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99600000019

第19章 艺术门类(2)

6.2 主要艺术门类

6.2.1绘画艺术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国外,绘画的历史,均源远流长,它的诞生与人类几乎是同步的。早在人类历史的童年时代——旧石器时代,便有了人类的绘画行为活动。如:西班牙工程师索特乌拉(M.desautoal)及其女儿于1879年在西班牙北部的阿尔塔米拉山洞发现的距今约一万五千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的大型壁画《受伤的野牛》。被红褐色渲染,具有明暗体积感的野牛“由于伤势沉重,四足卧地,无法再站起来,可是,它在挣扎中显出的力量仍然布满全身。它低下头,怒视前方,似乎用双角抵御着继续刺来的标枪。即使现代的文明人,若不经一定的绘画训练,恐怕也难以画得那么准确生动。至于牛所特有的野性和威力,一般的现代人就更难以体会得那么深刻和敏锐了”。【3】

我国先民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了“多种多样的审美创造活动”。如“我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装饰品,是距今约28940年前的一件石墨装饰品,该物呈扁平椭圆形,大小似鹅蛋,中央有穿孔,可系绳佩挂。周口店山顶洞人还发现一枚精致的骨针,证明当时人已缝纫兽皮作为御寒保暖的服饰。山顶洞人与虎头梁人还分别采用赤铁矿粉末与红色泥岩作染色材料”。【4】中国的绘画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如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出土的距今约六千年前的彩陶器上,就刻绘着各种几何装饰的图案。所绘的鱼纹、鸟、花叶等形象生动有趣,充分展示了中国原始人类的审美情感和审美思想。当人类的绘画出现了以后,它也就随着人类自身的不断实践进步,获得了空前多样的勃兴和发展。

绘画艺术是造型艺术中最为自由的一种类型,绘画艺术不仅是感动观者的视觉,重要而深刻的是打动人的心灵。绘画艺术既能让鉴赏者获得一定的审美享受、愉悦,又能开启人们的智慧,陶冶情操,满足个体或群体生活的需要,是平面艺术的典范。它通过调动线、面、形、色等各种视觉形式要素,在二维空间中塑造可以凭借视觉直观的艺术形象,表现创作者对生活的审美认识及其审美思想。绘画艺术门类,可以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种类。例如:从体系来划分,绘画艺术分为东方绘画和西方绘画两大体系。从使用的材料、工具和技法来划分,则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粉笔画等类型。从题材内容来划分,又可以分为肖像画、风景画、风俗画、静物画、历史画、宗教画、动物画等体裁。从作品形式的不同来划分,还可以分为壁画、年画、连环画、宣传画、漫画等样式。

绘画艺术具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它是以平面关系表现空间存在的,而如何以平面关系表现空间存在,是绘画艺术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不同的文化和历史环境下都有着不同的表现方法,而这些方法最终都涉及特定的绘画观念和文化观念。

西方传统绘画是以透视的手法和明暗的手法来表现空间幻觉。西方传统的写实性绘画,主要是通过明暗法和焦点透视法来体现体积和空间深度的。这种绘画源自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是一种根据科学的理性分析和视觉观察所展现出来的空间体系,表现了西方传统的理性精神。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和拉斐尔的《雅典学院》,可算是利用透视法在平面中创造深度空间幻觉的范例。

以拉斐尔的《雅典学院》为例,这是拉斐尔在1509年应罗马教皇朱利二世之邀为梵蒂冈宫签字大厅所作的壁画之一,这幅绘画的主题为“哲学”。画面中描绘了古希腊雅典学派的哲学家们齐聚一堂进行自由讨论的盛况,其中人物包括许多著名的古代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毕达哥拉斯等。他们在类似圣彼得大教堂的建筑物拱门下,有的在争论,有的在沉思,场面看上去十分热闹。整幅画面根据焦点透视的方法,虚拟出了一个高大建筑物的内部空间。透视线按照前景、中景和后景进行伸延而逐渐缩短。人物各部分按照严格的透视比例,通过明暗法所画的人物个体坚实,生动逼真,就像是在一个真实空间内活动着的人群。并且,近处的物象具有很多的细节,而远处的细节却逐渐变得微弱,近大远小,近处清晰,远处模糊,这正是焦点透视法的具体表现。

