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啦?天一。”
“等会再走!”
说着,高天一就把包拿过来,拉开拉链,从里面掏出厚厚的一沓钱,当着爸爸妈妈的面,高天一飞速的数着钱,数了一遍后又数了一遍。
“妈,这个钱给你,一共一万块,查一查。”
高天一笑眯眯地把钱递给妈妈姜敏,包里的钱一张没留,一万块钱全给了妈妈。
“不要了,你自己留着吧,天一。”
“拿着吧,第一次赚钱,给家里留些,平时家里的钱都让我上学花了,用这一万块钱先把欠人家的钱还上些。”
是啊,平时家里的收入本来就很少,虽然高天一上了大学后几年没怎么花过家里的钱,但之前欠人家的钱一直没还上,欠债的滋味儿不好受,这始终是妈妈姜敏的一块心病。这些情况一家人虽然平时避而不谈,但大家心里都有数。高天一说先还债看来是说到妈妈姜敏的心坎里了。
“啊,那也行,那你还有钱吗?”
“有,我还够呢,再说上了班每个月还发工资呢!”
高天一硬着头皮说有,其实自己都有些心虚,才刚刚工作,工资很低,给了家里一万块,兜里就剩不到一千块钱了,万一在外边遇到一个急用钱的地方,高天一还真是捉襟见肘。
“上班就好了,挺到下个月发工资就有钱了。”
高天一心里默默地安慰自己。
“过完年出去干活,活了大半辈子了都没赚啥钱,还花孩子钱!”
妈妈拿着这一万块钱,眼角湿润了,然后又冲着爸爸高春说了一句。不过高天一知道,自己工作了,能给家里钱了,妈妈心里还是高兴的。
转眼间,就到了腊月二十九了,姐姐高天微在这一天晚上赶了回来,拎了大包小包一堆东西。
“爸,你爱吃甜的,这个是给你买的。小弟,这个裤子是给你买的……”
姐姐打开包裹,给全家人分着东西,全家人享受着欢聚的喜悦。
到了晚上,高天一和爸爸把彩灯拉在窗户上,通上电,一闪一闪的,很漂亮,这才有过年的气氛。
“明天想吃啥啊?”
妈妈问着高天一姐弟二人,是啊,明天就是大年三十,年夜饭是重头戏,说是年夜饭,在东北,都是大年三十的中午吃的丰盛,到了晚上真正的年夜饭那顿,也就吃个饺子了。全国虽然都过年,但每个省份每个区域的过年习俗和方式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炖个大鹅肉,炒个鸡蛋!”
高天一先说了两个自己爱吃的菜。
“拌个凉菜。”
姐姐也点了一个。
全家人就在一起欢乐的研究着,说是研究着做啥,其实就是一种聊天方式。在农村,不是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很多食材买不到,而且农村人很多菜也没吃过,脑海里好吃的东西就那么几个农家菜,再加上资金有限,很多人家里做十个八个菜就算是豪华的了。而且每年都是那几样,没啥新的东西,千篇一律。
吃过晚饭,全家人还在热聊着,姐姐从火炕上下来。
“哎呀,我要运动运动,现在太胖了!”
“恩,是胖了些。”
以前姐姐高天微说自己胖,高天一都没觉得,这次真的是觉得姐姐胖了,比去年回来还胖,不知道姐姐怎么会胖成这个样子。
之前就说过,过年最大的乐趣就是过年之前的准备工作,买年货,备食材,和家人一起准备这些真的很开心,到了真正过年这一天其实也就没意思了。一大早妈妈姜敏和姐姐高天微就在厨房里忙活,到了中午丰盛的菜就上桌了,然后每个人也没吃几口就饱了。
中午饭后,邻居亲戚们走一走,很快就到了晚上,央视的春节晚会也越来越没意思,大家唯一的盼头就是等着赵本山的小品,看过后就煮点饺子睡觉去了,没人愿意熬到十二点,又困又没劲儿的,年味儿越来越淡了,早些年的过年习俗也没人遵守了,尤其是年轻的一代,你让他们说说过年有哪些习俗他们都说不出来,更何况让他们按照习俗过年。
“大姐,明天来我们这过年吧。”
“大年初一哪有串门儿的啊!”
