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12300000013

第13章 千万不要把话说绝

社交的润滑剂——幽默

为什么只要卓别林等喜剧人物一露脸,他们一张口、一举手、一投足,立即便能把人们的心弦拨动,使千万人为之捧腹、为之喷饭倾倒?这奥妙就在于: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充满了启人心智、令人愉悦的幽默。

幽默具有神奇的魅力:可以使愁眉苦脸者笑逐颜开,也可以使泪水盈眶者破涕为笑;可以为懒惰者带来活力,也可以为勤奋者驱散疲惫;可以为孤僻者增添情趣,也可以使欢乐者更愉悦。

幽默这个词虽然大家并不陌生,常常听到有人挂在嘴上,似乎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可是,若有人问“什么是幽默”时,还真的不容易讲清楚!

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不喜欢风趣幽默的语言。在中国的传统文艺晚会上,相声小品之所以一直成为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就在于它的表现形式离不开幽默,那幽默的语言强烈地感染着观众的心,幽默的话能抓住听者的心,使对方平心静气;也可以使一些深刻的思想表达得更加生动和形象。

心理学家认为,幽默是人的能力、意志、个性、兴趣的一种综合体现,它是社交的调料。有了幽默,社交可以让人觉得醇香扑鼻,隽永甜美。它是引力强大的磁石,有了幽默的社交,便会把一颗颗散乱的心吸入它的磁场,让别人脸上绽开欢乐的笑容。它是智慧的火花,可以说这种交往是智慧的体现,是智慧者灵感勃发的光辉。

有人将幽默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同时不同的人对幽默又有各自的欣赏眼光:

(1)哲学性幽默

对哲学、宗教等方面有嗜好的人会对此反应热烈。他们往往能对自身弱势进行嘲笑。对这类幽默感兴趣的人并不是自虐狂,而是具有一种能坦率地承认并欣赏自己的弱点,并能超越它们的开阔胸怀。

(2)荒诞式幽默

这是以一种出乎意料的独特方式摆脱理性而产生此类完美的“蠢话”。这种幽默绝不会来自傻瓜的头脑,而是高度智慧的结晶。喜欢这种类型的人理性思维较发达,追求精神的自由奔放。

(3)社会讽刺小品

这是对社会风气、对人性某些灰暗面的嘲讽,酷爱这类小品的人是在以一种半超然冷漠的态度对待世界,这种幽默的欣赏者往往以一种更开阔的视野——即所谓“上帝的眼光”来看待自己与人类自身,成为自己与人类命运自由而超然的观察者。

(4)插科打诨式的“胡言乱语”

这是轻松的自我娱乐。对于那些刚开始体会推理之味的对世事涉足不深的年轻人来说,可能对此会兴趣盎然。

生活中如能妙用幽默,对你的人生自然是大有益处的。综合起来看,大致能产生以下几种效用:

第一,改善人生。

人们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种种引起麻烦的事情,如果借助于大笑一场,就能“化干戈为玉帛”,从而减少过分忧虑。所以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大笑还可以使人振作起精神,以轻松的态度对待生活。这样,引起烦恼和忧虑的麻烦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忧郁的情绪也就逐渐消除了。

第二,保你健康。

古语说得好,快乐长寿。幽默能够使人健康,对于这一点现在已经没有人怀疑了。因为幽默能使人变得格外坦率和诚恳,使人感到愉快,心宽体胖自然身体也会变得更加健康。

第三,加强合作。

许多人在事业和工作的路途上,往往会遇到许多障碍。其中有一个障碍就是人们在心理上对新的工作感到难以适应。究其原因,大部分来自对人际关系的忧虑。但挑战和困难其实也是一种机会。要知道,获得成功是要付出代价的,其中一个代价就是应该把自己的某种能力和专长放在一边,在与他人的交往上多下工夫。也许你是世界上最好的教师、职员、工人,但是让你当校长、经理或其他负责人的时候,你可能就会感到不胜任,从而陷入困境。因为处理众多的人事问题要比发挥个人的才能困难得多。

第四,促进亲情。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最亲密、最可靠、最稳定的社会单元。“生老病死,婚姻嫁娶”,乃自然与社会规律,两个男女相爱结婚,如能学点幽默,对于相互情感沟通,减少摩擦是有好处的。下面是一对夫妻幽默的对话:

