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832900000007

第7章 此情可待成追忆——俞振飞爱恋片断

一代京昆艺术大师俞振飞先生以其玉树临风、丰神潇洒的气质,令无数戏迷为之心醉神迷。在舞台上,书卷气十足的俞振飞演过多少才子佳人的戏码;然而,生活中的他于爱情、婚姻,几乎一生蹉跎,直到晚年,才真正找到爱的归宿。

俞振飞自幼随父亲俞粟庐学习昆曲,深得俞氏昆曲正宗唱腔真谛。与俞振飞同样有着艺术天赋的则是俞粟庐的门生、上海慎昌洋行经理谢绳祖。俞老夫子对他俩一直寄予厚望,疼爱有加。他曾在一封信中说道:“此次在沪上,专与诸友谈唱曲出口、转腔、歇气、取气诸法,知者寥寥。振儿及绳祖能明白此中之理,为诸人之冠。”俞振飞迁居上海后,谢绳祖的妹妹谢佩贞(谢五小姐)随俞振飞学曲。没过多久,他们又共同拜在名画家冯超然门下,研习丹青。日久天长,耳鬓厮磨,俞、谢二人互生情愫。但两人的恋情却遭到谢母的竭力反对。因为谢家不愿让自家的千金小姐下嫁给一个“唱戏的”。当时,冯超然的表妹范品珍尚待字闺中。于是,谢母便委托冯超然向俞粟庐提亲,让俞振飞彻底断了娶谢五小姐的念头。冯超然不愿回绝朋友之托,也从不曾有过看轻“唱戏的”的思想,便慨然应允。俞粟庐是老来得子,五十五岁才有了宝贝儿子,自然抱孙心切,再加上他与冯超然是多年好友,因此对俞振飞与范品珍的婚事非常满意,当即定下良辰吉日。父命难违,痛苦万分的俞振飞只得与一个素不相识的女人步入婚姻。婚后,范品珍一味沉迷于麻将,对昆曲毫无兴趣。俞振飞在绝望中只得离开苏州,回到上海,将全部精力投身于昆曲事业中。

婚后第三年,俞振飞在上海的友人家邂逅一位也叫“佩贞”的姑娘,此人姓陆,活泼伶俐,冰雪聪明,两人一见钟情。由于无法与原配范氏离婚,经父亲同意,俞振飞将陆佩贞纳为二房。刚和俞振飞育有一子的范氏如何咽得下这口气,常常借故寻衅闹事,甚至与陆佩贞发生肢体冲突。陆氏为此一直闷闷不乐。而那时俞振飞又正好失业,日子难以为继。于是,陆佩贞和俞振飞在复兴公园演了一出《连环记·小宴》后竟不辞而别。俞振飞又遭致命一击!幸好有昆曲作为精神支撑,他才慢慢平复心绪。

从一九三二年起,俞振飞相继和梅兰芳、程砚秋合作,名声大振,特别是应程砚秋之邀,正式下海,横跨京昆,完成了从票友到专业演员的巨大人生转折。那段时间的俞振飞真可谓春风得意。不料,有一天,他和程砚秋演出结束,与之分居多年的范品珍突然带着儿子闯到后台,大吵大闹,弄得俞振飞尴尬不已。一向懦弱的俞振飞忍无可忍,毅然决定与范品珍一刀两断。范品珍倒也毫不含糊,提出要俞振飞支付四千元离婚赔偿费。当时俞演出一场大约八十元,这四千元对他来说是个天文数字。俞振飞犹豫了,但转念一想,这样的日子何时是个尽头,于是由程砚秋出面担保,双方律师谈妥离婚条件。俞振飞为此背了一身债。

其实,范品珍也是封建包办婚姻的祭品,她的遭遇也值得同情。失去了丈夫,一个妇道人家又如何能独立支持自己的生活呢?果然,没过几年,不善持家的范品珍就变得一贫如洗。听说俞振飞和周传瑛到杭州演出,她的身影又一次出现在了剧场后台。此时的范品珍已是蓬头垢面、目光呆滞,与乞丐无异。一日夫妻百日恩,见到原配这副模样,俞振飞不免感到心酸,顺手塞给她二百元。此后,范品珍就如同人间蒸发一般,再也没有露过面。而她与俞振飞所生的独生子也在教养所被一场肺炎夺走了生命,年仅十五岁。