“都啥年代了,谁管初几,明天就来,我让天一的小姨夫开车去接你们。”
晚上小姨姜杰给妈妈姜敏打电话,让高天一一家大年初一就过去。第二天,小姨夫王东开着奇瑞qq来接他们,三个轮子的小车,走在农村的雪路上,开着一点都不稳,弄得高天一都有点晕车了。
到了姥姥蒋风琴家,高天一见到了久违的表兄弟姐妹。
“大姐咋胖成这样了,像怀孕了一样。”
表妹江月年纪小,说话没有忌讳,说的大家很尴尬。
“啥怀孕,这是在外边吃得太好了!”
小姨姜杰马上接过话,化解了尴尬的氛围。
到了姥姥家就住了两晚就走了,高天一把给表妹王雪买的包和小姨姜杰的银项链送了出去,临走前又给姥姥和姥爷每个人留五百元钱。回到家后,姐姐也匆匆忙忙的走了,临走前又给家里留了五千元钱。姐姐高天微走后,妈妈姜敏依旧像每年一样抹眼泪。
刚回到家待几天感觉无聊,但过完年走了几天亲戚,就感觉时间过得飞快,眼看着高天一上班的日子也要到了,高天一心里边充斥着复杂的情绪,不管是多么的不舍,这一天还是要到来了。
临走的前一天晚上,高天一的话突然又多了起来,感觉有说不完的话要和妈妈姜敏及爸爸高春说,恨不得晚上都不睡觉了。已经很晚了,爸爸高春熄了灯,高天一开始幻想第二天的黎明不要到来,或者晚上下个大暴雪,把通往乡里的路都堵死了,这样自己就能在家多待几天。想着想着,自己都觉得好笑,感觉太幼稚了。
这一天晚上,高天一虽然睡着了,但脑袋从来没有休息,胡思乱想了一晚上,突然间高天一睁开双眼,发现天已经亮了。爸爸高春和妈妈姜敏早已经起来,爸爸把火炉燃起让屋里暖和些,妈妈早饭都快做好了,只等高天一醒来。
一切是那么的熟悉,又是那么的陌生。熟悉的是离家的场景,高天一从小就跟着爸爸妈妈搬家,后来开始住校时又自己离开家,初中、高中、大学,直到现在工作了还是一样,家真的成了心灵的港湾,家这个字在高天一这里已经没有了现实生活中的存在,只是一个心灵寄托,像住酒店一样,每年过年回来住几天就走了。
虽然离别的场景是一样的,但这次走得远,去安徽省余华市上班,想想下次回来要一年以后,高天一的心已经不能用悲伤来形容。
不论高天一怎么的不舍,时钟的指针却精准的走着,一秒一秒,走一圈要六十下,但今天早上却走得飞快,高天一一点食欲都没有,但他还是勉强吃了些,他不想让妈妈爸爸看到自己难过,也不想浪费了妈妈的心意,他更想把妈妈菜的味道记在心里,下次再吃,真的就是一年以后的事了。
和以前上学一样,拿着行李,爸爸高春出去把高天一送上车,妈妈姜敏偷偷的在屋里哭。高天一虽有不舍,但和妈妈姜敏道别后就头也不回的加快脚步,他不敢再看妈妈一眼,害怕自己忍不住流下眼泪,他要坚强,最起码要表现出坚强。
等车的过程中和爸爸有说不完的话,高天一很后悔过年放假这几天没有好好珍惜,总感觉错过了什么,如果让自己再重新过一遍,自己可能会做很多改变。
大巴车还是开了,高天一上了车,还没来得及和爸爸高春说几句话呢,大巴车司机就无情的把车门给关上了,车走了。车里很拥挤,高天一扒着车窗,看见远去的爸爸一直没动,直到消失在视线里。
从大巴车启动的这一刻,高天一就要切换成工作模式了,还好,路途遥远,一路上高天一有足够的时间调整心情,把离别的悲伤埋藏心底。
到了兴龙镇换乘去哈尔滨的大巴,到了哈尔滨再换乘去机场的大巴,下了飞机再打车去项目。一路上也不知道换了多少次交通工具,起初的懵懂已经不在,现在多么复杂的交通路线对高天一来说都是轻车熟路,自由切换。