“夫人,你怎么始终不明白钱的事情,别以为自己所买的东西全是打五折的。”

“所以我才愿意嫁给你,你的聪明才智也是打过对折的。”

这段对话,人们听后都一定会发出笑声。夫妻之间,为生活,为金钱,彼此难免存在分歧。可是如果不用恰当的形式转移矛盾,而是赤裸裸地批评对方的缺点,夫妻之间不吵才怪。可见家庭之中也要有幽默的表现形式,才能增进感情,减少分歧,令双方陶醉。

第五,助你成功。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业,都要从事某项工作。虽然某项工作你可能喜欢,也可能厌烦,但你终究要做下去。

为了使自己的工作出色,事业成功,更要加倍努力。那些在“位子”上终日思进取的人是无所作为的。一般而言,人们虽然有各种各样的追求,其共同点都是考虑如何创造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加强与同事及上下级的沟通,避开人际关系中的僵化与失误,使自己事业获得成功。

要做到这一切,学点幽默能够使你与上司、同事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你也会因此而成为一个乐观的人,一个能关心和信任别人,又能被众多的人所信任和喜欢的人。有人说,获得工作上的成就和事业上的成功是要具备很多条件,但幽默有助于你改善和他人的关系,促进成功,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一个心胸开阔、豁达大度的人,能够开自己的玩笑,并且不那么看重自己已有的荣誉。

做到以上几点,都离不开幽默的帮助。幽默可使你和大家一道享受笑声带来的快活,即使观点不同,兴趣不同,也不要紧。

得体的玩笑

社会交往中,开个得体的玩笑,可以松弛神经,活跃气氛,创造出一个适于交际的轻松愉快的氛围,因而诙谐的人常能受到人们的欢迎与喜爱。但是,开玩笑开得不好,则适得其反,伤害感情,因此开玩笑要掌握好分寸。

(1)内容要高雅

笑料的内容取决于开玩笑者的思想情趣与文化修养。内容健康、格调高雅的笑料,不仅给对方启迪和精神的享受,也是对自己美好形象的塑造。

(2)态度要友善

与人为善,是开玩笑的一个原则。开玩笑的过程,是感情互相交流传递的过程,如果借着开玩笑对别人冷嘲热讽,发泄内心厌恶、不满的感情,那么除非是傻瓜才识不破。也许有些人不如你口齿伶俐,表面上你占到上风,但别人会认为你不尊重他人,从而不愿与你交往。

(3)行为要适度

开玩笑除了可借助语言外,有时也可以通过行为动作来逗别人发笑。有对小夫妻,感情很好,整天都有开不完的玩笑。一天,丈夫摆弄鸟枪,对准妻子说:“不许动,一动我就打死你!”说着扣动了板机。结果,妻子被意外地打成重伤。可见,玩笑千万不能过度。

(4)对象要区别

同样一个玩笑,能对甲开,不一定能对乙开。人的身份、性格、心情不同,对玩笑的承受能力也不同。

一般来说,后辈不宜同前辈开玩笑;下级不宜同上级开玩笑;男性不宜同女性开玩笑。在同辈人之间开玩笑,则要掌握对方的性格情绪信息。

对方性格外向,能宽容忍耐,玩笑稍微过大也能得到谅解。对方性格内向,喜欢琢磨言外之意,开玩笑就应慎重。对方尽管平时生性开朗,但恰好碰上不愉快或伤心事,就不能随便与之开个玩笑。相反,对方性格内向,但却好喜事临门,此时与他开玩笑,效果会出乎意料地好。

巧妙应对羞辱你的话

公然直接羞辱人的言语不论怎样,都有一个共同点:说话的人很冲动,而且被逼得无话可说,你不可以被他的一句辱骂感染而变得像他一样失去理智。应付他的基本对策是保持冷静安详,这样才能够稳操胜券。下面列举几种对待侮辱性语言的方法:

一、“你说话之前应该先想想”

什么人说话之前不先想过呢?对方这样说,并不是真的提醒你去运用思想,而是指责你说了令他不悦的话。

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试着选用下列方法应付:

①你把重点放在时间问题上:“唔,那么‘以后’该怎样呢?”