与俞振飞情投意合的谢佩贞在父母力劝下,下嫁一位有钱的绅士,终日郁郁寡欢,不愿与丈夫同房。最终,夫妻俩也以离婚了结。谢佩贞回到上海后一人独居,发誓终身不嫁,随冯超然潜心学画,并以教唱“俞派昆曲”谋生。俞振飞六十寿辰时,这位谢五小姐还精心绘制了一帧扇面,表达对昔日恋人的怀恋。到了“文革”时期,俞振飞孤苦伶仃,生病住院更是无人照料。闻讯后,比俞振飞还年长三岁的谢佩贞亲手煮了咖啡,带着点心去医院探视,给寂寞困苦中的俞振飞带去了些许温暖。只是不知道,他俩为何终究未能走到一起。

再说俞振飞,和范品珍离婚不久,他在北平王瑶卿家中与王门中一位叫黄蔓耘的票友弟子不期而遇,黄的丈夫出身官宦,家境殷实,两人育有一女,因感情不和,早已分居,但给黄氏留下大量房产。而俞振飞那时在北平正好居无定所,便住到了黄蔓耘那里。黄蔓耘性格开朗,画画、京剧、跳舞、烹饪样样精通。自从俞振飞入住后,黄蔓耘精心料理俞振飞饮食起居,还为他亲手绘制了唱戏的褶子。俞振飞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正当他们憧憬着美好未来时,一位神秘女子的出现,差点毁了这段恋情。这个神秘女子正是当年离家出走的陆佩贞。原来,陆佩贞离开俞振飞后遇人不淑,和一个流氓结婚,生活也还算安稳。可好景不长,那个流氓喜新厌旧,最终把她给蹬了。生活无着的她,只得沦落为烟花女子。经历了这番人生巨变,陆佩贞觉得还是俞振飞最疼爱她,只是当时自己一时糊涂,误入歧途。无数个夜晚,她在梦中都会见到俊朗洒脱的俞振飞。因此,她想尽一切办法找到俞振飞,希望与他重修旧好。此时的俞振飞陷入了两难境地,因为俞振飞的心里是一直牵挂着陆佩贞的。但如果接纳了陆佩贞,就有负于黄蔓耘的一片痴情。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俞振飞最终还是选择了黄蔓耘。陆佩贞只得带着悲哀默默离去。后来,陆佩贞为谋生又远赴香港。临行前,还约俞振飞在复兴公园见了最后一面,从此了无音信。

俞振飞与黄蔓耘共同生活的二十多年,始终琴瑟和鸣,举案齐眉。他们还常常一块儿唱戏,《贩马记》,一个演赵宠,一个演李桂枝;《太白醉写》,一个演李太白,一个演杨贵妃。可惜,天不假年,一九五六年,黄蔓耘因肺癌去世,俞振飞几乎被击垮,他写了一副长长的挽联。如杜鹃啼血,声声肠断,读来令人心碎:

抛汝父汝弟汝女,溜滞在南,千里外偕吾重返故乡,岂惟同志,又且同心,始终鼓励吾支持吾,共好文艺戏剧而奋斗,长恨中途分比翼。

伤吾母吾姊吾儿,淹缠于肺,两月来享汝如登覆辙,敦信斯人,乃撄斯疾,今后痛哭汝想念汝,继将钻研锻炼的精神,完成遗愿慰幽灵。

黄蔓耘去世后不久,言慧珠便闯入了俞振飞的生活。言慧珠是当年“四大须生”之一言菊朋的爱女,又深得梅兰芳、福芝芳宠爱。言慧珠扮相漂亮,嗓音宽亮,能唱会演。同时也涉足电影、话剧。故而受到很多知识分子和大学生的追捧。她个性热烈多情,泼辣刚烈,敢爱敢恨。当年她和电影明星白云的绯闻在上海滩传得沸沸扬扬。乔奇先生告诉我,他也曾与言慧珠有过一段恋情。只是言慧珠实在太过多情,让他无法忍受。言慧珠之所以盯上俞振飞,其实是为了演戏。当时上海京剧院已有童芷苓、李玉茹两位头牌花旦,素来视戏如命的言慧珠竟然被剥夺了上台的机会,这让她十分苦恼。因此,她心里琢磨,若能和俞振飞配戏,那机会终会来临。但她和俞振飞的性格相去甚远。据老报人许寅回忆:

一九五九年底,俞、言陪同梅兰芳大师拍《游园惊梦》时住在前门饭店。我因母病在京,专程前往照料。岂料我第一次到前门饭店,振飞就要我与他同住。他的学生丁宝苔更没等我回答,就请服务员加了一张床,还偷偷地同我咬了一句耳朵:“许叔叔,你来得正好,先生实在吃不消了!”……住了几天,记者才懂得个中缘由;两位校长,男的天天睡不醒,女的天天睡不着。睡不着就要找隔壁邻居聊天,一聊就没完没了——分明内中有“蹊跷”!

