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42100000048

第48章 大才与小才·古人判案的物证

【引言】

物证是判案中最重要的依据,但如何取得物证,我们的古人却积累了许多经验和妙法。甚至有一些判决案例,比现在西方国家的法律判决还要公正。

【事典】

一天,有个老妇人去亲家作客,回家时天色已晚。她提着一个包袱急匆匆地赶路,包袱显得沉甸甸的。突然,半路上不知从哪里窜出一个人,把她手里的包袱抢走了。老妇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事,那个歹徒就已经跑远了,急得老妇人只是大喊:“抓坏人啊!抓坏人啊!我的包袱被人抢走了!”

这时,正好旁边有个小伙子,看见歹徒从老妇人手中抢走了包袱,听老妇人一喊,立即追去。小伙子跑得很快,逼近了贼人。正当他一把抓住歹徒时,谁料贼人反身也抓住了他,并且嚷道:“你这个坏蛋,你跑不了了!竟敢在大街上抢东西!”小伙子没想到他还有这一着,愣了一下,但他丝毫也不松手,训斥他说:“你抢了人家的东西,还要诬赖人!真不要脸!”两人就互相拽着不放,扭打在一起。

这时,老妇人和街上的人也都追了上来,把他们围在中间。两人都对老妇人说:“您看看,抢您东西的强盗给抓住了!”街上的人也问老妇人:“谁是抢你东西的强盗?”

老妇人看看小伙子,又看看歹徒,一样的年轻,差不多的个头,事情发生得突然,天又快黑了,她没有看清模样,所以弄不清楚谁是抢她包袱的强盗。

贼人见老妇人认不出他,就骂小伙子不务正业,不走正道,居然去抢老人的东西!

小伙子见贼人这样无赖,也更加气愤,说他是贼喊捉贼。

大家听了他们两人的争辩,难分真假,不知如何是好。于是把他们一起送到官府,请当时担任冀州牧的苻融断案。

苻融问清了事情经过以后,微微一笑,说:“此事好办。你们这两个年轻人,一定有一个是抢包袱的歹徒,有一个是见义勇为的好汉,而且歹徒逃跑了,好汉把他追上了,是不是?”

这两个年轻人和老妇人、路人都说:“是啊!是啊!”

苻融接着说:“那么,你们两人现在从这儿出发,跑到前面的凤阳门。谁先跑到,谁就不是强盗。把那个后到的人,给我抓来!”

大家一听,就都明白了。既然能抓住歹徒,就一定要比歹徒跑得快。于是纷纷让开一条路,让他们赛跑。其中一个人听了这话,还没等苻融说开始,就抢先跑了起来,另一个人还在等号令,苻融说:“你还不赶快去追!”他才快步追了上去。苻融心中已明白,先跑的那个人就是抢东西的强盗。

果然,先跑的那人尽管使出浑身的劲没命地跑,后跑的人却很快追上他,还没等跑到凤阳门,就把他抓了回来。谁好谁坏,立见分晓。苻融对那个贼人说:“你抢了别人的东西,还要诬赖好人,太可恶了!应该罪加一等!”

在这种情况下,贼人只好承认了一切。

三国时期,孙权的小儿子孙亮聪明能干,后来被孙权立为皇太子。孙权死后,孙亮继承帝位。当时孙亮只有十岁,但他十分聪明,才华横溢,没有人敢轻视他。

有一次,孙亮在西苑读书,见园中梅树上结了很多青梅,就叫人摘了一些留在屋中。孙亮见梅子很酸,于是让黄门侍者取来蜂蜜,准备用蜂蜜将梅子浸渍了吃。黄门一会儿就从宫廷仓库把蜜取回来了。孙亮打开蜜罐,发现蜜中有老鼠屎,非常生气,立即把有关官吏叫来查问。

孙亮问:“蜜里为什么有老鼠屎啊?”

那个仓库保管员听了,十分吃惊,但又回答不上来,只得跪下连连磕头。黄门在一旁添油加醋地说:“你如此不负责任,该当何罪?”仓库保管员无法辩白,却连声叫冤。

孙亮觉得其中好像有冤情,就又问仓库保管员说:“黄门以前曾经向你要过蜜吗?”

