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在去小正山前,林浦还是决定先回一趟小竹村,在出来时,他已经将自己仅有的一百两银子换成了两张银票,他想将这些银票给父母后再走。
赶了几天的路,林浦终于来到了小竹村,这里依旧没有任何变化,半月形的竹林围绕着那个不起眼的小村子,正值清晨,袅袅炊烟从竹林中徐徐飘起,这一幕看的林浦愣住了,他想起自己前两年刚出去的时候,也是这番场景。
“这里就你家啊!”江玉贵拄着一根竹子,看了看四面,只能看见竹子和田埂,又低头看了看地上的牛粪,顿时撇了撇嘴。
对于从小就城里长大的江玉贵,自然是看不起这种小地方。
“等下该怎么做,你应该知道吧!”
林浦冷冷的看了他一眼。
“知道,知道。”
江玉贵无奈的应了声,这段时间接触下来,他也知道眼前这个少年的脾性了,只要不触及他的利益,其他都好说。
林浦望着他好一会儿,直把他看的发毛,这才转身朝前走去。
穿过田埂,便直接上了村头,随即就是一条笔直的小道,小道两旁便是一座座低矮的竹屋。
不过林浦的家,还要更后面一点,穿过小道和熟悉的一路打招呼,不时的有孩子跑出来,看到了林浦顿时上去,林浦不慌不忙的把袖中准备的糖果分出去,那些小孩顿时叫的更欢了,不过有江玉贵这个陌生人在,他们也不敢过分的闹,倒是那些大人,大多都看着江玉贵,不时的指指点点着。
毕竟小竹村很少来过外人。
一直到了村尾,又穿过一片小树林,林浦才到了自己家,身后的孩子这才散去。
看着熟悉的篱笆,林浦便有种亲切感,这种感觉是这两年他从未感受到过的,他推开门走了进去,院中摆放着的依旧是那些熟悉的东西,有各种还没编织好的箩筐,还有一些木桩子,既可以用来劈柴,也能用来坐的。
见自己家的厨房,也飘起炊烟,林浦笑了笑,推开扉门,便见到一个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背影。
“阿娘。”
林浦喊了一声,那正在擀面的身影突然愣住了,好一会儿才转过身来,看着林浦,满眼从不可置信,渐渐的变成了欣喜。
“你回来了。”
就好像是林浦从未离开过,于姝又转过身去,更加用力的擀起了面团。
“我给你做最爱吃的面团子,等会就好了。”
看着这一幕,林浦鼻头一酸,或许自己当初就该好好陪在阿娘身边的。
......
正午时分,桌上摆满了烙饼子还有一些竹笋,对这个村里的人来说,这是很丰富的盛宴了。
于姝有些不自在的坐在旁边的小椅子上吃着饼子,目光不时候的打向了林浦,又打向了那江玉贵。
从林浦告诉于姝,江玉贵便是少东家后,于姝就开始变得不自在了,毕竟‘东家’这个词,对于姝来说,分量还是很重的,她一个妇人,又不知道说什么,心中此时只盼着那平日里一副窝囊相的丈夫赶紧回来。
林浦劝慰道:“阿娘,不必紧张,江少爷他人很好的。”
“这...”
于姝憋了半天,还是紧张的说不出什么来。
江玉贵伸手掂了掂烙饼,尝了一口,顿觉又涩又苦,刚要呸出去,就见到林浦那玻璃似得目光,冰冷的望着他,顿时吞了吞口水,将那块咬在嘴里的烙饼一起吞了下去。只是自然是不会再吃了,一副正经模样道:“是的,您就放心吧,林浦有我罩着,好的很。”
“阿爹去哪里了,怎么还没回来?”
“哦,你家阿爹他去了九里沟。”林浦的话一下子激起了于姝的话欲,不等林浦发问,她便脸带笑意道:“前些日子,你阿爹他去赶集,然后九里沟的王家要翻修老房子,木匠头是陈村的,但还缺了几个木匠,便看中了你阿爹他,让你阿爹也去那些干,刚开始每天只包吃,现在做的好了,每天还有两文钱赚哩,你阿爹他编竹箩箩有一套,木活学起来自然也不差。
说起那个平日里憨厚的男人,这个妇人此时一脸的骄傲,似乎每天能赚两文钱,便已经是了不得的事了。
林浦一边听着,一边点头微笑。
......
傍晚时分,林浦和江玉贵站在田埂上,夕阳拉长了小竹林的黑色尾梢,大片的投在了林浦的身上,让江玉贵更加看不清林浦此刻的神情了。
又过了片刻,一个憨厚的中年人从村子另一头的小道转入村里,朝着村尾行去,又很快的消失在了赤火的夕阳中。
“走吧!”
林浦说完,便头也不回的转身离去,他也不敢回头,他怕自己一回头,就再也不想踏出小竹村了,身上的银票和银两,总共一百一十两,他全部给了阿娘,连一枚铜板都没有留给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弥补一点心中失去的空缺。
江玉贵在后面看的暗暗摇头,他实在不明白,为什么林浦这么纠结,不过也没多问,一瘸一拐的跟在林浦身后,走出了这片灰色的田埂。
小正山
位于云琅州南部,因山顶平坦,山势又方又正,远处望去,便如同一枚嵌入低原平地的印章,故名‘小正山’。
只是此山距离周边城镇还有一段路程,故而入山之处,除了驿站茶馆,便少有人烟。
此时一老翁,正在山道路边摆起了生意,他头戴斗笠,盘坐在草席上,旁边放着两壶茶水,正是常见的卖茶翁。
“老伯,请问下,这里去小正山还有多远?”
那原本一直在眯着眼睛的老翁,听到有人喊他,迷迷糊糊的醒过来,便见眼前站着两个少年郎,一个皮肤白净,头戴玉冠,穿着丝衣,只是右手拄着一个拐子,左手在抹汗,另外一名少年,则皮肤黝黑肩上背着一个包裹,双目灵动,不时的打量着四周,只是站在这白净少年后面,看起来就像个家童似得。
一些富裕人家,会去找一些同龄人来给自己的孩子作伴,后来这种风气便也渐渐的流传开来。
这两位,正是远道而来的林浦和江玉贵。