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77300000057

第57章 屈原列传——《史记》

题解

本文是《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有关屈原的部分,其中删去了屈原的《怀沙》赋。这是现存关于屈原的最早的较完整的史料,是研究屈原生平的重要根据。

屈原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主义诗人。他生活的时代大约是公元前340年至前278年间。当时七国互相攻伐,争相完成统一霸业。屈原生活在楚王朝没落和衰败的时期,他为了楚国的利益,多次进谏却得不到楚王和权臣的支持,反而屡遭排挤迫害,最后满怀忧愤投汨罗江而亡。

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着力写屈原,实际上也是在写自己,字字句句,渗透着自己的悲愤和激情。前人曾评论说:“史公作屈原传,其文便似《离骚》。婉雅凄怆。使人读之,不禁唏虚欲绝。要之穷愁著书,史公与屈子,实有同心。宜其忧思唱叹,低回不置云”。

原文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怨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屈原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其后,诸侯共击楚,大破之,杀其将唐眛。

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无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意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易》曰:“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以汲。王明,并受其福。”王之不明,岂足福哉!

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

于是怀石,遂自投汩罗以死。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自屈原沉汩罗后百有余年,汉有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过湘水,投书以吊屈原。

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鹏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译文

屈原,名平,与楚国的王族同姓。他做过楚怀王的左徒。见闻广博,记忆力很强,通晓国家治乱的道理,擅长应对辞令。在朝内与国王谋划商议国事,发号施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诸侯。怀王很信任他。

上官大夫与屈原的官位相同,想争得宠信,心里嫉妒屈原的才能。怀王让屈原制订国家的重要法令,屈原起草的法令尚未定稿。上官大夫见了就想夺走,屈原不肯给他,他就在怀王面前进谗言说:“大王使屈原制订法令,大家没有不知道的,每发出一项号令,屈原就夸耀自己的功劳,说是‘除了我,别人是做不出来的。’”怀王听了很生气,因而疏远了屈原。

屈原痛心怀王不能听信忠言、明辨是非,被谗言和谄媚之辞所蒙蔽,以致所见不明,邪恶的小人危害公正的人,端方正直的君子不为朝廷所容,所以屈原忧愁苦闷,写出了《离骚》。“离骚”就是遭遇忧患的意思。上天,是人类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在处境危难的时候就会追念上天和父母,所以到了极其劳苦疲倦的时候,没有不喊天的;遇到病痛或忧伤的时候,没有不呼叫父母的。屈原为人端方正直,竭尽了自己的忠诚和智慧来辅佐君主,但被小人离间,可以说是处境困难到极点!诚信而遭怀疑,忠实反被诽谤,怎么能没有怨恨呢?屈原之所以作《离骚》,就是由怨恨所引起的。《国风》虽然多写男女的爱情,但并不过分,《小雅》虽然有抱怨指责的言辞,但并未宣扬叛乱。像《离骚》,可以说是兼有二者的特点!它对远古称述帝喾,近世称述齐桓公,中古称述商汤和周武王,用这些史实来讽刺当时的政事。阐明道德的广大崇高,国家治乱的前因后果,无不完全表现出来。他的文笔简练,用辞微妙,他的志趣高洁,行为方正,文章说到的虽然细小,但含义却极其远大,列举事例虽在眼前,但所体现的意义却极其深远。由于志趣高洁,所以文中多引用芳草香花作比喻。由于行为正直,所以宁死也不肯苟且取容。自己远离混浊的泥潭,象蝉蜕壳一样,超脱于尘世之外,不受浊世的玷辱,能保持皎洁的品德,出污泥而不染。可以推断,屈原这种高洁的意志,即使说它能同日月争辉,也是可以的!

