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很快就传到了司马防的耳朵里。这天,吃饭时,他对司马朗在考试中的发挥与其不辱家族的气节大加赞赏。坐在一旁的司马懿也耳濡目染。在表扬司马朗的同时,司马防也不忘教导一下坐在旁边的司马懿,他对司马懿说:“我们司马家族乃北方名门望族,世代受皇帝恩泽,你们将来一定要将司马家族继续发扬光大。”一席话,言辞恳切,道出了父亲对儿辈的期望。如果司马懿活在今天,那么,他写这篇日记的时候,一定会写上这样一句:“听着父亲语重心长的教诲,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的确,正如司马防所说,作为北方望族的司马氏,门庭显赫,世代都有人在朝廷出任要职。据传,司马家族的祖先要追溯至上古时期。那时,有个人名叫重黎,是司掌天地的大官。相传唐尧曾抚育过重黎的后人。后来到了周宣王时期,有个重黎的后人,名叫程伯休父,官至司马,执掌国家军队,佐政辅国,权势重大。后来,程伯休父克平徐方,立下大功,周宣王允许他以官职为姓,这便是司马姓氏的由来。
楚汉战争时,程伯休父的后人司马仰为赵国将领,后被立为殷王,定都河内。自此,司马家族世世代代生活在河内这片沃土上,且均为豪杰,很多人大有作为。司马仰之子司马钧为东汉安帝的征西将军,其子司马量为豫章太守,司马量的儿子司马俊为颍川太守,而他,便是司马防的父亲。
司马家族世代为官,势力非常庞大,地位也非常显赫。为了继承祖上的基业,并发扬光大,司马防对他的孩子们从来都是严格要求。
有一个如此严格的父亲,还有一个这么出类拔萃的哥哥,司马懿的压力可想而知。所幸,司马懿将这种压力转化成了动力,刻苦研读各类子集,遇到不懂的,就向哥哥请教。他的学识和见地在同龄人中非常出众。家庭环境决定一个人的成长,而天下大势决定一批人的成长。天下大势的无序,使得司马懿拥有一种不受禁锢的思想;而严格和良好的家教,则让司马懿奠定了厚实的知识根基。天下大势和家庭环境共同造就了司马懿的才能与性格,也奠定了他日后成功的基础。
司马懿听了父亲的教诲后,认真地点了点头。这时的司马懿虽年幼,却能读书识字,甚至赋诗作对。他每天坐于书案旁,认真地温习“四书”五经”。此时,他不会想到,未来的自己将会取得比祖先更值得称道的成就。
都说英雄出于乱世,枭雄亦然。此时的天下,着实呈现出一种“乱世”的态势。昏庸无能的灵帝刘宏病死,少帝刘辩继位。前面提到的两股势力——大将军何进和“十常侍”宦官集团在斗争中两败俱伤。之前接到讨贼檄文的董卓带领二十万西凉军赶到了都城。“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董卓,区区一个驻守西凉的将领,趁乱攻占了东汉都城。董卓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杀光了京城里的宦官,还顺带废了刘辩,立陈留王刘协为帝,作为他的傀儡。宦官之祸是除了,可是又引来了西凉之灾,东汉在一片乱局中越陷越深。
展英才喜获赏识
谈到司马懿的童年,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司马懿小的时候和诸葛亮拜的是同一位师傅。他们的师傅满腹才学,但因为天下太乱,实在看不过去,一气之下便隐居深山。因为诸葛亮的父亲和司马懿的父亲与这位师傅都是好朋友,于是,他们便将自己的儿子托付给他。
他们的师傅手里有一本祖上传下来的秘书,里面有天文地理、阴阳八卦、行兵布阵、奇门遁甲,无所不谈,外人称之为“天书”。师傅年纪已大,膝下又无儿无女,为了不让这样一本好书最终流散于市井,便萌生了将这本书传给他的得意弟子的想法。司马懿和诸葛亮两个人都非常优秀,师傅一时间难以抉择,于是,决定出道题考考他们。