仓库保管员说:“以前是要过蜜,但我没给他。”黄门却一口否认,说没有要过蜜。

黄门和仓库保管员争执不下,在场的侍中刁玄就向孙亮建议说:“他们两人说法不一样,这事情一时不易搞清楚。先把他们两人都关进监狱,然后慢慢再审吧!”

孙亮笑笑说:“这事并不难搞清楚,我自有办法。”

于是孙亮叫人把蜜中的老鼠屎取出来,用刀剖开,发现鼠屎外湿内燥。孙亮对刁玄说:“你们看,老鼠屎外面虽湿润,但里面却很干燥,可见鼠屎在蜜里的时间并不长,并非原来就在蜜罐中,一定是黄门取出蜜以后加进去的。”

刁玄等人听了他的这一番话,觉得十分有道理,都十分佩服孙亮,但不明白黄门为什么要这样做。

孙亮接着问仓库保管员:“黄门过去是否有怨恨你的事情?”

仓库保管员想了想说:“他曾经向我要过宫中的莞席,我没给他,他可能因此而怨恨我。”

孙亮大声对黄门说:“蜜中的老鼠屎究竟是谁放进去的,现在不是已经很清楚了吗?你还有什么可说的呢?”黄门只好认罪。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顾宪之和傅琰在取得物证方面也很有办法。

顾宪之少有决狱之才,不到二十岁时,便被州里辟为议曹从事。一次,有一家的牛被人偷走。后来,丢牛者发现一个人所牵之牛正是自己的,便将那人抓住,向其索要。那人不承认,并说这牛本来就是他的,争执不下,便交给了顾宪之。

顾宪之听后对二人说:“你们都不要争了,我能断出这牛是属于谁的。”他让人把那牛放了,任它自己随便走。只见那牛慢悠悠地走回失牛者家中,偷牛者只得承认此牛是他偷的。

有一次,两个老者为一只鸡的归属问题来找傅琰断案。傅琰想了想,就问他们:“你们都说鸡是自己的。可你们知道这只鸡是怎么喂的吗?”两个人都说知道。

傅琰便把两人分开,分别向他们提出了同样的问题:“你的鸡今天喂的什么食物?”一个人说他的鸡爱吃小米,今天喂的就是小米。另一个人说这只鸡爱吃豆子,今天喂的就是豆子。傅琰便命人把鸡剖开,结果,发现鸡胃中的食物全是小米。

傅琰将死鸡判给它的主人,还罚说假话者加倍赔偿。

有一次,两个老太婆来到县衙打官司,为的是一团丝的归属。一个说那团丝是她的,另一个说那是自己的。两个人争得不可开交,分不出谁真谁假。傅琰问其中的一个人说:“你是干什么的?”那人说:“回大人,我是卖针的。”“你呢?”“我是卖糖的。”

傅琰问到这里,不再对她们说话,自言自语地说:“让我问问团丝吧。”

两个老太婆顿时糊涂了。她们不知道团丝该怎样审问。只见傅琰对那丝团问道:“你说说,她们俩的话谁是真的?”团丝当然不能回答。傅琰装出一副生气的样子,喝道:“大胆团丝,竟敢沉默不语,蔑视本官。来呀,将它绑在柱子上,重重鞭打。”

差役们莫名其妙,但只得照吩咐抽打团丝时,傅琰看到团丝中掉出一些金属屑。很清楚,这团丝是卖针老太太的。经过审问,卖糖的老太太承认了自己是冒认团丝之人。

明朝武宗正德年间,郑洛书当了上海知县。他在年初去郡府拜谒,回来时,曾把船停泊在海口。这时,他忽然发现水下沉有一具尸体,身上用石磨压着,浮不上来。郑洛书见了,叹息道:“这个死者一定是外地人,当地没有亲人,所以没有人来向我告状。”于是就派手下人去进行侦察。

在附近一个村民的家中,他们发现有个石磨没有上面的磨盘,下层磨盘的大小与压死人的磨盘有些相似,便拿来对比,结果上下磨盘刚好相吻合。事实俱在,一经审问,那村民没有抵赖就认罪了。果然,死者是从江西来的,以占卜赚钱,住在那村民家中。去年年底他准备回家时,房主贪图他的钱财,就杀害了他。

