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定秀(1899—1952),小名秀之。江苏昆山陈墓镇(今锦溪)人。书香门第,自幼接受新式教育。1917年秋,陈定秀考入北京国立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国文专修科,任文艺干事。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接受新思想、新文学的洗礼。与黄庐隐、程俊英、王世瑛四人兴趣相投,学术相讨,生活相共,装束一致,参加各种组织,编辑刊物,为妇女解放、独立自由勇敢地走上街头,游行集会,开中国女子干政游行之先例。一起并称五四“四公子”。黄庐隐的小说《海滨故人》就是以这四位女学生为原型。
五四运动后,她们班级出版了一本《文艺会刊》,同学们都写了文章和诗歌在该刊上发表,苏梅(字雪林,后居台湾,大学教授)有《戏赠本级诸同学》长歌一首,其中涉及“四公子”,第一段就写(陈定秀):“子昂翩翩号才子,目光点漆容颜美,圆如明珠走玉盘,清似芙蓉出秋水。”陈定秀在《文艺会刊》上发表了《托尔斯泰之文学》、《吾国教育宗旨之商榷》、《周秦诸子学派述》等论文和《蔡孑民先生讲演“国之将来”》、《杜威博士演讲“教育哲学”》等笔记。
李大钊在北京国立女子高等师范《伦理学》课上倡议同学演反对封建婚姻的话剧。冯沅君首先提出与程俊英等讨论决定,以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为底本,经国文班同学集体创作,改编为五幕话剧。导演为李大钊、陈大悲。李大钊分派程俊英扮演刘兰芝,冯沅君扮演婆婆,孙斐君扮演焦仲卿,陈定秀扮演小姑。台词由各角色自己负责写作。
1921年冬,《孔雀东南飞》五幕话剧借教育部礼堂公演四天。李大钊夫妇、李星华、李葆华都观看了演出。《孔雀东南飞》的剧词缠绵悱恻,许多观众看了都流泪不止。虽然是一出历史剧,但在当时演出,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这是中国女学生第一次上台演戏。这出戏体现了“五四”时代知识界妇女要求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争取婚姻自由的强烈愿望。
当时李大钊担任陈定秀所在国文班《社会学》和《女权运动史》两门课程教师。1922年夏,举行毕业典礼那天,李大钊对她们说:你们都是“五四”新时代的优秀女学生,受过运动的锻炼和新思潮的教育。今后,在各人的工作中,千万不要忘记国家的前途和妇女的命运!
毕业前,陈定秀经程俊英介绍与程树仁(程俊英的叔叔)通信恋爱。1922年毕业后,陈定秀回到苏州,在母校省立苏州第二女子师范学校任国文老师。1924年夏,在苏州完婚,后迁居上海。婚后育有三女一男。新中国成立前夕,程树仁只身去了台湾。从此,夫妻终生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