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77300000233

第233章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王世贞

题解

蔺相如智斗秦昭王使完璧归赵,是战国时期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蔺相如深入虎穴的勇气和化险为夷的机智,历来被人们称道不已。但对这一事件的评价,本文提出了与前人完全相反的见解。

原文

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

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璧乎?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们草芥也。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

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若其劲渑池,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

译文

蔺相如完璧归赵,人们都称赞他。但我不敢认为这是可以令人信服的。

秦国拿了十五座城池的空名,欺骗赵国,并且用威胁的态度企图攫取它的和氏璧。这时说秦国想要得到璧是实情,但不是要趁此机会窥伺赵国的呀。赵国知道这个真实的情况就不给它,不知道这个真实的情况就给它;知道这个真实情况而惧怕秦国就给它,知道这个真实情况而不惧怕秦国就不给它。这只要两句话就能解决的啊,为什么既惧怕它而又要去挑起它的怒火呢!

况且说到秦国想得到这块璧,赵国不肯给它,双方是无所谓是非曲直的。赵国送去了璧而秦国不交割城池,那错在秦国。秦国交出了城池而赵国反把璧拿回去了,这错在赵国。要想使这错在秦国,就不如舍弃这块璧;害怕丢掉这块璧,就不如不送去了。那秦王既然按照地图去交割城池,又准备九宾的隆重礼仪,斋戒沐浴了才来接受这块璧,照这形势已是不得不给城池的了。如果璧拿去了而不给城,相如不就可以上前去恭敬地说:“我本来就知道大王是不会给城的。那璧不是赵国的璧吗?而十五座城池也是秦国的珍宝啊。如今使大王为了这块璧的缘故,而失去了十五座城池;那十五座城池的百姓,都会深深地怨恨大王把他们抛弃了如同草芥一般。大王不给城池,却骗取赵国的璧,就为了一块璧的缘故,而竟在天下人的面前失去信用,我请求就死在这里,来表明大王的失信。”这样,秦王未必不归还璧。当时为什么要派手下的人怀藏着璧逃回去,把这有理的一方给了秦国呢!那时秦国的意思还不打算和赵国断绝关系啊。假如秦王发怒而在大街上杀掉相如,派武安君统领十万大军兵临邯郸,责问那块璧的去向以及为何失信,一次胜仗就可以使相如灭族,再次胜仗那块璧就终于送到秦国了。

我所以说,蔺相如能够保全这块璧,那是上天的保佑啊。至于他在渑池对秦国所表示的强硬态度,温和忍让地对待廉颇,那办法是越做越神妙的了。所以能够保全赵国,这实在是上天袒护着它啊!

赏读

“完璧归赵”的故事,自古就有定论,人们都称颂蔺相如大智大勇,他敢于同强秦斗争,因而才保全了赵国的利益和尊严。然而,王世贞却敢言人之不敢言,为历史翻案。他认为蔺相如在出使秦国、完璧归赵的事情上大有失策,做了不利于赵国的事情。乍一听,觉得似是而非,没有道理。可随着王世贞的笔锋读下去,你又不得不相信他的分析判断不是没有理由的。这就是王世贞的高明之处。全篇文字简炼,辩论清晰,富于逻辑说服力。当然,文章写得好是一回事,而信不信其文章的观点又是一回事了。

同类推荐
  • 我和我母亲的疼痛

    我和我母亲的疼痛

    书里没有我们熟悉的那种文学作品里的母亲形象——那个忍辱负重,只是付出,不求回报,光辉无私的母亲的形象,而是一个善良正直,但聪明自私、控制欲强、有血有肉的母亲,以为只有自己给对方的才是爱与关怀,以为只有自己才最宽容,却永远不知道,女儿从小就生活在母亲的光环和阴影之下,虽然爱母亲,但骨子里却想摆脱母亲的控制,因此毅然离去,到更广阔的世界里闯荡,希望能向母亲证明,没有她的庇护,自己也能很好地生活,能骄傲地生活。在母亲的最后半年里,女儿心力交瘁,但她一边苦恼,一边仍在尽孝,最终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和事业,陪伴在母亲身边,直到最后一天。。
  • 美国镜像

    美国镜像

    中国的学者、中国的视角、中国文化背景下国学大师,林语堂全面解析美国的历史、文化、思想……独特的方法和犀利的笔触为我们描绘出他眼中的美利,告诉你大洋彼岸的世事沧桑。
  • 国学小书院——唐诗鉴赏

    国学小书院——唐诗鉴赏

    本书采录唐、五代139位作家的诗歌作品326首,其中五代作家3人,作品3首。本书中作家的排列,先以其主要活动年代归某一历史朝代。在同一朝代中,以生年先后为序。生年无考者,则以其主要活动年代量情插入。同一作家的作品收录两篇以上者,尽可能按有关总集或个人别集的顺序排列。无名氏的作品则依其在有关总集中的位置加以处理。本书每一篇作品均在时代及作者前列出两个字的概括话,用以概括所写内容,另有内容、特色、注释、赏的等栏目。对典故和难懂的字句,一部分在注释栏目中加以解释,另一部分随文串解;以赏析为重点,一作品一赏析。
  • 汪曾祺早期逸文