明武宗正德年间,殷云霁任清江知县。县里有个叫朱铠的,死在孔子庙西侧的小屋里,不知被谁杀的。

一天,殷知县忽然收到一封匿名信,说杀死朱铠的是某人。经过访查知道,这个人是朱铠的仇人,所以大家都认为不会冤枉他。殷云霁却说:“这恐怕是凶手嫁祸他人,以此来达到拖延时间或是免受惩治的目的。”他问左右的人:“谁和朱铠最亲近?”回答说是县府内办理文书的姚姓小吏。

殷云霁就把县衙里所有办理文书的小吏都召集到大堂上,说:“我想找人誊抄信函,把你们写的字呈上来让我看看。”有个叫姚明的,写的字和匿名信上的字很相像。殷知县当即盘问他道:“你为什么要杀朱铠?”姚明惊慌失措,只好回答说:“朱铠将要到苏州做买卖,只有我一个人前去送他,因为贪图他的钱财,就把他杀了。”

有时,不取“物证”,仅靠“情证”也可判案。

清朝时,直隶易州有一个富家的纨绔子弟,与当地一位年轻寡妇勾搭,事情被寡妇的小叔子知道了,于是,他就告到官府。

知州将富室子弟传来讯问,富室子弟矢口否认,而且还堂而皇之地说:“小人虽未中过秀才、举人,但也是读书知礼之人,一向怜老惜贫,最是乐善好施,哪里会做此寡廉鲜耻之事?我与他的哥哥原为莫逆之交,情同手足。他哥哥不幸死后,他嫂嫂生活无着,我是顾念朋友之情,才时常以钱粮周济他嫂嫂的。他实在是因感羞愧而产生嫉恨,这才对小人妄行诬告,请大人明察。”

知州察言观色,知道他说的不是真话,而且这个富室子弟平素就品行不端,惯于拈花惹草沾花惹草,是出了名的,所以他所说的都是一派胡言,但如果当面判他,又没有证据,不好治罪,于是心生一计,怒斥寡妇的小叔子说:“你竟敢以此污秽之事诬告你的嫂嫂,使你哥哥蒙羞于九泉之下,实是大胆刁民,如若胆敢再来告状,定予严惩。”寡妇的小叔子听了,觉得冤屈,但又敢怒不敢言。接着知州又对富室子弟说:“你真是一个悲天悯人的大善人,活菩萨,不要与他一般见识,你且跪在一旁,看本官断案贤明与否。”

知州审理了第一个案件。一个人控告另一个人借债六十千钱,已过三年,本息未还。另一个人则完全供认不讳,但却愁眉苦脸地说:“借债还钱,理所当然,并非小人有意赖账,实是因家中贫穷,无力偿还,还请大人开恩,再宽限些时日。”知州听后喃喃自语道:“一个急欲索回本息,另一人欲偿无力,这可如何是好?”突然,知州转忧为喜,大声说:“既有大善人在此,此事无足虑矣。”转身对富室子弟说:“这两人现今都有难处,你这大善人对他们难道就没有一点怜惜之情吗?你就发发善心,代人偿付了这六十千钱如何?”富室子弟听了,虽然极不愿意,但因有言在先,也只好忍痛应允,随即起身告退。

知州还不放过他,说:“且慢,本官还有案要审。”知州审理的第二个案件是父亲告儿子不孝,儿子听说父亲要告官,已经畏罪潜逃了。知州又转身对富室子弟说:“这位老人之子不孝,本应予以惩教,但现在已逃往他地,无法找到。今天若不能惩处不孝之子,老人的气就消不了,必将因郁郁而病。你既然乐善好施,现由你代这老人的儿子受笞罚如何?”富室子弟听了,吓得魂飞魄散,连忙叩头,哭丧着脸说:“这受笞的事,怎可由小人代替呢?”知州说:“有何不可,这也是行善之举。本官今天就给你一个行善的机会。”于是,脊杖二十。

