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77300000143

第143章 原道——韩愈

题解

本文是韩愈的一篇哲学论文。他在文中从正统的儒家思想出发,极力排斥佛、道二教,尊奉儒家的思想体系是建立封建社会秩序的唯一“原道”。

原文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

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彼以煦煦为仁,孑孑为义,其小之也则宜。其所谓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谓道也;其所谓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谓德也。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之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

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杨,则入于墨,不入于老,则入于佛。入于彼,必出于此。入者主之,出者奴之;入者附之,出者汙之。噫!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老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佛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为孔子者,习闻其说,乐其诞而自小也,亦曰:“吾师亦尝师之云尔。”不惟举之于其口,而又笔之于其书。噫!后之人虽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其孰从而求之?

甚矣,人之好怪也!不求其端,不讯其末,惟怪之欲闻。

古之为民者四,今之为民者六;古之教者处其一,今之教者处其三;农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工之家一,而用器之家六;贾之家一,而资焉之家六。奈之何民不穷且盗也?

古之时,人之害多矣。有圣人者立,然后教之以相生养之道。为之君,为之师,驱其虫蛇禽兽,而处之中土。寒然后为之衣,饥然后为之食;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然后为之宫室。为之工以赡其器用,为之贾以通其有无,为之医药以济其夭死,为之葬埋祭祀以长其恩爱,为之礼以次其先后,为之乐以宣其湮郁,为之政以率其怠倦,为之刑以锄其强梗;相欺也,为之符玺斗斛权衡以信之;相夺也,为之城郭甲兵以守之;害至而为之备,患生而为之防。今其言曰:“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剖斗折衡,而民不争。”呜呼!其亦不思而已矣!如古之无圣人,人之类灭久矣。何也?无羽毛鳞介以居寒热也,无爪牙以争食也。

是故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君不出令,则失其所以为君;臣不行君之令而致之民,民不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则诛。今其法曰:“必弃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养之道。”以求其所谓清净、寂灭者。呜呼!其亦幸而出于三代之后,不见黜于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也;其亦不幸而不出于三代之前,不见正于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也。

帝之与王,其号名殊,其所以为圣一也。夏葛而冬裘,渴饮而饥食,其事殊,其所以为智一也。今其言曰:“曷不为太古之无事!”是亦责冬之裘者曰:“曷不为葛之之易也!”责饥之食者曰:“曷不为饮之之易也!”

传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然则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今也欲治其心,而外天下国家,灭其天常,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经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诗》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今也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几何其不胥而为夷也!

夫所谓先王之教者,何也?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其文:《诗》、《书》、《易》、《春秋》;其法:礼、乐、刑、政;其民:士、农、工、贾;其位:君臣、父子、师友、宾主、昆弟、夫妇;其服:麻、丝;其居:宫、室;其食:粟米、果蔬、鱼肉。其为道易明,而其为教易行也。是故以之为己,则顺而祥;以之为人,则爱而公;以之为心,则和而平;以之为天下国家,无所处而不当。是故生则得其情,死则尽其常;郊焉而天神假,庙焉而人鬼飨。曰:“斯道也,何道也?”曰:“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由周公而上,上而为君,故其事行。由周公而下,下而为臣,故其说长。”

然则如之何而可也?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明先王之道以道之,鳏寡孤独废疾者有养也,其亦庶乎其可也。”

译文

对人类普遍的爱就是仁,实行仁义做得合适就是义,从仁义出发、沿着仁义的道路前进,就是道,自己在仁义方面有足够的修养,不需要外来的帮助,就是德。仁和义是固定的名称,道和德是个虚空的位置。所以道有君子之道和小人之道,德有恶德和美德。

