个大型浴场,小的竟达800个之多。公元4世纪初,罗马城有大小浴场1000座。浴场成了很重要的公共建筑物,质量迅速提高,终于产生了足以代表当时建筑最高成就的作品。

浴场有采暖措施,墙体甚至屋顶都贴着混凝土体砌的方形空心砖,形成管道,从地下的锅炉房输入热烟。为此它较早地抛弃了木屋架,成为公共建筑中最先使用拱顶的建筑物。地面用砖垛架空,下面通热烟。由于墙、层顶和地面都散热,所以内部温度很均匀。

由塞维鲁皇帝及其子卡拉卡拉皇帝建造的位于罗马城南的大浴场是罗马城中最大的浴场之一,内部可容纳10000多人,仅其中的主浴室就可同时容纳1600多人沐浴。它占地极为广阔,总平面长410米,宽380米,其平面布置体现了罗马人对大型复杂空间卓越的整体把握能力。它的主体建筑规模很大,长228米,宽116米。其中心部分是一个采用混凝土交叉拱结构屋顶的冷水浴大厅,长55.8米,宽24.1米,高33.9米。大厅长边一侧是一个游泳池,这是一个设在用高墙围起的露天庭院里的大水池,长65米,宽29米,其中朝内的一边嵌入到建筑物中。与大厅另一长边为邻的是一个长方形温水浴室,左右各有一个温水浴池。再向内是热水浴室,其顶部是一个直径几乎与万神庙相当的大穹窿,顶棚高达49米。热水浴大厅的圆形平面一半凸出主体建筑,另一半与其他空间过渡连接十分流畅。在它们周围还分布着蒸汽浴室、按摩室、更衣室和健身房等辅助用房,地下还设有勤杂用房。在主体建筑周围还分布有图书馆与演讲厅、蓄水库、体育场和花园等。浴场的主要入口位于北侧,入口两侧还有可能是供商店和居住用的两层楼层。

浴场内的装修十分豪华,内外墙壁上布满着出于名家之手的绘画和雕像,令人有一种置身于美术馆的感觉,事实上,其中幸存的许多镶嵌画和雕像如今已成为许多博物馆的珍藏品。浴场的地面铺装也甚为精美。

卡拉卡拉大浴场日后也成为建造教堂的采石场。尽管如今已是屋塌墙倒,表面装饰破坏殆尽,但那混凝土构筑的庞大废墟,仍能令后人联想它当年的壮观气派。浴场对18世纪以后欧洲的大型公共建筑的内部空间组织有很大的影响。

第六小节 罗马的住宅与宫殿

一、罗马的住宅

古罗马的普通民众住宅在罗马城中没有留存,但在罗马的港口卫星城市奥斯蒂亚,却有一些这样的住宅较好地保存下来,它们与同时代罗马住宅应无二致,是研究和了解当时普通民众生活的重要证物。

从历史记载和奥斯蒂亚的遗物来看,由于人口众多土地紧缺,当时罗马的普通民众主要居住在一种被形象地称做“岛”的多层公寓中,这种公寓大多三至五层,其中一层一般用作商店,二层以上住家。这些公寓房内大多没有单独的厕所,他们必须使用配有大理石座坑的看上去还比较舒适的公共厕所,座坑周围可能还装饰着神和英雄的雕像。在当时的高级住宅里,比较风行所谓的台阶式住宅。为了铺开院子,有时甚至在地势低的地方先砌拱券,再把院子架在上面。拱券之下,夏季阴凉,被称为夏室,后来在意大利府邸和高级住宅中被沿用下来。强大的生产力,使罗马人采取了与希腊人不同的对待自然的态度,后者侧重顺应利用,前者则不殚着力改造。

由于城内过于拥挤,奴隶主上层纷纷到郊外建造别墅,大抵采用这种台阶式的布局,逐渐形成了意大利园林别墅的基本特色:沿山坡修筑几层平台,台上对称地布置建筑物和花圃,在最高一层是主体建筑物。几何形是花园的构图基础,有轴线而不太强。流水顺坡而下在台阶外跌落成小瀑布。

