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956300000001

第1章 自序:人性永远是一面镜子

在所有的器物中,我最迷恋镜子,也最害怕镜子。年轻的时候,我有一张还算标致的脸,迷恋镜子,其实是迷恋自己。尤其是某一天,有女同学说我长得像某个明星,迷恋更甚。我记不清在哪里听过一句话,“镜子窥视着我们”——我们打量着它,显现的是一张你瞪着它,同时也被它瞪着的脸。

很多次,我看着镜子中那张脸,它在不同的时间里呈现出不同的状态,或得意,或颓废,或晦暗,或坚硬,或软弱。在那里,我庸常不堪的生活袒露着它的每一处肌理,像是刻意营造出的一种假象,虚幻而又深刻。在那里,我穿我的衣,我睡我的觉,我们相安无事,而又彼此对望,两不相欠。

当我在某一个清晨或者傍晚,注视那些消失的历史人物,我试图走近他们,可所有的努力都成了徒劳。时间还在,可是时代早已面目全非。我们总想通过文字去打捞时间,可时间里散失的不是残肢断骸,不是光怪陆离的人生故事,而是旺盛的腥气或是心态的转移。那些顺流而下的时间,就像是我曾经迷恋的一面面镜子,我看着它,它也同样看着我。它看着我穿过一无是处的青年,走进谨小慎微的中年,走向昏昏然不知老之将至的年月,乃至最后的死亡。

那些转瞬即逝的人和事,成了泡在时间药剂里的一个个标本,虽然存在,但已变形。我从不相信,我的文字能够在这个镜面的世界里安顿世道人心,我顶多是勉强完成对自己的交代,而这种交代又是如此潦草。我喜欢的一个歌手,二十年前高八度唱“不成熟的,快快成长;成熟了的,都通通地开放”;二十年后低八度吟“我想回头望,把故事从头讲”。是他拒绝成长,还是时间让他学会了放弃抵抗?

这个世界的声音有着多元化的嘈杂,而我不愿意做一个没话找话的人。刷存在感有很多方式,而我偏偏选择了文字,这真是一件不幸的事,它让我失去了很多生活的乐趣。可在这迅疾如电的人生短途中,我实在找不到比写作更有意义的事。文字是时间馈赠人类最好的礼物,而我总是为自己一再陷入叙事的枯燥、视野和内心的逼仄而深感内疚,捶胸顿足。写作靠天赋,而上天只给了我一份蛮力。我只能不停地耕作,用量的积累来完成质的提升;除此之外,我不知如何打发这滚滚而下的时间。幸好,我是农民的儿子,耕作是祖祖辈辈留下的活命技能。在选择事件和人物时,我总是会选择大时代的主流人物,毕竟他们才是中国历史的推手与掌舵者。我写他们,仍希望能够还原他们的生存状态,或者说通过内心的重演和借鉴,来叠加自己的人生,来达到对于中国历史深层次的了解与感悟。

欧洲中世纪晚期,罗马教廷为了筹集资金,开始授权神职人员四处贩卖赎罪券。据说,那些领受了赎罪券的人们的罪过就能获得神的赦免。从某种意义上看,这赎罪券更像是人生的万能钥匙。每一段人生都不可替代,所有的命运都殊途同归。在命运和不公面前,谁能祈求一张能解决所有问题的赎罪券?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这些都是不存在的。在丰富的人性之下,世事有万千答案,又何止一张赎罪券?

基于此,我想尽可能地打捞那些置身于时间洪流中的个体。他们大多是治世者,或置身于一个摧枯拉朽的时代,或置身于一个“道术为天下裂”的时代。他们是大人物,同样也是时间深处的小人物。他们所信奉的生存哲学和人性阴影上的矛盾,是时代的困惑、文化的困惑,是所有生命共同体的困惑。天才的火花渐次熄灭,英雄不可避免地与悲剧相携而生。他们以刀锋、以阴谋、以帝王术、以补天志,去征服他们所处时代的途程。正因为如此,一个微不足道的时间节点才会被人为地赋予了诸多的意义。是人主宰了国运,还是国运裹挟了人的命运?

1918年11月7日,快要过六十岁生日的前清民政部员外郎、学者梁济问他的儿子梁漱溟:“这个世界会好吗?”正在北京大学当哲学教授的梁漱溟回答:“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

梁济留下一句:“能好就好啊!”三天之后,梁济在北京积水潭投水自尽。他在遗言中写道:“国性不存,国将不国。必自我一人殉之,而后让国人共知国性。”

我不喜欢美人迟暮,我喜欢英雄老去。毕生所积蓄的力量以及人生中的破绽,都会在最后的时光中情不自禁地透过一些细节流露出来。原来他们的愤怒是如此虚张声势,原来他们的霸道是如此摇摇晃晃。他们被一再书写,也被一再误读。他们是镜子里的我们,我们是现实里的他们。老子在《道德经》里最感叹的是我的大患在我“有生”,若我不是人,我有何患?大人物也好,小人物也罢,其实都是一个时代缩影。那些来自历史现场的跺脚与呐喊,只是时间的一小部分。如果把这一小部分当成历史的真面目,那无疑是一叶障目。