屈原已经免官,后来秦国准备攻打齐国。齐国本来与楚国合纵相亲,联合抗秦。秦惠王对此感到忧虑,于是让张仪假意离开秦国,带着丰厚的礼物呈献给楚王,表示愿意事奉楚王。张仪对楚王说;“秦国很憎恨齐国,而齐国又与楚国合纵相亲,如果楚国确实能与齐国绝交,秦国愿意把商、於之间的六百里土地献给楚国。”楚怀王起了贪心,听信张仪的话,于是和齐国断绝了交往,然后派遣使臣到秦国接受土地,张仪抵赖说:“我和楚王相约的是六里,未听说有六百里。”楚国使臣愤怒地离开秦国,回去报告怀王。怀王发怒,出动大批军队去讨伐秦国,秦出兵还击,大破楚军于丹江和淅水之滨,杀了八万人,俘虏了楚国的大将屈匄,接着夺取了楚国汉中一带的土地。怀王又发动全国的兵力,深入秦地,攻打秦国,交战于蓝田。魏国听到这种情况,就出兵偷袭楚国,打到楚国邓地。楚军恐惧,从秦国撤退。这时齐国竟然怨恨楚国,不肯援救,楚国处境十分困窘。

第二年,秦国割汉中地给楚国来讲和。楚王说:“我不愿意得到土地,情愿得到张仪才甘心。”张仪听了,说:“用一个张仪来抵当汉中地方,我请求到楚国去。”到了楚国,他又用丰厚的礼物贿赂当权的大臣靳尚,通过靳尚捏造诡诈的言辞,去说动怀王的宠姬郑袖,怀王终于听了郑袖的话,再次放还张仪。这时屈原已被疏远,不在朝中任职,出使到齐国去了。他从齐国回来,劝怀王说:“为什么不杀了张仪?”怀王很后悔,派人去追赶张仪,已经来不及了。

后来诸侯联合攻打楚国,大破楚军,杀了楚将唐眛。

这时秦昭王与楚国通婚,要求与怀王会面。怀王想去,屈原说:“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是不可以信任的,不如不去!”怀王的幼子子兰劝怀王去,说:“怎么能断绝和秦国的友好关系?”怀王终于去了。一进入武关,秦国的伏兵就截断了他的归路,扣留了怀王,强求割让土地。怀王很气愤,不听秦国的要挟。逃往赵国,赵国不肯收留。他只好又到了秦国,终于死在秦国,最后被运回楚国安葬。

怀王的长子顷襄王即位后,任用他的弟弟子兰为令尹。楚国人都抱怨子兰,因为他劝怀王入秦而终于未能回来。屈原也为此嫉恨子兰,虽然流放在外,仍然眷恋着楚国,心里惦记着怀王,盼望能再回到朝中任职。他希望国君能够觉悟,习俗能够转变。屈原关怀君主,一心使国家复兴,想使它转弱为强的愿望,在他的每篇作品中,都反复地表现出来。但是终于无法实现,所以也不能回朝任职。由此可以看出怀王始终没有觉悟。

做君主的,不论愚笨或高明、贤明或昏庸,没有不希望得到忠臣来效忠自己,举拔贤能来辅佐自己的。但是国破家亡的事例所以接连发生,而圣明君主治好国家的事例所以多少世代以来没有出现过,乃是因所谓忠臣并不忠,所谓贤人并不贤的缘故!怀王因为不明白忠臣的职分,所以在内被郑袖所迷惑,在外被张仪所欺骗,疏远屈原而信任上官大夫和令尹子兰。结果是战败割地,失去了六郡的土地,自身也被扣留而死在秦国,终于被天下人所耻笑。这就是由于不了解人所带来的灾祸。《易经》上说:“井水清洁而无人食用,真叫我伤心。这是可以汲取饮的啊!如果君主明智,天下就都能得福。”如果君主不明智,难道还称得上福吗?

令尹子兰听说屈原嫉恨他,非常愤怒,终于让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说了屈原的坏话。顷襄王很愤怒,因而放逐了屈原。

屈原到了江边,披散头发,沿湖畔边走边吟咏着诗赋。他面色憔悴,身体干瘦。渔父看见他,便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到了这个地方?”屈原说:“整个社会都是混浊的,只有我一人清白。众人都醉了,只有我独自清醒。因此遭到放逐。”渔父说:“圣人,不受外界事物所拘束,而能够随着世俗变化。世人都混浊,为什么不随波逐流而且推波助澜呢?众人都醉了,为什么不吃点酒槽,喝一点薄酒呢?为什么一定要怀抱美玉一般的节操,自取被放逐的灾难呢?”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弹掉帽子上的灰尘;刚洗过澡的人,一定要抖去衣服上的灰尘。高尚的人,谁能让自己高洁的身躯,蒙受世俗的污垢?我宁肯投入江心,葬身鱼腹,又怎能使自己高洁的品德,蒙受世俗灰尘渣滓的沾染呢?”于是作了《怀沙》之赋。