②接受他的好意:“好,我尽力而为就是。不过,我一向习惯在你说话之前先想。”

③采取幽默的态度,为他抱不平:“可是我想了你不想,对你不是太不公平了吗?”或“我在这儿想,冷落了你,太失礼了。”

④报以微笑,然后默默不语,如果他不耐烦了,想再说什么,你就打断他:“嘘……!我正在想呀。”

二、你父母是怎样教养你的?

谈话之中突然牵扯到你的父母,这是最令人冒火的事,但是你千万别为父母受了指责而生气,对方与你父母无冤无仇,并不真打算侮辱他们,他的目标是惹你发火。

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试着选用下列方法应付:

①装傻充愣。你说:“我是爷爷奶奶带大的。”

②侧面躲避。你默默想一会儿,再说:“我记不得了,恐怕得麻烦你自己去问他们。”

③正面回击。可以作肯定的答复回敬他:“我只记得一点,那就是不可以问这样没礼貌的问题。”

三、“我不要跟你这种人讲话”

这样可恶的人决定不和你讲话,是你该觉得幸运的事,你就该坦白表示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试着选用下列方法应付:

①“啊,太好了!”“真是老天有眼。”

②他这句话是对你讲的,你当然可以说:“哦?抱歉,我还以为你是在和我讲话。”

③对付这种无礼言辞的另一个方法就是假装没听见:“你说什么?”“你是说……?”“我没听见,你再说一遍好吗?”不管他是否肯再说,都是他输了。假如他果真糊里糊涂再说一遍,你就以牙还牙:“抱歉,你这种人说的话我听不见。”

四、“你自以为是什么人?”

这样的话是要你对自我认识产生疑问——你为什么说出这种话?

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试着选用下列方法应付:

①不要动怒,索性把他的话说清楚:“依你的意思,我要是某某人才够资格和你说话,是吗?”

②谦和一点,请教他:“我倒没想过这个问题,你常常自以为是什么人吗?”

③用开玩笑的方式:“我不大确定,不过我一定算是个人物吧,有不少人给我写信呢。”“现在吗?我自以为是受害者。”“不管是谁,反正是你没听过的人。”或者干脆指指旁边的人:“我自以为是他,你再问问他自以为是谁。”

五、“你少来这一套”

这是不太重的话,即便是当众以不周的语气对你说了,你仍应该礼貌地答复。回答的方式不外乎一般客套:“不必客气。”“请笑纳。”

如果是你说的一句话惹怒了对方,而使他说出这样的话,你觉得他的怒意莫名其妙,你的话可以说重些:“本是你应得的,何必恭维!”

坦然面对别人的攻击

一、以理解的心情面对对方的错怪

不少时候,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发火,是因为互不了解、有失沟通造成的。这时候得理的一方切不可因对方的错怪而以怒制怒。最好的方式是多加解释,想法沟通或者道歉、劝慰,与对方达成谅解或共识。

一所医院里,病人挤满了候诊室。一个病人排在队伍中,将手上的报纸都看完了也没有挪动一步,于是他怒火万丈,敲着值班室的窗户对值班人员大喊:“你们这是什么医院?这么多人排队你们看不见吗?为什么不想办法解决?我下午还有急事呢!”值班员面对病人的怒火,耐心解释说:“很报歉,让你等了这么久。是这样的,医生去开刀了,抢救一个危重病人,一时脱不了身。我再打电话问问,看看他还要多久才能出来。谢谢你的耐心等候。”

患者排大队得不到及时诊治,责任并不在那个值班员身上。但是他理解病人的急切心情,因此,面对病人的错怪,能够沉住气一面解释,一面劝慰。这就比以怒制怒、火上添油的回答好多了。

二、用幽默自嘲摆脱尴尬局面

一位作家刚发表一篇小说,获得了赞誉之声。另一位作家却不以为然,跑去问他:“这本书还不赖,是谁替你写的?”他答道:“哦,谢谢你的称赞,不过,是谁替你把它读完了?”幽默的回敬,对“揭短”者是一种有效的应付之道。