二、罗马的宫殿

罗马皇帝的宫殿大多集中在巴拉丁山。山在城中心罗曼努姆广场南侧,高于广场40米,周圈1740米,它是罗马城最古老的核心,到帝国初期,山上是上流社会的住宅区。从奥古斯都开始,第比留(公元14~37年在位)、卡里古拉(公元37~41年在位)、韦伯香(公元69-79年在位)到第度(公元79~81年在位),皇帝们陆续在山上建造宫殿,驱走了住宅区。规模最大的一次是杜米善(公元81~96年在位)建造了朝殿、寝殿和大运动场。建筑师拉比里乌斯拆毁了大量以前造的宫殿和住宅区,填平了整个山头。后来陆续造了奥古斯都庙和输水道。皇帝赛维路斯(公元193~211年在位)在山顶南侧用一系列拱券架起地面,扩大了山顶面积,造了包厢可以俯视南麓跑马场里的竞技。以后又添了庙宇、浴场、图书馆等许多建筑。屡毁屡建,重叠错乱。以杜米善皇帝的宫殿布局最完整谨严,各部分分别有轴线,中央部分前后多进,最后的朝殿十分宏敞,但所用结构方式不明。朝殿右侧是皇族宗庙,左侧是法庭,它们和朝殿一起构成了皇权的象征。

有一些皇帝的宫殿并不建在巴拉丁山上,如尼禄(公元54~68年在位)、阿德良(公元117~138年在位)和塞维路斯等。塞维路斯在大斗兽场对面造了1幢7层楼的宮殿,下面用拱顶承载了基座。它盖住了阿德良宫的局部。大斗兽场的地址本是尼禄的皇宫“金屋”的花园中的水池。金屋被图拉真浴场压在了底下。16世纪时部分地挖掘了金屋,发现它的厅堂、卧室、起居室等等的空间和装饰极为复杂,对当时及17世纪的意大利建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第七小节 罗马的陵墓

罗马的陵墓式样极多,几乎汇集了历史上的各种样式,其中最为隆重的当属继承自埃特鲁斯坎人的台形陵。首任皇帝奥古斯都的陵墓采用的就是一个这样的圆台形,它位于罗马城西北,台伯河东岸。它由奥古斯都皇帝建造,用作其家族的墓穴,其外形类似于伊特鲁里亚人的坟墓。该陵墓打破了长期禁止在城市内埋葬的规定。就像后期的哈德良陵墓一样,建筑本身有一个巨大的、直径88米(290英尺)的圆柱形底座,高度曾达44.5米,蔚为壮观。建筑的外墙是用混凝土做成,表面用长方形石灰华装饰。外墙的里面是一个由四个圆形和大半圆形的墙组合成的复杂系统,同样是用混凝土建造而成,但是现在大多数表面网状石灰华装饰。就这样,建筑的内部就被分成同心的多个厢房,这些厢房简单地用泥土填满。埋葬用的厢房远远地隔离开来,且有多条通道可以进入埋葬厢房。

哈德良皇帝的陵墓与奥古斯都陵墓隔台伯河相望。陵墓的下方是一个边长89米、高15米的方形基座,其上是一个直径64米、高21米的两层圆台,圆台中央立有高塔,塔顶是象征哈德良的阿波罗战车雕像。3世纪,奥勒利安皇帝将这座陵墓与他新修的罗马城墙连接起来,使之成为守卫罗马的一座军事要塞。皇陵被称作天使堡,和罗马教皇格列高利一世有关。公元590年,罗马发生瘟疫,据说这位教皇看见大天使米凯来张翅飞临皇陵顶部,并正在插剑入鞘。教皇说,这预示着瘟疫行将结束。于是,他下令拆除皇陵顶上哈德良皇帝的塑像,用大天使的塑像取而代之。从此,这座古堡被称作天使堡。

在中世纪,每当罗马受到外敌入侵时,天使堡便成为教皇最方便的避难所。因此,教皇下令在梵蒂冈和天使堡之间修筑一道墙。从外边看,这是一堵墙,而从古堡内部,可以看到这堵空心墙实际上是一条暗道。罗马帝国灭亡后,这里曾被当成监狱。文艺复兴时期重要思想家、科学家布鲁诺就曾被囚禁在这里。以后,教皇们又在其上加建了宫殿,使之成为教皇危急时刻的避难地。现在,古堡是一座博物馆,藏品以古代兵器最出名。

同类推荐
  • 中国现代性的影像书写:新时期改革题材电视剧研究

    中国现代性的影像书写:新时期改革题材电视剧研究

    《中国现代性的影像书写:新时期改革题材电视剧研究》重点从“主题思想”、“人物塑造”、“艺术叙事”、“现代性体验”、“艺术生产”和“艺术接受”等几个主要方面来揭示和阐述改革题材电视剧审美现代性的内涵与特质,是中国电视剧艺术研究的新探索和新尝试。改革开放30年是当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发生巨大变化的30年。作为现实题材电视剧的一种典型形态,改革题材电视剧以其影像表意系统,生动、形象地表征了世纪转型期人们精神历练的诗意轨迹,成为了“中国现代性”的影像书写。
  • 世珍拾羽

