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斐君(1905—1978),原名桂丹。黑龙江安达人。孙斐君冲破了家庭和封建制度的封锁阻挠,就读于北京国立女高师,是李大钊的学生。曾在李大钊的指导下,由北京国立女高师学生自编自演的倡导妇女解放的话剧《孔雀东南飞》中扮演焦仲卿。1920年,任北京女学界联合分会的主席,才华为鲁迅所赏识,1924年与川岛(章廷谦)结婚。1927年,孙斐君随章廷谦去浙江杭州工作,先后任杭州高级中学、杭州女子中学教员。川岛在其散文集《月夜》里记录了他和孙斐君一波三折的相爱。
李星华的回忆录中说焦仲卿的扮演者是孙桂丹,用的是孙斐君的原名。还有一段文字是论述李大钊与孙桂丹讨论子女姓氏能否“女孩子从母姓,男孩子从父姓”的问题,被收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教育家的故事》,题目是《从“家”字谈到妇女解放》:
1919年的秋天,李大钊开始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的国文部教课。李大钊对于束缚妇女的“家”,从文字上作了一番解释。他向同学们提问:“‘家’字为什么是由‘宀’和‘豕’组合而成的呢?”同学们无言回答。他解释道:“‘宀’本是门字的意思;‘豕’是猪的意思;‘宀’和‘豕’组合在一块儿,就变成了‘家’字,这就表示:妇女们成年累月关在家里,喂猪养鸡,操劳家务。”同学们一听都愤愤不平。有一位同学站起来问:“先生,人们到什么时候才能不从父姓而从母姓呢?”坐在第二排角落里的孙桂丹站起来,说了她自己的看法:“先生,我看将来一定是女孩子从母姓,男孩子从父姓。你看这合理吗?”李大钊先生笑了笑说:“将来会有那么一天,人们愿意姓父姓就从父姓;愿意姓母姓就从母姓。可是依我看,无论从父姓或从母姓,都不能算是妇女解放的关键问题。只有妇女真正摆脱了家庭的生活琐事,参加了社会活动,并且有了自己独立的经济地位,才能真正得到解放。”李先生这样的讲解,同学们都很信服。
1931年,章廷谦、孙斐君夫妇离开杭州,重返北京,章廷谦任北京大学讲师,孙斐君任北平女子文理学院讲师。“文革”中章延廉、孙斐君夫妇饱受摧残,但夫妇俩相依为命,拒不向恶势力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