焦点透视是指站在固定观察点上,由视线聚焦所产生的深度空间感觉。透视画法是从近大远小视觉经验中得出来的,并以建筑物的空间为参照物,对建筑物的内部进行观察。西方古典绘画中的线透视,都是经过严密计算的产物。色调透视又被人们称为空气透视,是指在户外由于空气自身色调的影响,使人们产生看到物象近处清晰、远处模糊,近处较亮、远处较暗,近处色彩较暖、远处色彩较冷的感觉。正如中国画家所说的“远山无皴,远水无痕,远人无目,远树无枝”。

现代绘画是以色调与平面的关系为主导性。一般来讲,西方传统绘画的色彩透视还是紧密结合着线透视的。而到了19世纪,这种画法却被打破了,画家们认识到色彩不过是光影原理。这时的法国印象主义派画家把用色彩捕捉到的瞬间印象作为绘画的目标,他们所创作的绘画作品简直就成了一片光与色的海洋。此后,在西方绘画中色彩就作为主要元素代替了造型,现代主义画家变成了追求色彩性第一的“绘画性”。

莫奈创作的风景油画《日出·印象》称得上是印象主义画派最负盛名的作品。这件作品于1874年在名为“无名艺术家协会展”的展览上首次向巴黎公众亮相,引起了一片哗然,印象主义宣告了一个全新画派的诞生。作品描绘了莫奈家乡勒阿弗尔海港旭日初升时的景象:清晨,海面上薄雾茫茫,太阳破雾升起,天光水色,薄雾微寒,阳光送暖。物体的坚实感被打破了,一切物体的形象都变得隐隐绰绰,跳跃的笔触,使人们“看”到了太阳出来一瞬间的光与色的明奏。

在印象主义画家看来,我们平时所看到的不是物体,而是光线在物体表面所反射出来的色彩:光线在变化,色彩也随之千变万化,画家在创作时应该抓住那变化的瞬间。这是印象主义画派基本的视觉方式。后印象派画家却质疑这种方式,他们不满意于印象派画家只画其所见,还讽刺印象派的作品是“无头脑的东西”,他们主张艺术家应该画其所想,从而使绘画艺术远离了客观描绘,追求主观表现。

现代主义画家从色彩性上改变了对空间的看法,不再一味体现三维空间的幻觉,而是极力地从二维的平面形态中发掘绘画的个性,追求平面性。这就好比说,绘画既然是二维空间,就应该把二维空间本身的表现力发挥出来。后印象派开始走出了这一步,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塞尚所创立的结构性画面。

塞尚把焦点透视变为了多方位多角度的透视,把依靠明暗塑造形体的方法变成了色彩冷暖的塑造方法。根据暖色趋前、冷色趋后的原理,他赋予了物体体积感。他的创作令人耳目一新,整个画面充满构成性。例如,在风景画《爱斯塔克海湾》中,塞尚画出了房屋、山脉、海湾和天空,其实他是以自然物体为材料,画出了一个结构牢固的空间实体。

东方传统绘画也追寻在平面中表现深度空间的幻觉。例如古埃及绘画和中国画。

古埃及墓室中的壁画画法不是传统的透视法的产物,它是一种通过上下排列关系为中介表现深度的画法,其中的人物大小也不是根据“近大远小”的原则,而是遵循其社会地位的尊卑进行安排的,这和两河流域的古代绘画也是很相似的。人物造型根据“正面律”原则,头部是侧面的,上身是正面的,下身又是侧面的,将几个不同视觉角度所看到的形象平面组合起来。这是一种典型的“概念写实主义”的造型体系,与古埃及宗教思想追求永生是息息相关的。埃及作为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宗教与国家权力密切结合,其宗教思想左右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左右着视觉方式,他们看到的东西唯有这样才正确。

中国画以流动的视线来观察和表现事物,不局限于固定的视点和眼前的一景一物。宋代画家郭熙的“三远”之法——高远、平远、深远,就对中国画流动的透视法作了极好的概括。例如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随着视线的游动,空间自由地变换组合,这就是中国古人胸怀天地,对大千世界充满智慧的描绘。

绘画是利用点、线、面、形、色等多种形式语言,在画面上组织达到所要求的视觉效果,其中主要包括构图、线条、笔触、形体、色彩、材质等。

构图在绘画中是极其重要的,包括两个层次。从表层来看,构图就是中国古代画论中所讲的“经营位置”,即对物象在画面中的关系和位置的安排,我们在欣赏一个绘画作品时,应该从深层次上去理解,感受造型和用色的强弱、虚实、节奏等形式所体现的视觉关系。如法国19世纪的讽刺画家杜米埃的油画《三等车厢》所展示的就是“他旅行时的见闻:在三等车厢的前排座位上,是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中间的老婆婆满脸风霜,年事已高:左边一个怀抱幼儿的妇女,虽然健壮,却显得精神疲惫:右侧那个在打盹的男孩大概由于旅途辛劳,已经支持不住了。三个人相依为命,为了生活而出门的景象一目了然。车厢后排显得拥挤些,这些旅客风尘仆仆,各有生活的体验,脸上都没有一丝笑容。光线从车窗投射进来,只照亮了前景上的主要形象,农妇的轮廓显得格外分明”。【5】画面上把平凡生活赋予了艺术的魅力。