人有困惑,习惯于向外部世界探索,总认为是世界欠了他的。这中间有多少悲剧、认知的扭曲,就有多少堂而皇之去犯错的理由。古罗马思想家奥古斯丁说过:“同样的痛苦,对善者是证实、洗礼和净化,对恶者是诅咒、浩劫和毁灭。”以此类推,同样是一朝权在手,例如当皇帝,对善者可以成就仁政、和平和自由的世界,对恶者却是文字狱、枷锁和不公。

抱着苹果手机忙着刷朋友圈的你,不会想到乔布斯说过的一句话:“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勇敢地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最真实的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

乔布斯说的这句话,王阳明早在600年前就说过,而王阳明只用了“致良知”三个字。致,即“找”;良知,也就是“自己”。我们来这世上一遭,兜兜转转不过是在“找自己”。有的人将别人的期待视为要找的那个“自己”,结果是越找,离自己越远,越觉得困惑;有的人穿上别人的马甲,以为找到了真的“自己”,结果活得别别扭扭,身心困顿。

一些人茫然失落,一些人盲目自大,一些人自惭形秽。曾经认为坚硬的,也开始松散;曾经以为自信的,也开始怀疑;曾经以为沉默的,也开始聒噪。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将平庸地度过短暂的岁月,很少有人能够登上巅峰看风景。只有极少数人会在认清这一现实后,还愿意去追逐世俗的高度和内心的宽广度。他们总是将自己视为命运的宠儿,总认为希望就在下一秒钟,下一个路口。我们宁愿相信在转角处会遇上想要的偶然性,也不愿相信会撞上南墙的必然性。芸芸众生,凭什么不是我,又凭什么偏偏是我?

有人问,人类社会的结构是否只有身、心、世三重?奔了这头,就放了那头。当一头失重,又想要去往另一头平衡一下。今人如此,古人又何尝不是如此。作为古老中国的代表人物,他们是如何面对故步自封,如何面对残忍暴力,如何面对时运颠倒,如何面对痛则思变……是什么支撑着他们完成了自己的人设,是宗教信仰和出世的精神,是“忠、义、信”的价值观,还是痴迷于入世的诱惑?

万物皆有始,虽无限循环,却总有来处。往圣先贤用他们仰望星空时所发出的喃喃自语,开启了万物灵性与心智的交流,并唤起无数同样困惑者当下的觉醒。现代人喜欢挂在嘴上的一句话:离开谁,地球都照转。个体的沧海一粟,挡不住时间的大浪淘沙。颠沛于风云乱世,看似优雅荣光,实则忽略了多少矛盾与尴尬,更遑论内心世界的大开与大合。现代人喜欢问,我们的信仰去了哪里?问总是好的,怕就怕连问都懒得去问,就选择了随大流。一旦不再分享思想的喜悦和感念,一旦来者狂妄后世虚骄,人类的智慧就会退隐于无形。

生活在当代社会,我们感受到时代转型的苦难和文明世界现代性的危机。列奥·施特劳斯在《现代性的三次浪潮》中这样描述现代性的危机:“现代性的危机表现或者说存在于这样一宗事实中:现代西方人再也不知道他想要什么——他再也不相信自己能够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寥寥几代之前,人们还是普遍确信人能够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能够知道什么是正义的(just)或者好的(good)或者最好的(best)社会秩序——一言以蔽之,人们普遍相信政治哲学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在我们的时代,这个信念已经回天乏力了。”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人性永远是镜子里的自己,是时间慢慢去拨开的谜底。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是一条河,而河流与河流之间,一直都是有区别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有句对白: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如果你自己都放弃自己,还有谁会救你?每个人都在忙,有的忙着生,有的忙着死。忙着追名逐利的你,忙着柴米油盐的你,停下来想一秒:你的上帝在哪里?

你的上帝在哪里?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不敢反复问自己,每问一声,心底都会传来悠长的悲鸣。

同类推荐
  • 回到村里去种田

    回到村里去种田

    九十年代的农村是整样一番光景呢?大大们是不是觉得生活压力太大了,跟我一起回到村里去种田吧……
  • 代汉

    代汉

    新书《回到古代当匠神》已发布叶昭穿越了,从末世穿越到黄巾将起的汉末时代,作为一名三流世家的独苗,没有金手指,叶昭表示这点儿压力不算什么前世作为一方霸主,今生既然到了这豪杰并起的时代,又怎能庸碌一生,汉祚既然将尽,那便取而代之!
  • 我真不想写诗啊

    我真不想写诗啊

    写了一个关于张良穿越的故事,各位来看看啰.
  • 神级建国系统

    神级建国系统

    很多人穿越,都像带本百科全书,动不动就领先两千年的科技水平。李封穿越到了古代乱世,却有一个声音在脑海挥之不去。“宿主您好,争霸世界,逐鹿中原,欢迎使用神级建国系统!”“请问是否开启争霸建国之路?”“否吧”“……”随身系统当机ing
  • 神话之我是易小川