妻子、朋友、亲戚有时会开玩笑似地揭你的“短”,弄得你有点下不来台。你想默认会觉得窝囊,想还口又觉得口吃。

这时,怎样从困境中摆脱出来?不妨运用幽默的语言、滑稽的表情和笑料冲淡这尴尬的处境,活跃气氛。这也是语言机智应变的技巧之一。

显然,设法改变处境比保持沉默要主动,但有一点应当明确,那些“揭短”的人通常是你的配偶、亲友,你不能采用气愤的话予以还击,而幽默的解嘲是最好的办法。

自嘲运用得好,可以使交谈平添许多风采。如果用不好,会使对方反感,造成交谈障碍。自嘲要审时度势,相机而用,不宜到处乱用。比如,对话答辩、座谈讨论、调查访问等,就不宜使用自嘲。此外,自嘲要避免采取玩世不恭的态度。具有积极的自嘲,包含着自嘲者强烈的自尊、自爱。自嘲不过是当事者采取的一种貌似消极、实为积极的促使交谈向好的方向转化的手段而已。

在对付“揭短”时,尤其要注意:

①尽量不要认为他人别有用心。如果我们神经过敏,对别人的每一句话都琢磨一番潜台词、话外音,那就会自寻烦恼。因为在许多场合,对方往往是脱口而出或即兴联想的玩笑话,根本没想到会伤害你。

②不可反唇相讥。有人听不得半句“重话”,动辄连珠炮似的反讥,常因此挑起唇枪舌剑,使良好的关系破裂。一般说来,开玩笑的人若是得到严肃的回报,脸上常挂不住。所以,我们不能为笑话失去一个朋友,甚至给人留下心胸狭窄的印象。

③遇到人“揭短”,如果羞怯万状,既不能正常地保持沉默,又不能机智地改变处境,以至失态,那就显得有些“小器”了。而保持泰然自若的风度,暂时把“揭短”抛置一边,寻找别的话题,或点起一支烟,端起一杯茶,转移别人的视线等,才是上策。

三、以幽默调侃

一位巴黎的剧作家邀请小仲马看他的新剧本的演出。大幕拉开了,戏正在演出。小仲马不断回头,嘴里嘟哝着:“一个,两个,三个!”

“您在干什么?”剧作者纳闷地问。

“我在替您数打瞌睡的人。”

过了些日子,小仲马的剧本《茶花女》上演了。上次请小仲马看戏的那位剧作者和小仲马又坐在了一起。演出开始之后,他也不断回头去找,找了半天,居然也找到一个打瞌睡的人。那位朋友欣喜若狂,连忙说:“亲爱的,您的《茶花女》上演,也有人打瞌睡。”

小仲马听了毫不介意,幽默地说:“您不认识这个人吗?他是上次看您的戏时睡着了,至今尚未醒来的人。”

四、找到攻击者的弱点以转移别人的注意力

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新政,曾遭受到许多政治评论家的攻击和批评,其中以亨利·门肯的批评最为严厉。

有一次在华盛顿里迪罗俱乐部的大会上,政治人物云集,当然,新闻记者更是里里外外忙个不停。

轮到罗斯福演讲时,他清了清喉咙,对着在座的亨利·门肯笑了笑,说了开场白:“各位先生女士,我的朋友亨利……”

接下来的演讲内容却让全场观众哗然,尤其是新闻记者,彼此面面相觑,十分惊讶。

罗斯福大肆谩骂美国的新闻界,指出新闻界的记者都十分无知、没有常识,并且愚蠢而自大。在场记者觉得罗斯福简直莫名其妙,怎么好好地骂起人来了,但是再听下去就渐渐地会过意来了。

原来罗斯福所讲的内容是亨利·门肯写的一篇文章《美国新闻界》,这时所有的焦点都对准了满脸通红的亨利。

本来要根据亨利抨击的重点提出问题的记者,这时对他的评论内容起了怀疑,因为他对于记者的评论如此的离谱,那么对于罗斯福的政策抨击又能相信吗?