老子轻视仁义,并不是要诋毁仁义,而是他眼光狭小。坐井观天,说天很小,其实天并不小。他把待人和善当作仁,把为人小心谨慎当作义,这样自然就会轻视仁义了。他所讲的道,是说的他心目中的道,不是我所讲的道;他所讲的德,是说的他心目中的德,不是我所讲的德。凡是我所讲的道、德,都是把仁和义结合在一起说的,这是天下的公论。老子所讲的道德,是抽掉了仁和义说的,是他个人的说法。

周朝政治衰落,孔子死了,秦朝焚烧书籍,黄、老之学盛行于汉朝,佛教盛行于晋、北魏、梁、隋时期。当时谈论道德仁义的,不是加入杨朱一派,就是加入墨翟一派,不是加入老子一派,就是加入佛教一派。加入那一派,必然会背离这一派。加入那一派就把那一派当做主人,背离那一派就把那一派当做奴仆。对加入的学派就附和,对不同意的学派就污蔑。唉!后来的人想知道仁义道德方面的学说,究竟要从哪里去学习呢?相信老子学说的人说:“孔子,是我们老师的学生。”相信孔子学说的人听惯了他们的说法,爱好那些荒诞的言论而妄自菲薄,也说:“我们老师也是曾经向他们学习过的。”不但张口这样说,而且还写在书上。唉!后人虽然想知道仁义道德方面的学说,又从哪里去探求呢?

人们喜爱怪诞言论的风气也太厉害了!不探求事情是怎样开始的,也不询问事情的结果如何,只是想要听那些怪诞的说法。

古代老百姓中有四种人,现在的老百姓有六种人;古代施行教化的人只占四种人中的一种,现在施行教化的人占六种人中的三种;现在种田的人只有一家,而吃粮的人却有六家;做工的人只有一家,而使用器具的人却有六家;做生意的人只有一家,而依靠他买卖货物的人却有六家:这样老百姓怎么会不穷困而去做盗贼呢!

古时候,人类的祸害很多。圣人出来以后,才教给他们相互协作、求得生存、维持生活的方法。圣人为他们设置了君主,为他们设置了师长,赶走了毒虫毒蛇和凶恶的飞禽走兽,让他们生活在中原地方。寒冷,就教他们做衣服;饥饿,就教他们种粮食;住在树上会跌下来,住在洞穴里容易生病,这样才教他们建造房屋;为他们设置工匠,用来提供充足的器具;为他们设置商人,让人们互通有无;为他们发明医药,为的是拯救生病的人,不让他们短命死去;为他们规定埋葬、祭祀死人的仪式,为的是增强人们之间的恩爱感情;为他们定下礼节,为的是分出人们尊卑长幼的次序;为他们发明音乐,用来排遣人们心中的郁闷;为他们制定政令,为的是制约那些怠惰、松懈的人;为他们颁布刑法,为的是铲除那些强横的人;相互欺骗的事情发生了,就为他们设置符节、印玺作为凭信,设置斛斗作为量器,设置秤作为衡器;相互争夺的事情发生了,就为他们设置城池、兵甲用来守卫自己;灾害要来,就为他们作好准备;祸患要产生,就为他们作好预防工作。现在有人却说:“圣人不死,大盗就不会消灭,劈破了斗,折断了秤,那老百姓中间就不会有相互争夺的事情了。”唉!他们这样说,不过是不加思索罢了!如果古代没有圣人,人类早就灭亡了。为什么呢?因为人没有长着羽毛、鳞甲可以在寒冷、炎热的情况下生活,也没有爪牙可以去争夺食物。

因此,君主是制定政令的;臣子,是执行君主的命令而把它落实到老百姓头上的;老百姓,是生产粮食、麻丝、制造器皿、交换货物用来侍奉上面的人的。君主没有制定出政令,便失去了作为君主的职责;臣子没能执行君主的命令并把它落实到老百姓头上,老百姓没有生产粮食、麻丝、制造器皿、交换货物来侍奉上面的人,就要受到惩罚。现在他们却提出这种办法:“一定要抛弃你们的君主关系,去掉你们的父子关系,禁止你们那一套相互协作、求得生存、维持生活的办法。”用这来求得所谓“清净”、“寂灭”的境界。唉呀!他们幸亏出生在夏、殷、周三代以后,没有受到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孔子的贬斥;他们也不幸未能出生在夏、殷、周三代以前,未能得到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孔子的纠正。