一天,师傅领着诸葛亮和司马懿来到屋后的小山头上,给他们讲解天文地理、行兵布阵的诀窍。师傅正讲得兴致勃勃,忽然,远处传来一声惨叫,师徒三人一起望去,只见对面山崖上有个砍柴人不小心掉下去了。师傅纹丝不动,自顾自地继续讲他的书理。司马懿也低下头去,专心听老师讲课。而诸葛亮却听不下去了,他气喘吁吁地跑到对面的山崖上,扶起受伤的砍柴人,并撕破自己的衣裳给他包扎伤口。过了许久,师傅才领着司马懿跑过来,帮助诸葛亮把这位伤者送回家。
几个月后,诸葛亮和司马懿先后收到了家信。诸葛亮的信中说他父亲病危,而司马懿的信中则说他母亲病重。于是,诸葛亮心急火燎地向师傅请了假,匆匆赶回家去。司马懿则藏而不露,担心师傅将天书私底下传给诸葛亮,于是,便简短地回了一封书信,继续留在师傅身边学习。
不久,师傅因为积劳成疾病倒了。诸葛亮和司马懿守在床前,煎汤熬药,尽心侍候,但师傅因为年老体衰,病情愈加严重了。这一天,诸葛亮上山挖草药,司马懿独自在床前侍候师傅。见师傅昏迷不醒,司马懿偷偷溜进他的书房,翻箱倒柜,找出了一个木箱子,想必天书一定在里面了。先下手为强,他怀揣着这本书,自顾自地跑掉了。
等诸葛亮采药回来,师傅睁开双眼,叫诸葛亮扶他下床,然后揭开床夹板,取出一个黄色包袱,交给诸葛亮,并嘱咐说:“我死了以后,你连房子带尸首一把火烧净,赶快远走高飞。”诸葛亮遵从师命,师傅死了以后,他忍痛放了把火,背起天书赶回家去。后来,他跟随叔父逃到南阳卧龙岗,潜心攻读那本天书,终于成就了满腹才学。
司马懿回家后,打开箱子去找天书,结果里面空空如也。等他赶回师傅房间时,里面只剩下一堆瓦砾了。
很显然,这个故事是编造的。司马懿和诸葛亮小时候根本就不相识,同一位师傅更是无从谈起。他们第一次见面,是在以后的北伐战争中。
但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出两点:第一点,司马懿的形象在历代文人的心中不是很好,在这个故事中,为了衬托诸葛亮,他便成了一个反面人物。第二点,我们能够看出诸葛亮和司马懿在性格上的差异。司马懿为了夺得他心仪的那本天书,可以不动声色,一直隐忍,静待机会,直到达到最终的目的。与之相比,诸葛亮更像一位贤士。仁德大于一切,士为知己者死,这些成了他日后出山辅佐刘备的最好的原动力,同时,也成了他最终获得成功的障碍。
让我们再回到现实中来。董卓将皇帝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同时,他个人的权力也达到了顶峰,官职扶摇直上,做了相国,同时,排挤袁绍及其他诸侯,独揽大权。掌握大权后,他更加肆无忌惮地独断专行、倒行逆施,放纵手下胡作非为。一方面,他令士兵在洛阳城内随意强抢百姓财物,甚至掳掠少女;另一方面,他排除异己,用尽各种残酷的手段与刑罚。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忍无可忍的地方诸侯韩馥、袁绍等人联合起兵征讨,董卓眼见抵抗不过,便一把火烧了长安,带着金银珠宝和美女,还有献帝刘协,准备迁都洛阳。
皇上要被人挟持迁都了,朝廷上下人人自危。此时的司马防陷入了两难境地。身为朝臣,受食汉禄,理应随陛下前往新都洛阳,继续为汉室效力,至死不渝。可是,如今,国家的大权都掌握在董卓手里,刘协只不过是他手里的一个玩偶罢了。如此朝政,自身难保,何谈恩泽百姓?再者,就算自己追随皇帝去洛阳,当今天子已然是一具傀儡,自己也会变成一个傀儡大臣。君臣皆为傀儡,跑到洛阳去,又有何意义?
司马懿看父亲一连几日都愁眉苦脸的,想到自己最近随母亲上街,看到街上的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还听到将要迁都的传言,心里已经明白了几分。他走到父亲的身边,用安慰的语气对父亲说:“爹爹莫要忧虑。既然长安待不得,洛阳也去不得,不如我们回老家河内吧。这样,爹爹还可以壮大自己的力量,以求有朝一日可以驱除外敌,匡扶汉室。”
这一番话说得司马防大为惊讶,他万万没有想到,年幼的儿子如此有见识,他的眼光如此长远而独到。半晌,司马防才回过神来,他一把抱起儿子,高兴地亲了一下儿子的额头,说道:“好,正合我意!”