会后,罗斯福被人推着轮椅离开时,还特别到亨利面前微笑致意,表示出政治家的气度。

原本会遭受各界质询的罗斯福,于是很轻松地渡过了这一关。

当遭受到攻击时,想办法找到对方的弱点,来转移别人的注意力,减轻自己的压力是很有效的防身术。

五、巧妙辟谣

无端诽谤和造谣中伤在美国总统的竞选中是常有的事。1800年,约翰·亚当斯在竞选总统时,就有个共和党人煞有介事地指控他曾委派竞选伙伴平尼克将军到英国去挑选四个美女做情妇,两个给平尼克,两个留给总统自己。这种桃色新闻对于一个政坛要人来说其打击往往是致命的,弄不好就会搞得身败名裂。然而亚当斯却没有急于申辩和澄清,他大笑着说道:“假如这是真的话,那平尼克将军一定是瞒过了我,全都独吞了!”周围的人听了,无不捧腹而笑。

六、保持平静,不作攻击

当别人确实侵犯到你,你当然有权利生气。如果对方是陌生人,你可以大吼大嚷、漫天叫骂,然后一走了之,祈祷彼此再也不要碰面。但是,如果对方是你的同事、朋友或家人呢?

你仍然应该生气,但别忘了沟通的艺术。得理不饶人的强烈抨击,只会告诉对方:“在我眼中,你是个彻头彻尾的无能者、不折不扣的坏蛋。”然而,当你平静而清楚地告诉他:他的某些行为(而非他的人格、本性)激怒了你,为了什么,这将使对方有路可走,可以改过迁善。

当然,改变自己和宽恕别人的确不容易,但值得努力。敌意和怒气给我们的心灵与肉体带来同样沉重的负担,未雨绸缪来避免它不是很好吗?

不要把话说绝

大港油田某工厂曾经有一批“请调大军”,对此,新厂长并没有大惊小怪,更没有埋怨指责,面对几百名“请调大军”,他发出肺腑之言:“咱们厂是有很多困难,我也怵头。但领导让我来,我想试一试,希望大家给我半年时间,如果半年后咱厂还是那个奶奶样,我辞职,咱们一块走!”

这些话语没有高调,朴实无华,既是人格的表现,又是模糊语言的恰当运用。厂长没有坚定地表示决心,而是“我也怵头”;他没有把话说绝,而是“我想试一试”;他没有正面阻止调动,而恰恰相反,“如果半年后,咱厂还是那个奶奶样,我辞职,咱们一块走。”然而,谁也不会相信,这是一个来“试一试就走”的厂长。相反,人们正是从他那入情入理、心底坦荡的语言中感到了力量,看到了希望。这个工厂像是一个得了狂躁症的病人吃了镇静剂那样恢复了平静,一心要干下去的人增加了信心,失去了信心的人振作了精神。模糊语言在这里发挥了神奇的作用。

1949年,国共谈判时,毛泽东分别接见一些国民党政府代表,当刘斐和毛泽东谈起共同关心的问题时,表现出对于和谈的前景尚有怀疑,就试探着问毛泽东:

“您会打麻将吗?”

“晓得些,晓得些。”毛泽东回答道。

“您爱打清一色呢,还是喜欢打平和?”

“平和,只要平和就好了。”毛泽东听出了刘斐话中有话,笑着回答道。

在这里,我们听到了一连串的模糊语言,它一语双关,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在这种特殊场合,成了沟通思想而又不致引起矛盾的特殊方法。我们在外交事务中,常常用“在适当的时候访问贵国”来回答国外的邀请,“适当的时候”,就是模糊语言,它既显得彬彬有礼、十分中肯,又给我们自己创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试想若用“不打算去”或“马上就去”或“某月某日去”即非常确定的语言来回答,其效果都不会理想。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弹性外交”的很好运用。

柔性管理首先要端正思维方式,冲破传统的、习惯了的“非此即彼”的思维约束,寻求两个对立极端的中间状态,使其真正与现实问题相吻合。彻底抛弃“非对即错”、“非社即资”、“非黑即白”等长期困扰我们的违反辩证法的极端观念。

一位伟人曾针对这种“绝对分明的和固定不变的界限”指出:“除了‘非此即彼’,又在适当的地方承认‘亦此亦彼’!”