    神话之我是易小川

    我觉得神话不该这么悲惨,我想让神话里面的角色有更好的结局
热门推荐
  • 仙妃太可爱

    仙妃太可爱

    嫡女重生,惊天阴谋步步揭开,魂魄轮回,姻缘石上竟是刻了与你百世夫妻!当凡间、仙界、鬼域,眨眼经年,唯愿你我不在轮回,无惧因果……她:我要轮回,我明明是个凡人来的……他:夫人你又忘了,轮回台被你毁之有三……节选:清晨的春雨绵绵,打湿了邑阳城的街道,周家内宅中一个小丫头急急走着,经过花园时迎春花开得正好,花瓣在她脚下无处躲藏。突然她脚下一滑险些摔倒,在站稳身形之后,她将手中的披风和泼墨油纸伞抱得更紧些,不顾雨水湿了鞋袜,走得更快了……
  • 无序规则世界之九洲阁

    无序规则世界之九洲阁

    神秘女生带领人类攻破游戏世界【女主没有太多马甲】
  • 做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

    做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

    看到这本记录中国心理咨询师培训心路的书让人由衷地高兴,这本书不但是送给心理咨询新手的一本比较系统、从心理学角度表达对心理咨询师培训理念及操作实务的手册,它还从一个侧面记录了上海国家心理咨询师培养的历程。在严文华的笔下,心理咨询师的训练不光包括面接技术的训练,不光包括个人在团队中的成长,更包括心理咨询师的个人修炼和成长,包括形成心理咨询师新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这是一本来自中国的心理学工作者的实践,发自内心、有自己独到看法的书。
  • 火影之玄天系统

    火影之玄天系统

    以火影为主,带着逆天的系统一步步走向诸天苍穹的顶端,俯视芸芸众生!不虐主,前期需发展,中期后期逆天!!!!!!求鲜花,收藏,打赏,评价票!!!!!!(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 斗罗大陆之次元融合

    斗罗大陆之次元融合

    征服斗罗大陆,就从此刻开始吧!stop!这是什么情况?!谁来告诉我,为什么斗一里面能蹦出个日月大陆?这我也就忍了,萧炎、鸣人、超级赛亚人......这些明显不是一个世界的你给我搞过来干嘛?!难道乐哀并存果然是世间之真理吗?既然如此,那我也只好灭天理,亡人性了!看如何成就万界共主,论如何掌握众生。斗罗不灭,次元合一。
  • 领导素质与领导艺术全书

    领导素质与领导艺术全书

    本书针对在日常的工作中会遇到的种种难题和困惑,从领导的道德力量、人格魅力、大局意识、影响力、责任意识、执行力、制度意识、企业文化意识、成本意识、市场意识、创新意识,以及领导的识人艺术、用人艺术、授艺术、决策艺术、沟通艺术、激励艺术、惩罚艺术、考评艺术、协调艺术、应变艺术、口才艺术、留人艺术等方面,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作为一个应该培养的领导素质及应掌握的领导艺术,兼具实用性和指导性,为现代企业单位的提供了一份多方面的自我提升的指南。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借鉴和吸收了现代管理学术界人士的最新成果,同时参考了西方一些领导管理理论,将之与中国的人文特点相结合,熔理论与实践、东方与西方的管理理念为一炉,同时本着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的原则,力求内容实用、紧抓要点,既有系统的理论介绍,也有能即学即用、直接指导实战的技巧和策略,使读者在短时间里收获巨大,成为敏锐务实、具备雄才大略的。
  • 特种部队:向我开火

    特种部队:向我开火

    新兵连长口中的孬兵龚晓宇在刺激之下努力成为合格军人,在战争中的每一个抉择都让他成长,为遗志而进入特种部队成就一段传说。他在平淡中诞生,在炮火中的洗礼,在抉择面前坚定。本书为您讲述一代兵王的辛酸军旅。
  • 瑞邦高能世界

    瑞邦高能世界

    主人公因为出去打酱油,而意外落入了一片神秘的时空之中。而在这里神马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你说什么?孙悟空加入了丐帮?!NONONO你那消息都过时了,让我我告诉你个新鲜的吧……本故事只为搞笑开心而生。这里是一片欢乐的世界。有高能,有鬼神,更有江湖豪杰。而这些所有的人物原型仅仅来自于作者相识一个月的朋友。希望这部故事能给你们带来欢乐.【献给瑞邦的小伙伴儿们】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当我没说。故事情节仅为艺术而生。
  • 带着火影回末世

    带着火影回末世

    “我,终于从火影世界杀了回来,但世界依旧充满危机。”“明明想在日常番中生活,不料到了战斗番,我要改变这一切。”“emmmm……搞笑战斗番似乎也不错!”
  • 邪主霸爱

    邪主霸爱

    我能想到最好的爱情,是感冒时那杯热水,是洗好晒干的衣被,是鸡毛蒜皮的争吵,是生气后还能拥抱......当浪漫褪色、浓情渐淡,柴米油盐的温暖何尝不是最长情的告白?有玫瑰,有表白。但爱情,要承诺,需坚守!请珍惜那个来了之后就再也没走的人。愿年迈蹒跚,阳光和你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