线条在绘画的形式语言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基本的造型要素,它是概括和描绘形象的手段:作为构图要素,体现画面的空间结构:作为形式的实现方式,运用笔法贯穿于整个作画的过程。西方现代主义绘画十分重视线条审美意味的独立表现,涌现了富有线条表现力的艺术大师。在他们的作品中,线条不再受到任何限制,而是起到了直接表达艺术家情感的作用。毕加索、马蒂斯所画的线条,就达到了极其简练和含蓄的境界。例如马蒂斯创作的《舞蹈》中的线条,既富有美感,又服从于画面中形色构成的有机整体。

笔触产生于笔法,它是艺术家体现其个性气质的手法。中国画讲求“骨法用笔”,而西方绘画从提香开始,有意识地呈现笔触的效果。古典油画是否定笔触的,因为古典油画不强调主体的情感,画家本人的情感只能服从于主题内容。从17世纪荷兰的伦勃朗开始,笔触已经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伦勃朗的笔触是为造型服务的,漂亮而生动的笔触与伦勃朗的光感相结合,充分地将西方人文传统中的理性体现无余。莫奈的笔触依附于科学的色彩关系,从而使美的价值与科学性相协调。塞尚的笔触从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出发,形成更为理性的世界。凡高用色彩的笔触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冲动,画面上清晰的点、运动的线、主观的造型,使人感到火一般的热情与激动。笔触就像一部文学作品的词汇,或者像是钢琴家用手指敲击键盘的声音,具体细微地构筑整个绘画作品的审美基石。它直言不讳地展示着画家的能力水平、气质修养和情感状态。

绘画就是利用形体与色彩的组织构成,达到审美效果和表现画家内心世界的一种方式。在绘画的创作过程中,不论其他的要素有多么的重要,都是在为形体和色彩服务的。形体与色彩就是建立画面空间和赋予画面审美结构的核心,它们在创作过程中是密不可分的。形体作为一种构图要素,在整幅画面的构成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荷兰画家哈尔斯之画作《董事会》是一幅惟妙惟肖的作品,那幅画就像从内心迸发出的一首绚丽的歌,犹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冲破了物质樊篱,直抒心灵情感。

色彩有三要素,即色相、色度和色性,这三种要素使色彩在画面中产生了多种关系,包括色相对比、色度对比、冷暖对比、明暗对比、色域对比、补色对比等。色调是色彩中的指挥者,它决定色彩是否具有表现力和画面的最终效果。色彩和光的关系最为密切,印象主义画派是运用光线最为强烈的,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如莫奈的《干草垛》,就好像是一堆灿烂的光线在涌动。画家用运动的视点来观察光线,那种转瞬即逝间的变换,给了画家不断的遐想,赋予绘画生命力,印象主义画派就是最好的体现。

色彩的语言对我们鉴赏绘画作品有着密切的关系。某种装饰性色彩传达某种象征意义,是人类早期运用色彩的方式,运用于巫术和原始宗教,在以后的文明社会中也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例如黄色在中国是龙袍所专用色,象征皇帝贵为真命天子:古埃及绘画,男子肤色一律着褐色,女子肤色一律着淡黄色:拜占庭镶嵌的壁画:圣经的手抄本:哥特式彩色玻璃画等,都把色彩当抽象表达精神的符号。印象派的色调来源于人们在认识上对色彩本质的进步,画家们打破了固有色的概念,想要通过对自然表情的捕捉,表达视觉与自然变化的微妙关系。

材质也涉及各种美术形式,核心问题是在于如何处理所要表现的对象与物质材料之间的质感关系。西方的绘画,把表现对象的材质感进行细致的刻画,十分逼真:中国画则是利用自己的工具材料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方法。材质感在绘画中的体现主要来自由绘画材料所发挥而形成的画面机理效果,它是绘画艺术审美价值的有机组成部分。