坐在飞机上,高天一默默的发呆,虽然前后左右坐了好多人,还有空姐的热情服务,但高天一却感觉不到任何温暖,因为这些人和自己没任何的关系,不是朋友,甚至坐在自己身边的人全程都没有一句交流。就算是在这样尴尬和无聊的环境里,高天一也想多待一会儿,他甚至幻想飞机可以晚一点降落,因为这样的环境起码没人打扰他,也算是属于自己的自由时间了。
最终飞机还是准时降落了,想想回到工地上,一个封闭的围墙里到处堆满混乱的材料,一个拥挤不堪又夹杂着呛人烟味儿的办公,一群让你你说了八百遍都不听话的工人,一个个安排你干活的领导,一堆做不完的资料,一张张需要你疲于应付的嘴脸,还有一闪一闪催你交报表的qq窗口,一通通让你协调现场施工的电话,一周又一周永无止境的加班……
想想这些,高天一就头大,但自己只能调整心态,鼓起勇气面对。
“妈,我到了。”
“还挺快。”
“嗯,和你报个平安,家里都挺好的吧?”
“都挺好的,不用惦记,你在外边照顾好自己!”
“嗯,挺晚了,那先不聊了,一会儿回宿舍收拾收拾就睡了。”
“嗯,挂了吧。”
高天一特意抬高了嗓门,尽量在电话里表现的积极向上,不能让妈妈听出来自己的难过。
翻出钥匙,打开宿舍的门,高天一立马把脸上的表情从悲伤切换到微笑模式,刚要说一句我回来了,就发现客厅的沙发上根本没有人。高天一拉着行李箱走进卧室。
“天一回来啦?”
“嗯,这是给你们带的哈尔滨红肠,要不还是明天拿食堂去吃吧?”
“嗯。”
住在下铺的徐河和与高天一玩的比较好的李慧锋打了打招呼,其他的人都在玩电脑。
由于高天一和项目经理量风辰请了假,来的晚了几天,看来其他人都已经从过年的氛围中调整过来了,不过这样也好,能带动高天一早日进入工作状态。
第二天一大早,宿舍里依然是一派忙碌和拥挤的景象,高天一依然淡定的看着这些为了多睡几分钟而挤在一起洗漱的同事们,想想就觉得有些好笑。
工人们也一样,虽然项目部的管理人员要求初八上班,但农民兄弟们可不管,都是过完正月十五才来的,所以高天一第一天来上班就赶上了开工的第一天,这一天要进行节后安全文明大检查。
生产经理尹风清组织项目部所有管理人员去检查,检查啥东西呢,就是走走看看,看到啥查啥而已了,也没事先有个规划,而且大部分公司都这样,说得好听,这个文明那个先进的,那都是有领导来视察时提前去弄好的,平时干活哪有那么干净。就像你去个理发店一样,地上连个头发丝都没有那不能说明你理发店干净,只能说明生意不好了。
“这堆垃圾扫一下,赶紧清理走。”
“这个围挡要做一下。”
“这个临边洞口未封闭,要做好维护。”
“哎,汽车吊司机驾驶证等进出场证件报到项目部没?”
“安全教育也要做。”
跟着领导后面屁颠屁颠的走,你一句他一句的,也没人带个本子,高天一记性都算好的了也记不住,更何况劳务队的现场经理,指望他将问题整改好看来是没戏了。
一上午就这么过去了,最期待的午饭时间到了,高天一把从家里带来的哈尔滨红肠拿到食堂,李姐切成片给大家端上来。
“哎呦,这个肠味道蛮不错的,李姐。”
“这个是小高带来的。”
“嗯,哈尔滨红肠,当年俄罗斯移民做的肠,现在被哈尔滨人发扬光大了。”
高天一赶紧接过话,顺便也宣告一下自己是有带礼物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