帝和王,他们的名称虽然不同,但他们为什么是圣人的原因是一样的。夏天穿葛布做的单衣,冬天穿皮袄,口渴了就喝水,肚子饿了就吃东西,这些事情虽然不一样,但都算聪明的举动,其中的道理是一样的。现在有人说:“为什么不实行太古时代那样的无为而治呢?”这就如同责备在冬天穿皮袄的人说:“为什么不去穿葛布单衣,那多方便呀!”如同责备肚子饿了在吃东西的人说:“为什么不去喝水,那多容易呀!”

《礼记》中说:“古代想在天下显明美德的人,先要治好他的国家;想治好国家的人,先要整治他的家庭;想整治家庭的人,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想加强自身修养的人,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想要端正思想的人,先要使他的心意真诚。”然而古代所讲的端正思想而使心意真诚的人,是将要有所作为的。现在一些人想整治他的心性,却不顾天下国家,灭掉了天然的亲属关系,做儿子的不把父亲当作父亲,做臣子的不把君主当作君主,做百姓的不做他们应该做的事情。孔子写作《春秋》时,诸侯采用夷人礼仪的就把他当作夷人看待,夷人采用中国礼仪的就把他当作中国人看待。《论语》上说:“夷狄虽有君主存在,还不如中国没有君主时。”《诗经》上说:“抗击戎狄,惩处荆舒。”现在把夷狄的礼法摆在先王的教导上面,不是很快都要成为夷狄了吗!

所谓先王的教导是什么呢?对人类普遍的爱就是仁,实行仁义做得合适就是义,从仁义出发,沿着仁义的道路前进就是道,自己在仁义方面有足够的修养而不需外来的帮助就是德。它的文献有《诗经》、《尚书》、《易经》、《春秋》;它的制度有礼仪、音乐、刑法、政令;它的百姓有士人、农民、工匠、商人;它所确定的名位有君臣、父子、师友、宾主、兄弟、夫妇;它规定的服装有麻织品、丝织品;它设置的住处有房屋;它确定的食物有粟米、水果、蔬菜、鱼肉。它作为道理是容易明白的,而它作为教化是很容易推行的。因此用它来要求自己,就觉得顺心、吉祥;用它对待别人,就是爱人、就是公正;用它培养心性,性情就会温和平静;用它处理天下国家的事情,没有一处是不合适的。因此人活着的时候就能按照他们的性情生活,死的时候,也能够享尽他们的天年;祭天时天神降临,祭宗庙时,祖宗的魂灵就来享用祭品。问“这道,是什么道?”答:“这是我所讲的道,不是从前老和佛讲的道。尧把它传给舜,舜把它传给禹,禹把它传给汤,汤把它传给文王、武王、周公,文王、武王、周公传给孔子,孔子传给孟轲,孟轲死了,它就不能往下传了。荀卿和扬雄选择了一些论点,但是选得不够精,阐述了一些道理,但说得不够细。从周公以上,上面都是作君主的,所以他们提倡仁义的工作能够推行得开,从周公以后,都是在下面作臣子的,所以他们的学说都能得到流传。”

那么,到底要怎样办才好呢?我说:“不堵塞一些地方,就没有水流淌,没有停息,就不能前进。让那些和尚、道士重新成为百姓,用火烧掉佛、道书籍,把寺庙道观改为民房,阐明先王之道来开导他们,使鳏夫、寡夫、孤儿、孤老以及残废、患病的人生活得到保障,这样做大概就可以了。”