以油画为代表的西方绘画和以中国画为代表的东方绘画构成了世界绘画的两大体系,它们都有各自不同的历史传统和基本特征,从而形成各自不同的表现形式与审美特点。

1.油画

油画是西方绘画艺术最重要的画种之一。人们采用油画颜料绘制作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到15世纪才开始被广泛使用,16世纪中叶以后,油画达到相当完美的程度。据记载,在油画被发明之前是采用一种叫做“丹培拉”的技法作画,由于这种方法不能满足画家的艺术表现和技法上的要求,于是画家们便开始不断探索,寻求新的表现材料和技法。15世纪尼德兰画家凡·艾克兄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这种用易于干涸的油彩混合颜料绘画的方法,因此他被称为油画的创始人。

油画是用亚麻仁油或核桃油、罂粟油等一些快干油及经过处理的玛蒂树脂或达玛树脂等,调和各种颜色粉制成油画颜料和媒介剂,在亚麻布、木板或厚纸板上作画的一种绘画形式。其特点是操作起来比较自由,颜色遮盖力较强,易于修改,为艺术家的绘画提供了便利条件。油画颜料色彩丰富艳丽,能较充分地表现出物体的真实感质感和丰富的色彩效果。油画这一绘画形式一直被艺术家们所青睐,并受到欣赏者们的喜爱,其代表有:法国古典主义、学院派的重要画家安格尔(1780~1867),代表作品有《圣玛丽夫人肖像》、《里维耶夫人肖像》及《泉》:法国现实主义画家米勒(1814~1875),代表作品有《拾穗者》、《晚钟》、《牧羊女》等:后印象派的重要画家,现代绘画之父塞尚(1839~1906)。代表作品有《静物》、《圣维克托尼尔山》等:荷兰后印象派的重要画家凡高(1853~1890),代表作品有《向日葵》、《星夜》及《邮递员》等。《星夜》一画是欧洲后印象主义画家凡高的代表作品之一,是1889年6月凡高于逝世前一年零一个月所作的。当时凡高已经患有精神分裂症,并住进了圣雷米精神病院,他的神智时好时坏,但还是画出了最能体现他个性与特色的杰作。《星夜》不再是“为了自然的再现”,他将对象加以变形,把自己的主观情感注入画面,充分表现了作者的强烈感情和独创精神,使《星夜》成为一幅具有强烈表现力的杰作。欣赏此画,人们仿佛进入了一个神秘的世界,因为它充满了奇特的想像,同时又呈现了无比绚烂的色彩。画面左边柏树丛像燃烧的火焰,又像高耸天空的哥特式教堂,仿佛一切都在呼唤着生命,给人以悲怆而激动的感染。

2. 中国画

中国画,又称为国画,是我国几千年来发展起来的,它是中华民族绘画艺术的代表,具有极强的民族特色,在世界艺术领域内自成独特的绘画体系,并成为东方艺术体系的主流。唐代张彦远在他的著作《历代名画记》中,将中国绘画的起源追溯到史前时代,指出那时的象形文字便是书写与绘画的统一。而在他看来,图形与文字的脱离,才使得绘画成为一门专门的艺术,现代考古发掘出土的大量史前绘画形象的实物,不断增加着我们对早期绘画艺术的了解。中国画具有鲜明强烈的民族形式和风格。运用线条、墨色来表现形体与质感,又与文学、书法和篆刻融合为一体,达到气韵生动的效果。中国画的装裱形式,也在世界绘画艺术之林别具一格。

中国画讲究“传神”,它不仅重视外形的相似,还刻意追求表现形象的内在意蕴,以达到“以形写神”目的。南宋画家宗炳在总结山水画创作经验时就提出“应目会心”,也就是画家在观察生活时,应当熔铸进自己的思想感情。中国画提倡“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提倡“传神”、“神似”,都是要求处理好形似与神似的关系,强调在创作中把握对象的精神特征,表现人物的性格气质,乃至于扩大到花鸟虫鱼画的传神。

中国画有自己一整套独特的使用工具和方法技术,是用毛笔在特制的宣纸和绢上用水墨调颜料作画。在形式上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两大类,各有特色,互相渗透。从艺术的分科来看,中国画可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画科,它主要是以描绘对象的不同来划分的。

中国画的特点是在构图、用笔、用墨、敷色等方面。构图一般不遵循西洋画的黄金律,而是或作长卷,或作立轴,长宽比例是“失调”的,但它能够很好表现特殊的意境和画者的主观情趣。如南宋人物画家梁楷擅长于“简笔画”的画风,他的《太白行吟图》,全画只用寥寥数笔就画出了人物的精神气质,将李白那种傲岸不驯、才华横溢的风度神韵描绘得活灵活现。他的另一幅代表作品《泼墨仙人图》,更是采用泼洒水墨画的画法,从总体去把握对象的精神气质,生动地刻画了一位酩酊大醉而又十分可亲的人物形象。