    汪曾祺早期逸文

    本书选收汪曾祺20世纪40年代发表于《大公报》、《文汇报》、《经世报》、《昆明生活报》等报刊上的30余篇小说、散文、诗歌作品,这些作品代表了汪曾祺早期的创作风格,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
  • 毛泽东卫士回忆录:红墙警卫

    毛泽东卫士回忆录:红墙警卫

    《红墙警卫》作者根据毛泽东的卫士李银桥的回忆,记述了他跟随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许多鲜为人知生活工作片断、描绘了真实生活中的毛泽东伟大而又平凡的一面,书中还专门记录了“第一夫人难伺候”的真实故事,反映了毛泽东与江青当时的生活情景。
热门推荐
  • 衰人穿越记

    衰人穿越记

    废材男遇上富二代宅科学家,在被动穿越之后丢了命。为了救自己的命,废材男屡次穿越到过去。
  • 神笔系统

    神笔系统

    神笔在手,天下我有!神笔沟通宇宙大千世界,称霸地球,改进地球我的梦想!和皇帝一样,银河系以外还有生命。神笔沟通其他的800个有智能生命的星系。新书新人!
  • 九天易仙传

    九天易仙传

    自盘古真仙开天辟地后,世间再无仙迹。无论多少惊才绝艳的至强者,都被拒在仙门外,无法踏出那最后的一步。直至后来,众多至强者进行了一次终极推演,才终于找出了一条匪夷所思的道路,或许能够在将来的某一世,触摸到真仙的一角……一段千世流传的佳话,一段万古不朽的传说。尔其宇也,四方上下,含诸天万界,蕴乾坤为空;尔其宙也,往来古今,纳千秋亿载,藏岁月成时。少年独自前行,背负着万古的重担,踏着无人走过的道路,要一窥那真正的仙道。不一样的天地,不一样的修行,不一样的,道。何须仰望神话?因为我——就是传说!
  • 侯府狂妾:傻公主被拐卖

    侯府狂妾:傻公主被拐卖

    21世纪黑道少女重生到13岁傻公主身上,趁着皇帝老爸不在皇宫内就趁机溜出皇宫,被人贩子拐到别幻岛国。她被当成奴隶买到侯府做小妾。身为最不得宠的9夫人,比一个下人还要低贱。
  • 心理奇境

    心理奇境

    屠格涅夫说:“人的心灵是一座幽暗的森林。”本书的这些小故事,带领您走进神奇的心灵小径,让您轻松认识种种心理现象,从这些哲思般的故事中得到精彩且经典的启示,跟着本书的内容走进您的内心深处,让您更清晰地认识自己。请在一个个故事中涤荡您的心灵,保持心理的健康,发掘内心的潜能,为成功做好充分的准备。
  • 远芳侵古道

    远芳侵古道

    春花凋,明月特地相照,有情还是无情呢?”宋连天时常这样哀想,“何况我是单身啊!”在中国,二十几岁的人单身,是人伦的缺陷。这会儿在中山公园的龙之梦广场。望见轻轨车到站,划过一道破折号,慢慢的出口涌出人流,像许多省略号。“‘她’,该到了吧。这次的结局又是……”已经不知是第几次相亲了。连天照旧早到,在等待中沉吟,“月色下,‘花不见桃惟见李’。市中心的夜晚也是一样吧。只是灯火太浓,就欺负天上的嫦娥是素面了。天晓得,今夜又会遇见怎样的容颜?”
  • 监事会工作知识100问

    监事会工作知识100问

    本书共分三部分,包括监事会工作知识、部分地方国资委监事会相关情况介绍、研究探索篇。
  • 嫡女难追:吾本良善

    嫡女难追:吾本良善

    所谓巫术,便是让任何人相信任何事;所谓嫉妒,便是让任何人不惜代价以死相争。记忆可以封存,但心永远都会为对的人跳动。你可以控制自己不想她,但你永远控制不了你自己的心,否则怎会有生死。爱之深而不得,如若流水般侵蚀心口。“我欲与君共,早则聚矣”她当着他的面道,风吹起了她的长发,一头长发随风舞动。“若我不愿,你又奈我何?”他不欲舍,无论原因为何。数年之心,何以能舍。此话,对另一痴心人道,却是不一样的答案。“就算你不欲与我共,死,我亦将尔与我绑缚处!”
  • 七月烤火

    七月烤火

    作者以机智、幽默、传奇的智慧,以雅俗共赏的精美的语言,讲述了一个个妙趣横生的大千故事。书中涉猎的人与事,或正直或邪恶或清廉或贪婪或惊奇或趣然,皆不乏对生活哲理的探求和对陈规陋俗的贬抑。作者以小说家的创作手法,把玩书中的故事,其文字简约,笔法娴熟,开阖有度,节奏轻快,读来如品茶饮酒,颇具韵味。
  • 寂寞在舞蹈

    寂寞在舞蹈

    年少的日子,我们总是有很多故事。同时,我们也有很多突发奇想。我想用文字记下,记下曾经一闪即逝的细节,回味着那股青涩的青春味道。希望我们一起在小说和散文的世界里,领略喝着下午茶阅读的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