赏读

唐朝中晚期,李唐王朝出于封建统治的需要,极力倡导佛、道二教,致使二教泛滥成灾。僧侣、道士中的上层人物勾结官府,兼并土地,渔肉乡民,形成一个特殊的大地主阶层,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也影响了封建王朝的财政收入。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的立场出发,强烈抨击佛、道二教,说他们想修养心性,却撇开国家天下,毁弃天然的伦理纲常;主张把佛老的教徒变为百姓,烧掉他们的书籍,把寺庙道观变为民房,阐明先王的儒道,并用它来教导人民,使孤寡鳏独都能生活。这在当时是有积极的社会意义的。

这篇文章大开大合,有破有立,反复论述,气势充沛,有如汪洋恣肆,一泻千里,代表了韩愈散文的主要风格。其中“不塞不流,不止不行”等哲学语言已成为今天的常用语。

同类推荐
  • 山道

    山道

    本书分“山道”和“品味”两部分,顾名思义,也就是谈自己对“山”和“味”的感觉,并把这感觉及时地抒写出来。尽管自己深知,要达到“使一个爱欲的幻想,容纳到柔和轻盈的节奏中”(沈从文·《论徐志摩的诗》)的境界是那么的遥远,但也更深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道理。于是,也就思考了,也就抒写了。
  • 冬季恋歌

    冬季恋歌

    诗歌集《冬季恋歌》,全书共收集作者诗歌65余首。作者对家乡、对母亲、对童年、对爱情的深切怀念,每一丝都撩动着人的心绪,每一缕都触动着人的灵魂。特别是对爱情的描绘,由期待,到感受,到怀念,到疼痛,再到坚信,每一个细节都像铺在雪地上的丝绸,美丽而忧伤。
  • 化蝶

    化蝶

    邵焕芬,天津海韵诗社会员,天津滨海新区汉沽作协会员,曾作为新生代作者被推荐给《天津日报》,擅长诗歌和散文。曾先后有诗歌发表在《天津日报》文艺周刊,也曾有散文发表在《天津日报》满庭芳栏目。诗歌散见于《中国文学》《蓟运河》《诗文杂志》《直沽文化》等刊物。
  • 少男少女文摘修订——感悟小语

    少男少女文摘修订——感悟小语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萧山湘湖人物故事

    萧山湘湖人物故事

    本书描述的对象是曾经生活在湘湖区域的历史人物及他们某一方面的经历,但它们不是真实的历史,而是历史故事。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收入本书的主要人物及事件,在萧山旧县志中均有记载,确有其人。
热门推荐
  • 皇家十三骑士之雷奥尼克斯

    皇家十三骑士之雷奥尼克斯

    《皇家十三骑士·雷奥尼克斯》作者:迅闪泡泡本作品奇幻中带有一点动漫的味道。看似和平的世界里,其实充满了邪恶与阴谋!雷克拉斯与安杰拉两大战斗民族一日之间被灭族,这是阴谋?还是别的?存活下来的族人雷蒙是复仇?还是成为皇家十三骑士重振一族?请去本书中寻找答案…………
  • 网游之绝版奶妈

    网游之绝版奶妈

    那个人,温柔而又冷酷的倾世美男,却在宠她上天之时以最无情的方式把她推开。另一个人,心狠而又手毒的绝世妖孽,如魔鬼般躲不掉,避不开。当她成了人人惧而畏的毒医女王,并已嫁作他人之妇,才知晓那些恩恩怨怨是是非非中,有着她不知道的大秘密……一时,何去何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有个剑仙是女儿身

    有个剑仙是女儿身

    姑娘,你真的要行走江湖吗?姑娘,你知道江湖有多险恶?姑娘,你知道人心有多复杂?姑娘,你明白红尘有着多高?姑娘,你看的惯风雨漂泊吗?姑娘,你走的通这天上地下?姑娘,你确定还要负剑前行?女子不能行走江湖?女子不能计算人心?女子不能踏破红尘?女子不能风雨漂泊?女子不能翻天覆地?女子不能仗剑走过无数里,斩尽人间不平事?有个剑仙是女儿身!读者群881862469(长安学宫)
  • 血屠纪元