在透视的方法上,中国画与西洋画也是不一样的。透视是绘画的术语,就是在作画的时候,把一切物体正确地在平面上表现出来,使之有远近高低的空间感和立体感,这种方法就叫透视。因透视的现象是近大远小,所以也常常称作“远近法”。例如: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用的就是散点透视法。它反映的是北宋都城汴梁内外丰富复杂、气象万千的景象。它以汴河为中心,从远处的郊野画到热闹的“虹桥”:观者既能看到城内,又可看到郊野:既看得到桥上的行人,又看得到桥下的船:既看得到近处的楼台树木,又看得到远处纵深的街道与河港。而且无论站在哪一段看,景物的比例都是相近的,如果按照西洋画焦点透视的方法去画,许多地方是根本无法画出来的。这是中国的古代画家们根据内容和艺术表现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独特的透视方法。

中国画另一个特点是在用笔和用墨的重要部分。用笔讲求粗细、疾徐、顿挫、转折、方圆等变化,用以表现物体的真实质感。古人总结有勾线十八描,可以说是中国画用笔的经验总结。而对于用墨,则讲求皴、擦、点、染交互为用,干、湿、浓、淡合理调配,以塑造形体,烘染气氛。一般说来,中国画的用墨之妙,在于浓淡相生,必须有浓有淡,浓处须精彩而不滞,淡处须灵秀而不晦。用墨亦如用色,古有墨分五彩之经验,亦有惜墨如金的画风。用墨还要有浓淡相生相融,做到浓中有淡,淡中有浓:浓要有最浓与次浓,淡要有稍淡与更淡,这都是中国画的灵活用笔之法。由于中国画与书法在工具及运笔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二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古人早有“书画同源”之说。但是二者也存在着差异,书法运笔变化多端,尤其是草书,要胜过绘画,而绘画的用墨丰富多彩,又超过书法。笔墨二字被当做中国画技法的总称,它不仅仅是塑造形象的手段,本身还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艺术家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情感,在唤起这种情感以后,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辞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这种情感使别人也体验到这种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情感。艺术情感是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时,时刻激动着自己,同时又渗透在作品中,感染着欣赏者的一种情感。潘天寿先生曾特别指出:“画者,画也。……笔为骨,墨与彩色为血肉,气息神情为灵魂,风韵格趣为意态,能具此,活矣。”这就是说,绘画艺术在表现它的情绪、情感时,是离不开笔、墨、色、形的。当欣赏者看到绘画作品时,一方面可以看到画面上的具体内容,另一方面,又可以体会到内容所表达的意义,画家们就是借助于画中的艺术形象或直接、或曲折地表现生活,反映现实,始终把表现各自的个性、思绪、意念作为绘画的核心。

作品《流民图》是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蒋兆和先生人物画的代表作。全画宽2米,长27米,画出了一百多个人物形象。《流民图》真实地展现了日本侵略统治下中国普通民众的悲惨生活,表达了画家对日军侵略者的强烈抗议和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马是徐悲鸿最爱画的,也是最能体现他的成就的题材之一,这些作品最能表现他的个性,他画的马造型准确,笔墨简练,风格豪放雄健,做到了“形神兼备”。尤为可贵的是,画家赋予马以鲜明的性格,赋予马以个性和理想,使马人格化,他画的奔马疾驰在黎明前的黑夜,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是人民酷爱自由、向往光明的表露,是美和力量的象征。

6.2.2雕塑艺术

雕塑艺术是一种最具有实体感的造型艺术门类,它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在立体(三维空间)中进行实体造型的空间艺术和视觉艺术,是一种静态的、可视的、可触的三维实体,以主体的造型形象和空间形式反映现实,用以表达艺术家的思想感情,称之为“凝固的舞蹈和诗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观念的变化,在现代艺术中出现了反传统的立体雕塑、动态雕塑以及软雕塑等,使人们改变了时空观念,突破传统的三维静态的形式,向多维的时空方面进行探索。

“雕塑”,是“雕”与“塑”两种技术方法的总称。“雕”是在做减法,即用石材、木头、金属等硬质材料进行削减:“塑”则就是在做加法,采用石膏、树脂、黏泥等软性材料进行堆积捏塑。西方的雕塑常以石材为原料进行雕琢,故被称作“雕刻”:而中国的雕塑常以泥土为原料,进行塑造,并有一种烧铸的方法,先造好模子,再用金属溶液进行浇铸,例如青铜器。