许寅先生为人正直、率真,直截了当地对俞振飞说:“你们只能在台上拜堂不能在台下成亲。否则,后患无穷。”俞振飞脸上也露出一脸无奈。言慧珠闻讯后,大声叱责许寅阻挠她与俞振飞的婚事。许寅毫不示弱,反唇相讥道:“你要他,无非是要他替你当配角、抬轿子,双方什么爱情也没有!强扭的瓜甜不了!”或许那时的俞振飞一直处于失去黄蔓耘的孤独之中,或许是他经受不了言慧珠的绵密攻势和甜言蜜语,尽管心中忐忑不安,但还是屈服了。果然,新婚当晚他俩就不欢而散。按唐葆祥《俞振飞传》所述,到青岛度蜜月时,向来我行我素的言慧珠又与一位电影演员冯某暗通款曲,但言之子言清卿在《粉墨人生妆尽泪》一书中却矢口否认。俞振飞曾说,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等待他们的也只有离婚这一条路。后来,在“文革”中,言慧珠不堪“红卫兵”凌辱,悬梁自尽了……

十年浩劫结束后,俞振飞已是年逾古稀的老人了,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看到老师这副模样,俞振飞的学生们心里都不是滋味,但也觉得使不上力。幸亏俞振飞的学生薛正康灵机一动,想到了刚刚离异的武汉京剧团名旦李蔷华。俞振飞曾与李蔷华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合演过《铁弓缘》,梅兰芳、俞振飞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北京中国戏曲学院主讲《游园惊梦》和《奇双会》时,李蔷华作为学生仔细聆听,彼此交往甚多。李蔷华老师曾对我说:“我是个演员,但也是戏迷,我就爱看俞先生的戏。在台下看他演出,心里总会生出几分爱慕之意。”因此,当她了解了俞振飞的状况,欣然答应,但俞、李二人都是公众人物,容易引人关注。为避人耳目,俞振飞和李蔷华分别从上海、武汉南下广州约会。在广州东方饭店,七十七岁高龄的俞振飞如同二八少年,羞涩地将一颗糖塞进了李蔷华的嘴里,动情地说:“这事算成功了,只是太委屈你了!”这对相差二十七岁的恋人用真心创造了一个爱的神话。

婚后,李蔷华对俞振飞细心照料,无微不至。我和俞老那时同住一个大院,常常看见李蔷华老师陪着俞老散步。每次出门上车时,她总是抢先一步,把手放在车檐上,免得俞老撞着头。每天清晨,她带着保姆一起上菜场,精心挑选俞老最爱吃的东西,到了晚上,她先将俞老服侍上床,自己则要忙到凌晨一二点钟才就寝。俞振飞先生入院手术后,李蔷华老师时刻守护在俞老身边,累得梅尼埃病屡屡发作,但她无怨无悔。李蔷华刚和俞老结婚时,红光满面,皮肤白皙,但俞老生病那段时间,她变得苍老衰弱。但她嘴里总挂着那样一句话:“只要俞老好起来,其他都无所谓。”

俞振飞先生一生在事业上基本一帆风顺,但在爱情婚姻的航行中却多次触礁,直到与李蔷华老师结合,他才找到一个温暖的港湾。蔷华老师既是他生活上的伴侣,更是艺术上的知音。我看过他们合演的《贩马记》,一招一式、一字一句都充满着浓浓爱意。“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到黄昏”,俞振飞晚年开出的这朵爱情之花,为他九十二年人生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因为有了爱的滋润,俞派艺术更是薪火相传,绵延不绝!