敢于说“不”,善于说“不”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总有被人拒绝或拒绝别人的时候。拒绝,表述时总难离一个“不”字,而这个“不”字,又往往最不好意思说出口,因为咱们中国人最爱面子。

既要把“不”字说出口,又能赢得人家的宽容和体谅,和他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实非易事。敢于说“不”,诚然不易,而善于说“不”,则更加难得。所以给拒绝找一个适当的方式,确实是一门艺术。

拒绝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因人因事灵活运用。

面对某些人的无理取闹,特别是面对时弊陋习,务必旗帜鲜明,断然予以拒绝。

记得钱钟书老人曾针对时下流行的祝寿、纪念会和某些所谓学术讨论会,一概拒之门外,而且毫不客气地一连说出七个“不”:“不必花些不明不白的钱,找一些不三不四的人,说些不痛不痒的话。”钱老夫子决不媚俗,该拒则拒,绝不留情。

对于那些懂得自尊,无奈时才偶尔相求但又求得有点出格的人,拒绝则宜委婉,莫伤面子,避免尴尬。

曾有位女士对林肯说:“总统先生,你必须给我一张授衔令,委任我儿子为上校”。林肯看了她一下,女土继续说,我提出这一要求并不是在求你开恩,而是我有权力这样做。“因为我祖父在列克星敦打过战,我叔父是布拉斯堡战役中惟一没有逃跑的士兵,我父亲在新奥尔良作过战,我丈夫战死在蒙特雷。”林肯仔细听过后说:“夫人,我想你一家为报效国家,已经做得够多了,现在把这样的机会让给别人的时候到了。”这位女士本意是恳求林肯看在其家人功劳的分上,为其儿子授衔。林肯当然明白对方的意思,他装糊涂。

恰到好处的拒绝既有利于自己,也有利于别人。在管理中,作为领导者,你不可能什么事情,什么情况下都能满足对方的要求。有些人经常在该说“不”的时候没有说“不”,结果到头来既害己,又害人,将人际关系弄糟。

敢于说“不”,善于说“不”,这是做人处事不可或缺的学问。

同类推荐
  • 只需改变一点点

    只需改变一点点

    突破困境离我们并不远,只需改变一点点,改变!改变思维、改变态度、改变方法、改变习惯、改变心态、改变性格……这种改变未必需要改头换面、大刀阔斧,实际上,哪怕只需改变一点点也会给工作注入新的活力,给生活增添新的阳光!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从平凡到卓越看似天壤之别,但每个人的进步都是在不断地改变中去完善的。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要求太多,只需改变一点点,对自己如此,对他人更是如此……你会发现成功离你那么近!
  • 7天让你读懂社交心理学

    7天让你读懂社交心理学

    心理学是帮助人们了解自我、洞察人生、解释行为的一门实用科学。人的心理千变万化,这也使得人的心理现象成为一个极为复杂和奇妙的领域。但通过大量的试验以及经验的总结证明,人类的心理活动仍然是有一定规律的,人们对心理现象事实上都很熟悉,只不过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解,因此觉得神秘罢了。
  • 中国文化常识丛书第二辑:商道文化常识

    中国文化常识丛书第二辑:商道文化常识

    本书介绍了中国历史上关于经商之道的相关知识;对中国历史上的名商大贾做了详尽的介绍和评价;深刻剖析了晋商徽商等中国历史上各个商帮兴起和衰落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 青少年成才攻略——拥有感恩的心灵

    青少年成才攻略——拥有感恩的心灵

    本书围绕感恩这个主题,通过与感恩有关的小故事来启发广大青少年朋友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对个人成才的重要性。
  • 你的社交错在哪里?

    你的社交错在哪里?

    社交圈子窄化症如果每一个人都有着清楚的头脑和明确的社交目的,那么社交活动就不会如此频繁,因为这意味着人人都选择性地社交,和自己有关的就参与下,否则就拒绝。社交强迫症社交人群定下一道:“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社交原则,聚会无论大小,派对无论公私,一律通吃。总之就是不愿意漏掉任何一个可有可无的社交机会。社交恐惧症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别人仔细观察的社交或表演场合,有一种显著且持久的恐惧,害怕自己的行为或紧张的表现会引发难堪。
热门推荐
  • 世界重启