富室子弟挨完打以后,吓得呆了,站在那里还不走。知州大喝一声:“此时不走,难道要等我把案子都审完吗?”富室子弟如梦方醒,抱头鼠窜。

【评议】

这里的物证是宽泛的,比现代法律意义上的物证要广得多。当然,在今天看来,这样的物证也许并不足以定案,但在古代的道德状况中,这样的物证足够了,甚至以当时的判案情况而论,这样的物证已经是高水平的了。否则,这些例子不会被当做典范记录保存下来。当然,最后一个案例已接近笑话了。

同类推荐
  • 换个角度读资治通鉴

    换个角度读资治通鉴

    中华文明五千年,历朝历代,英才辈出。如何发现利用这些人才为己所用,成就霸业;如何驾驭约束这些人才,使其团结在自己身边,免于成为自己的对手,这是统治者施政面对的严峻挑战。我国古代明君的识人用人之道,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最高智慧,对今天的各级管理者也能提供借鉴。
  • 梦续高唐

    梦续高唐

    一个普通男生的普通穿越故事。回到历史现场,目击风云波动暗涌下大佬的操作。之后才发现。回到现实或许才是更好的选择。
  • 1898年那场未遂政变

    1898年那场未遂政变

    本书是一部讲述1898年戊戌政变的通俗性学术著作。1898年清政府正处于一个渐进改革图强的时期,然而那年秋天的一场未遂政变使政治变革戛然终止,中国步入一个政治上的歧途。
  • 何以秦梦自思量

    何以秦梦自思量

    寒烟笼残月,灰鸦挂疏桐。谁闻幽船岸边来?斑驳水中影。孤守庄园景,梦醒却泪流。待到明年红枫落,零落步履声。
  • 明末攘夷志

    明末攘夷志

    纷争乱世,人间荼毒。“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这一年,流风凛冽,素雪飘零,陈迹悠悠醒转。“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明智的国人应当从自己丰厚的历史遗产中汲取教益,把振兴中华的宏伟事业推向前进。
热门推荐
  • 总裁大叔很不纯

    总裁大叔很不纯

    缩印版的小顾逍狡黠一笑:“爹地,要不要我教你顾家撩妹十八式?包你手到擒来哦!”顾南宸一甩手就将小奶包扔出去,冷笑一声:“真是跟你那个只会撩汉的亲妈一个样!”他暗暗咬牙,等他将那个该死的女人绑回来,一定让她见识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的顾家撩妹十八式!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骞骞之年

    骞骞之年

    你在吗你能听到吗我好想你你一定要幸福啊比我幸福
  • 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

    茅盾评价《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呼兰河小城的生活或许有一点沉闷,萧红用绘画式的语言,“在灰暗的日常生活背景前,呈现了粗线条的、大红大绿的带有原始性的色彩”,勾勒出一幕幕充满童趣的影像。
  • 都市无上仙尊

    都市无上仙尊

    仙界仙尊转生都市,开始重修生涯,却发现,要和妹子们嘿嘿嘿才能恢复修为。哎,太污了,不过我喜欢。
  • 萌仙怪盗

    萌仙怪盗

    她本是一个神经大条轻功无敌的女飞贼却因一次盗窃失手重生回到上辈子。纳尼?!穿越秘诀在于杀人狂魔的玉镯子?接招吧。魔头麟,姐姐一定会让你拜倒在姐姐的石榴裤下。让你乖乖奉上血玉镯的!!*************于是乎,某女双眸含春,死命的推开某男:额……魔头,可以不可把脸拿开一点?新书《学霸养成攻略》打滚挥爪求珍藏求支持求抱走,么么哒、亲亲╭(╯3╰)╮
  • 笑傲之劳德诺大传

    笑傲之劳德诺大传

    呵呵,劳德诺,大家都知道,就是偷了紫霞秘籍那位二师兄。总之,这是一个反派猥琐大叔的逆袭之路~
  • 繁花入梦

    繁花入梦

    到宋朝寻找内心爱与平静的故事。21世纪小妮子梦穿大宋,化身临安富贾之千金,初到即被迫与门当户对之绝色美男成亲,因不满包办婚姻,利用丫鬟顶替逃婚,路遇伪山贼,差点做了压寨夫人……乱世南宋,何去何从?
  •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论雅俗共赏——朱自清作品精选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论雅俗共赏——朱自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