    世珍拾羽

    我喜欢一切美且好的事物。每天清晨,当我从一夜憨实的睡眠中自然醒来,睁开双眼,透过卧室那半敞的门扉朝门厅望去,目光一定会落在那柴木嵌老花板的柜子上的雕漆剔红花好月圆圆几上,于是,我一天的好心情便宛如圆几上那丰满的牡丹花般灿烂起来。感谢上帝,把这些我心目中美且好的事物送到了我的面前,让我与它们,不,它们与我朝夕相伴,使我这颗曾经和很多人一样的心几乎很少再纠结、挣扎、烦躁、不安。想到它们,我的心便如母亲般柔软,充满温暖和感动,因为,我爱它们。有人说,收藏是件奢侈的事,我从来不觉得,当然,我也从来不觉得自己的这点玩意能算作收藏。细想想,收藏一词多少是有些狭隘的,收到了,藏起来,有什么意思呢?
  • 古代茶具鉴赏及收藏

    古代茶具鉴赏及收藏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瓦当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瓦当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课外雅致生活-青铜器的收藏与鉴赏

    课外雅致生活-青铜器的收藏与鉴赏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热门推荐
  • 傲娇男神被扑了

    傲娇男神被扑了

    三位明星遇见三位公主,奇妙的缘分让他们走在了一起,但是彼此的信任,感情没有想象的那么多,一次次陷害让六位主人公的心伤痕累累,六人是否还能走在一起呢?六人的感情还能那么牢固吗?敬请期待
  • 网游之男神在隔壁

    网游之男神在隔壁

    她在众高手中潜伏,就是为了得到一株神药,冲击最后一关!然而……天杀的!你个用鞭子的软绵绵,竟然当老娘的面抢宝物!看我不抓烂你的脸!3分钟后,软绵绵踢飞了她……趴在地上的她发誓!此仇不报非君子!当不了君子,就当搞偷袭的小人!你抢我神药,就要用一辈子偿还!
  • 穿越拐到王俊凯

    穿越拐到王俊凯

    颜沫雪是一个平凡的女生,而却喜欢上了TF的王俊凯,为此在一个夜晚穿越了,回到了5年前,王俊凯还没出名的时候,准备搞定他,可爱情总是要经过洗礼,会有什么样的事情等待着他们呢?
  • 万法归心录

    万法归心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性空臻禅师语录

    性空臻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浩渺之上

    浩渺之上

    地球,只是浩渺宇宙中那颗微不住道的沙子,人,即使站在地球的顶端,却未必能在这一个世界的顶端,更不用说层层世界……是顶端,还是底层,还是超凡……
  • 重生之我的美女大老板

    重生之我的美女大老板

    胸无大痣,屁股也没有大疮的杀手余文被炸上天堂。一觉醒来就变成了人见人恨的废柴富二代萧柏文。眨一下眼睛是勾引良家妇女,脸上一笑就是欲行不轨,未婚妻不爱,父母不认,这人与人之间信任呢?萧宝宝很无奈……
  • 洞寰天藏

    洞寰天藏

    天显之年,有奇卷《天鸿图》自灵山传出.神州大地上诸多前辈能人,穷毕生精力而苦心专研,结合这天地万物诸般奇异之相,创出许多能够使人体魄强健、寿命延长、撼天动地的强功劲法,从而开启了修行悟道之途.千年之后,西南顽皮少年为救同龄玩伴,卷入了一场生死纷争,进而巧缘跻身修行之列,便由此踏上精彩的争锋之旅......
  • 千界证道

    千界证道

    大梦三千界,武道撼乾坤!这是伍宁披荆斩棘,在武道路上不断攀登的故事!
  • 妃太妖娆:殿下,别闷骚!

    妃太妖娆:殿下,别闷骚!

    【明天要面试,今天请假一天,不影响各位收藏哦】梧桐救了一流氓,他眨巴着好看的桃花眼道:“姑娘,我看见你的底裤了。”梧桐一脚踢过去后——“椒图乖,叫姐姐。”“姐姐好,姐姐渴了吗?弟弟这就去找水。”“好弟弟!”一月后……“哟,这不是梧桐姐姐吗?”“九殿下莫说笑,折煞小的了。”“梧桐姐姐,过来给弟弟我撑伞,怪晒的。”“好嘞,小的这就来。”“姐姐,你看弟弟我宫里佳丽三千,就缺个王妃,不知你感不感兴趣啊?”“休想,我梧桐就是喜欢猪也不会喜欢你,渣男!”“嗯,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