雕塑艺术是人类文化史上最古老的艺术门类之一,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东方,雕塑艺术都有着悠久的历史。目前所知的最早的雕塑作品是发现在奥地利伦多夫的“妇人像”,其时代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该塑像造型奇特,把女性的乳房和臀部进行夸张化,这种做法应该是原始人对生殖崇拜的一种表现。

雕塑艺术的种类很多,按所用制作的材料,可分为石雕、木雕、泥塑、陶塑、金属雕塑、玻璃钢雕塑等,在雕塑上施以粉彩叫彩塑:雕塑艺术按形态可分为圆雕、浮雕和透雕(镂空雕)三种。如罗丹的《思想者》、《皮克梅林与加莱塔》和意大利雕塑大师米开朗琪罗的《大卫》像等,就是具有较强三度空间的实体圆雕作品。法国著名雕塑家吕德在他52岁时雕塑的《马赛曲》就是一件世上皆知的浮雕作品。它既是一座反映1792年法国马赛人民保卫祖国,英勇反抗奥国军队干涉法国革命的纪念碑,又是一尊象征人民民主思想的纪念性浮雕杰作。中国最宏伟的纪念碑——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四面,就是以“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为代表的浮雕艺术作品。

雕塑的创作始终与人体联系在一起,从而获得审美感受。如法国著名雕塑艺术大师奥古斯特·罗丹(1840~1917)的《吻》,不论你从哪个角度、哪个面观赏它,都在你眼中呈现出饱满充实的体积形象,而这一切,都是因罗丹充分发挥了雕塑艺术固有的特质而奉献给人类不朽的雕塑艺术杰作。其实并不是所有的雕塑艺术品都是以刻画人物为主的,现代主义雕塑就常常不刻画人体,他们所创作的艺术品在现实中就很难找到相似的对应物,但仍然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雕塑的创作应该是自然而合乎逻辑的生命形式,它的生命感不是由对象带来的,而是由艺术家所赋予的,抽象的雕塑不一定就没有生命感。

雕塑的形体的语言主要包括整体感和单纯性。任何局部因素都不能破坏“形”的完整性。这就是说,雕塑的形式和内容是统一于单纯性之中的。雕塑形体作为三维空间的一种实体,首先给予人的感觉来自它的形体,形体美是雕塑形式美的灵魂。雕塑的形体要比例匀称,结构严谨,通过形体展示形象的动势、情绪与生命力。如罗丹《思想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赋予强劲生命力和丰富精神内涵以形体。雕塑作品呈现的总体轮廓可以称为雕塑艺术的“影像”效果,它可以传达出作品的内容信息,给人以或是宏伟崇高,或是宁静沉重等各种不同的感受。如马约尔的《河》以女人体横卧的形体来象征河水流动的“影像”感受。雕塑艺术还具有极强的表现力,通过强调主观精神,审美理想等方面的表现意向,使雕塑形体更具表现力。如而布朗摩西《永无休止之柱》使人们感受到作品中蕴涵着神秘的力量。雕塑艺术因具有一定的体积,给人一种量感,可以直接影响着观赏效果与主题的表达。如四川《乐山大佛》的体积之大和陕西《秦始皇兵马俑》之众多,这些作品都构成宏大气魄的重要因素,也是作品内容和表达主题的重要因素。

雕塑作品本质上是一种空间的静态艺术,又因其形象单纯,具有了一定的限制性,不能像绘画艺术那样进行复杂的精细描绘,营造环境空间气氛,只能通过象征性和寓意性对雕塑作品进行表现,所以通常多借助于人体来象征某种思想,赋予形体和体积以象征性和寓意性,来表达某种思想感情和审美观念。例如,法国近代雕塑家罗丹的代表作《思》,在一块粗糙的石底座上雕出了一个陷于沉思的少女头像,在这个非常单纯的形象里,却可以激起人们丰富的联想。我国现代雕塑《艰苦岁月》,它表现的是红军战士生活的艰苦。它没有描写红军正在冲锋陷阵,也没有描写红军怎样克服艰难困苦,而只是通过一老一小的红军战士在行军途中休息时吹笛子这样一个单纯的艺术形象,来表达红军战士在艰苦劳累中,始终坚定地向往着美好的未来这样一个崇高的主题。这一雕塑中的两个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内容,不亚于规模宏大、人物众多的历史画。