这一年,司马懿十一岁。
不久,在司马防的授意下,司马朗着手准备将整个司马家族包括亲眷一同迁回他们的故乡——河内郡温县。树欲静而风不止,司马防想安静,有人却不想让他安静。有眼线向董卓告发,说在朝廷危难之际,司马防一家准备逃回故乡去。董卓听后大怒,下令把打点该事务的司马朗打入大牢。好在司马朗看准董卓因为自己的儿子年纪轻轻就丧命了,而不舍得杀自己,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免于牢狱之灾。
这件事使司马防下定了回乡的决心。不久,他们举家搬迁到了温县。
乡间清新的空气和大都市那污浊不堪的政治空气比起来,简直就是世外桃源。做了大半生的官,可悲的是,目睹了原本强盛的汉朝逐渐没落。每当想到这里,司马防总会暗自悲伤。好在乡间的清净空气是一味疗伤的良药,暂时让司马防获得了解脱和慰藉。
这一日,司马懿和他的伙伴们在乡间玩耍。经过小路旁的一棵桃树时,大家纷纷抬起头来向上望。原来,茂密的枝叶中,一个个硕大的桃子在迎风摆动,像是在招呼口渴的路人。司马懿的伙伴们看到后,垂涎欲滴,纷纷想办法爬上树去摘桃子。树实在太高了,无论他们怎么努力,也爬不上去,大家急得直跺脚。这时,一旁的司马懿喊道:“快撞树,这样,桃子就会落下来。”
这句话让小伙伴们如梦初醒,于是,大家抱起粗壮的树干一阵乱摇,可是,树仍然不动。司马懿又大喊道:“一齐用力,一齐用力。一——二——三——”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桃树终于开始晃动了。小伙伴们一拥而上,捡起地上的桃子,用袖子擦了擦,就吃了起来。司马懿却独自站在一旁,不去抢食。
正巧这时,杨俊前来拜访司马朗路过此地。杨俊时任南阳太守,以知人善任出名。见此情景,司马朗和杨俊都非常奇怪,便问司马懿:“你的伙伴们都在捡桃子吃,为什么你不动呢?”
司马懿见大哥的朋友来了,便恭敬地行了礼,回答说:“这棵桃树长在路边,很多人应该已经发现了,并且吃过上面的桃子。但是,我看路边的草丛里面有不少桃子被咬了一两口就丢掉了。如果桃子好吃,为什么人们吃了一两口就丢掉了呢?还有,我观察到这棵树长的位置恰好背阴,阳光照射得不够充分,所以,这棵树上的桃子一定很难吃。”果然,一旁的小伙伴们才咬了一两口桃子,就大叫“好苦啊”,纷纷将刚刚吃进口中的桃肉吐了出来。
杨俊听了司马懿的一番话后,连连赞赏,对司马朗说道:“看来你弟弟的才智要远远高于你啊!”
听了杨俊的夸赞,司马朗欣慰地笑道:“希望我的弟弟们以后都比我强,我这做哥哥的也算是不愧祖上的恩泽了。”说完,连忙叫司马懿请杨太守往家里走去。
后来的事实证明,司马朗的弟弟们都没有辜负他的期盼。司马防一共有八个儿子,各个才华横溢,并称“司马八达”,为后人所津津乐道。老大司马朗和老二司马懿自不必说,他们都是年少成名,他们的一生也是功成名就。老三司马孚为人忠厚诚恳,官至太宰。此外,还有老四司马馗、老五司马恂、老六司马进、老七司马通、老八司马敏,都是颇有名望之人。可以说,司马家族的人才在司马懿这一代大集结,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得知杨俊要来的消息后,司马府立刻备好了酒菜,司马防夫妇也已经恭候多时,只等杨俊入席。按理说,司马懿尚年幼,客人来访,不必奉陪,只管和他的弟弟们同桌吃饭即可,但经过刚才这一件事后,惜才爱才的杨俊非要司马懿与他一同吃饭。司马懿执拗不过,只得应允。
刚刚坐定,杨俊便和司马朗聊起了他一路走来所看到的景象,连连称赞此地风景优美。当聊及他在村口见到司马懿的那一幕时,更是赞不绝口。杨俊一时兴起,对坐在身旁的司马懿说:“我听说司马家族乃名门望族,司马家的子孙各个才能不凡,今天在村口得以一见,真是幸运啊。另外,我还听说伯达(司马朗字伯达)的二弟是司马诸兄弟中的佼佼者,虽然年幼,但饱读诗书,天赋异禀。我想出几个对子,仲达贤弟试着对出下联,以飨愚兄,可否?”
司马懿见杨俊要考自己,连忙作揖答道:“杨大人见笑了,我年纪尚轻,怎么经得住才华横溢的杨大人的考察呢?实在不敢当啊。”
杨俊摆摆手,说道:“仲达贤弟实在太谦虚了。我们不当做是考察,只看做是取乐罢了。不如就以刚才我在路上见到的美景为题吧。我的上联是:野径风声脆。”
司马懿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空山寺鼓清。”
“好联好联!仲达贤弟果真名不虚传,在下佩服。”杨俊一边说,一边高兴地连喝了三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