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风云(六)崇祯五年的多尔衮
辽东的天气总是那么惹人生厌,即便是从小生长于这白山黑水间的多尔衮也还是厌倦这如同刀子般的寒风。
时值四月底,立春都有月余了,天气却还是这么阴冷。
多尔衮身材极为敦实,身上的甲胄足有三层,内衬布甲,再套一层锁子甲,最外头是一层正白旗装饰的八旗札甲。
正白旗终于被多尔衮彻底攥在了手中。
正白旗整编二十五个牛录(一牛录满编三百人),近八千实打实的精锐之士。
正白旗为八旗中的上三旗,兵甲人丁,钱粮牛羊,都是优先分与正黄旗,镶黄旗和正白旗这上三旗。
冬日冷咧,正是在部族中休养生息的好时候,但皇太极下了令,多尔衮要在这种天气里,领正白,正红和镶红三旗精锐去征讨察哈尔部。
多尔衮恨极了让他在这样的天气里还得骑马远征的蒙古察哈尔部。
察哈尔部当属漠南蒙古各部中最为强悍的一部,与明朝关系极为密切,攻防配合也相当默契。
每当大金的勇士向南冲击明军边防之时,察哈尔部便会率领大批精于骑射的儿郎从背后袭击大金。
可是当大金的八旗精锐回撤后,察哈尔部的兵马又立刻远遁草原。
皇太极多次南征大明功败垂成都与这察哈尔部有不小的干系。
这次终于机会来了,给大金带来了不少钱粮盐铁等物资的范家商队告知大汗,大明内部流贼肆虐,明庭已经秘密调集了不少九边精锐去围剿流贼,此时的宁远镇兵力仅能自保,正是拔除察哈尔部的大好时机。
皇太极是一个极为出色的统帅,他不会轻易放过每一次合适的战机的。
获知这个消息之后,皇太极急令多尔衮领正白,正红和镶红三旗近两万四千精锐,征讨察哈尔部!
八旗精锐之中,除了正黄旗和镶黄旗之外当数正白旗所部最为精锐。
正黄镶黄两旗为皇家亲旗,素来大汗不出此两旗不动,所以征讨不臣这差事就落在了正白旗头上。
其实八旗子弟都是善于骑射之辈,身手相差想来也不是过于悬殊,但上三旗战力公认骁勇,细究其因,竟是上三旗装备相比下五旗而言极为精良。
以正白旗为例,白甲兵几乎人人着布铁甲(外表为布,实则内镶厚铁片),甚至不少白甲兵着两层甲。
而各部固山额真(也就是各旗旗主)甲喇额真(统领五个牛录一千五百人)牛录额真等将官,更是着甲三层乃至四层,刀枪难入,箭失不透。
白甲兵所使刀兵也多为精炼,是故战刀锋而韧!
而下五旗战兵则大多身着皮甲布甲,只有少数精锐能分到铁甲护身。
差异如此,但八旗内无人敢鸣不平。
老汗王凶悍强硬一生,战死离世,其子嗣也同样不曾将这些凶悍丢掉一分,甚至犹有过之,强硬之下,大金八旗似乎更加变得铁板一块!
多尔衮是知晓各部战力如何的,所以他很骄傲,他麾下的白甲兵足以支撑他的骄傲。
八旗精锐战力强也耐苦寒,所有人都低着头默默行进在寒风中,死一般的沉寂,他们并不是麻木,他们只是极致般的忍耐。
这是一支极为可怕的军队!
…………
五月初,经过五天行军,多尔衮所领八旗大军已然迫近了察哈尔部的牧场,这一次,他们逃不掉了。
察哈尔部的儿郎们似乎更早便发现了这些忍耐极久,即将按耐不住要爆发的可怕军队。
在察哈尔部的王庭大帐中,各氏族的长老和勇士吵吵嚷嚷,争执不下。
有的人以为该举族西迁,有的人则认为不能辱没草原儿郎的荣耀,应该带齐骁勇的儿郎们,堂堂正正的击溃这些深山老林中出来的蛮徒,告诉他们,长生天之下,该由谁来做主!
汗位上一中年大汉,皱眉沉思,似乎根本未曾听到帐内吵杂之声。
好半晌,众人才停下了争论,齐齐望向久未作声的汗王。
对于林丹汗,察哈尔部各氏族还是相当敬畏的,林丹汗带领着察哈尔部的子民,崛起于这长生天下,他应该受到尊敬。
林丹汗五官极为立体,深邃的眼窝中,一双眼珠流露着精明。
看着帐内诸人不再出声,林丹汗这才宣令。
“各氏族整顿族内所有能战的儿郎,集于王庭,迎战女真八旗!”