雕塑艺术中不同材料运用,直接影响到作品内容的体现。席勒很精辟地概括出:“在一件艺术作品中,材料必须消融于形式,躯体必须消融于意象,现实必须消融于形象显现。”【6】如《宋庆龄雕像》,利用洁白的大理石表现伟大女性的纯洁与高雅。中国汉武帝为纪念大将军霍去病的赫赫战功,而于公元117年开始营造的霍去病墓前所雕刻的《马踏匈奴》,虽历尽千多年的风雨沧桑而艺术魅力却经久不衰,那久经沙场、出生入死、屡建奇功的战马,依然深情专注地踏着蜷缩的匈奴俘虏。该作品不仅能让人们永远缅怀纪念那位英勇奋战的将军,而且也能让后人亲眼目睹远在西汉时期的雕塑艺术风格。一些雕塑作品中材质自身的美感在艺术师的雕塑下体现了更高的审美价值。如大理石《大卫》、玻璃钢《马球手》、彩泥《自在观音》。

雕塑作品大多是为某一特定环境制作的,它置于环境中,作用于环境,并受其制约。而环境又作为雕塑作品组成的一部分,影响其表现,所以要保持雕塑艺术与环境协调统一。如《淞沪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雕塑,它不仅是雕塑艺术大师刘开渠的纪念碑雕塑作品,而且还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座由中国雕塑家自己设计、创作完成的,展示抗日题材的纪念碑雕塑作品,该作品充分而尽情地展示了1932年“1·28”以淞沪抗日将士为优秀代表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抗日救国、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具有较强的纪念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雕塑艺术具有适应性,不同的场景下,有不同的文化心理和文化背景,作品要与场景适应。它和建筑形式具有关联性,雕塑作品的风格应与建筑风格相协调相适应,一般来说,现代建筑雕塑就应具有现代风格,古建筑前的雕塑应与古建筑相适应。还要通过借景的构成关系借用环境和景物来丰富作品的表现力,包括天光、倒影都成为表现作品内涵不可缺少的部分。雕塑的大小、形体,置放的位置与底座的高低等均具有不同的心理诱导作用,给欣赏者以不同的心理感受。如埃及建于公元前2600年左右的斯芬克斯像和胡夫金字塔,就是一座象征胡夫法老权威永恒的巨大纪念碑式的雕塑作品。斯芬克斯的人头兽身,就是埃及法老统治者的无穷智慧和力量的象征。所以,整个雕塑具有坚固、宏伟、庄严、神圣的特征。《自由女神像》以高底座和高大仰视的作品使人产生崇高感。

同类推荐
  •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历史书法家的故事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历史书法家的故事

    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
  • 西方建筑史

    西方建筑史

    在西方各种语言中,“建筑”一词均源于古希腊语。古希腊人把建筑师称为“architecton”,意思是“始创者”。在他们心目中,一切造型艺术,如雕塑、绘画等,都以建筑为本——建筑是艺术与美学之源。建筑产生于人类征服自然的斗争中,随着社会的发展,政治、宗教信仰、科学文化、文学艺术等因素不断赋予建筑新的内容和形式,从原始的洞穴、巢居到今天的城市综合体便是这一过程的缩影。它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逐渐深化与拓展。建筑为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提供了物质空间环境,而人是不能脱离社会孤立存在的,因此建筑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联,它时刻反映出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背景,传达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另一方面,不同的时代文化形成了不同的建筑。意大利建筑师布鲁诺·赛维在他的《建筑空间论》中指出:“埃及式=敬畏的时代,那时代的人致力于保护尸体,不然就不能求得复活;希腊式=优美的时代,象征热情激荡中的沉思安息;罗马式=武力与豪华的时代;早期基督教式=虔诚与爱的时代;哥特式=渴慕的时代;文艺复兴=雅致的时代;各种复兴式=回忆的时代。”我们要想全面地了解西方文明,了解西方历史,它的建筑艺术是不可不知的。
  • 中国手工艺文化

    中国手工艺文化

    手工艺由人民创造,从生产生活中产生,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传承。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传承。但面对着汹涌而来的全球化浪潮,如何维护我们自身的文化命脉,保持和发扬自己的民族特性及文化个性,已成为至关重要的课题。本书中具体讲解了一百多项手工艺的历史渊源和制作过程,图文并茂,便于读者了解我国的手工艺文化,进而激发读者对手工艺的关心与热爱。中国手工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和民族情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手工技及制品体现了人们对美的理解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蕴含着人的智慧与创造力。
  • 电视连续剧故事结构解析