    血屠纪元

    十国百战,草莽中英雄辈出,诸侯间将星耀世。西有大秦战天下,霸道之师如虎狼,兵锋铁寒统宇内。东海之边逍遥阁,书生巧辩聚群英,法电如雷傲苍天。江南水乡多烟雨,龙纹审判震苍穹,美人如玉剑如虹。北寒苍莽聚悍匪,自命燕王扫四方,侵掠如火乱边疆。更有羸弱才子卧龙,心怀公义正道,固执到痴傻疯狂,孤身行走天下,寻求万世太平。然而黑暗的阴云正在渐渐笼罩,来自远古与异世的邪恶即将降临。一个普通平凡的少年,无意中来到了血屠纪元的开始之前,来到了这片大陆繁花似锦最美好的时代。故事,从此发生了改变。然而,这一切都只是掀开了故事的一角,更大的疑团渐渐展开——此方宇宙,究竟是真实的世界,还是一个被创造出来的游戏?
  • 哑妃无双

    哑妃无双

    “倾城,你跟朕回去?朕许你为后?”“陛下,莫不是忘记了,倾城早就已经是风尘女子,怎担当起皇后二字。”陆倾城从小受尽自己长姐的屈辱,长姐派人将自己毒哑,甚至为了侮辱自己,不惜辱骂自己的娘亲。后来,母亲离世,她连最后一眼都没有看到。因为父亲的冷漠,父亲从来不愿意让自己靠近母亲一次。自己再一次没有了依靠,及笄之礼后,自己在一次被自己的父亲还有所谓的“母亲”嫁给皇上不受宠的五皇子宇怀玉。但在自己的新婚之夜,却被宇怀玉送进青楼,陆家被灭门!后来,五皇子成为大庆朝的皇帝,而陆倾城当时还没法讲话,只好跟着宇怀玉回到皇宫。可没想到的是,一入宫门深似海。陆倾城柔弱的样子,整日被受欺负。甚至被诬陷,被宇怀玉打入冷宫。而自己的贴身婢女。素冉也成为她们的刀下亡魂,自己被毁容。后自己为了活下去,装疯卖傻,逃到叶国。为了报仇,一步步走向不归路。她成为药王的徒弟,以针走天下。后坊间传闻。京城有位风尘女子,以针行天下,能杀人,也能救人。后来陆倾城真正的身份也随之涌出。。。。。
  • 异世魔剑物语

    异世魔剑物语

    这是一个以剑为尊的世界,剑的地位至高无上。这里的人们以剑为荣,拥有的佩剑品质越高越被别人敬重。千年前的魔剑历经封印之后终于被人解开了封印,剑之大陆会迎来一场怎样的腥风血雨呢?随着魔剑的出世,另一个传说也揭开了序幕,没有魔法,没有斗气,这里是只属于剑的世界!
  • 路过你我的心

    路过你我的心

    当一个人爱上另一个人,那你就是从他/她的心路过,并让他/她爱上你,并打开了他/她的大门,一段校园爱情
  • 快穿之女配千娇百媚

    快穿之女配千娇百媚

    慕夭夭:“攻略男配,和男配恋爱?不,我不需要,我只想当一个空有美貌的花瓶。”系统:“那可以让你变美呢?”慕夭夭:“攻略,为了男配们,我愿意攻略。”(这是一个一心只想变美的宿主逐渐屈服于甜甜的恋爱的故事,全文宠宠宠,本文1V1,攻略的都是同一个人。)
  • tfboys之许你一世长歌

    tfboys之许你一世长歌

    原本一切的生活因为你而改变------王俊凯一切的一切只因为遇见你-----楚若冉遇见你花光了我所有的运气-----王源在我最美的时候遇见了你,是我的幸运------楚若冰其他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