就在这时,屈原抱着石头,投汩罗江而死。

屈原死后,楚国有宋玉、唐勒、景差这些人,都爱好文学,以善于作赋被称道。他们的作品都效法屈原辞令委婉含蓄的一面,终于不敢直言规劝。在这之后,楚国领土一天天缩小,几十年后,终于被秦国所灭。

自从屈原沉没汩罗江后,经过一百多年,汉朝有个贾谊,担任长沙王的太傅。他在路过湘水时撰写文章,投入江心,用来凭吊屈原。

太史公说:我读了《离骚》、《天问》、《招魂》、《哀郢》,为屈原的志向不能实现而悲伤。前往长沙,经过屈原自沉的地方,未尝不落泪,追怀他的为人。看到贾生凭吊他的文章,文中责怪屈原如果以他那样的才能去游说诸侯,那个国家不能容纳?而自己偏要选择这样的道路!再读贾谊的《鹏鸟赋》,赋中说生与死应当同一,做官或在野都应轻看,我又深感茫然,觉得自己的看法失当了。

赏读

司马迁是一位有着强烈的爱国思想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的爱国思想生动地贯穿于其传记文学作品之中。他对于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志士,更是不惜浓墨重彩,怀着崇敬的心情去塑造他,歌颂他。他在这篇传记中,高度赞颂屈原的高贵品格,突出屈原的精神风貌,从而给后人以鼓舞,以启迪。例如,在文章中,他一方面愤怒谴责怀王的昏聩和上官大夫之流的贪婪无耻,一方面又强调屈原即使在受迫害的长期流放生涯中,仍“九死其犹未悔”地念念不忘自己的祖国和那些在苦难中挣扎呼号的人民大众。著名记者穆青曾说过,他在写焦裕禄事迹的报道时,常常被难以自禁的泪水打湿稿纸,常常激动得写不下去。可以设想,司马迁在写《屈原列传》时,他们的精神,他们的感情,已经紧紧拥抱,连成一体了。“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司马迁的历史散文可谓当之无愧!

本文在写作上夹叙夹议,言辞委婉典雅,字里行间流露出强烈的感情色彩,读来感人至深。

同类推荐
  • 平原纪

    平原纪

    一个人无论走多远,乡愁都会如影相随,不离不弃。平原,作为地理名词,已遍布世界七大洲;而作为地名,则是作者生长于斯的故乡。本书就是一部故乡之书。作者撷取多年创作精华,既有对平原“向水而居”的念念不忘,也有对乡村物事细致入微的描画;既有对乡邻们诸多传奇式经历的追忆,也有对自我体验的备忘录式的“打捞”;而对故土和亲人们“弥漫过来的那些忧伤”,字里行间则更多地呈现出浸入骨髓的“既绝望无助又温馨恬淡”的“记忆的芬芳”。
  • 丰子恺散文

    丰子恺散文

    丰子恺是我国现代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书法家和翻译家,以中西融合画法创作漫画以及散文而著称,深受几代读者喜爱。《丰子恺散文》收录散文三十八篇,共分四辑。第一辑“给我的孩子们”,收录作者描摹儿童、回忆童年相关文章;第二辑“山中避雨”,收录作者游览感悟相关文章;第三辑“劳者自歌”,收录作者人生杂感相关文章;第四辑“随笔漫画”,主要收录作者谈论随笔、漫画、音乐、艺术的文章。丰子恺散文如片片落英,含蓄人间情味。
  •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王进喜的故事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王进喜的故事

    王进喜,甘肃玉门人,中国石油工人的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楷模,中华民族的英雄。他为祖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立下了功勋,在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还给我们留下了精神财富——铁人精神。
  • 燕台随笔

    燕台随笔

    这是一本别具一格又不同凡响的随笔。它只有八章、六十篇短文,但它的题材是多样的,有政治随笔、思想随笔、研究随笔,也有传统的游记和亲情文章。它的写法是多变的,有的是一泻千里的滔滔政论,有的是心思缜密的论说,有的又是潺潺流淌的美文。而不论是何种题材和笔法都是照亮人心的一束阳光。
  • 世有桃花

