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大鹏一日同风起第046章山贼的复仇(下)
朱光一边喊一边手舞足蹈着,一身的肥肉在火光下一颤一颤的,泛着油光。
肖禹一见那个胖子山贼头领的嘚瑟样,心里就不爽。左手一抬,摸到背在身上的长弓的弓臂,心里灵光一现,计上心头。
肖禹问身边的冯天雄要过他的长弓,和自己的长弓用绳子绑在一起,把两张弓的弓弦取下来绞在一起,再上到弓上,取下一支羽箭,张弓搭箭,一声轻吼,把两张弓拉开如满月,对着一百二十余步开外的朱光一箭射去。
朱光正咧着嘴在那叫骂,突然一道冷风直扑他的面门,还没来得及躲闪,一支羽箭就直直地从他张开的嘴巴里射进去,箭镞从他的脑后直透出来。
朱光双手一把抓住自己的喉咙,嘴巴里嘶嘶作响,一声不吭地身体向前一栽,直直地扑倒在地,把整支羽箭完全撞进了喉咙里。
刚才还在欢饮鼓舞,大声呼吼的山贼们一下子失声了,呆在那里。
肖禹停也不停,继续弯弓搭箭,连开四次满弓,把正在控制四架弩车扳机的山贼喽啰射翻在地。
不知道是谁带头,发一声喊,数百山贼一窝蜂地往后跑去,弓箭丢了一地。
肖禹一箭射死朱光,又一口气射杀四名架弩的山贼,一众小喽啰们一哄而散,逃到离村口三百多步开外,独眼龙的身前才停下来。一时之间,汉龙村的村民士气大振,一个个又冒出头来,兴高采烈地呼喝起来。
独眼龙看着朱光被生生射杀,这些山贼小喽啰撒开脚丫向自己飞奔而来,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禁气得哇哇大叫,拿起自己的马鞭对着奔自己逃来的几个小喽啰劈头盖脑地抽打起来。
独眼龙一边鞭打几个小喽啰,一边高声喝到:“都给我站住!老子还在这里呢!都他滴的给老子停下来。”
“大寨主,这村子没法打啊!他们躲在矮墙后面,我们打又打不到,过又过不去,放箭也够不到!这可咋整啊?”旁边一个山贼百人队长凑过来对独眼龙说道。
“别慌!有老子在这里,还怕一个小小的白沙村!”
“大寨主,现在不叫白沙村了,刚才我在村口看到,在村子外面立了一块大石头,上面刻了汉龙村三个大字。”
“哦?竟有此事!他滴的,管他什么白沙村还是汉龙村,都给老子打破它。小的们,破村之后,大伙可以自由劫掠三天!老子要它鸡犬不留!”
“鸡犬不留!”
“鸡犬不留!”
独眼龙周围的小喽啰们士气高涨了一些,开始三三两两地呼喊起来。其他山贼听到之后,渐渐平静下来,列好队伍,瞅着独眼龙,看他有什么好办法。
独眼龙看了看周围的手下,加上伤员,大概还有约一千两百多人能够战斗,独眼龙摸了摸脑袋,琢磨着什么打破汉龙村。
这时,一个小喽啰喊了起来:“大寨主,快看,村子里有人出来了!”
独眼龙瞪大自己的独眼一看,只见汉龙村的村门大开,五六个人手举着火把,冲了出来。只见这些村民举着火把迅速地跑到被山贼丢弃在原地的四架弩车前,把手中的火把凑到弩车的木架上。很快,四架弩车就熊熊燃烧起来。
五六个村民点燃弩车后,立刻转身就跑,只见那几名村民撅着屁股,跑得比兔子还快。
独眼龙一见,回过神来,一拍大腿,懊恼地喊道:“哎呦,怎么忘记弩车了!快,给我放箭,射死他们!”
山贼弓箭手们纷纷张弓搭箭,对着村民的背影放起箭来,不过距离太远,箭矢稀稀拉拉地掉了一地,一跟人毛都没有伤到。
“你们往哪里射啊!他滴的!”独眼龙气得破口大骂,在原地转起圈子来。
独眼龙看着南面远处山坡上的树影,灵光一现,突然有了主意。
“豹子!”
“大哥!小弟在呢。”
“三弟,你带着你的人,推五辆板车到凤尾山下去,马上给我去砍树,砍几棵大树下来,削去树叶树枝,把头部削尖,捆在两辆板车上,做成两辆攻城车。其余三辆板车,再给老子装几十根两丈以上长度的树干。弄完这些,再给老子把车子推回来。明白了没有?”
“额——”包铁牛想了半天,点了点头,说:“小弟晓得了!”
“那快去快回!”
“小的们,跟我去砍树去!”
那边包铁牛带着自己一百多人去南面凤尾山上砍树制造攻城车,这边独眼龙对一众手下喊道:“大伙赶了半宿山路,又在这里站了很久了,先坐下来吃点东西,等三寨主做好攻城车,我们再进攻村子。”
“好啊!”
“大寨主英明!”
独眼龙和一众山贼小喽啰休息了一个多时辰,东边的天色渐渐已经发白,乌黑的夜空呈现出瑰丽的蓝紫色。
包铁牛指挥着自己的手下,推着两辆简易攻城车回到了山贼主阵之中。
“大哥,我回来交差了!”
“三弟辛苦了!”
“你,你!你们带几十个人把这些树干,四根一组,给我钉起来,做成一块木板。”
“好的,大寨主。”
等七八块长两丈的木板做好,独眼龙赶开在攻城车边围观的山贼小喽啰,走到攻城车边,抬起脚踢了踢攻城车,满意地点了点头。
独眼龙跳上一辆攻城车,拔出自己的双刀,在自己的胸前敲击了几下,铛铛的响声穿透了夜空,山贼小喽啰们都安静下来,纷纷从地上站了起来。
“小的们,看见这是什么没?这是攻城车!管他什么矮墙也好,木门也好,在攻城车面前,都是土鸡瓦狗,不值一提。”
“小的们,你们准备好大开杀戒了吗?”
“好!”
“喔——”
“杀!”
“很好,既然都准备好了,那我们就奋勇挣钱,打破这破村子,杀他个稀里哗啦,鸡犬不宁!不!是鸡犬不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