    电视连续剧故事结构解析

    电视连续剧的开场戏与电视连续剧的艺术形态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首先要把电视连续剧的艺术形态作为本书的前提加以研究。电视连续剧的开场戏与电影、话剧相比既有共性也有特殊性。就三者的共性而言,作为艺术品,它们的艺术形态必须是完整的;就其特殊性而言,电视连续剧的形态与电影、话剧的形态有着质的区别。什么是电视剧的形态?“形态”一词,《辞海》解释为:“形状神态。也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事物的形状或表现”;《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解释为:“事物的表现形式”。
  • 如何聊电影

    如何聊电影

    无论是在约会时和恋人聊TA喜欢的老电影,还是向朋友推荐斩获奥斯卡奖提名的新人新作,我们都需要一些聊电影的方法。 然而,希区柯克的惊悚片和茱莉亚·罗伯茨的浪漫爱情喜剧差别如此之大,我们如何才能知道它们各自好在哪里,以及该如何评价它们? 美国资深影评人安·霍纳迪,集三十二年观影经验,与普通读者及影迷分享了她的观影之道。带我们回顾了一部电影的基本制作过程——从剧本撰写到声音剪辑,深入了解每一个具体环节;解答了那些我们最感兴趣的问题:一个好剧本除了要有几句经典台词,还应该有什么?大银幕上的经典表演和舞台、电视上的表演究竟有何区别?怎样的摄影、剪辑和音效设计值得我们交口称赞…… 全书充满了电影幕后制作的轶事趣闻,透过104位业界传奇人物的亲述,《如何聊电影》将帮助我们在观影时换个角度,学着像职业影评人那样,做自己的电影评论家。
热门推荐
  • 琴瑟合弦

    琴瑟合弦

    总会有人陪着你,或长或短,走走停停,那一段人生。谨以此篇,纪念二十年的光阴以及倔强而不易的捌零。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
  • 剑圣的儿子是最强法师

    剑圣的儿子是最强法师

    我的父亲是帝国响当当的剑圣,不过他的老掉牙的剑术真是不够看!而且要是能用魔法解决的事为什么还要撸着膀子上去干呢。果然,法师最棒了!
  • 戏梦师

    戏梦师

    神族,魔族,竞争与共存;控心,造梦,真实与虚妄。以他人的脑海为舞台,上演一场华美的大戏!你愿意出卖自己的灵魂么?“当然不。”那么,给你一个掌控他人意志的能力作为交换呢?“.......成交。”
  • 金刚顶普贤瑜伽大教王经大乐不空金刚萨埵一切时方成就仪

    金刚顶普贤瑜伽大教王经大乐不空金刚萨埵一切时方成就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星风守护传说

    星风守护传说

    当万象界和星风界融合,当苏哲等人在天外天晋级星风界,当得知风云和东方艾轩等人回归星风界,星风界的守护日常又将拉开序幕!
  • 武祖传人

    武祖传人

    一部被认为最垃圾的功法,一个被认为最废柴的修士,一个被认为最没用的佛灯,而当三者碰到一起的时候,一个绝世强者开始诞生。极道道祖、千古佛主、无上魔主、不灭天帝,一个个的极道强者接连失踪,在这个大千世界似乎埋葬着一个不为人知巨大的秘密。且看凝渊如何脚踏神龙,破除一个个谜团,成就新一代武祖。
  • 奇神都市

    奇神都市

    刚刚被人抛弃的姜云,偶然被邀进五界红包群,并在群里抢到了孙悟空的“猴毛”,改变了文学之路,校花被我征服,神仙也被我拿下,天下女生暗恋,我都不去看一眼,我的钱都能吓死你。......
  • 吾乃帝狱君主

    吾乃帝狱君主

    【第一编辑组!霸道冷傲!心狠手辣!残暴藐视!唯我独尊爽文!】吾;帝狱君主!帝狱邪朝君上!当镇压世间一切敌!
  • 天下衣带终须解

    天下衣带终须解

    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少年,是让她气得跳脚的纨绔大少,是她被世界驱逐之际唯一一只伸来的援手。他是她喜怒哀乐心情翻涌之际的梦。他也是一个毁天灭地的魔,是亲手在她身上下毒咒的绝情的魔,是眨眼间杀尽他千百个骨肉至亲的求魔狂者······直到她看到了前世,她才知道,原来所有的死,都是为了生;所有的爱,都是为了恨;所有的魔,都是为了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