    世有桃花

    从《诗经》初嫁,到秦汉飘摇、唐之明艳、宋之清丽,桃花的意象在古典诗词中绵延不绝,遮蔓、轮回,人们很容易弄清松竹梅兰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但不是很容易弄明白桃花这样东西的文化内涵。桃花在中国,太复杂,但凡想起,先有一言难尽的暧昧。
热门推荐
  • 反派暴君的团宠崽崽

    反派暴君的团宠崽崽

    我编号077,莫得感情的npc,年年业绩排第一,闲来无事悄咪咪写了一窝反派,天道爸爸可高兴了,给我最爱的五雷轰顶,一脚把我踢进剧情里。…瞧瞧,这是神能干出来的事情吗?…生了一张妖孽脸却阴戾手段狠辣的暴君父皇~温润如玉实则城府深沉的大皇兄~腹黑阴险的病娇二皇兄~偏执小奶狗的三皇兄~这就够了?不,美男三千,应有尽有!不要9988,不要988,只要你撩得动,通通抱回家!…作为一个颜狗加渣女的077:我可以!真的,我都可以!!放开那些美男,全都让我来!!!
  • 魂战千年

    魂战千年

    天朝,这是一个充满魔法与武器的世界。在这里,有着古老而神秘的法术与威力强大的冷兵器。冰魂,一个来自现代社会的苦逼初中生,在一次偶然的机遇下获得了洞察眼镜,并穿越到了天朝这片未知的大陆。他拥有稀有的容器体质,可以修炼所有的属性。面对群雄争霸的京城,他该如何面对这一切……
  • 我逼疯了金手指

    我逼疯了金手指

    草原最美的花,火红的萨日朗,然后我的金手指就掉下去了,天知道它这么脆弱,对天发四,我是无辜的。轰,雷声响起!!!
  • 千金方中的美容养颜经

    千金方中的美容养颜经

    本书以女性养生养颜为出发点,秉承古代中医经典孙思邈《千金方》的养生理念,注重女性五脏六腑的功能调节,从精神到生理,到身心灵一体的协调统一等。
  • 重生男神:玥爷很霸气

    重生男神:玥爷很霸气

    他是一个女生,只是有一个系统,掩盖了他是女生的事实。从此他靠一身才华和容貌,走了了娱乐圈的顶端。他是富可敌国的总裁,传闻是gay,他不信。可是他遇到他,他信了。从此他一直骚扰他,他生气了“我是直的!”“没事,我把你扳弯就成!”过后,他发现他是女生。“我不用扳弯你了,干脆直接上吧!”“喂……”他欺身而上。
  • 天下殇

    天下殇

    众神苏醒,天下将乱,十万年前的阴谋谁会将其揭晓,漫天仙魔将如何争夺自己的自由,我们不愿被束缚,我们要找出自己的生存之路。
  • 黄色回形针

    黄色回形针

    回到那个口袋干净到只有梦想,以及她送的黄色回形针的秋天。
  • 猪女无双

    猪女无双

    以好吃懒做为人生最终目标的“猪女”,竟然意外获得神的眷顾……最大的梦想是上班不用出被窝,休息时最大的休闲时躺在被窝看小说,最费力的就是应付各种无聊的相亲,觉得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就是躺着吃东西,最拿手的就是用衣服掩藏自己的肥肉并且自得其乐,喜欢一切不切实际的幻想,就是这样一个以好吃懒做为人生最终目标的“猪女”,竟然意外获得神的眷顾……且看《猪女无双》,猪女翻身出头天~
  • 末世修真大少

    末世修真大少

    强大的病毒席卷全球,牛逼的修真者们站了出来保护未受感染的人类。什么?......修真者也会被感染?......病毒来自异大陆?我们来看自带异能的修真者主角白元大少会怎么拯救地球吧!
  • 再甜一次也可以

    再甜一次也可以

    【年龄差甜宠文】“因为还是喜欢你,所以再试一遍也没关系。”“重新认识一个人麻烦了,而且还是磨磨唧唧的高风险投资。要不,我们再试试?”生物医学工程冰山霸总研究生vs广告专业古灵精怪本科生年龄差!甜!宠!萌!男主对外冰山对内宠,偶尔可爱女主翻身强撩称霸王!“我,混世大魔王虞水水,来到这世上,那就是如鱼得水!”“你没听过兵来将挡,水来土屯嘛?别闹了,跟我回家。”大概虞水水这辈子非周子垚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