没有商讨,没有议论,林丹汗径直替所有人做了决定。
帐内众人面面相觑,片刻之后齐齐俯身。
“遵,汗王令!”
齐声应和后,齐齐出帐,各自回营准备。
察哈尔部族内,人嚷马嘶!
…………
草原深处,大批骑马带刀,张弓搭箭的察哈尔部草原勇士出现在地平线上,一线连天,随山起伏!
多尔衮身后一亲卫连忙赶了上来。
“贝勒爷,察哈尔部的人迎上来了!”
“看到了,不自量力!”多尔衮毫不放在心上。
多尔衮传令各部整备军阵,准备迎敌。
对面出现在多尔衮视线中的察哈尔部儿郎足有近三万,个个骑马带刀,马速不快,看的出来都是极富经验的骑手,眼下距离多尔衮这支八旗大军尚远,此时催动马力冲锋明显不适。
而多尔衮麾下所领八旗精锐也开始列阵,策马向着察哈尔部阵营缓缓行进。
这支远征而至的八旗精锐每日行军不足百里,精神未靡,马力尚在。
双方各自默默相向而行,相距还剩五里之时,察哈尔部的儿郎开始提升马速,牛角军号作响,儿郎们也开始嚎叫着提升士气。
多尔衮传令掌旗兵传令,全军冲锋!
八旗精锐也开始催动马力,加速向前。
双方开始张弓搭箭向对方军阵散射!
一里了,各部齐齐抽刀,俯身于马上,准备近身厮杀。
逾五万的骑兵大战,交锋瞬间,双方人喊马嘶,极为惨烈。
多尔衮也率领麾下亲卫撞进了察哈尔部大军之中。手持长刀奋力拼杀,所挡者人马具裂!
察哈尔部的儿郎大多着棉衣长衫,在八旗精锐的刀兵下几乎毫无防御之效。
一个回合下来,察哈尔部落马者近千,而八旗精锐这边伤亡者不足两百,大多为正红镶红两旗战士。
林丹汗在山原上看着平原上的战局,眉头紧皱,心中盘算了片刻后暗自想道。这么杀下去,再有三十合,察哈尔部的主力就要被冲杀干净了,八旗金兵,远征而至竟然还有这般令人惊惧的战力!
不能再犹豫了,埋伏于侧翼的一万控弦必须得扬旗冲杀出去了。
是的,林丹汗呼啸草原半生,自然不是易于之辈,在作出迎战八旗兵决定的时候,他就已经留了后手,他与八旗兵交手多次,深知八旗精锐的战力。
多尔衮亲领两个甲喇近三千白甲精骑向察哈尔部深处猛冲。
八旗精锐能入战兵营,必然是有冲阵五十合之耐力者!
这些察哈尔部的控弦之士,在八旗精锐的冲阵下,绝对撑不到二十合便会崩溃!林丹汗太过高估自家儿郎的实力了。
林丹汗下令伏兵尽起,向陷于战阵中的八旗精锐发起冲击。
旗令一出,埋伏于战阵西侧的一万察哈尔部精锐,扬旗呼啸,从西侧山后绕出。
多尔衮原本带着身侧的三千余本部精锐杀出战阵后想继续往王庭深处穿插,但眼下突然杀出的伏兵,迫使多尔衮改变了行军方向。
多尔衮也是久经战阵之人,他很清楚此时敌方杀出的伏兵如果冲进战阵,对于己方士气是个巨大的打击,甚至很有可能颠覆此战的胜负!
没得选了,多尔衮率先策马向伏兵杀去,身后三千余白甲精骑随之而动,两方最精锐的骑兵迎面相撞!
三千战一万,毫无畏惧!
战阵分为两部,厮杀愈烈!
…………
山原上的林丹汗在看到伏兵被一支精锐白甲拦截之时,心就向下沉去。
半个时辰后,两处战阵中察哈尔部的儿郎都已经接近溃败……
“出旗令,收兵!”林丹汗吩咐身侧的掌旗兵。
…………
此战,多尔衮与林丹汗正面交锋且大胜之!
林丹汗收拢残部撤至青海深处,惊惧之下染病,不久病逝!
林丹汗病逝后,察哈尔部自认不敌八旗精锐,向多尔衮请降,多尔衮收拢此部后,声望愈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