同类推荐
  • 玄奘西行记

    玄奘西行记

    前一段时间,看了专题片《大国的崛起》,深受启发。那几个在历史上曾经辉煌的大国,无一不是从走出自己的国土开始的,他们到了外面,呼吸了新鲜的空气,输入了新鲜的血液,借鉴和包容了别人的文化,从而使自己壮大起来。于是,我想起了一千多年前的大唐盛世,想起了玄奘。
  • 丁玲全集(2)

    丁玲全集(2)

    全集是对丁玲一生文学创作的全面总结。收入她六十年间创作的小说、剧作、诗歌、散文、评论、杂感、讲话、回忆录、论文等四百三十万字,分成十二卷。第一、第二卷为长篇小说,第三卷为短篇小说,第四卷为短篇小说、诗歌、剧作,第五、第六卷为散文、随笔,第七、第八卷为散文、杂感,第九卷为序跋、评论,第十卷为回忆录,第十一卷为家信、日记,第十二卷为书信、年表。全集中相当数量的书信和日记都是经过四处搜寻,首次公开出版。
  • 闲读诗书慢著文

    闲读诗书慢著文

    本书为作者的书评文章集,分书评和读书随笔两部分,并附录若干篇他人评论作者著作的书评文章。作者阅读面较广,古今中外,文学、经济、社会等题材均有涉及,评论文字也独具见识。书评部分以对具体的书的评论为主,读书随笔部分题材较广,对阅读、创作、文化等等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观察。
  • 人间词话全解

    人间词话全解

    思履编撰的《人间词话全解(精)》分为两部分,上篇是经王国维手定发表于《国粹学报》的《人间词话》64条,下篇是未刊稿及删稿。每条原文后都附有赏析文字,对原文进行适当的解释,阐释主要的理论观点并对原文进一步拓展。此外,我们还精选了100多幅精美插图。
  • 山水诗前史

    山水诗前史

    本书旨在考察朝向山水诗演进中诗类审美经验的变迁。无论是创作主体,还是诗歌文本所呈现的创作者应对外在世界的感性体验方式,从《古诗十九首》到玄言诗审美经验的变迁作为一个连续的运动过程,都生动而细致地演绎了中国古人的宇宙观、艺术观乃至行为选择对现实社会秩序的厌离、反动与超越。
热门推荐
  • 一盏不知名的茶

    一盏不知名的茶

    落魄少年司马奕,立志要同自己祖先司马懿一样再次把家族推向辉煌。然而现实却啪啪打脸。往后他又该何去何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嘉树斋稿

    嘉树斋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外来的妹子会念经

    外来的妹子会念经

    我不想说我很亲切,我不想说我还很纯洁,我只想说——打工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的……那么问题来了,十几岁的乡下土妞一头撞进纸醉金迷的花花都市,到底干啥来了?
  • 兵降三国

    兵降三国

    一名天界的神穿越到东方的三国完成历练一种不屈的信念让他在千难万险中化险为夷一个聪明的大脑令他在三国中站稳脚步他将在三国中横扫千军,成为三国的霸主,重铸自己的辉煌……
  • 灵仙神剑

    灵仙神剑

    他是一个大家庭中的失宠公子,在童年里饱尝白眼和欺负,无意中解救的灵兽竟为他带来一段奇妙的境遇,看一位平凡少年如何成长为修真强者,看他和一位能吃能造的贫嘴兄弟如何走过满是荆棘的修真之路,邀您一起走进这九死一生,亦真亦幻,玄妙无比的修真世界。
  • 你敢说你是真爱吗

    你敢说你是真爱吗

    为查清母亲去世的真相,男主景逸岚不幸卷入了一场权利的斗争漩涡之中,在这过程中景逸岚又碰到神似青梅竹马的女主林清瑶,并在各种阴差阳错之下成为了林清瑶的保镖,此时母亲去世真相已经越来越近……
  • 无敌神祖在都市

    无敌神祖在都市

    他是神界五神之一,却遭到其四神联手陷害,掉落虚空裂缝,重返地球,开启属于他的新时代,且看叶(夜)翎羽,如何报十年灭族之仇,如何重返神界夺回他的荣耀。
  • 凤谋江山

    凤谋江山

    人穿越她穿越,穿成了一个太子妃,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她嫁了个史上最穷太子……“我们的目标,是山珍海味!”芸语曦伏在准老公耳边轻语道。其实,她的目标哪有这么低,她要的是这万里的锦绣河山!发挥她母夜叉的本性,芸语曦指着众妖道:敢欺负我老公?看我怎么收拾你们!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食人蚁族

    食人蚁族

    昆虫学家把繁殖力极强的蚜虫基因注入到非洲的食人蚁,食人蚁和人类开始了大规模的作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