    世界重启

    本文是一篇对未来幻想且又有玄幻成份加及的小说。微纳离子能量核的爆炸,地球终究毁灭了,但有一些幸运的人存活了下来,他们受到微纳离子能量的辐射影响,拥有了超强力量,人们叫它自然觉醒(NaturalPower)最早的人类叫这个大陆名为再生大陆(Regenerationcontinent).而主角出生在再生10世纪初,他会如何改变新人类的命运呢?敬请期待……
  • 贵族1之政客魔术

    贵族1之政客魔术

    苏梓畅与钱文赞在大学时接下仇恨。后来苏梓畅因某些原因离开中央政府,只保留了党员身份,准备再找时机重回中央政府。但钱文赞成为主席后准备对苏梓畅实施清洗,苏梓畅卧薪尝胆,主动屈尊,用自己的智慧,经验与仅剩的资源与钱文赞斗智斗勇,最后他能否登上权力的顶峰?
  • 洪荒葫芦道君

    洪荒葫芦道君

    陆压的斩仙葫芦这么厉害,女娲娘娘的招妖幡也是由葫芦炼成,太上老君的紫金葫芦把齐天大圣孙悟空也能收进去,为什么许多法宝都是由葫芦炼成,为什么葫芦炼制的法宝如此厉害,这要从葫芦的来历说起……
  • 天地圣灵

    天地圣灵

    征伐莫名,卷起了圣战,四大家族,雄踞着疆场!万年岁月,弹指间,杀伐湮没,悠悠蹉跎,惊现天外来客,迷雾中的恶魔,大陆掀起了猜测。邪魅的血族,流传着亘古的传说;恐怖的亡灵,守候到千年的承诺,一切的等候是为了什么?事实的真相,需要一个一个摸索,华夏,星辰,六院,铺垫成一条复仇的血路!轻看血海,笑谈杀戮,结交华夏皇子,皇权争战,阴谋计策,心中自然流出。游走于真相,可事实存在于迷雾,拨开阴云,望见彩虹,暴雨过后阳光洒落在,传奇的圣灵大陆!
  • 邻家有女闯仙界

    邻家有女闯仙界

    林小尤,一名普普通通的女子,因缘际会之下,进入天幻大陆,她要如何生存下去呢……
  • 再婚难逃,总裁步步紧逼

    再婚难逃,总裁步步紧逼

    “和我在一起生不如死?我怎么瞧不出来,只听见你叫的很享受呢……”说完,他就俯身朝着我压下来!他狠狠的碾上我的唇瓣,我的心像被匕首狠狠刮过……他是我老公,可是我每次和他亲热的时候,他非但不会顾忌我的感受,甚至在看到我痛楚难耐的表情,会露出冷冷的讥笑。一切只因为……
  • 添位

    添位

    生生死死,离离散散,一切如镜中花,水中月……当少年走出镜子里的世界,当他站在大明学院藏书楼之巅,世界开始永恒回荡着他疑惑的声音:“宁从诸神求沉沦,但求永劫不愿醒?”(这是一群读书人一起逆天的故事,一个众生皆妄追寻往生的道路)
  • 科学育儿0~6岁(健康女人时尚阅读书系)

    科学育儿0~6岁(健康女人时尚阅读书系)

    我们依据大量的国内外科学育儿资料,结合成功妈妈育儿的实践经验,通过对各种教育理论的深入研究,精心编写了这本《科学育儿0~6岁》,全书包括“如何培养一个聪明的宝宝”“科学育儿0~6岁最关键”“科学育儿技巧‘0’岁宝宝篇”“科学育儿技巧‘1~2’岁宝宝篇”“科学育儿技巧‘2~3’岁宝宝篇”“科学育儿技巧‘4~6’岁宝宝篇”等章节。
  • 你为什么是穷人: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

    你为什么是穷人: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

    人人都渴望财富。只要获得正确的理财之道,人人都能成为富翁。作者借古巴比伦富翁之口,将致富的奥秘融于一个个故事,深度揭示如何获得财富、如何积累财富、如何让钱生钱、如何投资……各种智慧尽在其中,读来通俗易懂,发人深省。
  • 大唐天女

    大唐天女

    她,魂穿古代,岂料睁眼就处境尴尬。在宫闱、庙堂、江湖的夹缝中残喘,一路血雨腥风,几度落魄,几度高枕。经此一遭,纵有皇恩浩荡,而爱情却无望,天老啊,你能给我开个更大点的玩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